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德媒:防间谍剑指华人 潜规则几乎成定律 [打印本页]

作者: 小月亮    时间: 2009-10-28 08:55     标题: 德媒:防间谍剑指华人 潜规则几乎成定律

10月15日,美国司法部宣布,前福特汽车工程师、现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乘用车工程院专业总师郁向东,因涉嫌窃取商业机密在芝加哥遭美国警方逮捕。这离德国警方以涉嫌商业机密盗窃罪关押一名42岁的中国经理仅过去了两个月。近来西方为何又密集地频发“中国间谍案”?

2009年8月31日,一名42岁的中国经理前往一家奥地利企业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科尔伯默尔市的分公司参观,随后被德国警方以涉嫌商业机密盗窃的罪名关押,因为他在参观时用微型相机拍摄了生产过程和产品。这是近年来德国诸多关于“中国间谍”的事件中,首次有中方人员被逮捕。

就在此事发生的10天前,德国宪法保卫局在一份年度报告中炮制“中国间谍”,甚至还给各大公司发文件,诬称中国来德学者、学生有间谍嫌疑,要求各公司加强防范。继2007年德国《明镜》周刊刊登侮辱在德华人为“黄色间谍”的封面报道后,新一轮的“黄色间谍”硝烟似乎开始重新燃起。曾带头起诉《明镜》周刊的留德学者、中国留德学者学生团体联合会理事周坚,向记者感叹:“在德华人生活堪忧啊!”

问题一:中国经理为何被抓?

中企经理因涉嫌工业间谍活动而被警方拘留的消息已在当地华人之间闹得沸沸扬扬。记者采访得知,据当地警方9月4日通报,在科尔伯莫尔生产水泥构件的这家奥地利企业计划,与这家中国企业一起竞标一项约2000万欧元的建造项目,这名经理因此受邀来德进行项目磋商并参观工厂。在参观车间时,该经理将他所使用的大小仅数厘米的微型数码相机固定在皮带上,拍摄了生产过程和产品。他的行为在参观结束时被工厂一名员工发现。警方对其所摄照片进行评估并表示,它们将使中国企业能够仿制相关产品。检察院方面已对该经理发出逮捕令。他现在被关押在慕尼黑施塔德尔海姆监狱,等候司法审查。

问题二:中国人不准拍照?

据周坚透露,目前这一事件已经在德国华人群体掀起了一场关于“德国是否存在‘中国人不准拍照’潜规则”的大讨论。很多中国展商表示,每当他们在参加一些德国的博览会上想拍照时,总有保安上来阻止,但对其他国家的人却不这样。很多中国旅游者在德国商店中也被禁止拍照。

在德国,来访者参观企业可不可以拍照?“在参观一些企业时,原则上并不禁止拍照,除非当地企业明确要求不得拍照。”周坚解释说。

“一般涉及生产、商业方面的内容,以及私人空间不允许拍照。禁止拍照的地方通常会有公示。但有些公示的位置不是很明显,很容易被忽视,这就容易造成误会。”同济大学中德关系学院的旅德教授李乐章告诉记者,他也曾因此而遭遇过麻烦。

李乐章说,他曾在柏林一所大学档案馆中查阅资料,由于没有看到禁止拍照的指示牌,就拿出照相机对自己所需的材料进行拍摄,被保安拦下了。

“德国其他的大学一般都不禁止拍照,而我把这条规则普遍化了,所以造成了误会。保安虽然没有要求我把相机中的内容删除,却禁止我去复印这份材料。而此前,这所大学是允许我复印有关材料的。”李乐章说。

问题三:德国“FBI”怕中国人?

“拍照”事件发生前,德国宪法保卫局曾呼吁“警惕中国人的拍照间谍活动”,这一切是纯属巧合还是刻意安排?

据周坚介绍,德国有三大公开的情报机关。负责对内、非境外的反谍事务的是德国宪法保卫局(BVI),与之对应的负责对外反谍事务的是德国联邦情报局(BND),而负责军事情报的则是军事反谍局(MAD)。

此次关于“中国间谍”的报道,便出自类似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德国宪法保卫局的年度报告。“BVI每年都会出一份类似的报告。关于亚洲国家的部分,他们只提中国和朝鲜对德国构成威胁。这份报告虽然只是老调重谈,但也有重大变化。以前这类报告不会公开,现在却公然宣扬,表明德国对中国的不友好已经开始转向民间。”周坚说。

针对这份报告,在德华人已经开始行动,德国华人团体正讨论对策:一是以公开信的形式指出其中之荒谬和不公,指出这种官方机构不负责任的态度将全部华人置于间谍嫌疑之下,是对华人工作、生活的无端阻碍,也是对全体华人公民权利和声誉的整体侵害,希望得到有正义感的德国公众和媒体的理解、支持;二是向德国政界发出抗议,甚至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问题四:人何时才能放?

“目前,我们只有等待德国警方的调查结果,才能采取相应对策。”周坚告诉记者,“要等多久,我也说不清,德国人会拖。”

周坚说,曾经有一个乌克兰商人,经营了一家价值100万欧元的运输公司。当这位商人从意大利进货后回到德国,就被德国警方以黑手党的名义抓了起来。在法院没有宣判之前,法院派人看管他的公司。在关了6个月后,这个商人终于以无罪释放,但是他的公司已经垮了。法院只判给他每天十几欧元的补偿,在监狱中吃、住费用还要从中扣除。

就像对于《明镜》周刊的辱华报道给予强有力的回击一样,周坚这一次也做好了准备:“可以说,2007年《明镜》周刊的报道是对华人开刀的发令枪。但现在这场战役中,在德华人的维权意识觉醒了,从过去的不敢谈维权的‘沉默的大多数’,成为了敢于说不、敢于用媒体发出声音、走上街头抗议、用法律武器讨回公道并拧成一股劲的团体。因为任何一个人的人权,每个国家的司法机关都有义务去保护。”

问题五:有多少潜在受害者?

此次中国经理被捕或许可以说,只是在德华人尤其是高科技领域工作的华侨华人生活写照的冰山一角。

一位资深IT从业者高俊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高科技公司非常不相信中国人。“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员工就是潜在的间谍,会盗取公司的机密资料。”所以他工作这么多年只算是资深程序设计员,而永远得不到晋升机会,而且这两年中国员工被频频解雇。不但如此,这家公司在上海的中国分公司竟然没有中国人担任高层,目的就是避免所谓的中国间谍活动。他觉得这个理由很无知,也很可笑。

正在找工作的在德留学生吴静,对于此次“间谍事件”也有着切身的体会。她说,有一次被雇主面试时竟然被问:“你为什么要在德国工作?为什么不回国工作?如果你哪一天离开公司后会不会把机密带走?”

“间谍事件”已给中国留学生在德国的日常生活带来的不少困扰。刚在德国机械制造业工作不久的王杰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刚进公司不久,他就获得了一个不错的位置,但有一天他发现,比他职位低的德国同事可以打开公司的机密信息系统,而他却没有密码。“德国公司多多少少还是防着中国人的。”

一位在上海多年从事环保行业的经理李俊表示,一家跟他所在环保公司有多年合作联系的德国环保公司,最近开始对合作变得遮遮掩掩起来,中方表示要去德国工厂进行实地考察也屡遭拒绝。李俊说,即便是在国内,他也能感受这次“间谍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使用化名)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10-28 09:11

这个问题的确挺操蛋的,而且也搞得大家都有点神经兮兮的,只要有任何迹象,敏感一点的中国人都会认为是歧视,我觉得大条一点还是好的,至少不需要想那么多
而且,从我待过的公司和朋友来看,公司还是没怎么歧视中国人的,尽管大家私下里总是评估公司哪年来了几个中国人,哪年一个也没招,什么的
呵呵。看看萍聚里面的工作版,说这个的也不是很多,所以还是放宽心,毕竟这样的公司还是比较少的,很多德国公司还是找中国人的,而且也没那样去防备我们。
作者: m2p    时间: 2009-10-28 10:31

神经兮兮的不是中国人,是德国人。德国做技术的公司,算上高科技的,一般对有关中国的人和公司还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很想有机会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所以如果中国人是客户,他们可能很热情。但如果中国公司想参与他们的项目,成为他们的研发伙伴之类的,他们非常排斥。对德国毕业的中国学生还好一点,但大部分这里工作的中国人都是做和中国相关的项目。
到展会上转一圈就知道了,现在德国人是谈中国人色变。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10-28 10:35

问题一:中国经理为何被抓?

中企经理因涉嫌工业间谍活动而被警方拘留的消息已在当地华人之间闹得沸沸扬扬。记者采访得知,据当地警方9月4日通报,在科尔伯莫尔生产水泥构件的这家奥地利企业计划,与这家中国企业一起竞标一项约2000万欧元的建造项目,这名经理因此受邀来德进行项目磋商并参观工厂。在参观车间时,该经理将他所使用的大小仅数厘米的微型数码相机固定在皮带上,拍摄了生产过程和产品。他的行为在参观结束时被工厂一名员工发现。警方对其所摄照片进行评估并表示,它们将使中国企业能够仿制相关产品。检察院方面已对该经理发出逮捕令。他现在被关押在慕尼黑施塔德尔海姆监狱,等候司法审查。


小月亮 发表于 2009-10-28 09:55


这种操蛋的王八羔子,跑到国外犯法拿中国人当挡箭牌,没在现场被暴打一顿已经够可以了,还想喊冤?就因为都是中国人就要帮他,妈的脑子进屎了。
吃肉的是他们,挨打的是我们。这种人越多,这里的留学生就越他妈的两边不是人。外国人眼里,中国人都有了嫌疑,就跟国内某些省份受到歧视一样。中国人眼里,德国的技术能偷来要你们干吗?一个月两千大洋算是瞧得起你。

作者: dahuogong    时间: 2009-10-28 11:17

本帖最后由 dahuogong 于 2009-10-28 12:32 编辑

境况需要一点点去改变。 大家要积极乐观, 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在发展的进程中遇见很多困难。 日本人也曾经面对过, 但是人家现在赢得了许多尊重。关键看国人是否有信心和能力,去逐渐改变这样的状况。
作者: m2p    时间: 2009-10-28 13:37

技术这东西能偷到就不算丢人。德国人当年偷英国人技术,日本人偷欧洲人技术,那时候他们也不讲究什么手段,也曾经被鄙视。
大浪淘沙,中国那么多企业缺少技术,无论用什么手段,多么遭人讨厌,但未来最牛的中国企业也在其中。中国现在就处在这个上进又不遭人待见的发展时期,那些企业是实实在在的国家栋梁。说句难听话,我们拿着外国人的工资,给外国政府缴着税,没资格骂他们。大部分海外留学人员,一群自以为是假清高的废物而已。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10-28 13:41

技术这东西能偷到就不算丢人。德国人当年偷英国人技术,日本人偷欧洲人技术,那时候他们也不讲究什么手段,也曾经被鄙视。
大浪淘沙,中国那么多企业缺少技术,无论用什么手段,多么遭人讨厌,但未来最牛的中国企业 ...
m2p 发表于 2009-10-28 14:37

同意你说得大部分,不过如果能在德企工作,不能算是废物,呵呵
骂人也要厚道,
另外你这不是把你自己也骂了?
作者: STROM    时间: 2009-10-28 13:46

其实以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宣传口径来看,不久的将来,留学生里外不是人,基本处境和帮会一样,成夜壶了。。。
作者: STROM    时间: 2009-10-28 13:48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对国内媒体施加压力也是必须的,我们不能让国外媒体乱说,同样要让国内那些媒体闭嘴
作者: STROM    时间: 2009-10-28 13:49

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哪里都是重要的
作者: m2p    时间: 2009-10-28 13:50

我还真把自己也骂了,而且我觉得我自己对中国来说就是个废物。海龟回国成天就想着怎么挣钱,甚至是怎么诓钱。但凭良心,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多少是靠什么海龟靠什么狗日的高科技挣的?大多数不还是那些没什么文化的民工,土得掉渣的乡镇企业家一点点攒的。谁在建设这个国家?谁在消费这个国家?到头来又是谁最高尚,谁最卑鄙?
在国外上了几天课,就觉得自己不再是个土豆了,恨不得把自己贴个标签在珠宝店里卖了。看那些没在国外上过课的土豆怎么都不顺眼了。所以,像我们这样的人不但是废物,还是让人讨厌的废物。
作者: insectide    时间: 2009-10-28 14:26

技术这东西能偷到就不算丢人。德国人当年偷英国人技术,日本人偷欧洲人技术,那时候他们也不讲究什么手段,也曾经被鄙视。
大浪淘沙,中国那么多企业缺少技术,无论用什么手段,多么遭人讨厌,但未来最牛的中国企业 ...
m2p 发表于 2009-10-28 14:37

为什么别人特别防中国人?你就是答案,因为像你这样不以偷为耻的人和偷技术的人的大量存在。
还有,你说别人偷技术,那是什么年代的事?当时德国和日本人中有多少人偷过,占多少比例,能让你用“日本人”和“德国人”这样的总体称呼?
作者: insectide    时间: 2009-10-28 14:28

我还真把自己也骂了,而且我觉得我自己对中国来说就是个废物。海龟回国成天就想着怎么挣钱,甚至是怎么诓钱。但凭良心,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多少是靠什么海龟靠什么狗日的高科技挣的?大多数不还是那些没什么文化的民工 ...
m2p 发表于 2009-10-28 14:50

靠民工就行?没国外的技术,刀耕火种去吧。
作者: 沙洲    时间: 2009-10-28 16:14

我还真把自己也骂了,而且我觉得我自己对中国来说就是个废物。海龟回国成天就想着怎么挣钱,甚至是怎么诓钱。但凭良心,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多少是靠什么海龟靠什么狗日的高科技挣的?大多数不还是那些没什么文化的民工 ...
m2p 发表于 2009-10-28 14:50

你怎么突然变成愤青了?连判断是非的能力都没有了,以前还觉得你的发言挺有看头的。。
作者: m2p    时间: 2009-10-28 16:45

你怎么突然变成愤青了?连判断是非的能力都没有了,以前还觉得你的发言挺有看头的。。
沙洲 发表于 2009-10-28 17:14

我本来就是愤青。是非有时是个很主观的东西,最近也回国参与了一些海龟的活动和经费的申请,我说的就是我的感觉而已。国家大量的钱被一些虚假的项目诓走,而很多做实事的企业却被瞧不起,拿不到国家的扶持。
现在去任何一个开发区,张嘴闭嘴都是信息产业,创意产业,生物制药,其实都是虚的。从大学知名教授到政府官员都靠空项目套国家的钱,更不要指望这些项目将来可以创造出多大的财富。说实话,那些偷技术的人做得还稍微实在一点。
现在留学生也就那么回事。其实自己是个什么东西,看看从小学到大学混得怎么样就知道了。出了趟国,就觉得自己是钱学森接班人了。看看萍聚上那帮人,拿着假文凭出国,混个学历,就敢骂清华北大是烂学校。就是这么一帮人,回国就成座上宾了,好的东西没带回去多少,就学会了吹了,一个个国外街头的猥琐男,回国都成了海外精英了。
作者: m2p    时间: 2009-10-28 16:55

其实海龟回国能拿到比较多的政府扶持经费的,一种是有背景的,这就不说了,另外一种也是偷技术的,而且偷得比那些过来拿照相机的人狠多了。很多人直接就把国外实验室或者公司的成果拿回国开公司。
就是那句话,别骂国内的那些企业在德国这边怎么样了,大部分人都这样,海龟不见得品德高尚,甚至专业精神都不见得强。
作者: insectide    时间: 2009-10-28 17:57

我本来就是愤青。是非有时是个很主观的东西,最近也回国参与了一些海龟的活动和经费的申请,我说的就是我的感觉而已。国家大量的钱被一些虚假的项目诓走,而很多做实事的企业却被瞧不起,拿不到国家的扶持。
现在 ...
m2p 发表于 2009-10-28 17:45

怎么你接触的留学生都是这种人?
作者: ldwbtfe    时间: 2009-10-29 02:37

目前关键问题是国内搞不出东西,和国外交流没有底气,什么都是拿来主义
总拿不给,长期总是要有问题的
日本,德国拿了别人的东西最后不都消化出自己的创造了么
关键是国内本身大学的研究体制就有问题,没有创新,国外当然看不起咱。
所谓间谍什么的我认为都是表象的问题,他要有兴趣去看你得技术了,他就不怕你来看他的技术了
有来无往非礼也,咱中国人不也这么讲么?
作者: ldwbtfe    时间: 2009-10-29 02:55

技术这东西能偷到就不算丢人。德国人当年偷英国人技术,日本人偷欧洲人技术,那时候他们也不讲究什么手段,也曾经被鄙视。
大浪淘沙,中国那么多企业缺少技术,无论用什么手段,多么遭人讨厌,但未来最牛的中国企业 ...
m2p 发表于 2009-10-28 14:37


我觉得您这么单单攻击留学生这一个方面很片面,
因为从某个角度来说留学生在国外是个弱势群体,在以个陌生的社会并没有什么发言权
不能否认留学生中鱼龙混杂,有在混的,但更多的还是在学习的,甚至还有相当一部人是在国外搞研究的。
那同样的人为什么喜欢在国外搞研究,为什么很多华人科学家在国外能拿成果
在国内却屡屡碰壁, 这个问题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10-29 11:12

那同样的人为什么喜欢在国外搞研究,为什么很多华人科学家在国外能拿成果
在国内却屡屡碰壁, 这个问题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

ldwbtfe 发表于 2009-10-29 03:55


有什么好思考的。中国的社会就是该干嘛干嘛,忙好自己就是了。思考又能怎么样?你有话语权吗?你有知情权吗?在有身份的人面前,你就是个屁,你要听话。
作者: 沙洲    时间: 2009-10-29 12:56

我本来就是愤青。是非有时是个很主观的东西,最近也回国参与了一些海龟的活动和经费的申请,我说的就是我的感觉而已。国家大量的钱被一些虚假的项目诓走,而很多做实事的企业却被瞧不起,拿不到国家的扶持。
现在 ...
m2p 发表于 2009-10-28 17:45

偏激,片面,甚至刻薄
难道所有留学垃圾刚好都被你给认识了?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9-10-29 15:58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摄像机装在皮带上,还挺专业的!
作者: m2p    时间: 2009-10-29 16:13

偏激,片面,甚至刻薄
难道所有留学垃圾刚好都被你给认识了?
沙洲 发表于 2009-10-29 13:56

你始终误解我的意思。这些人不是垃圾,甚至是很优秀,那些真正的垃圾留学生连这个台面都上不了。但优秀的人未必真得对国家有贡献。
我不满的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留学生,觉得那些土头土脑的乡镇企业家还有那些偷取技术的国产工程师给他们丢脸了。首先,这本来就是德国人对中国人的不公,我们不能随便把马路上的秃头都当作新纳粹,但是他们的媒体真得可以把所有的中国人当成间谍。其次,德国企业之间做得也不见得更加干净。最后,他们努力获得技术,带回国生产,本来就比我们这帮人给外国人打着工在那里空谈有意义。
还有,前面有人在骂,说国内给2000就不错了。你也要想想,人家为什么觉得人家就给2000,难道就因为你会讲几句蹩脚的德语,自我感觉非常好,就要付两万?
有人觉得能进入德企工作就不算差了吧,但也不算强吧?你学个理工科,只要别懒得出奇,基本上都能在这边找到工作。优势只是在这边读书之后比较好拿工作许可而已。你在德国公司里做技术和天天扫马路到最后也没什么区别,唯手熟尔。这些并不能当成我们有本事有品德的证据,但很多人却不那么认为。
作者: m2p    时间: 2009-10-29 16:15

当年钱学森还在美国时,好像美国政府对钱的一个指责就是钱把秘密资料偷送给中国。
作者: 乌乌爱装嫩    时间: 2009-10-29 16:53

看把in狗给憋的,几天没给放风了吧,忙不迭就跳出来吠了。赶紧回去冲你主子摇尾巴讨骨头去吧
作者: insectide    时间: 2009-10-29 17:49

为什么这么多留学生,觉得那些土头土脑的乡镇企业家还有那些偷取技术的国产工程师给他们丢脸了。
================
偷东西还不觉着丢脸,无耻是不是就是这样定义的?


他们的媒体真得可以把所有的中国人当成间谍。
============
这种结论如何得来的?自己意淫出来的?
作者: joqoko    时间: 2009-10-29 19:18

看把in狗给憋的,几天没给放风了吧,忙不迭就跳出来吠了。赶紧回去冲你主子摇尾巴讨骨头去吧
乌乌爱装嫩 发表于 2009-10-29 17:53


哈哈,他不来版内还真的不热闹了~
作者: 沙洲    时间: 2009-10-29 23:12

本帖最后由 沙洲 于 2009-10-30 00:39 编辑
你始终误解我的意思。这些人不是垃圾,甚至是很优秀,那些真正的垃圾留学生连这个台面都上不了。但优秀的人未必真得对国家有贡献。
我不满的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留学生,觉得那些土头土脑的乡镇企业家还有那些偷取 ...
m2p 发表于 2009-10-29 17:13

装B留德学人,和过来偷技术的是两个概念,你为什么非得把他们混着一起说呢?先撇开不具代表性的装B留德学人不说,但说偷技术这个事该不该谴责?不能因为他是家里人出去偷就把他的行为看成是正确的吧?或者说我家里还很穷,穷就应该出去偷,就可以理直气壮了?我看你就是认为那些偷的人偷得有理,什么是非观啊,你当是杀富济贫呢。
当然傻B的德媒跳到另外一头,把大棍子轮到全体中国人头上是另一个话题,也应该分开讨论。
作者: RSPCA2001    时间: 2009-10-29 23:26

最多算个商业间谍了,这个职业还不是西方人发明的?
作者: ldwbtfe    时间: 2009-10-30 10:18

20# Anonymous

在国外你就有了?  屁!
作者: STROM    时间: 2009-10-30 11:23

其实弄个虚的项目诓钱不是海龟的错,而是国内学术界的确风气不怎么样,有时候不弄虚作假一个子儿也别想弄到,别人不但上头有人罩,而且说出来的项目都吓的死人
作者: STROM    时间: 2009-10-30 11:29

国内喜欢来钱快的,做实业多辛苦,来钱还慢,很多人做大了也都去炒房,炒股,炒能源去了
作者: STROM    时间: 2009-10-30 11:50

做为我们留学生心态放好是很重要的,毕竟对我们来说,毕业后刚起步的话,没有哪个地方是完美的:德国不是我们的家,在德媒宣传下我们都有了 华人“间谍”的嫌疑,在生活工作中遭遇不公的可能也都存在;但另一方面,当我们成为“海龟”回到国内时候,各种落差也随之而来,国内各种特有的现象也会令我们有些不适,而且如今“海龟”的光环早已褪去,国内媒体更多的是关注大量海龟处境惨淡回来淘金,甚至是为了份工作开出和国内专科生一样的价钱。如今留学生早就不同十年二十年前,我们更多的是要适应这些变化,把心态摆正,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 Darkpriest    时间: 2009-10-30 12:49

拍照就能窃取技术机密了...这技术也太容易被窃取了...
作者: joqoko    时间: 2009-10-30 13:08

拍照就能窃取技术机密了...这技术也太容易被窃取了...
Darkpriest 发表于 2009-10-30 13:49


只准看,不准摸~
作者: 沙洲    时间: 2009-10-30 15:52

拍照就能窃取技术机密了...这技术也太容易被窃取了...
Darkpriest 发表于 2009-10-30 13:49

创意还不就是一拍脑袋的事?
作者: RSPCA2001    时间: 2009-10-30 17:36

创意还不就是一拍脑袋的事?
沙洲 发表于 2009-10-30 16:52


都让人参观了,创意还要保密??来的都是瞎子?
作者: 沙洲    时间: 2009-10-30 17:54

都让人参观了,创意还要保密??来的都是瞎子?
RSPCA2001 发表于 2009-10-30 18:36

切,一张A4纸大小的文章,让你看一遍,你能肯定你过个几天一字不漏的重复出来,而不漏一点细节?而这点细节很可能是关键。更何况所谓参观基本是走马观花,看的人不一定真懂技术,你把人脑当电脑啊,把007当工程师啊。
作者: 沙洲    时间: 2009-10-30 18:00

最多算个商业间谍了,这个职业还不是西方人发明的?
RSPCA2001 发表于 2009-10-30 00:26

小朋友,商业间谍就是贼,叫法更顺耳点,更堂而皇之一点而已,这跟谁发明的有个屁关系。
作者: aachenbunny    时间: 2009-11-2 11:56

小朋友,商业间谍就是贼,叫法更顺耳点,更堂而皇之一点而已,这跟谁发明的有个屁关系。
沙洲 发表于 2009-10-30 18:00


他的意思是大贼喊捉小贼。
作者: Darkpriest    时间: 2009-11-2 13:19

切,一张A4纸大小的文章,让你看一遍,你能肯定你过个几天一字不漏的重复出来,而不漏一点细节?而这点细节很可能是关键。更何况所谓参观基本是走马观花,看的人不一定真懂技术,你把人脑当电脑啊,把007当工程师啊 ...
沙洲 发表于 2009-10-30 17:54

那以后出来看的只能是不懂技术的人了
带个懂技术的, 一不小心看了记住了就要被日了
作者: Krist.Novoselic    时间: 2009-11-2 13:28

那以后出来看的只能是不懂技术的人了
带个懂技术的, 一不小心看了记住了就要被日了
Darkpriest 发表于 2009-11-2 13:19


拆个眼球装个针孔就完了~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