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咬文嚼字说说“脸”和“面”
[打印本页]
作者:
wahahaha
时间:
2013-8-17 15:57
标题:
咬文嚼字说说“脸”和“面”
文/
乐奀
脸面(读音:liǎn miàn),形容处事的人情心态。人的脸面暴露于外,顾及于情,表达了一个人的尊严或名声。与面子、体面、情面同义。在咱们中国,有面子、有脸面的人,常常被看作能人。以至很多人爱面子喜大话到不能自拔。它蕴含着中华文化社会心理的深层意象,这个词被中国人异乎寻常重视的,已成为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潜规则”。今天,乐奀就和大家说说“脸”“面”上的事哟。
脸和面在字义上本来就没有多大分别,但在有些场合也不能混用。比如骂人时常说“不要脸”,却不见有人说“不见面”;我们常说“洗脸”、“做面膜”,但不说“洗面”、“做脸膜”。那到底有些什么讲究呢?
其实,“脸”和“面”存在这种差异是在近代才有的。在明代之前,“脸”和“面”都是书面用语,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出现这两个词。如唐朝诗人岑参有诗曰: “岸花仍自羞红脸”,杜牧在《冬至日寄小侄阿宜》中有诗云:“头圆筋骨紧,两脸明且光”,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有词云:“香脸半开娇旖旎”;《战国策·赵策四》中的“老妇必唾其面”,《庄子·盗跖》“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以及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等等。
那为什么在古文中又用“脸”,又用“面”呢?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字在以前意思是有差异的。
面(miàn),指事,字从“一 自”,从囗(wéi)。“一自”表示“鼻子及其附近”,“囗”指“外围”。“一自”与“囗”联合起来表示“人脸”。后转义为:妇人以谷粉擦脸。而脸(liǎn),形声,字从“肉”、从“佥”,佥亦声。“佥”意为“双面的”、“双边”。“肉”与“佥”联合起来表示“头两边的皮肉”,意为:头两侧。“脸”这个字出现得比“面”晚,产生于魏晋之后,最初的意思就是“颊”,并经常指妇女目下颊上搽胭脂的地方。如白居易《昭君怨》中的“眉销残黛脸销红”,这里的“脸”指的就是这个部位。此外,古代的“脸”还有“睑(jiǎn) ”的意思,也就是眼皮,南朝梁武帝《代苏属国妇》诗云:“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丝”,这里的“脸”说的是“眼皮”。
从上述释义中不难看出,面的范围要比脸要大,它指的是这个头的前部,包括脸。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脸表示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 “脸”表示整个面部,《水浒传》中写道:“婆惜也不曾睡着,听得宋江骂时,扭过身回道:‘你不羞这脸!’”到现在,脸和面的意思基本上差不多了。
而现在,之所以口语中常用“脸”这个字,和口语表达效果密切相关。口语讲究生动活泼,而书面语讲求文雅。而口语所表达的意思,在书面中也可采用文字化的语言表达,如可把口语“不要脸”说成“不顾颜面”,把“洗脸”说成“净面”。当然,“不要脸”在发音上掷地有声,铿锵有力,感觉也硬朗多了!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