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佛教禅法的定义
利用禅定力来深入佛教的哲理,把它由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内证,因而由烦恼及邪见中解脱,证得涅槃,并圆成渡化的事业。三乘修行的目的都依序包含在内,即是成就佛的三身:行救度事业的化身;涅槃的大乐报身;以及由痛苦和邪见解脱的法身。
九点钟了,从开始到现在三个小时已经溜过去了。我们结束了这个部分,准备离开。今晚我们记下了常用专门术语的一个纲要,不过我们很不好意思,因停留太久而打乱了陈先生的作息。通常晚上七点到八点是陈先生念诵<阿弥陀佛咒>的时间,以回向给六道中无数的宿世父母;接着他供养护法,念诵他们的偈颂咒语,启请他们在夜间守护。
当我们以轻快的步伐,带着包含修行成果的新章节回到寺中时,想到此刻又回复禅修的陈先生。他曾在信件中提到,他是基于大慈悲心来禅修的,他致力于‘利乐一切有情,因为在多生多劫的轮回中,他们都曾是我们的父母。愿一切有情都能接受到佛陀的禅法并修持,愿他们先我们而成就无上菩提。’
D. 其他宗教的前行
在佛法之外的其他宗教,依其体系,虽然只包涵一些不完整的心灵教授,但一定仍含有一些前行,做为他们教内禅修的准备。这里要提的证据,并不打算包罗万有,只是选一些例子,来提醒大家注意到所有宗教的导师也是强调修行前得要有稳固的基础。
印度教:它有很著名的八重出世修炼,也称八重瑜伽,这是在他们的瑜伽经论中经常提到的。前五个阶段是后面三者的前行,因此(一)禁制、(二)劝制、(三)坐法、(四)调息、(五)制感 是(六)执持、(七)静虑和(八)三昧的前行。
尤其是后三者,好像和佛教的修行有对应之处。而且印度教教义对此三者的描述,显示它们和佛教的奢摩他、三摩钵底和三摩地是相似的。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只因为它们的次序相同,就以为它们有相同的内涵。(即使在印度教内部,也有许多的派别,他们使用相同的名词,却赋予截然不同的意涵。)
在耆那教中,有六个步骤。前四个步骤是后二项的前行。前四项是:悔过,舍离,赞颂可敬的圣者,以及礼敬圣者。上述的四个前行完成之后,便接着修三昧,直至最后放弃对身体的恋执。 (译注:耆那教,约与佛教同时兴起,自称是永恒的宗教,即中国佛经新旧译中所称之“尼干外道”、“裸形外道”、“宿作因论”等,今所有中文资料皆从Jaina,音译作“耆那”。)
孔子教导弟子的前行有:
“博学、审问、慎思及明辨”,这些是下一项“笃行”的前行。此外,为了澄清他的本意,他曾说: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他又曾更仔细的说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相当于奢摩他),静而后能安(相当于奢摩他的轻安觉受),安而后能虑(相当于三摩钵底),虑而后能得(相当于三摩地)。”(英文读者请看,由James Legge所译的,〝The Four Books〞(四书)中的〝The Great Learning〞(大学)1~3段)。
虽然孔子所教的没有佛法义理那么的精深,但他的说法很明显地符合同样的先后次第。其实由孔子一开始就清楚地强调有“始”的概念,就可以看出他的智慧了。
在基督教的圣经和福音中,很少提到习定。《圣经》中的确有“Meditate”一词,它很特别,而且和佛教的解释不同。在詹姆士王(King James)的英译本中,这个字出现了十三次,但它的意思是“想到”或“沉思”。
甚至也有“思虑之魔”(meditative evil)的词汇,但意义完全是非佛教的。
在整本《圣经》中,Meditation只出现了六次,其中两次是在《新约圣经》之中,但并非用于宗教的意涵。在基督教词汇中,最接近“禅修”意味的词汇就是“祈祷”。(和巴利文及梵文的佛教术语比较之下,此语的用法是很不精确的。)
在罗马天主教的祈祷书中,有描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受刑时的十四站瞑想。这种瞑想只是一种专注的思念,其内涵是散漫的,只属于第六意识的通常运作而已,缺乏由奢摩他引生的力用。
在一本英国教会教义及修习的手册中,列出了发展瞑想(Meditation)的四要素:注意(attention)、向往(aspiration)、应用(application)及行动(action)。第一个“注意”是指对文义的思索;第二项“向往”指的是把任何所学的内容,转化为内心的祈祷;第三项“应用”指的是要去思索“这对我的生命有什么意义?”;最后,“行动”是指把内心和神的沟通所得的启示加以实行。
向往似乎有点和禅修相似,而其它三者看来则是相当没有系统的前行和后续。(看W. H. Griffin Thomas所著的《The Catholic Faith》《天主教的信仰》第99页。)
E. 世间事务的前行
最后,我们来谈世间事务。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即使是在世间法的范畴,要完成任何工作之前,都必定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由饮食到死亡都是如此。
首先,我们以新生上学为例吧。上学前,学生本人或其父母都得做许多准备:选学校、向校方申请入学、和校长会面、参加入学考试、买新衣服等。在小孩正式入学成为新生之前,有一大堆事要顾及和处理。为了一件世间俗务就需要做这么多准备,那么想证得三摩地,岂不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吗?
再回到这个例子上来。每个阶段的训练都是这个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了小学教育的基础,他可以准备进语文学校或是专科学校,然后还可以再上大学。所以我们不该以为前行和成果是静态的因素,而要视修行是为更进一步的修行而练习的。这样生命才能有丰硕的成果。
有一首诗,谈到饭食之前的预备工作。
陈先生微笑着,按着他的笔记开始朗诵。听了第一句,听者和笔者也笑了起来,因为我们听到的是:海象说:“我们最需要的是一条面包,再有些胡椒和醋就真是太好了。亲爱的牡蛎,如果你已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用餐吧。”(路易斯卡罗所写的《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陈先生开怀地笑了起来,感染了我们二人也跟着笑了。接着他很严肃的说:
A. 敬礼
本章我们要讨论各种不同的因素如何集中在禅修上。因此我们要敬礼伟大的 观世音菩萨;自释迦牟尼佛降临于此世间时,他即已住于大禅定当中了。〈心经〉说大悲观世音菩萨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英文读者请见孔兹E. Conze之英译,收在Buddhist Wisdom Books中)。我们把本章的中心部分献给这位大菩萨。我们必需很恳切、虔诚而且真心地向祂祈祷,加持我们能把愿力和思惟全集中在习定上。
一切习定的原则都是良规美范,所以我们也应礼敬其名号意义为“普遍圆满、吉祥”的菩萨─普贤菩萨。他建立了许多大乘的法则,“十大愿王”就是其中之一,这是许多大乘和金刚乘行人所修学的。我们应该以至诚恳切的心来礼敬这位大菩萨以及这些主要的佛法原则。要知道在他的身上,一一毛孔都包含无尽尘刹的世界,以及无数的诸佛、菩萨。
我们向这两位菩萨祈祷,得到他们的启发,使我们习定时得到加持而迅速地证悟。
B. 图表解说
在本章里,观世音菩萨代表三乘佛法的核心禅定(林按:指修空),而普贤菩萨则代表与此核心禅定有关的周边细节。依此架构,本章会按步就班而有系统地展示其内容。
环绕中心的小双圈是习定本身,包括了在“三乘合一”的系统下种种的习定方法。
最外一圈是禅(译注:指“传佛心印”的禅宗的禅),代表法身或法界。
其内的二个圆圈包含了四种原则的分类。这四种原则是本章的基础,它们是:闻、思、修三慧以及证悟。与禅定相关的一些实修上的重要原则在此被归类。
向外指的箭头代表上一章所讨论的离心关系,亦即习定本身与个别原则的关系。
向内指的箭头代表本章中所讨论的向心力,先一一讨论各个因素,然后再论及它们和中心禅定的关联,藉之强调习定的重要性。
C. 这些原则如何以习定为其中心
上一章我们讨论了前行以及中心禅定的离心力,它影响到我们初步进展的一些必要细节。现在我们要倒转过来,讨论这些原则以及它们是如何以习定为核心。循此良途可以看出它们的重要性。
所有这些因素都可以用上述的四种分类来归纳。但由于篇幅有限,故不一一讨论,我们只能选择一些重要的主题来讲。
A. 供献赞词
佛陀曾亲自说过,法在他之前便已存在(过去诸佛也都曾开示此古道),在这个意义下,佛是由法而生的。法是三宝之中的中心宝,并且根据藏传佛教,法比佛更珍贵。强调法宝的重要性在藏传佛教中有许多的例证。比如:不可以把佛像摆在佛书之上,这表示佛的位置绝不可以高过于法。佛龛的安排依此原则而行,三藏经典不可以置于佛、菩萨圣像的下方,只能放在圣像的上方或是左右侧。此外,在藏文的教典中,佛像通常不印在一页的正中,而是经文在中间,佛像安置在两侧。
因此在三乘教法中,无始无终的法宝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