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一生钟爱是桥梁-悼念尊敬的李国豪校长 [打印本页]

作者: Paros    时间: 2005-3-6 21:40     标题: 一生钟爱是桥梁-悼念尊敬的李国豪校长

大智者大爱——记李国豪院士(附图)

张光武


李国豪院士
一个当年从广东梅县贫苦农家走来的青年,以其不懈的努力,在人生和事业的道路上取得了为世人瞩目的成就。而今已是誉满天下的李国豪,在内心深处,仍保有一份普通人对世界的爱。那天,在李国豪的寓所里,老人指着窗外,对着我们,也对着他的夫人林凤棣女士,若有所思地说:“我搬进这个大楼有一段时间了,隔壁的人都不认识。我建议,社区一个月,两个月组织一次活动。人生活在社会里,关在一间屋子里不行。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并从中获得乐趣。社区信息要沟通,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的追求。”

老人热爱生活,热爱社会。他的眼光,他的关注,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他一直深深眷爱着的祖国和人民。

峥嵘岁月

李国豪是1936年同济大学土木系的毕业生,同年获工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1938年,这位来自广东梅县的年轻人获得德国洪堡奖学金,赴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深造,并被破格批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结构力学和钢结构学家克雷伯尔。第二年,战争开始了,那段日子令他终身难忘。他回忆说,有钱的同学去了瑞士、法国,他没有钱,只能留下。不久,英美对德宣战,学生们都去当兵了,他还留在克雷伯尔的教研室里做研究工作,一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期间,1941年,汪伪政权在德国搞了个“大使馆”,他不与他们联系,护照期满了,寄到瑞士去。当时,他们有100多人,人心齐,便有一种“撼山易”的味道了。

1940年,李国豪以优秀论文《悬索桥按二阶理论的实用计算方法》获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在《钢结构》杂志发表后,在桥梁工程界引起极大反响,时年仅26岁的李国豪自此便以“悬索桥李”而闻名于世。

1944年冬天,李国豪与在维茨堡大学医院工作的医生叶景恩博士结为伉俪。追忆往事,李国豪仍显得情意缱绻。他说,那一段日子里,一切都显得匮乏,唯有感情生活使四周的一切灰色变得多彩而有生机,他常常骑着自行车,前往遥远的维茨堡看望未婚妻。

二战结束后,已迁至德国南部的李国豪偕同妻子,坐上一节美军军列,风尘仆仆地到了巴黎,两天后,又去了马赛,住入了收容所。正是冬天,他们去小树林里拣来树枝生火取暖,在地板上铺上一条毯子,就是临时的家了。幸好还有红葡萄酒,每人每天一杯。那酒的味道自是终身不忘的。另有一件难忘的事是,他和妻子叶景恩的两人天地中迎来了一个新的小生命,他们的大儿子李归华!归华意喻回归中华,归华果然为全家带来了好运!几个月后,他们终于搭乘到了一艘从法国到越南的船只,到了西贡(现改名为胡志明市)。那是1946年3月。在西贡,领事馆招待了食宿,他记忆犹新,那伙食非常的糟,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离祖国更近了一步;而他当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到祖国去!

不久,李国豪带着叶景恩,带着归华,踏上了从西贡回祖国的归程。同行的还有后来担任山东省副省长的刘献之一家。好不容易到了上海,在四川路行政院救济总署心急火燎地等了3天,终于,在素昧平生、却同是留德归国学生的工部局局长赵祖康的关心下,安排他进了工务局结构处。其后,同济大学从四川迁回上海。李国豪重返母校,出任土木系主任,两年后,任工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又被任命为同济大学教务长。

风雨归程,丹心不渝。这位风华正茂的归国学子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领导学校专业建设的重任,创办了桥梁工程专业,并先后出版了这一领域内的第一部由中国人编写的中文教材《钢结构设计》和《钢桥设计》。1955年开始培养桥梁工程研究生之后,又出版了《桥梁结构稳定与震动》。1955年,42岁的李国豪成为首批中国科学院技术部学部委员(即今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出任同济大学副校长,不久,创办工程力学专业,亲自讲授板、壳力学,为中国培养出首批工程力学专业的大学生。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他先后应聘担任举世闻名的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和主任委员。从那时起,这位才华卓著的学者为国家的众多重大工程建设(尤其是桥梁工程建设)呕心沥血,功绩辉煌。从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到后来的上海南浦大桥、江阴长江大桥、虎门珠江大桥、汕头海湾大桥、长江口交通通道、杭州湾交通通道、琼州海峡交通通道、伶仃洋大桥……处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学识和真知灼见,他对祖国、对社会、对桥梁工程事业的一片炽热爱心!

天降大任于斯人

1966年,“文革”祸起,李国豪在劫难逃,以莫须有罪名被囚于隔离室中,长达两年之久,漫长囚室岁月里,他从广播中获知南京长江大桥通车,他想起了武汉长江大桥,因为就在那年的通车典礼中,大桥出现了晃动现象,而晃动的原因始终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他非常清楚,那自然要影响到后来的南京长江大桥,影响到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于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几尺见方的囚室里开始演绎:一个失去人身自由的科学家,两手空空,身无片纸,凭着一颗对祖国对事业的爱心,凭着卓越超群的理论基础和创造思维,神游于八极,构图于大千,借助于报纸的边角和夹缝,演算推导,无我无物,鉴过往乃辟新径!他微阖双目,坐地日行八万里;他定睛远眺,纳须弥于芥子。一时间,百十思路,纷至沓来,于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他豁然开朗,他欣喜万状。于是,桁桥梁的腹杆系,转化成为剪切板;进而,又将这种空间离散体系化成为一个连续体箱梁模型,又建立起弯曲和扭转的弹性平衡微分方程组去求解!大苦见大乐,大悲生大喜。秋去冬来,寒暑交替中,“文革”“囚徒”李国豪终于不负苦心,取得了桁梁结构领域理论分析的初战告捷!

之后,从囚室走出,又被驱至校内监督劳动。苦难岁月何时能见尽头?他无法卜知。但他清醒地认识到,世界总要走向进步,人类社会总要走向昌盛发达,桥梁工程事业总要不断开拓发展。对此,他坚信不疑。一如既往地,他把自己的家变作了研究室,做起桥梁模型和扭转试验,并继续完善理论分析和计算上的步骤。对于一个为爱而奉献、为科学而献身的人来说,一旦投入,夫复何求?

1973年,李国豪终于大功告成,完成囚室岁月中的专著《桁梁扭转理论———桁梁桥的扭转、稳定和振动》。壁破道成,真经面世,自此,武汉大桥的振动问题和南京大桥的稳定问题之疑案终于破解于一朝,并由此消除了中国大桥设计多年来的心病,开拓了桁梁结构的理论分析长河。一代大师李国豪苦海思进,度厄众生,造福天下,可谓功德无量。

从七十年代开始,李国豪还结合工程实际,致力于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研究,并在这一时期内写成专著《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后又推广于研究拱桥、曲线桥和斜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再获成功。至此,这位结构工程的方家已建构起一个基于同一原理和力学模式、适用于中外各种公路桥梁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的统一方法。

书生本色

1977年,李国豪劫后复出,任同济大学校长。学人治校,自见不凡。上任以后,李国豪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1952年大学院系调整,同济大学由原来的理工医文兼具的综合型大学转为土建型的专门大学。李国豪提出,要将之转变为以土建为主的综合型大学;第二件事是,李国豪提出,要恢复同济大学过去的特色之一,也就是恢复与德国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械的传统联系,采用德语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之一。就这样,李国豪以其恢弘气魄,出众才华,运筹帷幄,指点方略,令同济卓然而成今日为国内外公认的一所理工医文管理兼具的多学科重点大学,其功绩累累,世人共识。

1979年,李国豪任上海市科协主席、宝钢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1980年,在京人士传言,宝钢将要下马。次年,又传说国民经济要调整,有人提出让宝钢下马。这回看来是动真格了,因为,工作组已经到了现场,更有确言谓已在讨论善后工作云云。

宝钢顾问委员会表态了。这是大事,而且,是在生死存亡的节骨眼儿上。

作为首席顾问,李国豪首先发言。会场上,许多双眼睛急切地盯住他,对于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许多同行、专家历来是唯他马首是瞻的。

一字一句,李国豪字字铿锵地说了6个字:

“宝钢不能下马!”

而后,他的理由,他的陈述,他的分析,如同他的梅县普通话一样,硬朗有力,令人信服。

这经过深思熟虑的慨然诤言,字字铿锵,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与会者的心。

李国豪在这次会议上的发言,惊动了中共上海市委,惊动了国务院,最后,中央领导表态了:李国豪的意见,言之有理,决定加以采纳。

当时,宝钢有位高级工程师,家里人怕他在那次会议上说错话被打成右派,再三叮咛他不讲话。李国豪发言时,他显得非常紧张。他万万没有想到,李国豪发言以后,不但没有被打成右派,而且,他的意见还被中央领导听进去,最后采纳了!

1981年,李国豪出任同济大学校长不久,又被选为上海市政协主席。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陈国栋鼓励他说:

“老李,保持你过去的风格!”

李国豪感慨良久,党是知识分子的知音哪!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也为李国豪在科学研究上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进入八十年代,他先后主持编写《工程结构抗震动力学》和《工程结构抗爆动力学》,重建结构理论研究所,组建桥梁研究室,开展桥梁的空间分析、稳定、抗震、风振和车辆振动方面的研究,培养了大批的博士研究生,由此进而形成地震工程、风工程和桥梁工程的研究中心。

八十年代,李国豪的英文版专著《箱梁和桁梁桥的分析》在国外出版。此间,他还先后发表了大曲率曲线箱梁的弯曲—扭转理论和公路弯桥及斜桥的荷载横向分布的分析理论,引起学界广泛注目。

1981年,李国豪被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推选为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之一,从而进入这一领域的世界级大师行列。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他还先后获得过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荣誉工学博士称号(1985年),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授予的“国际工程功绩奖”(1987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5年),“陈嘉庚技术科学奖”(1996年)和香港理工大学授予的荣誉工学博士称号。

1994年,李国豪被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双院士之一。

科学与爱,构筑起李国豪院士80多年的全部生活。

科学孕于率真,伟大寓于平凡。爱满天下,大智者大爱。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09月05日第十版)
作者: Paros    时间: 2005-3-6 21:41     标题: 三位院士眼中的老校长

三位院士眼中的老校长
作者:江世亮;张懿;任荃

(A43.JPG )

谦逊热情

戴复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获悉尊敬的老校长不幸去世的消息,戴复东教授心情格外沉重。他和夫人、国家建筑设计大师吴庐生教授共同回忆起50多年前他俩第一次与李国豪先生见面时的情形:1952年8月,刚从南京大学毕业的戴复东夫妇前来同济报到,那天碰巧是星期天,校内没有安排接待的人。看着夫妇俩焦急的样子,门卫建议他们去找时任教务长的李国豪。他们在校内一排小平房里找到了李教务长。一听说他们的来意,穿着背心的李国豪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还给他们介绍同济的情况,并马上给学校有关部门打电话,很快安顿好了他们的住处。初次相识,李国豪诚恳待人、谦逊而热情的秉性便给戴复东夫妇留下了深刻印象。

长者风范

范立础(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前晚10时,范立础教授刚刚从华东医院回到家中,心情久久无法平静:“李校长一生不仅是大家科学事业上的导师,更是我们每一个学生的领路人。”

“为人要正派,做事要诚信”是李校长对学生们的谆谆教诲,如今却成了范立础对这位师长兼同事的最深切缅怀。他无法忘记,在自己教师生涯刚刚起步之时,是李校长教导他,教师不仅是个崇高的职业,更是一项为祖国培养人才的事业;他无法忘记,在与李校长的朝夕相处中,这位长者无数次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告诉大家,一名合格人才,学会做人是根本;相对于科学研究,人格思想更为重要。

育人立校造桥

项海帆(中国工程院院士)前天深夜,项海帆院士刚刚从华东医院回到家,电话里的他语音沉重:“我十分悲痛。年初一,我还曾去给先生拜年。当时,先生精神还可以,说:‘你也70岁了,要当心身体。’谁知,两个星期后,先生竟走得这么突然。”

项海帆院士是同济大学1955届本科毕业生,随后成为李国豪先生带的第一个研究生。“李校长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桥梁专家,他的学生中出了四个院士;他对同济大学成为国内一流大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恢复了同济大学与德国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传统联系,他任内,有两位德国总理访问了同济。”

李国豪先生最大的贡献,是确立了中国桥梁自主建设的主旋律。项海帆回忆说,育人、立校、造桥——这是项海帆院士给记者勾勒的李国豪先生一生最主要的贡献。归纳到一点,项院士说:“他绝对是一代宗师。”
作者: Schalken    时间: 2005-3-13 10:34

呵呵,想不到你们对老校长的感情如此之深。我当初在学校的时候,连校长的面都没见过一次。更别提对他会有什么感情了。除了他叫王大中外,其他的一概不知。
作者: chenguanzhong    时间: 2005-3-13 11:57     标题: Ding

Yong chui bu xiu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