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新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讨李希光新教材《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打印本页]
作者:
binggan
时间:
2011-7-13 03:14
标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讨李希光新教材《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新闻采访写作课师资研讨会”2011年6月28日在重庆结束。研讨会讨论了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主讲的国家精品课《新闻采访写作》和他在此基础上撰写的《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 ?# H+ i! L, L" S! J9 Q/ k# z
7 z# I4 j* }0 z, `$ R' v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东亚代表辛格说,李希光教授是中国杰出的新闻教育者,是清华大学新闻教育勇敢的开拓者。该教材是针对中国新闻教育的特殊需要撰写的。我鼓励所有的新闻教育者和学生学习这本教材,并继续在中国的新闻教育领域追求卓越。
* x& E2 t A7 E# r4 J$ r1 F
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文明联盟与李希光等全球七位新闻学教授签署了协议,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体、信息素养与跨文化对话教席”。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850页的《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是这个教席在中国推出的第一个成果。
1 @# C7 S1 h5 a& P5 P
联合国文明联盟媒介教育项目主任乔迪•多伦特评价这本新教材说,“这本教材是李希光教授对推进中国发展一个更专业的、更道德的新闻事业的重要贡献。李教授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唤醒学生的能力。正如古人苏格拉底说的,他是‘知识的助产婆’。”
* O4 n$ p- {( g8 {$ D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的编写工作和教学实践历时12年,李希光说,“在新闻采访写作课堂上,学生跟老师学习的是一门手艺,那是师傅手把手地教徒弟生产新闻产品的车间。师傅给徒弟带来写作的欲望、灵感和自由的空间。”
8 w/ D' h+ W% K
! _* u$ c5 p% ^1 L
李希光教授发言
$ {9 q) _8 g% s0 L1 b5 N1 ]& ~9 B% c
斯坦福大学已故新闻学教授William Woo曾评价李希光的新闻学课堂说,“我在斯坦福大学自己开设的课上,引进了李希光在教学上的许多原理。他的‘动手式教学法’超过了我所知道的美国任何新闻学课程。”
% j2 c$ T: @7 l I6 i
7 q; e8 Q9 f( e ?" P' R4 y) t
郭晓科博士发言
: C% w* h; N1 G4 U0 P4 S3 [, t* _3 }
西敏斯特大学新闻学教授Hugo de Burgh说,“我惊叹地发现,李希光的教学方法是中国和欧洲古老哲学家的教学方法与富有魅力的实用技能的美好结合。李希光的教学方法一定会得到亚里士多德和孔夫子的认同。”
: Y# V3 P8 ^+ L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普利策奖评委会前主席Seymour Topping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在这本里程碑式的教材里,李希光与下一代新闻学生分享了他丰富的实践经验。学生们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不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本人生笔记。”
0 T6 Z& I% r% D4 ~0 I& B% T7 S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次研讨会上,李希光与参会教师分享了其对话式教学、作坊式教学、大篷车课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新闻现场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 N& ~7 W- R/ [( M3 K
来自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青海、西藏、新疆、湖南、湖北、河南等中西部地区大学的60名新闻院系教师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新闻采访写作研讨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邀请李希光教授在今后两年举行一系列的新闻教育师资培训,特别是倡导的“动手教学”的方法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