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俗语里还能道出多少真理? [打印本页]

作者: wahahaha    时间: 2012-10-24 15:55     标题: 俗语里还能道出多少真理?

前言:爱讲俗语的中国人其实很矛盾
  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学中文。中国的“俗话”充满趣味和真理,但有些却相互矛盾,把老外弄得晕头转向,比如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可俗话又说“三个和尚没水喝”;比如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俗话又说“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是老外太糊涂,理解不了我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是我们有些思维逻辑本来就有问题?
  当下的中国人耿直却又圆滑,坦诚却又世故,谨慎却又大胆,讲实惠却又势利眼,尚礼仪却又少公德,主中庸却又走极端,美节俭却又喜排场,守古法却又赶时髦,想减肥却又禁不住美食诱惑,乐善好施却又斤斤计较,埋怨房价太高却又怕住房贬值,知足常乐却又梦想一夜暴富,烧香算命却又毫无宗教感。中国人不接受一种彻底的思想方式,不习惯一种彻底的生活方式,而安于空浮马虎、四平八稳、得过且过、自我欺骗、折中妥协的方式下过活。
  在心理学上,长期容忍两个完全相斥的概念或关系会导致精神分裂,但是伟大的中国人并没有分裂,反而都活得还“凑合”。
  让我们通过那些常用的俗语,来看看我们到底是怎样一群矛盾的人。
  
 明知钱不是万能的,却仍难抑制拜金的冲动
  【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可俗话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唐代有个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张说(667~730年) ,曾做过一篇颇富哲理、寓意深刻的奇文《钱本草》。在这篇文章中,张说以钱喻药,针砭时弊,用短短的不足200字,把钱的性质、用途、利弊、积散之道描写得淋漓尽致。张说指出,钱“能驻颜,善疗饥,解困厄”,“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要想驾驭金钱,不为所迷,不为所害,应当精炼“七术”,即“道、德、义、礼、仁、信、智”七种方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积存使用要有度,这就叫‘道’;不把钱看做珍宝,这就叫‘德’;获得与付出相适应,这就叫‘义’;不求非分之财,这就叫‘礼’;乐善好施,这就叫‘仁’;交易不违约,这就叫‘信’;不让钱伤害自己,这就是‘智慧’”。如果不能做到上述七术,金钱就会令人“弱志伤神”。
   编后语:其实,钱本无辜,重要的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如何去得到它,如何去使用它。在这一点上,一千三百年的古人就已认识相当深刻。

 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却控制不了私心作祟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可俗话又说:三个和尚没水喝】
  想必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应周瑜造十万支箭用于破曹,出了“草船借箭”之计。但不知,当日诸葛孔明算准时机,便命随从部下三人,在二十艘小船两边插上草靶子,再以布幔掩盖。其随从完成后,回报军师,并提出这样布置恐让曹军看出破绽。三人心有一计,但只不说,明日安排好领军师看。只见每艘小船的船头都立着两三个稻草人,套上皮衣、皮帽,看起来就像真人一样。后曹军果然中计。真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人难敌三人之智。
  “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第“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编后语:都说人多力量大,集思广益,为何“三个和尚”却达不到“三个臭皮匠”的效果呢?因为不团结,因为自私,因为懒惰。

 崇尚读书,却放不下功利之心
  【俗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俗话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传说是宋真宗《神童诗》里的一句,也有说是南北宋之间民间流传的通俗诗歌,还有一种说法为《神童诗》署名作者汪洙所作。
  中国人崇尚读书,自古就有 “金屋颜玉”之说。皓首穷经,更是古时知识分子孜孜以求,并引以为荣的人生盛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本来是古圣先贤指点、激励后生小子勤勉治学求取功名的谆谆之言。意思是在古代只有读书才可以光宗耀祖,其它的都是低一的,读书才可以夺取名利,其实这种思想和做法是有腐朽观念的。
  编后语:不读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但读书和功名利禄,本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我们赋予了“读书”太多的功利目的,读书成了当官发财的捷径,人人争相恐后,一旦没能实现当官发财的目标,则慨叹一声“百无一用是书生”。

 注重内心修养,又疏于自我约束
  【俗话说:出淤泥而不染;可俗话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语出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原文是“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意思是说,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都不沾染污浊;在清水里洗涤过,但不显得妖艳。
  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也是中国理学的创始人。他为官不畏权贵,深得民心。后因积劳成疾,辞官归家,在庐山莲花峰下养病。住所周围,莲塘相连,山青水秀,因此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爱莲说》。他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赞美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表明了自己不甘同流合污、耿直正派的人格。
  编后语:在现实中,有些人是经不住诱惑的,所以才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很多人平常洋洋自得“出淤泥而不染”,真出了问题,则来一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把责任撇的一干二净。

 懂得送礼重在情,却唯恐礼不够
  【俗话说:礼轻情意重;可俗话又说:礼多人不怪】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河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 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 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不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广为流传开来。渐渐固定为: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编后语:“礼”原本出自情意,在很多人那里却渐渐被形式所累。当“礼尚往来”成为规定动作,附加在“礼”上的含义除了单纯的感情表达之外,便更多了几分功利色彩。“礼多人不怪”很多时候不仅是送礼人的客套话,而是加重了为功利目的所付出的筹码。变味之礼加速了人心的沉沦。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