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动物趣闻] 揭开竹筒里的蝙蝠之谜 [打印本页]

作者: 冬日阳光    时间: 2008-10-5 11:55     标题: 揭开竹筒里的蝙蝠之谜

在目前国产科普影视创作与生产陷入低迷的大环境中,一部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资助的科普电视片《雷鸣之夜》得到了科学与艺术的双重肯定。



张礼标博士在对扁颅蝠进行观察

 一天傍晚,刚满7岁的小男孩陆源好奇地走进了村边的竹林。忽然,他发现黑暗中一群扁颅蝠正惊恐地四散开来,极力躲避着猫头鹰的追杀……随着影片中一个个场景变化,人们将走进扁颅蝠生活的真实而又奇幻的另类世界,目睹它们在竹林中的隐秘传奇。

  这部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资助、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原研究员张树义(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率领的课题组承担、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的科普电视片《雷鸣之夜》(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扁颅蝠的自然剧情片)得到了科学与艺术的双重肯定。

2007年,它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而早在2005年,它就在“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中荣获“评委特别奖”、“亚洲制作奖”和“最佳导演奖”三项大奖。
  为什么《雷鸣之夜》能够在目前国产科普影视创作与生产陷入低迷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取得巨大的成功?它又如何实现科普性、趣味性和可视性的协调统一呢?带着这些疑问,《科学时报》记者对影片科学顾问张树义进行了专访。
  寻找神秘的扁颅蝠
  20世纪90年代末,国际公认的蝙蝠研究权威——加拿大科学家布洛克·芬特在与张树义进行联合考察期间,突然提出要去看看扁颅蝠。
  扁颅蝠是一种颅骨扁平、平均体重只有3.5克的蝙蝠。“当时我并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扁颅蝠会这么着迷。”张树义回忆说,“后来我才意识到,它们不仅是世上最小的蝙蝠之一,也是唯一一类真正长期居住在竹筒里的哺乳动物。由此,我们开始了对扁颅蝠的研究工作。”
  张树义进一步介绍,扁颅蝠是仅次于凹脸蝠的世界第二小蝙蝠。最小的凹脸蝠体重为2克左右,而扁颅蝠也不过3.5克左右。虽然打开翼膜后看起来比较大,但它们的身体并不比我们成年人的拇指大。扁颅蝠的分布区域比较狭窄,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如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则主要分布在南方,如四川云南贵州、两广地区等。
  张树义的研究生、来自广西的张礼标博士在他的《世界上最小的蝙蝠》一文中回忆道:“在接触扁颅蝠之前,我只知道山洞里和屋檐、墙缝里栖息着蝙蝠。2002年,当恩师张树义要求我开展扁颅蝠研究时,我才第一次从文献中了解到:竹筒里面还能够住蝙蝠。”
  扁颅蝠的搜寻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在开始的一个多月时间,课题组都在扁颅蝠可能出现的毛竹林里漫无目的地寻找着,但毫无收获。有一天,他们在桂林的毛竹林中找到了4只蝙蝠,遗憾的是,经过鉴定,它们并不是扁颅蝠。不过,这次发现也让大家疲惫的精神为之一振,更加相信竹筒里确实可能生活着蝙蝠。
  所有的努力最后终于得到了回报——不久以后,在荆棘丛生的刺竹里,课题组找到了头颅扁平、前后肢有肉质垫、体型极细小的扁颅蝠。
  张树义指出,后续研究表明,广西的扁颅蝠通常都栖息在刺竹、粉单竹、泥竹、青皮竹等竹子内,尤其喜欢布满荆棘的刺竹。最初把搜寻范围确定在毛竹林里当然找不到它们。
  “扁颅蝠的体型非常小,头颅又是扁的,能够利用裂缝开口小到连一支圆珠笔都捅不进去的竹筒。通过选择裂缝开口很小的竹筒,扁颅蝠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躲避天敌的追捕。这种蝙蝠平日都住在竹筒里,晚上才从竹筒里钻出来捕食。事实上,这也体现了在自然界中‘协同进化’机制无处不在。”张树义举例说,“有一种甲虫,雌甲虫用产卵器刺穿竹笋,把卵产在其中。卵孵化后的幼虫就以娇嫩的竹笋为食,蛹化成虫后它们咬破竹笋,破笋而出。这样,竹笋上就留下一个小洞,随着竹笋快速生长,小洞就被垂直拉成了一个一般还不到1厘米宽的裂缝。头颅扁平的扁颅蝠正好利用这个裂缝,侧着脑袋和身体就可以自由进出了。”
  一波三折的拍摄进程
  2002年,在一次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与英国皇家学会蝙蝠专家联合组织的一次科学考察中,张树义与随同拍片的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的田荣有了第一次接触。在这次愉快的合作后,双方都期待着更多的合作。于是,张树义和张礼标成了《雷鸣之夜》的科学顾问,田荣则是编剧兼导演。
  双方期待这次合作能够真实、详尽地呈现以竹筒为家的蝙蝠生活,描绘扁颅蝠的繁殖过程、行为、社会组织结构等奇妙的特殊生活习性和生活过程。
  要拍到扁颅蝠的完整生活,就必须有竹筒内的镜头。但是,尽管只有拇指大小,微型红外摄像头仍然无法直接放入扁颅蝠藏身的竹缝中。田荣在《窥探竹筒里的奇异生命》一文中说道:“我们想了另一个办法——在竹筒上开口子,问题的关键是不能伤害扁颅蝠。经过连续观察和多次操练,我们趁着蝙蝠出外觅食的间隙,把微型红外摄像头安到了竹筒里。”
  摄制组还专门搭建了用于观察和拍摄的蝙蝠棚:这是田荣和张礼标反复讨论之后确定的,专为拍摄蝙蝠飞行捕食画面设计的野外摄影棚(宽20米、长40米、高5米),为保证放养的蝙蝠都能存活,特地挑选了空隙适中的铁丝网作为边网,既能挡住蝙蝠,又能让它们的食物——虫子自由地进入。
  建成蝙蝠棚的当天,太阳刚落山,棚子里就出现了一幅奇异景观:棚里的灯光招来了大量的白蚁。
  很快,藏在竹筒里的蝙蝠纷纷展开双翼,旁若无人地在灯下尽情捕食。这是未曾预料的精彩画面,附近的村民也扶老携幼赶来观看。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可是,从拍摄工作的第四天起,倾盆大雨每天都要光临好几次,整个竹林都被狂风和雷雨笼罩着。
  拍摄工作整个陷入了困境——帐篷的四周完全被雨水包围,里面的景象更凄惨,屋顶在漏雨、地面满是积水、电线和电器不停地短路、摄像机更因潮湿而故障频发,安装在竹筒里的微型摄像头则干脆短路报废了。由此,每一次开机拍摄都成了历险,电线短路和设备短路是家常便饭,摄制工作不知不觉间竟变成了线路检修和设备维护。
  大雨一连下了十几天,幸运的是,摄制组抢拍到了关键环节,预定的拍摄计划仍然按时完成。
  科普作品成功三要素
  21世纪被人类视为科技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更为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信息、生物、海洋、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的高科技、新技术将极大地改善人类的工作状态和生存方式。我国要在这场高新科技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始终拥有并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科技进步的主体是亿万人民群众,因此增强公众的科技意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极为迫切、意义深远。
  而电影电视技术的发展及其后多媒体的出现,使科学思想的宣传和科学知识的传播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通过更加直观的视觉和听觉,想象和理解所看见和听见的各种知识。这种使用电影电视及多媒体传播科学技术的方法已经被现代社会广泛接受。
  张树义认为:一个科普影视作品要取得成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扎实的科学知识积累是成功的基础。“要拍摄好一个科普宣传片必须有相关领域的学者做后盾。”张树义说,“科学研究的目的不外乎两个,探索未知和提高全人类素质,一个科学家应该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贡献给社会,将知识反馈给公众。我们就愿意向公众传播我们正在研究和刚刚发现的成果,把一些全新的知识传输给广大受众,让大家同时能够体会到。”
  高素质的制作人伙伴则是成功的另一个要素。张树义指出,现在很多电视制作人都有些急功近利,做节目追求短平快。曾经有电视制片人在从未接触过相关知识的情况下,要求在一周之内就完成一个纪录片的拍摄。这样当然无法保障作品的质量,而我们拍摄《雷鸣之夜》前后大概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这还是在田荣他们已经对蝙蝠有了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实现的。张树义认为,电视制作人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超的拍摄技巧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学者与电视制作人融洽无间的合作是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媒体工作者都是比较享受生活的人群,与野外科研工作者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令张树义感到意外的是,《雷鸣之夜》摄制组是他看到过的最简朴的媒体工作者。“他们是非常敬业的团队,工作上精益求精,对生活条件要求却很低。”
  “在野外拍摄期间,摄制组与科研组都是同吃同住在野外摄影棚旁边的一个大帐篷里,日夜不停地对扁颅蝠进行观察和拍摄,真正做到了合作的融洽无间。当然,由于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资助而获得充足的经费,也是支撑我们拍摄时追求精益求精的重要原因。”张树义说。
  采访最后,张树义告诉记者,他所承担的另外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也将开始运作。希望他和他的伙伴们在将尖端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普知识的道路上能够从一个成功迈向另一个成功。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