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向何处去?(1)---值得一读!
[打印本页]
作者:
alligator
时间:
2011-3-11 10:58
标题:
中国向何处去?(1)---值得一读!
中国向何处去?
----
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距今一百年了,今天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但国内政治状况又回到为了辛亥革命前夕。人们发现,有悠久历史的中国老是摆脱不了它的古老传统——秦、汉、唐、宋、元、明、清,王朝不断兴起,又不断衰落。现在轮到“中共一党专政的王朝”了。在中国走向共和的一百年——辛亥革命一百年,“中国向何处去”再一次被提了出来,海内外愈来愈多的中国人在思考、在讨论,中国会不会发生“二次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一百年中国的变化
辛亥革命一百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从“半殖民地”变成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消除了军阀割据、实现了大陆的统一,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进行了工业革命和空前规模的城市化,中国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东亚病夫”变成了全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中国两极分化愈来愈严重,少数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攫取了巨大的财富,在奥运、世界博览会和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掩盖下,中国多数人的贫穷状况,依然如故。在一百年的巨变中,政治领域中的专制统治在共产党统治下变本加厉,“党天下”的“新帝制”代替了封建王朝“家天下”的“旧帝制”。现在的中国,“共和国”早已名存实亡,而且成了“警察国家”,人民权利更加不受保障。
中国工业、农业、科技和军事日益现代化,但“政治现代化”完全没有提上议事日程。社会经济自由化与政治上专制独裁的矛盾愈来愈严重。专制独裁造成的社会病态和社会溃败日趋恶化。
一百年前,腐朽没落的大清王朝迟迟不进行政治改革,导致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一百年後,专制腐败的共产党王朝走上了大清王朝的老路,迟迟不进行政治改革,面对每年数以百万计的维权运动和人民抗议,用尽了各种残酷的暴力镇压,正在中国大地上引发一场新的革命性巨变。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到来的时候,愈来愈多的人感觉到,这场革命性的巨变,有着与“辛亥革命”相同的目标——废除帝制、走向共和,可以称之为“二次辛亥革命”。
一场未来的革命,无法精确预测革命爆发的时间。这场将在二十一世纪爆发的革命,既有与“一次辛亥革命”相同的目标,又有不同于“一次辛亥革命”的新特征。这场革命,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行动,不是李自成、洪秀全、毛泽东领导的农民战争,不是推翻“家天下”的王朝。这场革命,是废除新帝制、走向新共和、建设新资本主义的革命。
中国不是共和国
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有两次造成政权更迭的大革命——辛亥革命和共产党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大清王朝和传统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共产党革命在中国大陆粉碎了辛亥革命的全部成果,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和新的“帝制”,造成了台海两岸的数十年的分裂。
辛亥革命的第一个成果是“废除帝制、建立共和”,共产党革命却“重建帝制、废除共和”。一九八九年“六四”後,我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中国不是共和国》(香港《明报》和《中国时报》,一九八九年七月二十三日),我在这篇文章中说,对很多国家来说,专制政体早已成为历史上的东西了。人们总认为,只要推翻了皇帝或国王,专制制度也就不再存在。当代中国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名义上的皇帝或国王,即使号称“人民共和国”,专制制度仍可能存在。共和国不容许任何人成为名义上的或实际上的帝王,不容许国家的最高权力终身由一人掌握。蒋介石带有“国民党王朝”帝王的色彩,毛泽东、邓小平完完全全是“共产党王朝”的帝王。
辛亥革命的第二个成果是“开放党禁、设立议院”,共产党革命却建立了“一党专政”、设立了名为“人民代表大会”、实际上由共产党控制的、完全不能表达人民意愿的“表决机器”。
辛亥革命的第三个成果是“开放报禁、新闻自由”,共产党革命却建立了严厉的“新闻管制”,在电脑普及的今天,实行严密的网路封锁。
在大清王朝末期,人们要求制定宪法、要求设立议院、要求自由组党、要求废除帝制。辛亥革命後,废除了大清王朝的帝制,开始有了宪法,有了国会,有了选举,有了政党,但辛亥一百年後人们普遍认识到,宪法、国会、选举、政党统统丧失了原有意义,旧帝制没有了,中国却建立了一个没有皇帝头衔的“新帝制”。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是“一家的天下”,那么,今天的“人民共和国”则是“一党的天下”,是披着“共和”外衣的现代“王朝”和现代“帝制”。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共产党革命全部吞食了。
拒绝政治改革的後果
中共王朝的改革開放,是大清王朝在十九世纪“洋务运动”的现代版。“洋务运动”因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而破产,引发了光绪帝的政治改革——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不同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主动作过两次政治改革。一是一九八二年憲法明文規定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連任最多一次;二是一九八七年趙紫陽領導下擬定了《政治改革總體方案》,這一方案得到鄧小平的認可,寫入了中国共产党十三大政治報告。赵紫阳政治改革方案因“六四大屠杀”而被尘封。“六四大屠杀”後,中国一步步变成了一个拒绝政治改革、以暴力统治的“警察国家”。
十九世紀以來中國變化的規律是:“大事件、大變革;中事件、中變革;小事件、小變革;沒事件、不變革。”“文化大革命”引发“改革开放”,“六四大屠杀”後,中国放弃马克思主义,开始资本主义化。如果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引发了戊戌维新,那么,可以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迫使慈禧太后实行新政。二十世纪初,慈禧太后派五大臣到欧美日本考察宪政、一九
0
八年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即九年後召开国会、推行宪政。清王朝末年,要求政治改革的请愿运动风起云涌。一九一
0
年,立宪派发动了要求“迅速召开国会”的四次大请愿。就像今天的维权运动一样,清末的请愿运动采取了和平、理性、非暴力方式,毫无越轨行为,但清政府把请愿人士视为“革党会匪”,不是押解请愿人士回籍,就是加以拘捕流放。
今日中国,把“稳定”看得高于一切。“稳定”只是“维护专制统治”的代名词。愚蠢的中国统治者不知道“稳定”有“动态稳定”和“塔顶稳定”之分。“自由民主法治和保障人权”造就“动态稳定”,对“上访人士”的截访,对维权人士、民主党人、***请勿发布这里不欢迎的主题,谢谢!***的打压,与清末押解“请愿人士”回籍和对革命党人的镇压,如出一辙,在造就“塔顶稳定”的同时,引发革命。
二次辛亥革命的目标
一次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废除帝制、走向共和。二次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废除新帝制、走向新共和、建设新资本主义。
“旧帝制”的表现形式是“家天下”,“新帝制”的表现形式是“党天下”。废除新帝制就是要结束“一党专政”,建立民主政治。
“旧共和”是辛亥革命建立的不牢固的“共和”,“新共和”是“联邦共和”。走向新共和,就是要实现台海两岸统一,把“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成新的、名副其实的“共和国”,联邦制是两岸统一的最好选择。
“新共和”经济制度的基础不是社会主义,而是资本主义,而且是“新资本主义”,即有明确“社会目标”的新资本主义。
维权、上访、政治改革的道路一经堵塞,解决中国问题的道路就剩下军事政变和革命。军事政变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使局势更坏,但军事政变可以造成突变,当一批有理想的军人掌握政变主导权时,军事政变就带有革命的性质。在从上而下的政治改革无望的情况下,只有革命才能把一个国家引向光明。在大清王朝末年,请愿运动的失败和其后清王朝成立“皇族内阁”等一系列事件,使立宪派对清王朝从上而下的政治改革绝望,纷纷转向革命。于是,爆发了辛亥革命。
今日中共主要领导人,既没有毛泽东、邓小平气魄和能力,也没有胡耀邦、赵紫阳的爱心和智慧,就像清王朝“亡国”的摄政王载沣一样,意志力薄弱、智商低下、判断力不强、外交和国际金融知识贫乏,与外国首脑在一起时像“机器人”一般。一次次该作为时“不作为”、一件件僵化而愚蠢的决定,正在为中国出现第二次辛亥革命准备条件。
辛亥革命後,在袁世凯接替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後一年,在中华民国的国会选举中,当国民党能以多数党组织“内阁”时,将要出任“内阁总理”的国民党人宋教仁遭到了暗杀。在这时,大规模军事行动和战争都会动摇幼弱的中华民国宪政基础。当大部分国民党议员主张“法律倒袁”的时候,孙中山主张“武力解决”,发起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孙中山的“二次革命”动摇了宪政,为袁世凯後的军阀割据开辟了道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二次革命”,不是孙中山式的“二次革命”,而是继承一百年前辛亥革命的革命精神,“革”中国专制政治的“命”。如果说,第一次辛亥革命“革”掉了大清专制王朝的“命”,那么,可以说,第二次辛亥革命将“革”掉“一党专政王朝”的“命”——走向新的、名副其实的共和。
“六四”一声枪响,把马克思主义送出了中国。中国名义仍称为社会主义,实际上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二次辛亥革命不会去改变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方向,而只有完善资本主义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把发展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目标,共产党就有必要“正名”。当共产党的改革派在革命压力下主动地改变一党专政体制时,二次辛亥革命就可能会成为中国式的“光荣革命”。
建立民主政治
中国从秦始皇以来,在政治制度上存在两大弊端:一是专制独裁,二是中央集权。由于这两大弊端,从秦始皇以来,中国一直有两大“循环”,一是“王朝循环”,二是“分合循环”。所谓“分合循环”,就是“分裂与统一的循环”。“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北洋军阀时代”以及今天“台海两岸两个政权”都属于“分合循环”的“分”的状态。在二十世纪,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後,中国似乎进入了“共和时代”。然而,专制主义的阴魂不散,袁世凯、张勋、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充满帝王思想。今天的共产党政权是继“大清王朝”後的又一个“王朝”。“大清王朝”的政权在“爱新觉罗”一家一姓中更迭,是“家天下”的“王朝”,而蒋介石国民党王朝和共产党王朝则是“党天下”的“王朝”。
与中国历史上的所有王朝一样,当王朝发生最高权力更迭、中央权力衰落时,中国各种“分离势力”就会抬头。从根本上打断中国两大循环、并使中国走上长期稳定发展的办法是:用“民主制”打断“王朝循环”,用“联邦制”融化“分离势力”,最终打断“分合循环”。
这里讲的“民主制”是指一种“国家制度”。民主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一个国家的所有问题。对一个政党、企业或一个社团来说,因组建目的不同,可以实行从独裁到民主的各种不同制度。大海航行的舵手,不能靠民主产生,而政府的产生,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所谓“先‘党内民主’,後‘社会民主’”,是一种糊涂观念。在民主政治下,党政是分离的,“党”不能在“国家”和政府之上,“执政党”是取得并掌握政府行政权的党。对一个国家来说,最高行政权必须集中,这同“议会民主”可以并存,而“议会民主”,与“一党专政”、“党在国上”是绝不相容的。
二次革命不同于一次革命,一次革命让清帝退位就算完成。二次革命不是更换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而是要从根本上革掉“党在国上”的体制,实现组党自由,把“一党专政”变为“两党政治”或“多党政治”。建立两党或多党制的、名副其实的共和国、最终结束“王朝循环”是二次革命的第一目标。
用联邦制统一中国
废除帝制,就是走向共和。“新共和”的“新”,一是名副其实和坚如磐石,二是“联邦共和”,就是要在联邦制基础上实现中国的统一。中国统一的前提是中国大陆开始民主化。一个专制的大陆,有可能武力统一中国,但不可能用和平方式与民主的台湾统一。当中国大陆有了言论自由和组党自由後,这时,才可能召开两岸、包括西藏、新疆流亡者代表在内的制宪会议,建立民主共和的“联邦中国”,使“联邦宪法”能成为人权的根本保障。
联邦制是“中央集权”和“分裂割据”的对立物。中国的面积有
960
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实行联邦制,将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限,西藏、新疆、内蒙、香港、澳门以及所有其他省区可以在“联邦中国宪法”允许的条件下制定各自的“宪法”或“基本法”,联邦中国将进一步促进地区自主地、多样化的发展,将解除“中央集权”给各民族、各地区的束缚,使各民族、各地区能够充分发展各自的特点,而经济上高度融合。民主、法治、富强、文明、统一而保持民族、地区的多样性就是“联邦中国”的特点。“联邦中国”的建立,将最终结束二千年来中国的两大循环——王朝循环和分裂统一循环。
建设有“社会目标”的“新资本主义”
今日中国名义上还称为“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比欧美十九世纪旧式的、落后的资本主义还要落后的、带有封建色彩的“资本主义”——这可以称为“专制资本主义”。这是一种私人财产不受保障的“资本主义”,这种“主义”,少数特权者可以在“社会主义”的名义下凭借政治权力和裙带关系攫取大量财富,同时“国家”可以在“社会主义”的名义下凭借政治权力随意掠夺人们通过劳动得来的财富。“专制资本主义”由于“权力介入市场”,是一种缺乏公平竞争的“权力裙带资本主义”。
今日中国产生这种扭曲的资本主义,其根本原因是专制政治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只要专制政治不消除,中国的资本主义就会扭曲,就只能是“专制资本主义”。在这种“专制资本主义”下,社会变得愈来愈病态和溃败,在歌舞升平掩盖下的是一个个“悲惨世界”。
今日中国还需要把“正名”提上日程。中国明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还要说自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明明是“专制独裁”,还要说自己是“社会主义民主”,中国明明把毛泽东时代的全部政策倒了过来,还要把毛泽东放在中国首都北京的中心,这种“名不副实”、“名实背离”,就是中国不讲是非、没有正义、“假冒伪劣”、“欺瞒诈骗”泛滥成灾的总根源。
民主不是经济制度。二次辛亥革命的第三个具体目标涉及社会经济制度,要全面改善今日中国旧式的、落后的“资本主义”。中国在革除专制灾难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要避免走上今日西方的“金融寡头资本主义”道路,需要发展二十一世纪的新资本主义,即有明确“社会目标”的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自由竞争基础上的。自由竞争的前提是“市场透明化”,除了少数“金融寡头”外,现代金融市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愈来愈不透明了,成了充满金融迷雾和金融欺诈的“雾市场”。“金融寡头资本主义”是一种用信息迷雾扭曲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由于中国没有对外开放资本市场,西方的“金融寡头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对中国来说,“市场”主要是被“权力”分割,资本主义尚处在原始阶段,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首先要解除专制政治对它的束缚。
“旧资本主义”是在尽力满足“个人偏好”的同时追逐“最大利润”对主义,“国力增大”是“旧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然结果,一般来说,“旧资本主义”并没有“社会建设的长远目标”。“福利资本主义”是一种受社会主义影响发展起来的、改良的资本主义,把一些“社会福利计划”纳入了资本主义中去。“社会福利计划”有好的目标,但降低了人们储蓄的兴趣、导致“超前消费”无限扩大,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成因之一。中国要建立的“新资本主义”不是走“福利资本主义”的老路,而是建立有明确“社会建设目标”又同时尽力满足“个人偏好”的“新资本主义”。
“新资本主义”有三项要素
:一是保障私有财产权,禁止和杜绝人类史上的“三大掠夺”——战争暴力掠夺、凭借国家政治权力的掠夺和金融欺诈掠夺。
二是把“社会目标”——全社会的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社区建设、儿童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保护、民族团结与尽力满足“个人偏好”结合起来。
三是“民主的资本主义”,是全球合作的、共同发展的资本主义。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