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带有劝戒的故事,从来没有激起哪怕是一点点浪花,多少年来,华尔街都有人嚷嚷着“这他妈的是什么生活”(My Life Sucks),然后甩出辞职信,从投资银行离开,但很快又会有人前仆后继地加入。商学院毕业生似乎都想进入这个地方赌一把人生,就像《Liar's Poker》里讲述的故事,所罗门董事长古德菲瑞德(John Gutfreund)和当时所罗门最好的交易员麦瑞维勒(John Meriwether)打赌,打出了后来传遍华尔街的那句名言:“一手牌,一百万,别掉泪。”(One hand, One million dollars, No tears.)太多的人都需要钱,这种东西从来都是越多越好的。
水泊苍风
来自: UK
好文章,简洁描述了IB的生活片段,但是。。
观点有些偏激吧,如果IB的生活都是这样极度紧张,那还有那么多人能坚持在IB里工作??毕竟在考虑职业的时候,钱仅仅是一个方面而已罢了,付出如此大的努力在生活身体上作出如此大的牺牲,象那些有工程背景的CANDIDATES在自己本来的学科里一样可以赚同样多的钱,甚至创业成功后可以得到更多。所以IB吸引人并能留住很多人的地方应该在于钱与生活之间的BALANCE吧
归去来兮
钱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背景.IB和Consulting属于商业领域里的
高技术工作.其他行业,从技术性上讲,挑战性不够,对MBA,俩三年以后,就是拼networking之类的人际关系能力了.跟对了人,上去了还行,一旦被压上几年,嘿嘿,混个一般的中高层管理职位还可能,想实现当初在商学院里的梦想就基本没戏了. 在IB和consulting就不同了,即使混不出头,换个行业,大家还会对你高看一眼,有的是翻身的机会.
努力就能成功或者肯拍马屁就能成功,都是鼓励学生娃子发奋图强的,现实生活里,你做的再好,想出人头地,也得依靠适当的机遇. 对有能力的人来讲,关键是要保持自己不出局. 在场上呆的时间越长,机会就越多. 在这个什莫(MBA, programmer, movie star....)都能够大规模生产的年代.这一点是越来越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