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兴起吟诗抚琴热
[打印本页]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2 14:25
标题:
中国兴起吟诗抚琴热
11月20日至21日,一群中国青年聚集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庆祝他们的诗社——留社——正式成立。他们在20日上午举行了简单的成立仪式后,拜孔庙,游碑林,抚琴咏诗,挥毫泼墨,陶醉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情画意之中。
杭州的其他传统文化爱好者,如古琴琴友、汉民族服装爱好者等,前天也出席了留社成立仪式,并参加了其他余兴活动。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云: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然而,在今天,中国的古典诗词还会重新焕发新的活力吗?
留社社长钱之江(网名“莼鲈归客”)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兴、观、群、怨”以及“不学诗无以言”的诗论观点。
他说:“中华诗词,特别是其中的古典诗歌可谓精美绝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熏陶、感染和鼓舞了无数代中华儿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精神力量。”
钱之江说,留社的宗旨是“留以存脉,文以致道”,现有社员41人,来自于各行各业,但都有着共同的爱好——中国古典诗词。平日里,大家把自己创作的诗词放在留社成员主办的“诗三百论苑”(www.shi300.cn),共同切磋技艺,大有古人雅士之风范。现在经常在网上谈经论道的不仅仅是中国大陆人,还有世界各地的华人,甚至还有喜欢中国古代文化的洋人。
中国政府领导人对于中国古诗词也是推崇备至,总理温家宝对于经典名句更是信手拈来。他在当选总理后的首次中外记者会上,就以清代名臣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来表达了他作为总理的工作态度。而他在要求领导要心里想着群众时,更是动情地引用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两句诗:“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除了诗词艺术在复兴,一度被视为濒临灭绝的古琴艺术也在神州大地重生。在六朝古都南京的乌衣巷,每天晚上人们都可以听见优雅的古琴声。
法爵士乐大师
大赞古琴表演
非常有趣的是,2004年6月,著名的法国爵士乐大师雅克·马耶对在南京看到的古琴表演赞不绝口,马耶说:“这真是个惊喜!看上去如此简单的琴弦竟能演奏出这么美的音乐。”他表示将把新买的古琴和指法书带回法国细细研究。他的儿子小马耶更是如获至宝,当场花了人民币3800元买了一架古琴,并拜乌衣巷的古琴老师桂世民学琴,他表示要成为法国第一位最优秀的古琴家。
古琴为中国乐器之祖,传说是伏羲造琴,古琴可称得上与中华民族一样悠久,古琴音乐以清、微、淡、远,至高至雅的音乐意境,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历代圣贤达士,皆以之修身怡情。
古琴为世界文化遗产
目前,中国古琴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全称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代表作”。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多次意味深长地表示: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创造力, 只会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模仿。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中国经过几千年考验形成的文化如果丢弃,绝对是人类的巨大损失。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人类进步都有巨大的积极意义。现在,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已出现很多社会病。这些社会问题依靠西方文化已很难克服。很多有识之士反而从中国传统文化、从东方文明中寻找解决的办法。而我们中国人如果妄自菲薄,看不起自己的文化,则是浅薄。
不过,随着当代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许多志趣相投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自发地借助于网络进行交流,有的还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效仿古人结社,像杭州的留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重视传统文化,不是要排斥外国的优秀文化。中西文化互有长短、各有特点,继承地发展传统文化,就能以更好的心态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