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全然陌生的真实历史镜头--前所未见的震撼图片集连载 [打印本页]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19 15:17     标题: 全然陌生的真实历史镜头--前所未见的震撼图片集连载

今日起开始隆重连载!
敬请关注!14.gif

[ Last edited by 五湖散人 on 2004-11-19 at 17:44 ]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19 15:20

罂粟田里的中国人:1899年 红河——昆明
  
  一个中国人茫然站在广阔的罂粟田中,这一画面象征性地表现出当时烟毒在中国的泛滥肆虐情况。而广种罂粟、发展与沿海各省的“云土”贸易,进而与英国东印度公司争雄,也是方苏雅代表的法国政府在华殖民的主要战略方针之一。
  
  罂粟的历史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悠长。古希腊伟大的盲诗人荷马曾说它“能消除所有的痛苦和争吵、却不会带来一丝罪恶”,但到了晚清的中国,这句话已成反讽。
  
  众所周知,在列强近代打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之时,鸦片扮演了侵略的急先锋角色。吸食鸦片的恶习虽在17世纪就从南洋传入中国,1729年清雍正帝下令禁止。鸦片战争后,烟禁废弛,清政府开放陕、甘、川、湘、滇、黔等省份种植鸦片。云南由于自然条件宜于罂粟生长,受到清政府鼓励种植,并以盛产色香味优的“云土”著名。当时因为云南种烟比种豆麦获利更丰,地方政府还开征“土药(鸦片)厘金”征收税费,完全承认了种鸦片的合法性。至光绪年间全省各县均开遍了罂粟花。昆明48堡,竟有50多个村落发展到家家皆种植罂粟。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全省大丰收,产量达570万两,其中除部分自用以外,均由烟贩运销外省,昆明成了集散枢纽,有庆丰号、源庆号等52家烟土商号,此外还有外省驻昆烟号43家。可以说,当时云南的大商号起家都与烟土有关。据《清实录》记载,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云南吸食鸦片已很普遍,“文武衙门幕友、官亲、跟役、当差,以及各城市文武生、商贾、军民人等,吸烟者十之五六”;而到晚清,不但有“阿芙蓉会馆”这样的公开营业场所,妓院、私娼处也是每床一灯,一些富户家中甚至以鸦片待客。还发展出对烟具的癖好。据罗养儒《纪我所知集》记载,光绪初叶一个叫谢瑾的腾越太守,仅烟枪就特制了36支,且枪枪有名,每吸三口就换一支枪;而其烟灯罩用水晶制成,枪一靠近灯会发出彩色;烟盘用紫檀木制成,大小三个并一斗架;烟斗则有三四百个,也时时变换。而当时的一个著名瘾君子被叫作“烟魁”,竟然每日晨要喝一碗开水拌烟土,否则饭都吃不下。由官到民的这种风气,可见烟毒对当时云南的祸患之深。
  
  作为推行法国殖民政策的外交官,方苏雅当然很注意鸦片在中国的种植和吸食情况,不过就连他也对中国人对鸦片的依赖程度感到惊讶。当他看见为他抬轿的苦力们把辛苦挣来的一点钱几乎不用于吃饭而用于吸烟时,感到极大的震动。如果他活到现在,大概也会为在他的祖国法国每年有250人(1980年代官方数字)死于过量吸毒而感到内疚。历史有时是讥讽性的,有时也惊人的相似。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19 15:21

挂在领事衙门口的头颅:
  
  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参与者也许都具有朴素的动机和目的:敌视基督教文化,渴望恢复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但那是一个电报已经普及的时代,当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的消息传到昆明后,民众发现曾经默许甚至鼓励他们的清政府已经迅速转而把刀放在了他们的脖子上。这颗挂在法国领事衙门口的头颅清楚地显现了这一运动的悲剧性。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19 15:22

围看西洋镜的儿童(1900年,昆明):
  
   从衣着上看,两个正在观摩“进口大片”的儿童应来自富裕人家。而更左边的那个孩子也许正焦急地向父亲提着这时髦的要求。对于古老的中国百姓来说,西洋镜(皮影戏)与洋枪洋炮一样给人印象深刻,代表着西方文明的最新成果,而这三个字中包含的惊奇含义一直保留至今。从摄影上说,这是一张层次分明、构图完整的照片,一看之下几乎完全注意不到摄影者的存在,除了右边那个小孩以外,所有人物都自然生动地活在他们周围的环境中,同时又像戏剧角色一样衬托着主要的事件。在摄影才刚刚发明不久的那个年代,这样水准的拍摄眼光和技巧的确令人称奇。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19 15:22

清代处死淫妇千刀万剐
先挖乳房后慢慢剐肉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19 15:24

法国领事与抗法名将(1896年,广西):
  
   再没有一张照片能这样形象、准确,而且真实地反映当时中西文明的对比了。作为一个外交部的文官,法国领事方苏雅的年轻、英武令清朝的一代名将苏元春露出了老迈,那身表明其官衔(一品)的裘皮大衣和厚底靴也更显沉重。他们交往甚密,结为兄弟,但方苏雅认为他们没有共同思想,根本一直就是个陌生人,尽管“方苏雅”这个名字就是苏元春所取:方是来自于“弗朗索瓦”,苏来自于“苏元春”,雅自然是附庸风雅。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19 15:24

法国国庆日的盛宴(1898年7月14日,龙州)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19 15:27

清廷皇宫中的大太监。右起:刘兴桥(养心殿御前太监)、王凤池(养心殿东夹道二带班)、杨子真(养心殿御前太监)。
作者: 秋天    时间: 2004-11-19 16:53

楼主想表达一个什么主题啊?透漏一下。有些看不懂啊
作者: ferbensche    时间: 2004-11-19 17:06

清代处死淫妇千刀万剐
先挖乳房后慢慢剐肉


这个太残忍了~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19 17:07

Originally posted by 秋天 at 2004-11-19 16:53:
楼主想表达一个什么主题啊?透漏一下。有些看不懂啊

如果说有主题的话,就是通过真实资料补充教育和见闻中的空白,从而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并且激发相关的人文思考。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19 17:15

八国联军的宣传明信片(一)
作者: 家乡菜    时间: 2004-11-19 17:16

那张割乳的照片真血腥. 以前看过一篇一个上个世纪初的欧洲人在中国拍的照片, 好象是在北京刑场. 虽然当时的照相条件和技术都很落后,但照片还是准确无误地表达了执行时的血腥和围观者的冷漠.
说实话,我挺喜欢散人发的贴的. 有的东西是需要自己思考的.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19 17:16

八国联军的宣传明信片(2) - 大家应该碰巧能读明白吧。

[ Last edited by 五湖散人 on 2004-11-19 at 19:40 ]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19 19:41

伪满洲国的宣传画
作者: STROM    时间: 2004-11-19 20:23

就是那时起被西方鄙视的.
作者: stoneatom    时间: 2004-11-19 20:34

哈哈哈,难为鲁迅当年急切的转专业。。。人头,割乳,都没什么。。。只是后边的眼神们让人感受到巨大的刺痛。手术刀只能叹气

[ Last edited by stoneatom on 2004-11-19 at 21:43 ]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19 21:21

以上的东西有点太泄气了,跟着来些鼓士气的。

1919年5月清华大学师生焚烧日货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19 21:22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宋哲元29军大刀队夜袭喜峰口,将数百日军用大刀一律砍为两截
作者: 夜雨过后-surck    时间: 2004-11-19 21:32     标题: 上面两贴不错!

我看不错!
作者: 笨猫    时间: 2004-11-19 23:45

每日一顶。
那个女的好瘦啊,髋关节太突出了。
这已经是刑罚的极限了吧。
周星驰九品芝麻官里的张敏犯的是奸淫和谋杀亲夫,如果真的被冤枉了结果不堪设想啊!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19 23:45

Originally posted by sailormoon at 2004-11-19 23:19:
晕,这应该不是什么淫妇吧。这是那时候的人在执行凌迟之刑。就是从身上一片一片的割肉。听说最长的,割了三天。。。。。。。受刑人在此之前吸食了一定量的大麻。

确实是凌迟之刑呢,不过不是男性的专利,对女性也是执行的,要不要我再来一张更有说服力的?

[ Last edited by 五湖散人 on 2004-11-23 at 21:43 ]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0 17:30

中华民国拉壮丁的告示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0 17:32

上山下乡通知书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0 17:32

走资派身份证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0 19:16

革命夫妻,红色婚礼
作者: Justin_lu    时间: 2004-11-20 22:10

文革真是荒唐的年代.
作者: stoneatom    时间: 2004-11-20 22:50

温故毛泽东语录,看经典对白
“文革”中有一段时间,人们出门,无论说什么话,只要一 开口,就必须先说一句毛
主席语录,然后再说要办的事儿。一天,我去公社供销社,进门就听到一个中学生和售
货员的对话,堪称经典。

中学生:“关心群众生活——给我拿支钢笔。”

售货员:“为人们服务——你买哪一种?”

中学生:“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多拿几支让我挑挑”

售货员:“反对自由主义——不让挑,买哪支拿哪支。”

中学生:“我们的责任是向人们负责——你就多拿几种让我挑挑吧”

售货员:“在路线问题上没有调和的余地——说不能挑就是不能挑。”

中学生:“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为啥不让挑?”

售货员:“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不为啥,不让挑就是不让挑!”

中学生:“注意工作方法——有这样卖东西的吗?”

售货员:“一切权利归农会——爱买不买”

中学生:“打倒土豪劣绅——你这是什么工作态度?”

售货员:“友谊还是侵略——咋着,你想打架?”

中学生:“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你以为我怕你?”

我见俩人的战争一触即发,就急忙上前调节“要团结不要分裂——你们有话好好说。”

中学生:“将革命进行到底——我看还能咋着。”

售货员:“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还能咋着。”

中学生:“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你当个售货员有啥了不起”

看他俩谁也不肯停止舌战,我便劝中学生一走了之:“敌进我退——你先走吧,明天再
买。”

中学生听了,就顺势下了台阶,转身而去。他边走边说:“别了,司徒雷登——
哼!!”

售货员如得胜将军立即回敬道:“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呸!”
作者: 家乡菜    时间: 2004-11-20 23:07

以前还看过一篇文章是说文革时那些拿高薪的人. 有的人月收入居然可以上千,那时普通人的收入才几十块钱. 不知道什么人可以享受这种待遇.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0 23:28

Originally posted by 家乡菜 at 2004-11-20 23:07:
以前还看过一篇文章是说文革时那些拿高薪的人. 有的人月收入居然可以上千,那时普通人的收入才几十块钱. 不知道什么人可以享受这种待遇.


这样的人物么,给你举个例子吧。
像这位大婶,能把毛式服装设计成这样,没有几千块的身家,不太可能吧?tongue.gif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1 18:08

尼克松在观摩这位大婶一手抓的革命样板戏。
老尼这个美国当时被中国定义为仅次于麦卡锡的第二号右派此时的表情非常有意思。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1 18:13

还是这位大婶的成绩,周恩来被她骑马撞伤后留影,旁边是刘少奇。
周恩来从此右臂留下终身残疾,无法完全伸直。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1 18:15

当年的第一家庭,毛泽东和他的太子毛岸英,如果后者不是在朝鲜战场意外牺牲,中国的历史不知要如何改写。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1 18:17

长征时期毛泽东和他的最得力大将林彪的一张合影。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1 18:19

大约是长征初期毛泽东被排挤时期的失意照片。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1 18:22

相形之下,当毛泽东重新恢复权威,在参观陕甘宁边区工农业产品展览会的时候,是如何的意气风发。

[ Last edited by 五湖散人 on 2004-11-21 at 18:23 ]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1 18:25

Originally posted by 家穷人丑 at 2004-11-21 18:20:
已阅


别老是这俩字,你还欠我好几月工资呢!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1 21:02

毛泽东和张国焘的合影,一个是当年的北大图书馆管理员,一个是当年的北大学生领袖,前后的中共的最高领导人。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1 21:04

刚才提到的那位大婶登上了时代周刊成为风云人物,美国人表达了对当年的第一家庭的关注。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1 21:07

毛泽东登上神坛之后,就没有再能够走下来,图为马尔代夫为纪念毛逝世25周年发行(1893--1976)纪念邮票。
  
  上面的英文配诗是选自毛“菩萨蛮·黄鹤楼”中的后两句: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2 21:34

使得毛泽东改变中国和入主中原的几本著作,
1948年版《论中国革命》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2 21:34

1949年版论人民民主专政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2 21:35

“延安整风”中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2 21:38

早期的论毛泽东的作风和人生观作品
作者: christy_zr    时间: 2004-11-22 21: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2 21:51

Originally posted by christy_zr at 2004-11-22 21:46:
那个拉壮丁的告示 是手写的么?


当然,那个年代可没有复印机,
多的是写毛笔字的穷酸。

另一个问题,这些东西也才发现不久,于是便收藏了,呵呵,但是还是觉得共享效应好一些。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2 21:56

其他的第一家庭画面,难得一见的老蒋家居生活照。
作者: wo    时间: 2004-11-22 22:02

Originally posted by christy_zr at 2004-11-22 10:46 PM:
那个拉壮丁的告示 是手写的么?



看着不象手写的。despair.gi
作者: wo    时间: 2004-11-22 22:03

照片不错,散人继续!
作者: wo    时间: 2004-11-22 22:04

Originally posted by 五湖散人 at 2004-11-22 10:51 PM:
当然,那个年代可没有复印机,
多的是写毛笔字的穷酸。




那年头总有办法印报纸了吧,我想。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2 22:07

蒋宋亲昵嬉情照。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3 20:14

蒋宋美龄为将士缝补征衣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3 20:16

老蒋的0000001号国民身份证

[ Last edited by 五湖散人 on 2004-11-23 at 20:23 ]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3 20:22

蒋介石送给宋庆龄的签名照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3 21:33

Originally posted by 牙签 at 2004-11-23 20:59:
第一条和第五条似乎是互相矛盾呢dozingoff.

居然胆敢挑党国的不是?tired.gif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3 21:46

1932年蒋介石写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手令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3 21:49

西安事变之后,宋美龄写给被囚的蒋的信,老婆的字体比老公漂亮得多。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4 20:06

民国76年(1987年),蒋经国最后一次主持双十节盛会,他当时绝没有想到,身旁那个重点栽培的道貌岸然的家伙居然就是要全盘毁掉他的党国理想的奸雄。

[ Last edited by 五湖散人 on 2004-11-25 at 21:35 ]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4 20:09

台独分子陈水扁也曾于北京天安门前兴致勃勃地拍照留念过呢。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4 20:10

台独分子陈水扁全家福!女儿是大美女,儿子有点呆瓜!
作者: 夜雨过后-surck    时间: 2004-11-24 20:12

Originally posted by 五湖散人 at 2004-11-24 08:06 PM:
蒋经国在台湾的阅兵典礼上,他当时绝没有想到,身旁那个重点栽培的道貌岸然的家伙居然就是要全盘毁掉他的党国理想的奸雄。

世事难料啊!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4 21:35

风华正茂的孙文(孙中山)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4 21:36

1898年夏,孙中山在日本会见菲律宾起义军代表彭西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4 21:38

民国初年,孙中山率领黄兴等将领拜谒南京明孝陵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4 21:40

孙中山的灵堂,上面的挽联,成为国共通用的革命口号。

[ Last edited by 五湖散人 on 2004-11-24 at 21:42 ]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4 21:41

孙中山家事遗嘱
遗嘱全文如下:
  
    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孙文

[ Last edited by 五湖散人 on 2004-11-25 at 19:37 ]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5 18:51

非常珍贵的胡主席年轻时参加劳动的镜头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5 18:55

左边是温家宝总理的女儿美国MBA温如春,中间是温家宝夫人张蓓莉教授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5 18:57

华国锋在1977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5 19:06

30年代的时代周刊封面聚焦的远东“四巨头”,斯大林,裕仁,溥仪,老蒋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5 19:29

1922年,周恩来在柏林,翩翩美少年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5 19:32

经典革命情侣,周恩来和他的小超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5 19:33

北伐时期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英气逼人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5 19:35

长征时期周恩来酷照!用西方人的语言,这就是圣徒的目光。
尼克松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
不过毛的火力实在太强,周在火灾的后期也是力不从心。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5 21:07

建国后周总理冲破外交封锁前往法国参加国际会议,威风凛凛,代表了中国人挺直起来的腰板。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5 21:10

总理的风烛残年,老骥负枥令人心酸。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5 21:40

让我们的血流在一起 1976年
   1976年4月4日,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上午10时左右,在广场东北侧人们举着一位青年,向他发出阵阵欢呼,他用白布缠着的手向大家展示他写的血书:“敬爱的周总理,我们将用鲜血和生命誓死捍卫您!”人们争先恐后地同他握手致意,并高呼:“谁反对周总理就打倒谁!”“誓死保卫周总理!”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作者: yonex    时间: 2004-11-25 23:37

凑个热闹!

各位看看有没有认识的!
作者: wo    时间: 2004-11-26 16:55

Originally posted by yonex at 2004-11-26 12:37 AM:
凑个热闹!

各位看看有没有认识的!


估计没人能认得出来!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6 19:11

Originally posted by yonex at 2004-11-25 23:37:
凑个热闹!

各位看看有没有认识的!

看上去应该是五十年代的中学校园,那时候十多岁的年轻人,现在也有50,60了吧。
前排左二和左四一个像小胡,一个像小温,当然不可能同时是的。不肯定。
难度高了些,还是公布答案吧。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6 19:29

邓小平应该是最频繁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人,随着他在美国公众中的形象变化,中国也在飞速地改变其面貌。
图为1979年邓当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当时他访问了美国,同时也开始着手改革开放的启动大计。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6 19:33

1983年9月的一期,美国人对邓的改革的大胆锐意感到惊讶。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6 19:48

文革期间小平去联合国开会,戏剧性的张扬欢送场面。不仅仅是文革的惯例,而且是因为在1972年恢复联合国席位之后,持续的喜悦情绪。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6 20:16

文革中遭受公开批判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刘最终被迫害致死,成为共和国第一大冤案。
当此乱世,国家元首尚且命若蝼蚁,平民百姓更何以堪?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6 21:09

林彪与其“反革命团伙”成员的珍贵合影。左起:李作鹏、吴法宪、林彪、黄永胜、邱会作。
这张照片,是1970年9月6日,林彪下山回京前,在九江机场所摄。因为九江机场小,大飞机无法降落,故林彪不得不乘安─24,此照是在安─24飞机中摄,所以很不清楚。这是庐山会议后,他们五人惟一一次合影。林从九江到安庆机场,转乘伊尔-18回京。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6 21:11

林彪给叶群-他的夫人,另一个野心勃勃的大婶的题词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6 21:15

1975年蒋介石去世,台湾的悼念人群和灵车。
这一点上老蒋又没有熬过老毛,后者一年后才追随而去。
作者: yonex    时间: 2004-11-26 22:11

Originally posted by 五湖散人 at 2004-11-26 19:11:
看上去应该是五十年代的中学校园,那时候十多岁的年轻人,现在也有50,60了吧。
前排左二和左四一个像小胡,一个像小温,当然不可能同时是的。不肯定。
难度高了些,还是公布答案吧。




yes.gif

南开中学篮球队员合影,前排右一为温家宝

[ Last edited by yonex on 2004-11-26 at 22:13 ]
作者: 五恨散人    时间: 2004-11-26 22:18

Originally posted by yonex at 2004-11-26 22:11:
yes.gif

南开中学篮球队员合影,前排右一为温家宝


吼吼,看来我可以请调去刑侦科了。
作者: wo    时间: 2004-11-26 22:28

散人很厉害啊!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7 17:59

他救了不少人,为许多人平反昭雪,他的离去也曾经引起几乎掀动国体的风潮,而现在还有谁记得他?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7 18:01

上海青帮三巨头之一,旧上海皇帝——杜月笙!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7 18:02

而这位,是杜月笙的开山兄长,“流氓大亨”黄金荣!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7 18:03

抗日名将吉鸿昌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7 18:04

“四人帮”之一的王洪文,此时他的身份是原上海国棉六厂职工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7 20:54

汉奸一号,汪精卫在伪南京政权办公室里。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7 20:56

遗臭万年的大汉奸:
曹汝霖 (1877—1966) 上海人,字润田。早年留学日本。1911年春任清政府外务部副大臣。1913年8月任袁世凯政府外交次长。1915年和陆徵祥一起奉袁命同日本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6年后任北洋军阀政府交通总长、财政总长。1919年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三人。6月10日北京政府被迫下令将曹等三人免职。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伪华北临时政府最高顾问、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委员。1949年逃往台湾,后至日本、美国。死于底特律。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7 20:58

遗臭万年的大汉奸:
陈公博(1890-1946) 广东南海人。1920年北京大学毕业。回广州和谭平同创办《群报》。1921年初参加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被开除出党.1925年加入国民党,曾任广东省农业厅长、中国国民政府执行委员、国民党政府实业部长等职。因对蒋介石独揽大权不满,同汪精卫、顾孟余等到人于是1928年底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汪投敌,任汪伪政府立法院长,1944年汪死后,任伪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抗战胜利后逃亡日本,后被解回,1946年被处死。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7 20:59

遗臭万年的大汉奸:
  石友三(1891-1940)吉林省长春人。幼年家境贫寒,父亲靠给地主家赶大车维生。石友三早年入伍当兵,后在冯玉祥手下任营长,1924年,冯玉祥出任西北边防督办,便提升石友三为第八混成旅旅长驻防包头,任包头镇守使。
    1926年3月,冯玉祥离包头赴苏联考察,石友三在晋军的拉拢下投靠了晋军,编为十四师,仍驻包头。同年9月17日,冯玉祥"五原誓师"组成国民军联军,参加国民革命。石友三因背叛冯玉祥投靠晋军,害怕得到报复,乘车前往五原赔罪,一见冯玉祥扑身跪在地上大哭起来,冯玉祥说:“过去的事,一概不谈,过两天我就到包头去!”10月8日,国民军联军总部迁至包头,石友三脱离晋军编入国民军联军。11月24日,冯玉祥率国民军联军撤离包头赴陕西,石友三为援陕第五路总指挥,但石友三迟迟不动,直到奉军万福麟部逼近包头,他才率部离包。
   石友三曾当过安徽省主席、四方面军总司令、十三路军总指挥等,他一生投机钻营,反复无常,三次背叛冯玉祥,二次背叛蒋介石,1932年又曾投降日军,组织伪军在冀东一带活动。次年,又被国民党军收编。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一八一师师长、六十九军军长、第十军团总司令。一度还与八路军联合,邓小平、杨秀峰曾到石友三部工作,但仍脚踏两只船。
    1939年我党干部从石友三部撤出,1940年石友三在开封与日本驻军司令佐佐木签订协议,公开投敌。12月1日蒋介石命高树勋部在河南濮阳将石友三诱捕,用麻绳套住石友三的脖子,背到黄河边活埋了,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7 21:02

遗臭万年的大汉奸:
  王揖唐,安徽合肥人,早年曾在皖系军阀段祺瑞手下任职。“七七”事变后,叛国投敌,曾任华北临时政府内务总长,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等伪职。1940年春,日本派遣军总参谋长被调回国,王曾设宴欢送,并呈递感谢状。王逆在致欢送词中称赞其功高勋著,此次离任回国,“真令人有离别慈父之感”。国人对他这种明目张胆,认贼作父的丑行,无不切齿痛恨。1940年10月,王逆应邀去日本访问,他参拜了靖国神社,还叩谒了天皇。归国后曾写诗抒感明志,其中一首诗称:“八紘一宇浴仁风,旭日萦辉递藐躬。春殿从容温语慰,外臣感激此心同。”诗的开头即对日本军阀征服世界的迷梦加以由衷的赞颂,接着表露了对被接见的感戴心情,奴颜媚骨溢于言表。最后自称“外臣”,简直是“纳表称臣”,申明了甘心作奴才到底的心志。此外,王逆还多次主持了“治安强化运动”,派遣伪军深入华北农村,破坏生产,屠杀抗日军民,更是其罪当诛。
    王逆被捕后即起诉,由冀高法院刑二庭长何承焯主审。王逆自知罪行重大,于是大耍花招,每次侦讯时都装聋作哑。1947年秋,王逆委托律师刘煌等,突然举行记者招待会并散发声明。声明承认附逆降敌,有罪于国,同时却反戈一击,声称刑二庭长何承焯曾在伪司法总署任职,是一小汉奸。称“以小汉奸高踞堂上审大汉奸,将何以杜悠悠之口”。消息传出,九城轰动。南京司法部只得撤消何承焯职务,另委派吴盛涵为刑二庭长,重新审理王揖唐汉奸案。
    在以后的侦讯中,王逆仍装病,对法庭询问,哼哼哈哈,不作明确回答。如法庭命令他解释访日诗时,他推称这是文人游戏之笔墨,无深大义。1948年秋,王逆终被处决,身中数弹而亡。

[ Last edited by 五湖散人 on 2004-11-27 at 21:03 ]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