Board logo

标题: 知原:中国民族主义的起源、发展和结局 [打印本页]

作者: 阿修罗之泪    时间: 2005-3-12 13:39     标题: 知原:中国民族主义的起源、发展和结局

面对着这些严重问题,崇尚西方的人认为是中国学习的还不够,但更多的人
却对学习西方产生了疑问和怀疑。这些怀疑的人之中,轻者怀疑的只是西方的用
心---对华政策,重者对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也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正是这种怀
疑培养了深厚的试图以中国为本、以中国的繁荣强大为目标,而不是盲目崇拜西
方,以完全西方化为目标的意识。

                    中国民族主义的起源、发展和结局

               作者:知原

  一般认为中国民族主义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产生的新事物,是由于苏联
的解体美国对中国的策略由战略拉拢转为战略打压而激发的。但我认为这揭示的
只是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起源,而没有揭示整个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并且这种
观点只指出了中国民族主义产生的外因---美国对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而没
有揭示深刻的内因---八十年代期间的改革开放政策本质上是又一次向西方学
习,但这次学习并不是很成功,这种不成功的学习在中国造成了一系列的严重问
题。面对着这些严重问题,崇尚西方的人认为是中国学习的还不够,但更多的人
却对学习西方产生了疑问和怀疑。这些怀疑的人之中,轻者怀疑的只是西方的用
心---对华政策,重者对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也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正是这种怀
疑培养了深厚的试图以中国为本、以中国的繁荣强大为目标,而不是盲目崇拜西
方,以完全西方化为目标的意识。单从外因上很难解释当今中国民族主义成长的
迅猛态势以及广大民族主义对美军炸我大使馆、撞我飞机之时所表现出来的不仅
仅是对美国全球战略的反对,而包括对它的制度、文化的严厉批判。

  1848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是用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的,近代中国的历史
是屈辱的历史,是备受西方列强压迫、剥削、打压的血腥史。这是中国民族主义
产生、发展、壮大的深刻根源。学术界一般认为民族主义是19世纪初产生于欧洲
的一种学说,但在古代虽然没有成熟的民族主义学说,但肯定存在强烈地民族主
义意识和原始的民族主义形态。杨家将抗辽、岳飞抗金都是强烈地的民族主义意
识的反映;游牧民族中各部落间的斗争丰富的体现了原始的民族主义形态---
部落主义。那么中国的民族主义是不是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的产生?我认为这是
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我赞同这样的话,“民族主义是弱者的反抗,强者是不需
要民族主义的,强者需要的是爱国主义、是国家主义”。当国家弱小、备受欺凌
时,爱国主义和国家主义就必须转化为民族主义;当国家强大、威震四方时,民
族主义就必须转化为爱国主义、国家主义。为什么呢?因为爱国主义、国家主义
是空间上的、是静态的,而民族主义则是时间上的、是动态的。一个弱小的、备
受欺凌的国家是不值得爱的,但是我们的民族却是有过去和未来的,我们可以为
我们民族光荣的历史感到骄傲,我们也有权利、有义务为我们的民族开拓一个好
未来。许多人常以美国没有民族主义只有爱国主义和国家主义来批评我们的民族
主义,那是极其错误的,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他当然不需要民族主
义而只需要爱国主义和国家主义,因为没有哪个国家欺辱他,只有他到处欺辱别
国。同样的,我国古代也只有很少时期盛行民族主义,绝大多数时期盛行的都是
爱国主义和国家主义,不因为什么,只因为我国是古代文明的一个中心,很少国
家能欺辱我们。张文木先生提出的“用国家主义代替民族主义”是不对的,不符
合我国的现状,没弄清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真实区别。不过,当中国强大到足
以称雄世界、拥有当今美国的地位之时确实应该用“用国家主义代替民族主义”。
因为我国不是类似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地缘小国,我国是地缘大国,我国不需
要德国、日本和意大利那样对其前途和命运担忧的紧张心态,我们需要的是理性
的心态。

  中国的民族主义最有意义的是追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但中国民族主义的
发展、壮大却是相当曲折的。大体上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一、中国民族主义和排满主义结合的时期(从洪秀全到袁世凯):

  清朝是满人统治的时期,在广大汉民族之中一直存在着一股推翻满人统治恢
复汉人统治的情绪,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借助
了这种力量。另外,八国联军的入侵和践踏中国激发了广大中国人民反抗列强的
民族主义情绪。在洪秀全身上已经体现了这两股力量的合流,特别是孙中山紧密
的将这两种力量结合起来,辛亥革命的成功其实是这两股力量合流的成功。辛亥
革命的武昌起义是一场规模很小,并且尚未充分准备的起义,但正是这样的起义
成功的推翻了满清的统治,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积累起来的民族主义力量和排满力
量之强大、基础之深厚。

  需要说明的是,排满主义虽然是为了推翻满人的统治恢复汉人的统治,但这
与大汉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大汉主义意味着对少数民族的限制和打压,而
排满主义却并没有多少这样的成份---无论是在洪秀全还是孙中山等人身上都
极少有这种成份,他们只是希望推翻满人的统治建立起中国人(并不一定完全就
是汉人)的统治。我一位朋友在这方面的观点很精辟,他认为之所以要反满是因
为满人是以满人的身份统治中国的,而不是以中国人的身份统治中国的,不仅如
此他还对非满族实行着严厉的种族歧视,特别是汉人被歧视为最下等的民族。他
还举了一个例子,唐朝的开国皇帝也不是汉人,但汉人几乎没有反对他们的种族
主义情绪,原因就是李世民是以中国人的身份统治中国的。汉人是最没有种族主
义情绪的民族。

  孙中山虽然提出的是三民主义,但他的成功却完全得益于民族主义。他的民
权主义在当时还只是极少数知识分子掌握的新事物,在广大人民中毫无地位;他
的民生主义虽然是当时的中国广大人民急需的,但比民生主义更重要、更基本的
是中国的和平和统一,所以面对着掌握着当时最强大、最现代化军队并同为汉人
的袁世凯,人民和广大的革命将领自然的选择了袁世凯。

  袁世凯的上台更是完全得益于民族主义,得益于他的汉人身份及掌握着当时
的军政大权的地位。然而袁世凯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这种资源,他与日本签订的
“二十一条”严重的违背了民族主义,这使得他在统治了不到三个月之后就在五
四运动的狂潮中轰然倒台。五四运动虽然提出了“民主”和“科学”,但它的精
神原动力却是民族主义,五四运动的激发点就是袁世凯和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
袁世凯的倒台充分的说明了,顺民族主义则生,逆民族主义则亡。

  二、中国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民权主义相结合的时期(孙中山和蒋介石)


  孙中山虽然很早就提出了三民主义,但在袁世凯之前真正起作用的是民族主
义和排满主义,但五四运动之后就不是这样了。我前面说过,五四运动的精神原
动力是民族主义,但五四运动提出的奋斗目标却是“民主”和“科学”,五四运
动普及了这两大理念,使得这两大理念不再象辛亥革命那样微不足道。五四运动
本质上讲是通过民族主义这种力量来实现“民主”和“科学”这两大奋斗目标。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和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相对应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是和民
主主义相对应的。五四运动恰恰完好的体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袁世凯和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激起了五四运动的狂潮,袁世凯在这次狂
潮倒台并死亡,他手下的大军阀们在他死后纷纷独立出来从而使中国陷入了军阀
混战的严重战乱时期。在这一时期,孙中山接过五四运动的大旗依靠他的三民主
义成功的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使得他所领导的广州政权及二次革命取得了广泛
的支持成为全国人民的向心。正因为这种强大的支持,才使得他领导的二次革命
及继承他事业的蒋介石领导的北阀才能取得巨大成功。事实上孙中山和蒋介石领
导的广州政权与当时的各大军阀相比是非常弱小的,没有这种民族向心力和对民
主、科学追求精神是很难成功的。

  孙中山在二次革命后不久逝世,蒋介石接过了孙中山的领导权并利用民族主
义成功的建立了南京政权及至少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当时的中国。另外,蒋介石
还践行了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为中国的科学救国、实业救国和现代化作出了
一定贡献。不过,蒋介石并没有践行孙中山提出的民权主义,反而向其反面转变。
这和蒋介石个人具有较强的□□意识有关,不过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极有关系。
事实上早在孙中山就开始离民权主义越来越远,我从不怀疑孙中山是真心实意的
想在中国推行民主、践行民主制的人,我认为是由于客观环境使得他不得不远离
民权主义。我们知道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一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孙中
山不能有效的控制他的下属。这和他没有建立牢固的领导权有关,不过和他主张
的民权主义也极有关系。追随他的很多人都是民主主义的信奉者,都是反对□□
的人。但革命却需要牢固的领导权需要下属的绝对服从,特别是象孙中山这样弱
小的队伍。美国独立战争虽然实现了民主制,但我们应该看到,不论是华盛顿还
是谁他们领导的军队内部却是相当□□的,美国独立战争说到底就是这些□□的
军队共同追求民主的结果。不过在孙中山时却只有孙中山这支革命军是追求民主
的,所以孙中山更需要□□,我认为孙中山是在看到他所领导的革命军所存在的
最严重的问题之后是想通过个人的□□及追求民主践行民权主义。不过接替他大
权的蒋介石却并没有这种热情。

  三、中国民族主义和□□主义结合的时期(毛泽东):

  五四运动开启了真正的三民主义运动,这场运动虽然并没能实现民权主义,
并且民生主义做的也还很不够,但这场运动的支持力量却是来源于这三种力量的
结合,其中尤其又以民族主义为根本。另外,五四运动还开启了另一场后来被证
明为是更波澜壮阔、更成功的运动,这场运动就是□□主义运动。

  孙中山提出的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民生主义,从长远看确实是解决中国民
生问题的根本方法及中国繁荣富强的必然之路,这条道路其实就是被现代人所称
之谓的现代化之路。不过这条道路的实现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对当时处于水深火
热之中的贫苦大众来说这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党在这方面采取了一条非
常有效的短期道路,这条道路也就是古代农民起义经常用的“劫富济贫”——
“打土豪,分田地”。实现现代化需要长期的努力,但“劫富济贫”却是可以立
即做的。这条道路虽然是短见的,但对当时来说却是无赖的最好选择。正因为中
共当时卓有成效的解决了当时贫苦大众的民生问题,所以□□取得了广大人民的
热烈支持,而沿用孙中山的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道路的蒋介石却远落在了□□
后面。这是□□能打败蒋介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当然□□打败蒋介石还得益于日本侵略中国这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在这样的
时机里,作为在野党的□□显然占尽了优势。执政的国民党必须坚决的抗日并还
需取得积极的成果才能得到民族主义的支持,但在野的□□党却只要表明其抗日
的决心就可以取得广泛的民族主义力量的支持并成为他们的代表。不过日本侵略
中国,蒋介石做的实在太差了,他的军队退却之快实在让中国的民族主义感到愤
怒从而抛弃他。□□正借用日本侵略中国团结了大量的民族主义力量并使自己成
为中国民族主义的代表,不过□□的成功还得益于其更早的时期就选择了民族主
义道路。

  一般来说,□□主义是和民族主义相对立的。□□主义是反民族主义、反国
家主义的,□□主义追求的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路线。不
过世界的真实情况远没有□□主义的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想象的那么乐观,马
克思和恩格斯所想象国际主义路线是在全世界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阶段,在全世
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总爆发的情况下,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共同推翻所有
的资本主义社会。相比之下,列宁提出的“先在一国实现□□□□,然后再推向
全世界”的路线则显的更现实。事实上,推翻封建社会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是先在
一国爆发的。不过,列宁的路线已经显示了□□主义的国际主义路线向国家主义
或民族主义路线的转变。事实也表明,苏联是在借国际主义路线的名义实施其国
家主义,这和当今的美国借用全球化实施其国家主义是一样的。没有那个国家会
大公无私的帮助他国,国家和人一样是自私的——国家是世界的“个人”。

  早期的□□正是苏联国际主义路线的傀儡,他们只会照搬苏联的经验,按苏
联确定的方针走,结果造成了一系列的重大挫折。正是毛泽东这位民族主义者,
能从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出发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实情的路线才使得□□摆脱了苏
联的控制并走上了一条成功的革命道路。也正是这次向民族主义方向的转变才使
得日本侵略中国之时,□□能迅速的团结广大的民族主义力量并成为他们的代表。

  □□的民族主义路线并不是到了抗日战争之后就结束了,而是被延续到改革
开放。抗日战争之后,□□成功的将针对日本的民族主义转化为针对美国的民族
主义。在中苏闹矛盾之时,毛泽东又鲜明的表明了自己不仅是□□主义者,更是
民族主义者的立场。

  四、中国民族主义的当代和未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的民族主义最受压制的时期,这主要是出于改革开
放的需要,因为改革开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需要我们
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而张扬民族主义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建设。另外,改革开
放的本质就是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这种学习所导致的
结果就是崇洋媚外一统中国。难怪那些民运分子一想起那个时期他们的风光地位
就感到非常自豪。不过进入九十年代之后,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环境都变得
对中国相当不利。在国际上,由于苏联的解体,美国自然的将主要矛头对准了中
国,这种矛头激发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在国内,八十年代的学习西方并不很
成功,这种不成功的学习在中国造成了一系列的严重问题,面对着这些严重问题,
许多人对学习西方产生了疑问和怀疑,这种怀疑培养了九十代深厚的民族主义情
绪。正是这种内因和外因的结合促成了九十年代中国民族主义的迅猛成长。

  当然对于自由民主派而言,九十年代严重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并不是学习西
方造成的,而是学习的不彻底、不完全造成的;但对于反自由民主的人来说,他
们认为九十年代的问题完全是由于八十年代盲目学习西方造成的,当然他们很少
有人主张完全回到毛泽东和中国古代的人,他们绝大多数只是认为不能盲目学习
西方,而应该将西方的制度文化和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以及当前的现实环境结合
起来学习;除这两派之外还有一派,这一派在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方面和自由
民主派一致,主张完全学习西方,但在国外政策上却与反自由民主的人一致,主
张对西方采用强硬的民族主义政策。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属于反自由民主派的人,是完全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在
我看来,现今的自由民主派与受苏联控制只会照搬苏联经验的陈独秀、李立三、
王明之流的初期□□一样。一方面他们是美国打着全球化的名义推行其国家利益
和霸权的工具,另一方面他们根本就不懂中国的国情不懂将西方的自由民主、市
场经济等优秀的因素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当年毛泽东成功的将□□主义与中国
的国情结合起来从而领导了中国的革命的胜利,我认为现在最需要的是再出现一
个毛泽东,不过这个毛泽东主要不是革命的毛泽东而是治国的毛泽东,是能将西
方的自由民主、市场经济等优秀的因素与中国的国情结合的治国的毛泽东。当然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毛泽东没能作这种结合?我要说的是,很多事情并不是一个
人能做完的,而是需要许多人来做。另外,毛泽东浓厚的□□主义情结阻碍了他
的这种结合。因为□□主义学说本质上是一种历史学说,是论证□□主义必然会
实现的学说,而不是一种治国安邦的学说。毛泽东从□□主义学说中无法借鉴治
国经验。不仅如此,□□主义学说还是反封建、反资本主义的学说。这种反封建
上升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严厉批判而不是继承,这种反资本主义上升为毛
泽东对近现代西方文化的排斥而不能学习和继承。正是这些因素阻碍了毛泽东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对近现西方文化的学习,但毛泽东又不能凭空的创造出一
种社会来,所以毛泽东的中国在治国方面是极为矛盾和混乱的,这种矛盾和混乱
又常常转化为内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又开创了盲目学习西方的浪潮,到了九十年代我们
确实应该冷静下来仔细思索一下我们民族应该走的正确道路,现今的民族主义浪
潮我认为正是对这种客观实情的反映。我以前虽然提出过中国民族主义的最高奋
斗目标是\" 统一世界\" ,但就本质上我认为中国民族主义的最高成就并不是统一
世界,而是能激发出一大群能从中国实情出发,以中国的繁荣强大为本的民族主
义者,这些民族主义者能以宽大的胸怀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质与近现代西方文化
的优质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型文明的哲人。说的更简单明了一点就是,我希望
中国的民族主义者中能孕育出一些类似于孔子、老子、墨子、韩非等的大哲人。
不仅如此,中国的民族主义者中还需要出现一些实干家,能践行这些大哲人的治
国安邦平天下的学说的人。中国的民族主义只有发展到这一步才是中国真正独立
自主、繁荣强大之时。当中国实现了这一步之后也就是中国的民族主义向爱国主
义、国家主义转化的时期。我在文章的前面已经说过,中国是一个地缘大国,而
不是类似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地缘小国,我们不需要德国、日本和意大利那样
对其前途和命运担忧的非理性的紧张心态,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的平和的心态。在
这方面,我国古代的爱国主义、国家主义和天下主义的情怀是最优秀的。

原载:神州思想文化网http://www.6000year.com/



发布日期:二○○二年八月三十日

      附录:知原个人文集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