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经济金融]
评论:谬论改变不了事实
[打印本页]
作者:
搞不懂.
时间:
2009-1-31 22:28
标题:
评论:谬论改变不了事实
本帖最后由 搞不懂. 于 2009-1-31 23:32 编辑
% H+ t% i( W4 q
# H; ~7 P; V1 u4 v5 Y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1/06/content_10614407.htm
# Q* ?+ d/ W' {
, ]7 A c% ?8 M6 {
评论:谬论改变不了事实
/ X5 M. c1 M, ]8 a1 Y2 C
新华网北京1月6日电(记者 黄歆)受华尔街金融风暴拖累,全球经济陷入泥淖,至今不能自拔。此时,即将卸任的美国财长保尔森却放出惊人之语,说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造成全球经济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则干脆把美国房地产泡沫归咎于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的高额储蓄。
4 _8 R, w; @ }2 b% Z) J
T! g3 A5 ?" K2 P( N: B% ]
这种“高论”一时使全世界错愕,众多媒体也对此品评不已。
* q- i! w4 N# \; a" ?7 H
1 E* f8 a: Z. z4 E" N
然而,谬论是改变不了事实的。众所周知,这次危机的导火线是美国的次级房贷,而导致美国信贷消费过度扩张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国内长期的低利率政策。
; Q% t5 C$ F( x) R- ?) H" g
& M6 ~ |7 D' {0 R, q) F
自90年代走出经济衰退以来,美国一直以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长期保持低利率作为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很明显,低利率是美国多年前就开始奉行的政策,那时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都还没有多大的贸易顺差,也谈不上高额储蓄。因此,保尔森关于新兴市场国家造成低利率的说法刚好颠倒了因果。
6 J& L# X- Q/ O1 w
! \# o% |; f( N ?+ [$ C7 q5 _
从1971年尼克松政府单方面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到美元惯性地继续作为国际中心货币被越来越多的其他国家用作储备,直到今天,还没有另外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可以与美国抗衡,美元的强势地位也没有根本改变。在此情况下,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尚无足够实力主导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也不可能是眼下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
* b& }4 {# a* o7 [) c' Z4 k
9 S% l" ^' I7 X( e; u2 ?
孔子说过,“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即使在美国国内学术界,也有观点认为美国的储蓄率持续下降,经常项目长期恶化,是美国自身的原因。在诸多原因中,被人们广泛诟病的就是全社会超前消费的习惯、金融衍生品的滥用和市场监管的缺失。
" [* O! @7 X2 ~9 [/ _/ f. [
% ~( c5 x3 M+ [$ s8 K/ E+ e
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晴雨表之一的证券市场“熊”风肆虐。中国的上证综指以65.4%的跌幅在2008年全球股市跌幅排行榜上位列第七,排名第一的冰岛雷克雅未克OMX指数跌幅更是高达94.4%。
2 o& i* d7 F3 P2 k
( O! [& T# o4 K; D+ }
在前20名里,我们并没有看到美国三大证券交易所。统计数字显示,纽约股市三大股指虽然全部跌回10年前的水平,但跌幅远远小于其他地区。分析人士认为,当美国投资机构在本土的资金链出现问题,他们就通过低杠杆化来抛售海外资产,结果导致新兴市场遭遇严重的外资抽逃。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发生危机,却使全球经济遭殃。
0 e) e& x( N0 _' o
- @; |; n7 p3 o5 k1 ]' v: F- B1 ?& m
如果把美国经济比作一辆车,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风暴里,新兴市场就成了这辆车的挡风玻璃。可以推测,如果资本市场风险敞口更大一些,中国这块玻璃受损会更加严重。现在,车出故障了,难道要怪挡风玻璃吗?
# u+ W" i1 o8 l4 _* r
! ]/ b$ k/ E0 w/ p0 s1 f2 f
应该承认,造成这场危机的原因里包括全球贸易和投资的不平衡,但因果关系必须搞清楚。是美元在监管层纵容下的过度投放,致使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才最终使得美元低利率政策难以为继。
& N, e1 q+ p8 z
2 m: P# [$ o, l7 l5 E/ @
当一个人陷入困境,如果他诚实本分,就必然会先从自身找原因;而如果他一贯自以为是,就会怨天尤人,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回头看看,当美国的房地产商、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像传销一样玩弄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品的时候,当华尔街的“精英”们把泡沫吹大从中捞取数千万美元乃至上亿美元年薪的时候,保尔森或者伯南克在哪里?号称全球最先进最健全的美国金融体系的监管者又在哪里?
! X* Q- a7 X( q) _: K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