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的篮球生涯(极其业余,莫笑我)『整理版』
[打印本页]
作者:
菠菜
时间:
2004-11-16 15:30
标题:
我的篮球生涯(极其业余,莫笑我)『整理版』
整理一下,发个修改版,修改一下错别字,调整一下段落。原来发在“体育聚焦”的。故事没写完,还会继续,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运动的快乐。』
发现现在体坛上的星星们都是84、85年的,一下子觉得自己老了很多,应该总结一下我的业余篮球生涯。工作不忙,可以写点字,留给自己一个回忆吧。
先说说个头,这是打篮球的基础。
我从小个子就高,1岁半就能骑儿童车跑来跑去,不到三岁坐 火车列车员就追着我补票,后来我放声大哭,让那个阿姨觉得这孩子原来这么小, 就放过了我。
从上小学一年纪到初一,我都是班里最高的,一年纪时,有小朋友起哄,说我是留级生。
我曾经有过一年长11厘米的记录。那一段,每周必须喝骨头汤,或是吃鱼罐头,要不我就“猫腰”--就是“驼背”,因为个子长得太快,必须经常补钙,比较神奇的是,吃上之后,我就明显得挺直了腰板,那时候好像没吃过钙片,就是食补。 所以说,现在的家长买什么哈药N厂的补钙药物,很浪费。
还没说到关键的地方,我现在的身高174。呵呵,大家失望了吧。但是在女生中也算是“大高个”了。小学毕业的时候170,高中毕业的时候172,大学毕业,就是现在,174。我初中高中这7年,也才长了2厘米--横着长了很多啊,郁闷。上大学还能长个,这个我也没想到。这足以证明,打篮球能长个!因为上大学后,我又捡起了我扔了5、6年的篮球。
因为个子高,从小就被别人说,将来就是“郑海霞”,反正没人说我能成为“郎平”哈哈。这也说明我和篮球有缘分。去年在北医三院病房里见到了郑海霞大姐,合了2张影,我站着还是比他坐着高一点,嘿嘿。给我的感觉,她真好,心地善良--陪他的队员作手术,无微不至。
我爸179,我妈164(这是她号称的)我174,可以说完全利用了他俩的基因,没浪费。我有2个队友,父亲都是190左右,母亲也是176以上,但是她俩才不过174而已,我一直在慨叹,白瞎了啊!
遗传只是一方面,我的总结是,个高的父母孩子不一定高,但是个矮的后代基本很矮(也有特例,我妈的一个老同志。夫妻俩都是不到170,但是他们的女儿都亭亭玉立,大姐还是业余模特。我妈说,这是因为老两口心地好,好人有好报)。
从小没什么运动天赋,我特想学武术,觉得很威风,可是没和父母说过,倒是经常打乒乓球。我爹妈就没运动细胞,我得记忆中,我妈什么体育项目都不会,除了散步,我刚打乒乓球2周,就能很干脆利落的赢我爸了。
6、7岁时,虽然经常有人对爸爸妈妈说,你家孩子该去打球,可是一直都没有机会去参加什么训练班。倒是我家后面的操场上经常有我们市女足训练。我觉得她们特别潇洒,穿着统一的队服(而且很好看),最帅的是守门员,穿着与众不同。
我也特别想当运动员,希望有哪个教练来发现我这个“天才儿童”,大概是六岁,我就故意在那个黑黑的女足教练面前显摆了一下(那时就懂毛遂自荐啊),他们训练的间歇,我双手抓住球门框荡来荡去。注意,我可是自己一跃就抓住了,体现了我的身高和弹跳,能荡来荡去,体现了我的协调性。
结果,那个教练冲着我喊,下来,下来!一边玩去,别捣乱!然后转身对另一个教练说:“现在的小女孩咱这么淘呢,没法管了!”靠,一个天才守门员被埋没了,现在中国女足的守门员这么差,如果那时候开始练(岁数小了点),如今正值黄金时期啊!
作者:投篮不准 回复日期:2004-11-16 22:12:31
9岁那年(终于要写到篮球了),我妈妈有个学生是体委的,觉得我这个头(那时160吧)不练篮球可惜了。正好几个师大篮球专业老教授和他的一个熟人人合办了少儿篮球俱乐部要开学,就极力推荐我去练练。还记得当时那个叔叔特意让我把鞋脱下来,看看我是不是平底足。还好,那天脚不臭,呵呵,但是这双大脚把叔叔吓了一跳。
个高脚就大,这是基本规律,我记得我好像都没咋穿过童鞋,年初买的鞋,年末就肯定穿不了了,于是我妈给我买鞋总是要大一号,这也让我的脚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脚不停的在长,现在要穿41号的鞋。在学校还好说,都穿运动鞋,现在上班了,要穿皮鞋,痛苦死了,不好买,而且买的时候还要被售货员惊讶一番!
接着说上篮球班的事。我妈那时还很正式的和我谈话,记得是说,要练就好好练,不能怕吃苦,不能半途而废之类,然后让我写了保证书。现在那张保证书还在家里保留着,我写的是“刻苦训练,不怕苦,不怕累,为国争光”等等。现在看看那张纸条,上面幼稚的字体,认真的话语,感觉“时光如水,岁月如梭”啊!
送我去训练之前,我妈妈带着我去体育用品商店买的运动短衣短裤,事蓝色的宽条文,面料亮亮的,是那天去训练的人中最漂亮的,我觉得,衣服大概39元吧,那时算很贵的,可见我妈对我去练篮球还是极为重视的!
第一次训练迟到了,大概有20多小朋友已经开始练习运球了。我插入队伍,跟着做。教练对旁边的一个小弟弟说:“动作不对,看你旁边的这个同学是怎么做的!”嘿嘿,是说我。刚刚开始练球5分钟,就遭到了表扬!训练间歇,教练跟我妈说:“这是你家的孩子?小小子长得这么秀气!”唉,没办法,从小英气逼人!
一起练篮球的小朋友很多,大家目的各不相同。象我这种心中怀着成为篮球巨星的远大理想的很少。其他主要有三类:一,父母是搞运动的或是体委的官员,送孩子来学习一下,打打基础;二,个子太矮,想长个的;三,太胖,来减肥的。其中,有两个巨胖的同学,好像是和我同岁,200多斤,参加“早安中国”能坚持下来的话,必然是冠军啊。他俩跑步的时候震的地板一颤一颤的,教练要经常提醒跑步的正确姿势,不要把全身的力量都砸上,呵呵,那时候打球没压力啊,反正必然有比我慢比我跳得低的!
练篮球第一天只记得练了练的运球,然后都是在练习在地上用手把球滚来滚去,一刻也不停。第二天早上起床,最大的感觉就是屁股疼。以后的2周,一半时间在运球,另一半就是在地上滚翻。从球场一端滚到另一端。我的新球衣用来擦地板,真心疼啊。
我那时还不会前滚翻呢,头一放在垫子上就觉得头晕目眩,不敢做。反正我觉得我的身体柔韧和协调有点问题。要是去练武术,估计得被师父打死。个子大就是不够灵活。我妈觉得我真是惨不忍睹,经常翻的歪出90度。于是回家让我好好练练,我也觉得特没面子,那两个巨胖都比我做的好。我认真刻苦的练了一个晚上,整整在我家床上翻了100个前滚翻!可怜的床啊,见证了我的努力--在我印象中,这是我最认真的一次!第二天去训练,哼哼,所有人刮目相看!
我前滚翻大概和李小双差不多了,就2个字:标准!我连续翻过6块垫子,听见后面教练一直在大喊让我停下来,我怎么会停呢,这是我表演的时间!终于连续翻整整28米,我来了个漂亮的亮相,就像在奥运会上比赛一―然后就一头栽倒了!
作者:投篮不准 回复日期:2004-11-16 22:17:09
学习三步上篮的时候,我们教练做的示范真是潇洒啊,所以我至今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球不进没关系,动作要漂亮帅气标准!这也可能是我投篮不准的自我安慰而已。
我不会双手投篮,女生打球不会双手的几乎没有,所以我也不会投三分球。这个和我的启蒙教练有关。他姓谭,都叫他“谭老师”,现在的孩子叫他“谭指”,不好听,还是叫老师比较质朴和真诚。现在在市体校做教练,已经好久没见过他了。他是北体篮球专业毕业,长得酷,嗓子很好,训练时做游戏输了的话,他就给我们唱美声版的“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他的女儿和我们一起练球。现在她是省女篮的队员,上面说过,就是她浪费了爹妈的基因,只长了174,当时长得更小,及其瘦弱,谭老师曾拿着我得护踝感慨,“这个能当我闺女的护膝了!”
接着说投篮的事,谭老师好像也不会双手投篮,男人么,用双手多没难看,于是我就只好跟着一帮臭小子和老师学标准的单手投篮。由于当时力量不够,所以肘关节后翘,出手的时候弧度低,有点命中率自然不高。但是养成习惯了,从来没改过来。我投篮一直极为不准,很致命的。但是我已经习惯了,投不进接着抢呗,而且尽量出手很少,能上篮就决不投篮。没有投手的气质,没有自信啊。
训练的时候谭老师很严厉,没见他笑过,我们都很听话,可能是那时孩子小,还不会不听话呢。但是他还算比较有耐心的,记得最清楚的的是他讲转身的幅度一定要大,举的的例子是,半夜尿炕了,挪个窝接着睡,当然要远离潮湿的地带,翻身幅度要大。哈哈。谭老师偶尔也会有暴力,记得一次一脚踢在一个男孩的屁股上,那男孩下意识的用手档了一下,然后好几个月就没见那可怜的孩子--手腕骨裂了。
作者:
菠菜
时间:
2004-11-16 15:33
讲讲热身中的拉韧带吧,那是一段痛苦的回忆。每天训练前不停的跑圈,直到精疲力尽,然后盼星星盼月亮般的盼到教练一声“停”,对我来说,噩梦刚刚开始。
我的身子骨咋就这么硬朗呢?!腰硬腿硬,没治了。大家必须劈腿,我靠,绝对钻心的疼,还要强忍着,反正我的后腿必然是曲的,减少一点痛苦,经常谭老师会走到我身边帮我做,压着我的肩膀,还喝令“把腿伸直!”这时我是不听话的,因为没有力气听他的指令,所有的力气都用来忍痛了。教练帮我拉韧带的最终结局一般都是我的膝盖“扑通”硬砸在地板上,青紫一片。
男孩的柔韧性要是好,那真是太恐怖了。有个队友不用热身,轻轻松松把身子折叠起来。后来有一个老教练带我们,他都67了,还象小品中说得一样,腿想搬到哪就搬到哪。我觉得柔韧姓要是不好,协调性也会差点,也就是基本没有运动天赋了。但是不包括射击,射箭之类的运动。
后来,有个姐姐在拉韧带的时候很酷的站起身来,对谭老师说:“我今天不能压腿!”然后自己就拿着球一边玩去了,谭老师很无奈的说了句:“自己活动。”当时我们都不知道是咋回事,有一天一个小男孩也觉得这样做偷懒不用遭罪,也说了同样的话,被谭老师狠狠的踢了一脚,然后一直“帮”他压腿压肩,小孩都快哭出来了,呵呵
打篮球的平衡感也很重要,在激烈的对抗中重心要稳,这个有专门的训练。说一个强人,我大学的队友,她去北京科技馆,看见有台机子测“平衡能力”他也跃跃欲试。她的前一个人测试结果是“平衡感较差”,她在下面一直笑话那人测试时的狼狈样子。可是她的水平是“很差”!据说这样的人可是非常少见,一般都是“一般”,“较好",此乃奇才也。怪不得她经常晃过所有的人,或是一个漂亮的中锋转身,投篮却“不知所云”,原因是平衡感很差,把自己也晃晕了。嘿嘿,别说我不厚道啊。我常说,我是“投篮不准”,她是“投篮更不准”,我已经建议她改网名了。
说道运动天赋,可要详谈。
看奥运把我激动的一塌糊涂,我认为凡是能到世界顶级赛场上比一把的运动员,都是天才,他们的IQ,EQ一定都很高,包括看似只卖力气的举重,长跑。
顶级运动员最关键的是最硬的心理素质。看奥运女排决赛,我的手都抖了,不敢看下去,可是运动员还要在场上拼,当时我想,我要是队员,估计就紧张的不敢动了。所以我至今还是业余中的业余。
我觉得我的心理素质挺差的,无论是和很强的还是很弱的队伍比赛,我还都能正常发挥。但是要是和水平接近的,要肉搏的那种队伍比赛,我的表现从来就是乱七八糟。在大比分领先或是落后的时候,我还算清醒镇定,要是正成焦灼状态,我的动作就发紧了。唉,难堪大用啊。呵呵,不过我的队友觉得我在场上特稳,大家都急了的时候,我还表情平静,不急躁的乱喊乱叫。事实的真相是这样的,因为我已经紧张的说不出话来,很难作出其他表情了。嘿嘿。都上当了吧。
我的运动天赋还算有一点,学新的东西比较快,可惜也就快一下而已,再往前精深的运用,就差很多了。去年我学游泳,第一天练完,那个很资深的老师觉得我要是早十几年学,说不定是个人物,然后告诉我,你这运动底子,3天包你学成!第二天练完,由三天学成变成了4、5天;第三天练完,那老师已经改口说一周了。一周之后他基本不理我了,我至今还只能用很不标准的蛙泳姿势游七八米。
可能我的运动天赋我没有充分挖掘,不努力的训练再有天赋也不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道理我在高考后才明白。小时候觉得特刻苦的训练人特傻,一般学了新东西,我以最快的速度学完就不愿意再多做一遍。真是少年轻狂,不懂事啊。我是有名的“偷懒王”呵呵,我的记忆中没有哪次训练不偷懒的(除了刚刚开始打篮球的1个月),手段花样繁多,技巧高超。偷懒后给我很大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但是这方面的惨痛教训(被教练抓到)很多,不忍回首,以后再表。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