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活动区] 中国发表科技论文数居世界第三 超德国日本 [打印本页]

作者: daten1228    时间: 2008-9-11 19:00     标题: 中国发表科技论文数居世界第三 超德国日本

9月11日消息,据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对2007年的SCI论文数与阅读数分国家、地区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在科学技术论文索引中发表的论文达到7万9674篇,排在美国(29万3371篇)与英国(7万9884篇)之后,位居世界第三。随后是德国(7万3184篇)以及日本(7万531篇)。

2006年,中国发表了6万9684篇论文,居世界第5。去年,中国发表了9990篇(14.34%)论文,只比英国少了100多篇。

如果按大学排名,美国哈佛大学以1万258篇居世界第一。接下来依次为:日本东京大学7308篇;加拿大多伦多大学6170篇;美国洛杉几加利福尼亚大学6000篇;美国密歇根大学5962篇。

作者: daten1228    时间: 2008-9-11 19:01

中国现在进步很大啊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8-9-11 19:40

哈哈,就不知道这些论文被引用的频率排名第几。
作者: 金狼    时间: 2008-9-11 20:08

嘿嘿...质量嘛...
作者: RSPCA2001    时间: 2008-9-11 20:59

问题是发表在哪里?论文产生了多大影响,还是发表了就被忘了?别告诉我是在个县级市的科学月刊上,还不如故事会呢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8-9-11 21:54

这个倒应该都是国际论文,只不过很多conference都是以盈利为目的,门槛低,碰巧国内硕士以上毕业必须发表国际论文,大家一拍即合。。。
作者: chinaliu    时间: 2008-9-12 01:11

一步一步来吧,呵呵总会好的一天的,还是有信心的
作者: Fry    时间: 2008-9-12 05:49

别的国家的科技论文很多都是中国人发的,这样算的话中国人的科技文章就不止7w,那可能就是至少double的问题了,中国的人才流失啊。。不过换一个角度看,中国人才储备也是很可观的。

低质量文章是哪个国家都有的,为了盈利而举办的conference在别的国家那也是一大把一大把的。conference paper能算是国际论文吗?除了极少质量很高的会议,一般的会议文章是根本不算数的。

如果可以用中文写国际文章,那中国人的论文数绝对世界第一,如果中文成为世界标准的话。。。努力吧
作者: Fry    时间: 2008-9-12 06:11

原帖由 RSPCA2001 于 2008-9-11 21:59 发表
问题是发表在哪里?论文产生了多大影响,还是发表了就被忘了?别告诉我是在个县级市的科学月刊上,还不如故事会呢

注意,原文说的是“科学技术论文索引”。sci索引不是阿猪阿狗都收录的,国内只有少数一些核心期刊才会被sci收录。就连很多conference proceeding都不会被收录,这个索引是很严肃的。

不要妄自菲薄。
作者: pavis    时间: 2008-9-12 08:46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8-9-11 22:54 发表
这个倒应该都是国际论文,只不过很多conference都是以盈利为目的,门槛低,碰巧国内硕士以上毕业必须发表国际论文,大家一拍即合。。。


参加国际会议,你去看看,主要是外国人为主。中国人有,但是并不多。。会议费用还是对中国人来说还是很大的负担啊
作者: bbbinbin    时间: 2008-9-12 08:58

原帖由 RSPCA2001 于 2008-9-11 21:59 发表
问题是发表在哪里?论文产生了多大影响,还是发表了就被忘了?别告诉我是在个县级市的科学月刊上,还不如故事会呢

SCI,这个不需要科普吧?
作者: roxymusic    时间: 2008-9-12 12:32

垃圾超多
作者: cherubyupan    时间: 2008-9-12 14:16

无聊.都是觉得人家写的是垃圾自己写的最好

[ 本帖最后由 cherubyupan 于 2008-9-12 15:54 编辑 ]
作者: pavis    时间: 2008-9-12 15:10

原帖由 cherubyupan 于 2008-9-12 15:16 发表
无聊.都是觉得人家写的是垃圾自己写的最好


貌似还是有个公断存在的!!如果A说B的是垃圾,C的是漂亮的论文呢?
作者: cherubyupan    时间: 2008-9-12 15:15

无聊
作者: bbbinbin    时间: 2008-9-12 15:15

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 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 

反正国内做的评估啥的说中国好的都是假的,这次用SCI说话了,还能被说成垃圾,真无语了。

[ 本帖最后由 bbbinbin 于 2008-9-12 16:17 编辑 ]
作者: cherubyupan    时间: 2008-9-12 15:22

我不怀疑国内做科研人的实力中国许多实验室本来就不错,要说做纯科研中国人是莱塞的。我以前实验室cell blood nature pnas发的肯定比这里实验室的多的多。而且中国在国内的人发同样if的文章要比在国外的人难很多。许多editor 或referee看到是中国本土发的文章就印象式套上英语差的形象。
没必要去怀疑国内做科研人的能力。
作者: bbbinbin    时间: 2008-9-12 15:26

原帖由 cherubyupan 于 2008-9-12 16:22 发表
我不怀疑国内做科研人的实力中国许多实验室本来就不错,要说做纯科研中国人是莱塞的。我以前实验室cell blood nature pnas发的肯定比这里实验室的多的多。而且中国在国内的人发同样if的文章要比在国外的人难很多。许 ...

恩,很多随便评论垃圾的人自己根本不看论文。真要是多看了几篇paper,就知道老外的灌水水平了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9-12 15:28

原帖由 cherubyupan 于 2008-9-12 15:22 发表
没必要去怀疑国内做科研人的能力。

我觉得人们怀疑的是国内的一切,是政府的一切

对进步的讽刺和嘲笑,对出了事故的嘲笑和挖苦

不过没办法,一个过程,谁让我们国家那么糟糕,老百姓们也要一个发泄的途径
我觉得娱乐一切也挺好的
作者: pavis    时间: 2008-9-12 15:30

原帖由 bbbinbin 于 2008-9-12 16:26 发表

恩,很多随便评论垃圾的人自己根本不看论文。真要是多看了几篇paper,就知道老外的灌水水平了


分人吧!有的就是垃圾,有的不是。关键看评论的人和他是不是评论他熟知的领域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9-12 15:31

原帖由 bbbinbin 于 2008-9-12 15:26 发表

恩,很多随便评论垃圾的人自己根本不看论文。真要是多看了几篇paper,就知道老外的灌水水平了

好像随便一个小idea,在一个很简单的情况下(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情况)论证一下就能发一个paper了

有些review的人也很糟糕,根本就没有看文章就写评语,人家整篇文章论证的东西,他在评论里却说没有提
作者: almighurt    时间: 2008-9-12 15:39

呵呵举个例子。一个国家的整体科技实力就像成年男子足球队,这种论文实力,大学实力都是群众基础就像下面的青少年足球队。
有的国家成年男子足球队踢的不错,经常进个8强,4强什么的,可是U23,U21从来成绩很差。有的国家少年足球队不错,什么土伦杯,世青赛还能屡屡进个8强什么,可是成年队却是标准的国际笑话。


作者: pavis    时间: 2008-9-12 15:40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论,有争论的地方就会很热闹!哈哈
作者: m2p    时间: 2008-9-12 15:43

原帖由 almighurt 于 2008-9-12 16:39 发表
呵呵举个例子。一个国家的整体科技实力就像成年男子足球队,这种论文实力,大学实力都是群众基础就像下面的青少年足球队。
有的国家成年男子足球队踢的不错,经常进个8强,4强什么的,可是U23,U21从来成绩很差。有的 ...

你这个例子不好。中国足球青少年打得稍好,是因为他们首先是几乎全日制职业训练出来的,其次他们改了年龄。所以我们是那职业的超龄球员去打外国的业余小孩,我们当然成绩好点。
但科研水平不分年龄组,而且大家都是职业水准。中国科研的不足是不胜枚举的,但进步也是明显的。大浪淘沙,能有这个量,早晚也会出来实实在在的成果。
作者: pavis    时间: 2008-9-12 15:57

科研论文主要代表了一种基础研究。关键是中国那些不需要发文章的工程研究领域实力太差。她就缺乏一种SCI这类的标准去衡量。而工程研究却正是一个大国科技力量的根本。。。
作者: 山区人民爱照相    时间: 2008-9-12 16:01

前几天看了篇施一公和饶子和写的东西,有个观点挺好的,论文,诺贝尔奖,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不该是刻意追求的目标。
延伸一下,奥运金牌也是这个道理
作者: 山区人民爱照相    时间: 2008-9-12 16:04

原帖由 pavis 于 2008-9-12 16:57 发表
科研论文主要代表了一种基础研究。关键是中国那些不需要发文章的工程研究领域实力太差。她就缺乏一种SCI这类的标准去衡量。而工程研究却正是一个大国科技力量的根本。。。


工程领域,更需要一个大环境和体制的支持,一扯就能扯远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8-9-13 00:48

原帖由 pavis 于 2008-9-12 09:46 发表


参加国际会议,你去看看,主要是外国人为主。中国人有,但是并不多。。会议费用还是对中国人来说还是很大的负担啊

我们专业,IEEE在东亚日韩中都有举办conference,特别方便中国人投稿。此外一般的conference也有10~20%的中国人发表论文。数量算起来自然就不少。关键原因说了,国内现在高校硬性规定硕士博士必须是发表sci论文才能拿到毕业证,所以发论文也变成了应试能力的一种。

顺便说一句,国内的中文期刊基本就是垃圾,哪怕是SCI榜上有名。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8-9-13 01:22

所谓SCI,IF什么的,只能忽悠忽悠门外的人。我稍微总结一下国际论文中得国人发表论文的一些特点(以本人专业为限,IEEE论文):
1。首先就是理论公式以及推导特别具体复杂,占篇幅嘛,用来提高文章的观感(有的和文章关系根本不大)
2。研究领域单一,譬如国内某某教授在dcdc领域较强,然后那边出来的论文似乎就永远是那个主题那个topology,改动1,2个小点,又是一篇新论文
3。实验论证大大缩水。譬如文章开头说这个算法应用在兆瓦级的inverter上,包括simulation都很帅,到了实验的时候就变成1kw的小prototype,降低难度。而事实上这样的论文并没有验证实际工况(兆瓦),有没有意义还是个问号。此外,为了获得良好的一致性(理论,simulation和experiments),测量结果都故意选择一两个近乎完美的工况,得出皆大欢喜的summary。
4。索引列表超长。因为他们了解到IEEE对于文章的索引率有要求,所以猛加料,让reviewer忙不过来阅读索引。事实上有些引用根本和他的论文对不上。我review过几篇文章下来的结论是,看一片文章的价值,你只要检查一下他的引用就可以估计得89不离10了。
5。算法过于理论。很多都是纯学术研究的,prototype也就是为了这篇paper,而不是用于解决来自工业界的project(实际问题)。

当然外国paper中也有这些问题,但没国内这么普遍的。

只要把以上1,2,3,4点都吃透了,那么各位距离自己发表所谓SCI论文也就不远了。:naughty:
作者: 山区人民爱照相    时间: 2008-9-13 02:29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8-9-13 01:48 发表

我们专业,IEEE在东亚日韩中都有举办conference,特别方便中国人投稿。此外一般的conference也有10~20%的中国人发表论文。数量算起来自然就不少。关键原因说了,国内现在高校硬性规定硕士博士必须是发表sci论文才 ...


sci只覆盖journal,不管conference吧。不然怎么每年出的叫jcr呢
作者: Fry    时间: 2008-9-13 06:29

sci基本只覆盖journal,但是很少数极高质量的conference proceeding也会有收录。

sci没有必要过高评价,玩得熟的一年发个两三篇很正常,但是分专业,做理论研究的,物理数学医学之类领域的,来两个double都不用太奇怪,做工程的做力学的,有的一年两篇就很了不起,这导致不同专业journal的impact factor有巨大区别,也导致某些领域的某些杂志被人称为“垃圾”。发文章看策略,一样东西截开分几篇文章发的在国外是相当普遍的,同样东西加个不同应用又发几篇文章的老外也大有人在。我上一篇sci文章现在自己再看都会觉得惭愧。国内的学术氛围比较浮躁这个大家心里都清楚,但是国内的人要发到国外journal,首先英语就是个门槛,起点就比别人低,事实上不公平。另外,国内的博士生靠发conference paper来凑数我不敢确定,因为sci基本不收录会议文章。

国内研究水平不是世界第一,但是没有必要开口闭口就垃圾。我相信这里的人都是希望中国的研究水平真正搞上去的,而不是为了过嘴瘾骂两句垃圾来显示与众不同。要是国内真的垃圾了,对我们有个屁好处。慢慢来,不够好的地方是会改善的。骂垃圾的,不如用自己实际行动去让它变得更好。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8-9-13 09:20

原帖由 山区人民爱照相 于 2008-9-13 03:29 发表


sci只覆盖journal,不管conference吧。不然怎么每年出的叫jcr呢

各个行业不同的,ieee比较懂得赚钱,所以要被杂志收录先成为conference paper,也有一些直接被sci收录。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8-9-13 09:26

原帖由 Fry 于 2008-9-13 07:29 发表
国内研究水平不是世界第一,但是没有必要开口闭口就垃圾。我相信这里的人都是希望中国的研究水平真正搞上去的,而不是为了过嘴瘾骂两句垃圾来显示与众不同。要是国内真的垃圾了,对我们有个屁好处。慢慢来,不够好的地方是会改善的。骂垃圾的,不如用自己实际行动去让它变得更好。


国足水平不是世界第一,但是没有必要开口闭口就垃圾。我相信这里的人都是希望国足水平真正搞上去的,而不是为了过嘴瘾骂两句垃圾来显示与众不同。要是国足真的垃圾了,对我们有个屁好处。慢慢来,不够好的地方是会改善的。骂垃圾的,不如用自己实际行动去让它变得更好。

国内拼论文数量就跟拼奥运金牌数目一样,还不如奥运金牌。奥运金牌至少证明了中国在某些领域确实达到了颠峰水平(不谈平均水平),但是那些行政命令下搞出来的论文数量的质量如何,看看索引率就知道了。导致论文数量虽然多,国内的科研实力却依然在较低层次徘徊。当然这个并不只是高校的问题,说下去又会扯远。至于国内某些sci期刊,只要教授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搞定的事情——review速度奇快。

[ 本帖最后由 jiejiedog 于 2008-9-13 10:37 编辑 ]
作者: helloworld    时间: 2008-9-13 23:43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8-9-13 02:22 发表
所谓SCI,IF什么的,只能忽悠忽悠门外的人。我稍微总结一下国际论文中得国人发表论文的一些特点(以本人专业为限,IEEE论文):
1。首先就是理论公式以及推导特别具体复杂,占篇幅嘛,用来提高文章的观感(有的和文 ...


貌似这些是德国人发的paper的通病,而非中国人的。至少从我帮我同学改过的东西来看,最大问题是有东西说不清楚;而德国人很多是没东西也说得头头是道。科学领域里面一是有权威压制,二是有英文表述上弱点。即便是科学领域里面,游戏规则也仍旧是一个西方规则主导的。我觉得中国人很不容易的。

另外,我不觉得SCI是忽悠门外的人的。

[ 本帖最后由 helloworld 于 2008-9-14 01:18 编辑 ]
作者: helloworld    时间: 2008-9-13 23:56

原帖由 Fry 于 2008-9-13 07:29 发表
sci基本只覆盖journal,但是很少数极高质量的conference proceeding也会有收录。

sci没有必要过高评价,玩得熟的一年发个两三篇很正常,但是分专业,做理论研究的,物理数学医学之类领域的,来两个double都不用太 ...


同意,至少觉得aachen某些所的某些group就是这样子的,一篇东西换个写法,改改边角,投向不同地方,可以吃上好几年,而东西本身就是往权威上硬靠被接收的。我觉得中国人有了如此成就很了不起。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中国留学生总是自己瞧不起自己,被别人埋汰久了,失去了自信么?
作者: helloworld    时间: 2008-9-14 00:18

[quote]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8-9-13 10:26 发表

academic circles 里的人最基本的品质是要实事求是。说话是要有根据的。觉得最后一句话……
作者: Fry    时间: 2008-9-14 05:10

原帖由 helloworld 于 2008-9-14 01:18 发表
[quote]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8-9-13 10:26 发表

academic circles 里的人最基本的品质是要实事求是。说话是要有根据的。觉得最后一句话……

jiejiedog那帖里最后一句话我倒不太怀疑,因为这种事情在国外也比比皆是,谁要是跟某个期刊主编熟的,他那的人发文章都喜欢往那个期刊投,很正常,外国人也是人,都讲人情世故。我也希望自己老板办个期刊或者当某个期刊的主编,这样至少不会被学术对手挤兑,这也就是你说的被学术权威压制了。

前面那么多回帖,我主要是想说中国人的问题在外国人身上也同样存在,我们没有必要对自己人太苛刻,对于中国取得的成绩我们应该肯定,对于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当然应该正视,但是关键在于需要用一个positive的态度去对待,而不能因为有缺点而全盘否定之或者立马冠上垃圾的帽子。骂一两句很容易,你我他都可以,但是真正用心改善中国现状的人才是值得尊敬的,所以我很佩服那些干实事的人。出国了,外国人会始终认为我们是中国人,即使移民了在国外生孩子了,外国人提起你们孩子的时候还是会说“oh, that Chinese”,所以中国和我们这些在国外的人是始终有着关联的。扯得有点远,不好意思。
作者: cherubyupan    时间: 2008-9-14 15:25

:naughty:

[ 本帖最后由 cherubyupan 于 2008-9-14 16:53 编辑 ]
作者: cherubyupan    时间: 2008-9-14 15:26

国外的杂志都一样的,和主编关系好发的就快。每个行业每个教授都有自己的圈子的,至于里面怎么运作的和国内没啥2样的。conference的paper在我看来更是胡扯了
原帖由 Fry 于 2008-9-14 06:10 发表 jiejiedog那帖里最后一句话我倒不太怀疑,因为这种事情在国外也比比皆是,谁要是跟某个期刊主编熟的,他那的人发文章都喜欢往那个期刊投,很正常,外国人也是人,都讲人情世故。我也希望自己老板办个期刊或者当某个 ...

作者: 束子    时间: 2008-9-14 15:27

现在的学术界越来越像黑社会了,圈子里不少人就靠这种会议发财的
作者: cherubyupan    时间: 2008-9-14 15:35

说到底文章再多有个p用关键能投如实际换成老人头或者欧元那才比较有意义。否则都是假的。而且即使许多if很高的文章估计10个人8个去重复也重复不出相同结果的

[ 本帖最后由 cherubyupan 于 2008-9-14 16:49 编辑 ]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8-9-14 21:41

原帖由 cherubyupan 于 2008-9-14 16:26 发表
国外的杂志都一样的,和主编关系好发的就快。每个行业每个教授都有自己的圈子的,至于里面怎么运作的和国内没啥2样的。conference的paper在我看来更是胡扯了


别的行业不敢说,至少ieee的大多数国际conferenc录取文章都是匿名review(不同权威循环review)。不像国内某些所谓核心期刊,一朋友急着毕业,教授打了个电话,2,3天就告知被录取,2个月后发表。这样的核心期刊有意义么?

至于为国内sci文章数量上来而盲目的人,我想是不是你们没有在国内大学学过,怎么纯洁的象小白兔一样。就算你们国内没有机会经历国内学术界的黑暗,每年rwth也有不少交换学者,问问他们吧!不要以为爱国是你们的专利,不看到这事件背后的问题而盲目欢喜不会让祖国更强大。

最后关于ieee喜好办conference的原因,应该是因为电子行业和工业界联系很紧密,每次会议都是大公司show推销新产品的机会,所以才有前两年日本韩国中国抢着要办的问题吵得头破血流,最后某ieee大佬亲自出马告诉他们“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矛盾得到解决,可见办conference有多热门。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8-9-14 21:47

原帖由 cherubyupan 于 2008-9-14 16:35 发表
说到底文章再多有个p用关键能投如实际换成老人头或者欧元那才比较有意义。否则都是假的。而且即使许多if很高的文章估计10个人8个去重复也重复不出相同结果的


文章多跟学历高一个道理,近到求职时成为要求高薪的资本,远到将来评职称评教授。要不然国内那些前期攒足了原始积累的钱的教授几乎一定会砸钱提高论文数量呢。
作者: helloworld    时间: 2008-9-16 22:43

只能说rwth 每年有“不多”的交换学者,不是“不少”。 对这所大学的internationality 不多谈。有几个回复的帖子怎么让人感觉,不少人是有感于国内学术的黑暗跑出来的?

我只知道对别人的成果要肯定,对同行要尊重,否则Permanent-Head-Destruction 这个称呼就是事实了。

最后想起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
看来,这句话目前在中国人和西方人里都很流行。希望中国人这么做只是警醒自己,不是试图去砸毁别人从而赢得自己心理上的某种成就感。
作者: cherubyupan    时间: 2008-9-17 07:51

这里粪青,自我感觉超好的人很多,习惯了就好了
原帖由 helloworld 于 2008-9-16 23:43 发表 只能说rwth 每年有“不多”的交换学者,不是“不少”。 对这所大学的internationality 不多谈。有几个回复的帖子怎么让人感觉,不少人是有感于国内学术的黑暗跑出来的?我只知道对别人的成果要肯定,对同行要尊重 ...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8-9-17 09:06

金碧辉:现在是提高中国论文质量的关键时刻了
文献计量学专家金碧辉研究员访谈


2008年5月16日,汤姆森科学论文检索的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的SCI论文数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首次超过日本位居第四,而且只比位居第二的英国少将近4000篇,比位居第三的德国少400篇。这一数据说明中国的科学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四了吗?

“不能! 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SCI论文数据的排序只是一个单一指标,而科学实力的内涵十分丰富,两者不能简单地画等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研究员、文献计量学专家金碧辉说。

5月28日,首届中国卓越研究奖暨科学引文中国论文在北京举行。会议前夕,金碧辉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专访,谈了她所关注的文献计量指标与评价、中国科学的数量与质量等问题。

数字背后有陷阱

金碧辉说,论文数量只是科学产出能力的一个方面,可以用来表征科学研究的规模。这是因为每个科研人员每年产出的论文是有限的。科研人员越多,科学论文也越多。两者应该是正相关关系。

金碧辉是《科学观察》主编、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科学前沿分析中心的负责人,该中心利用汤姆森科技集团公司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中的6项指标,在19个学科的范围内测评了各国的科学地位。结果发现,在1992~2003年的时间窗,中国位于世界第15位,在1995~2006年的时间窗,中国上升到世界第8位。在1996~2007年的时间窗,中国驻足在第8位。“下一个时间窗,中国在世界科学中的地位能否提升,很难预测。因为它取决于中国高质量的成果有无增加。”

具体分析还显示,我国19个学科在世界科学中的地位有前有后,数学、化学、材料和物理学是我国的优势学科,工程技术和计算机也有较好的显示度,但包括生物学和医学在内的生命科学相对比较落后。“虽然我国的生命科学在6项指标上的绝对值均有明显提升,但是,提升的速度尚不敌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

金碧辉强调,在微观层面上,当定量数据被用来作为评价指标时,具有很多的局限性,如果对这些局限性认识不足,就会落入数字背后的陷阱中。“当我们简单地用定量数据直接作决策时,就必然会出现玩弄数据游戏的现象,比如,合理的自引是学术继承性的表现,但为了获得更多的‘业绩’,就会产生恶意自引,科研人员的行为被扭曲,学术原生态环境被破坏,在这样一种数据环境下统计出来的指标,其指征性和合理性要大打折扣。”

被扭曲的行为

在中国,对研究人员进行定量评价的一个显著例子就是用影响因子来计算业绩,其公式为“期刊影响因子×论文数量=奖金”。金碧辉说:“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创举’,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讨论。”

一是期刊影响因子与论文质量的关系,期刊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一个指标。对绝大多数期刊而言,对期刊影响因子作出贡献的论文只是很少一部分。上述公式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少数重要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很不合理地均摊到全部的论文,结果是人为降低了重要成果的学术价值,又不恰当地抬高了平庸之作就论文而言,在某期刊上发表论文只能说明经过同行评审,该论文的作者具备了在该刊发表论文的能力;至于这篇论文的研究成果究竟有多大的学术影响和学术价值,还需要经过世界范围内同行的“评议”,这种评议形式就是“引文”。

二是将影响因子和SCI论文与奖金挂钩的做法,这种做法在不经意间将“功利”引入了科学。如果科学是为了功利,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了。

她认为,科研管理部门在用影响因子和论文数测评科研人员的绩效时,初衷是为了鼓励大家提高论文水平,但这种做法恰恰是在评价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导向上发生了错位。“希望激励科研人员做出更好的研究成果的初衷无可非议。但从实际结果来说,这种做法是在引导科研人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到高影响力的期刊上。”她强调,数据是一种刚性指标,“刚性指标很可能会挫伤科学家的创造力,甚至会扭曲科研人员的科研行为,将科学问题驱动的科研动机扭曲成追求文章数量的科研动机。这是很危险的,对于中国科学的长远发展和提升中国科学的质量有百害而无一益”。

“愚蠢的中国指数”?

自从SCI数据被作为一种“客观评价”标准以后,科学家们一直在谴责这种做法,中国的科学家们甚至将这种做法称为“愚蠢的中国指数”(Stupid Chinese Index,SCI)。

所谓“愚蠢的中国指数”不是指SCI本身的愚蠢,问题在于在它的使用中加入了中国人的不当行为。“在中国,SCI基本上是被本末倒置地使用了。”金碧辉说。

1964年,当美国文献情报学家尤金·加菲尔德博士首次提出“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的概念时,他的本意是希望通过跨学科的检索方法,将数据整合起来,这样,一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往往可以为另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者带来科学发现的新机会。今天,利用SCI数据,研究人员还可以追踪所在领域的前沿以及自己论文被引用的情况,从而发现同行的、自己的研究的新价值、发现新的前沿等。

但在中国,SCI却更多地被用于评价。“我们有相当一部分科研人员,包括博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的初始阶段并没有利用SCI强大的检索功能(或其他的数据库)去获得前人的重要研究成果,于是就进入了起点不高的自娱自乐的科研过程。只是当科研成果发表后才来利用SCI检索一下自己论文的被引用情况。有些人很奇怪,为什么我的论文没有人引用?对此,我一点都不诧异。起点不高的平庸之作当然无人问津。”

“在Stupid Chinese Index一词中,我更愿意把Chinese翻译成‘中国人’。因为SCI作为全球的大型数据库,从来没有获得过Stupid SCI Index的称号,相反,它以独特的引文检索功能和强大的分析功能而誉满全球。Stupid Chinese Index正是对目前滥用定量评价指标做法的批评和嘲讽。面对这样的批评,需要反省的是我们自己,不应将滥用的负面结果强加于SCI或定量评价指标。”她说。

坚持同行评议

大约在十几年前的中国,由于同行评议过程牵扯进太多的“关系”,同行评议体制失信。于是,引入了文献计量指标。为了提高论文发表水平,南京大学率先鼓励研究人员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

金碧辉认为,鼓励发表SCI论文和以SCI数据作为评价指标,在中国科学发展的特定时期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实现了论文数量的指数型增长,比如,1997年,美国SCI论文数是中国的40.6倍,到2007年,这一差距已经缩小到10.9倍。

“经历了15年的发展和积累后,中国科学在今天和今后应走向成熟期,实现质量上的突破,鼓励更多高水平、高影响力的论文。从低量级起步,我们可以实现大跨度的发展。而今天,中国科学已经处在高位上向前推进的现实中,可以说,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依靠高水平研究成果的铺垫。这就需要中国科学家们高度关注世界同行的科研动态,更要在世界先进成果的起点上进行原始性创新。现在是提高中国论文质量的关键时刻了。”

实现质量上的突破,需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建立起公平、公正的同行评议制度,建立起能够解决和协调科学共同体内部问题的科学自组织机制,是中国科学家和科技管理工作者共同面对和共同解决的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问题。”

她建议完善并坚持中国科学界的同行评议制度。“现代科学在中国落地的时间不长,因而中国的科学民主还在培育之中,学术经验和科学传统还在积累之中。在这样的阶段,中国科学界的同行评议难免有失信之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然摒弃同行评议。美国发达的科技水平背后有一个成熟的科学技术体系,其中也包括了经过300年锤炼的成熟的同行评议制度。1993年美国颁布的《政府绩效法》(GPRA)中就明确指出,为确保世界级研究水平而对科学事业进行管理,同行评议是基础。研究项目要由科学专家来评定其价值,资金的配置也须以研究项目的科学价值为依据。时至今日,美国的同行评议制度仍然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

“尽管同行评议有自身的问题,对于大多数问题应该通过科学的自组织系统,由科学家自己来解决。这样就能够在充分暴露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自组织系统的自身免疫力,建立其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政府的政策或科技管理部门的主要角色是改善科学研究的环境,应该为建立这样一种科学自治能力创造条件支持,应该让中国科学界在评价中把握科学家自己的话语权。”

她强调,文献计量数据不能替代任何决策,而是为同行专家作出更加公正判断提供参考信息,应合理利用而不是盲目滥用文献计量指标。“盲目滥用文献计量指标就等于剥夺了中国专家在科研成果质量评价以及科研人员科研绩效评价的话语权。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在不经意间将质量评价的话语权拱手让给了有关的数据库。这显然也不利于中国科学发展。”

“科学的科学发展观”

无论是在国家还是在个人层面,对科学能力进行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衡量表现并发现潜力。

上面提到的美国《政府绩效法》(GPRA)中还对美国各部门如何确保美国科学的卓越地位作出了各种规定,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联邦科学机构必须明确各自在科学发展中的定位与性质,制定实现国家目标的最佳的可行性角色的评估战略。适当的评估战略应当鼓励美国科学能力的最有效的使用,保持和提高研究系统的优越性和响应性;一些被采用的评估方法应该精确地反映出被评估项目的优先权。造成那些引起负面动机的绩效指标必须被消除,因为它们比根本没有指标更糟糕。”

金碧辉认为,美国《政府绩效法》中的有些法理和规定恰恰是目前中国的科研评价实践中感到困惑的问题。这一点也正好说明科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也一定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我们需要以科学的科学发展观来统领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国科学的发展应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转变。

“到2020年,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将会提高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并力争科学技术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胡锦涛总书记也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重申了‘用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国家已经在宏观战略层面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出了更高水平上的保障条件和具体的目标。这就意味着现有的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均将面临重大挑战,需要前瞻性地研究并形成一套与新的发展环境相适应的科研管理理念和方法。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中国是在着力进行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和基础结构的调整与布局;第二个阶段,中国科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这一阶段是以规模激增和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那么今后的15年,应该是中国科学技术乘势而上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中国科学能否在一定数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取决于“提升质量”的理念能否成为每个科研人员的科研意识,取决于科研人员的科研动机能否回归到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轨道上来。质量是中国科学的永恒主题。”
作者: Fry    时间: 2008-9-17 09:30

唉,没什么好辨论的。我的观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肯定成绩“,“正视缺点”和“积极看待”这几个词已经反复使用了。其实这里本来根本没有矛盾对立的两方,只是着重点不同罢了。要说服意见不一样的人基本是一厢情愿,只要双方出发点和目标一致的话就可以坐下来一起喝一杯了。
作者: cherubyupan    时间: 2008-9-17 09:43

发conference paper的人说SCI paper的人的文章是垃圾很能理解的
原帖由 Fry 于 2008-9-17 10:30 发表 唉,没什么好辨论的。我的观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肯定成绩“,“正视缺点”和“积极看待”这几个词已经反复使用了。其实这里本来根本没有矛盾对立的两方,只是着重点不同罢了。要说服意见不一样的人基本是一厢情愿 ...

作者: 山区人民爱照相    时间: 2008-9-17 09:57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8-9-17 10:06 发表
金碧辉:现在是提高中国论文质量的关键时刻了文献计量学专家金碧辉研究员访谈

2008年5月16日,汤姆森科学论文检索的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的SCI论文数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首次超过日本位居第四,而且只比位居第二 ...


金碧辉,这名字好耳熟,日文名好像叫川岛芳子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8-9-17 09:58

who told u 我没发transaction了?某些人发表的国内论文(SCI)也好意思算 碰到了你的同行还不时原形毕露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8-9-17 09:59

原帖由 山区人民爱照相 于 2008-9-17 10:57 发表


金碧辉,这名字好耳熟,日文名好像叫川岛芳子

你太有才了:astonishment: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9-17 10:04

一步步来的,数量不先上去,靠什么来提高质量?

难道上来就要求都是高质量文章?
先靠一定措施来提高数量,有了基础在改进措施来提高其中高质量的文章数量

这条路走的不对吗?
现在第一步见到效果了,有了走第二步的基础了,这不是好事吗?
作者: Fry    时间: 2008-9-17 10:10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8-9-17 10:58 发表
who told u 我没发transaction了?某些人发表的国内论文(SCI)也好意思算 碰到了你的同行还不时原形毕露

发文章到国内sci期刊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但是我从没发过文章到国内期刊。辩论也是需要有positive的态度,我说过,这里没有互相矛盾对立的双方。如果我在亚琛,很愿意请你喝一杯。

[ 本帖最后由 Fry 于 2008-9-17 11:48 编辑 ]
作者: Fry    时间: 2008-9-17 10:11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8-9-17 11:04 发表
一步步来的,数量不先上去,靠什么来提高质量?

难道上来就要求都是高质量文章?
先靠一定措施来提高数量,有了基础在改进措施来提高其中高质量的文章数量

这条路走的不对吗?
现在第一步见到效果了,有了走 ...

正解。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8-9-17 10:18

我的原意很简单,论文被引用的频率比文章数量重要的多.结果一瓢好像被踩到尾巴的人就跳出来...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9-17 10:24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8-9-17 10:18 发表
我的原意很简单,论文被引用的频率比文章数量重要的多.结果一瓢好像被踩到尾巴的人就跳出来...

原帖说现在中国论文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数量基础

这是一个好事,大家看到了觉得值得高兴一下,国家是一直在往好了在发展
虽然不足还是很多,不过既然有进步就值得表扬,希望能继续改进不足

你觉得呢?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9-17 10:27

还是你觉得在某个人获得某个成就之后来发个帖庆祝一下的时候,对他说:“你这算什么,要怎么怎么样才牛逼,和那个谁谁比你还差远了”这种做法是很合适很正确的?
作者: 山区人民爱照相    时间: 2008-9-17 10:37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8-9-17 11:04 发表
一步步来的,数量不先上去,靠什么来提高质量?

难道上来就要求都是高质量文章?
先靠一定措施来提高数量,有了基础在改进措施来提高其中高质量的文章数量

这条路走的不对吗?
现在第一步见到效果了,有了走 ...


有了数量不代表将来质量就肯定可以上去,关键是机制,如果机制鼓励数量,忽略质量,那结果就是始终在数量上增长。数量可以量化,质量就很难,天朝的机制就是擅长拿数字代表一切,从大跃进到GDP,都是在追求一个数字目标,造成现在的粗线条豪放式发展。
一个可以评价质量的机制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评价数量,按现在的社会状况,哼哼
作者: Nutte    时间: 2008-9-17 10:47

原帖由 RSPCA2001 于 2008-9-11 21:59 发表
问题是发表在哪里?论文产生了多大影响,还是发表了就被忘了?别告诉我是在个县级市的科学月刊上,还不如故事会呢

对啊,某些人得意的时候看看自己SCIENCE,NATURE有几篇了。(很多省都没一篇啊)
诺贝尔奖几个了?
真阿Q,文章抄袭还不如故事会呢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9-17 10:49

原帖由 山区人民爱照相 于 2008-9-17 10:37 发表


有了数量不代表将来质量就肯定可以上去,关键是机制,如果机制鼓励数量,忽略质量,那结果就是始终在数量上增长。数量可以量化,质量就很难,天朝的机制就是擅长拿数字代表一切,从大跃进到GDP,都是在追求一个数字目标,造成现在的粗线条豪放式发展。
一个可以评价质量的机制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评价数量,按现在的社会状况,哼哼

有了数量不代表质量肯定能上去没错
可是没有数量,质量肯定上不去

想要质量上去,首先要做到的是数量先上去,没有基础,上层建筑免谈

无论如何,现在数量上去了肯定比数量都没来的好,不是么?

至于机制,至于将来会怎么,没人说的准,不过中国这些年在各方面的进步都是可见的
如果要往最坏的地方看,中国倒退回五代十国都是可能的

机制是可以改变的,鼓励数量时期的机制肯定是和提高质量时的机制显而易见不会是同一个
中国现在就是一步步改革,只要政府愿意改,这一步步就能继续走下去

如果你要讨论政府愿不愿意改,那就是另一个大话题了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9-17 10:50

简单一句话,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要一步步解决的
不过进步也是可见的,是值得欣喜的
作者: Fry    时间: 2008-9-17 10:54

原帖由 cherubyupan 于 2008-9-17 10:43 发表
发conference paper的人说SCI paper的人的文章是垃圾很能理解的

发conference paper有一个好处,就是公费旅游。我们这儿的中国人喜欢往国内发conference paper,因为可以公费回国度假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9-17 10:54

原帖由 Nutte 于 2008-9-17 10:47 发表

对啊,某些人得意的时候看看自己SCIENCE,NATURE有几篇了。(很多省都没一篇啊)
诺贝尔奖几个了?
真阿Q,文章抄袭还不如故事会呢

恩,诺贝尔是20年就能出一堆的
所有政策都是没有负效应的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8-9-17 11:23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8-9-17 11:24 发表

原帖说现在中国论文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数量基础

这是一个好事,大家看到了觉得值得高兴一下,国家是一直在往好了在发展
虽然不足还是很多,不过既然有进步就值得表扬,希望能继续改进不足

你觉得呢?

我一点不觉得值得高兴.
追求论文数量让国内学术界务虚,对国家工业发展不是好事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9-17 11:25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8-9-17 11:23 发表

我一点不觉得值得高兴.
追求论文数量让国内学术界务虚,对国家工业发展不是好事

有什么办法可以在没有数量的时候提高质量吗?
或者有什么政策可以让数量和质量同时上升?
作者: bbbinbin    时间: 2008-9-17 11:28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8-9-17 12:25 发表

有什么办法可以在没有数量的时候提高质量吗?
或者有什么政策可以让数量和质量同时上升?
重用RWTH毕业的学生,分房子啥的,比如我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8-9-17 11:39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8-9-17 12:25 发表

有什么办法可以在没有数量的时候提高质量吗?
或者有什么政策可以让数量和质量同时上升?

If each paper is based on a concrete industry project, its quality can be guaranteed.
In Europe, the universities:
receive an industry project -> work on it -> construct a prototype for the project -> solve the problem for the industry -> write the paper -> prototype used by the company
In China:
request of paper -> create a topic without industry applications -> construct the prototype for this paper -> do the measurement according to the review requirements -> write paper -> prototype becomes useless or be used for another paper
:noway: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9-17 11:57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8-9-17 11:39 发表

If each paper is based on a concrete industry project, its quality can be guaranteed.
In Europe, the universities:
receive an industry project -> work on it -> construct aprototype for the project -> solve the problem for the industry-> write the paper -> prototype used by the company
In China:
request of paper -> create a topic without industry applications-> construct the prototype for this paper -> do the measurementaccording to the review requirements -> write paper -> prototypebecomes useless or be used for another paper

中国的大学有多少机会能receive industry project?
欧洲这里的机制是多少年建立起来的?

中国那些老的教授,拿博士硕士当便宜工用的,有多少机会是解除工业界先进项目的,中国又有多少项目是走在技术前沿的?
中国到现在为止,一直是以低科技含量来提升国家经济实力的,现在开始要往高科技方向转型,在工业界一直干低技术活的时候,高校和科研机构又哪来的科技项目可以来写出高质量paper?

中国的那些老教授,又多少又是现在年轻的政府官员可以改变的了的

中国现在走的路:教授年轻化(有易于进行学术界的改革),将国家经济从低技术含量的生产业向高科技工业转型(如果同时能加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联系,就能让学术界获得更多的项目)

当这些路没有走完,你从哪里获得写出高科技论文的基础???

你用欧洲来和中国比,就要全方位的比较,不是光比较学术界,学术界要有高质量论文,相关的条件都要满足才能实现
要猪长的壮长的好,就要喂好饲料,所以你就先要生产好饲料的厂,还要有生产好饲料的原料和技术
在这之前,我们只能用多养猪来满足对肉的需求,
作者: cherubyupan    时间: 2008-9-17 12:09

你说的不对。其实关键是胡哥没把位置给你楼上的,否则中国估计早就赶超美国和外星人去打擂台了。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8-9-17 12:57 发表 中国的大学有多少机会能receive industry project?欧洲这里的机制是多少年建立起来的?中国那些老的教授,拿博士硕士当便宜工用的,有多少机会是解除工业界先进项目的,中国又有多少项目是走在技术前沿的? ...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8-9-17 12:10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8-9-17 12:57 发表

中国的大学有多少机会能receive industry project?
欧洲这里的机制是多少年建立起来的?

中国那些老的教授,拿博士硕士当便宜工用的,有多少机会是解除工业界先进项目的,中国又有多少项目是走在技术前沿的? ...

Why is SCI so important? is it really important for our country or not? The chinese universities should concentrate on the industry applications rather than on the number of the paper! We won't reach the goal if we are running on the wrong way! even 100 years later!
For example, the company where i work, does not care about the SCI paper at all. Actually we have few publications in years. But still the company owns a good name in the certain field. If chinese universities can focus on improv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mpus and the industry, even if there is no paper generated, it is acceptable and should be encouraged.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9-17 12:23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8-9-17 12:10 发表

Why is SCI so important? is it really important for our country or not?The chinese universities should concentrate on the industryapplications rather than on the number of the paper! We won't reach thegoal if we are running on the wrong way! even 100 years later!
For example, the company where i work, does not care about the SCIpaper at all. Actually we have few publications in years. But still thecompany owns a good name in the certain field. If chinese universitiescan focus on improv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mpus and theindustry, even if there is no paper generated, it is acceptable andshould be encouraged.

一切都需要一个标准,在中国没有自己的标准的时候,只能用外国的标准
不然博士毕业,教授评定考什么?
顺便说一下,你工作的公司不是中国公司,你在欧洲读书,不是在中国,你的经历能适用中国现状吗?

你让中国的大学着眼与与工业界的联系,怎么做,你通过什么去让大学加强和工业界的联系?
很多东西都是由市场,都是由经济利益决定的,中国工业界什么最赚钱就做什么,高科技的东西的利益是长远的,而现在中国的公司才刚刚开始重视它,你怎么样能让学术界的教授们马上从能够或许短期效益的低科技含量的合同转移到利益是长远的,连工业界都没有普及的高科技项目上?

转变需要很多相关条件一起动,变化不是1年2年就能完成的,你的要求,放到10年后的中国可能很对很现实,放在现在,可能做到吗?

学术界是依托于工业界,并且给促进工业界发展的,任何一个想要脱离另一个单独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在中国工业界还没有到达以高科技为主的阶段,你指望学术界就蹭蹭蹭的达到欧洲这样?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8-9-17 12:38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8-9-17 13:23 发表

中国工业界什么最赚钱就做什么,高科技的东西的利益是长远的

it is a general criterion, not only for China.
Paper !=  High technology, A good paper is widely used,normally not because it is a High-tech paper. The reason is that it is pratical for solving the industry problems.
The politcs at the moment in China (focus on the number of the paper) cause a serious problem that the people (especially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ies are less interested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but on writing paper.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9-17 12:52

你的要求对于现在的中国太高了
要一个没有金子的人,拿出打造的漂亮的金饰品,还说他打造的铜器铁器太烂,多也没用
要求太苛刻了吧

ps:你现在的机器没有中文输入法吗?

[ 本帖最后由 驴子 于 2008-9-17 12:53 编辑 ]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8-9-17 13:05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8-9-17 13:52 发表
你的要求对于现在的中国太高了
要一个没有金子的人,拿出打造的漂亮的金饰品,还说他打造的铜器铁器太烂,多也没用
要求太苛刻了吧

ps:你现在的机器没有中文输入法吗?


no chinese input. I used google to translate pin yin but it's too complex.
How can you define "China has no gold"? I know China does not have enough money to do the Hi-Tech research. But there are still enough industry projects in China. Otherwise the professors in China won't become so rich in the past years.
My opinion is: industry project is gold (not Hi-tech).
paper for paper number is 烂 copper.
作者: 小白    时间: 2008-9-17 13:31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8-9-17 14:05 发表


no chinese input. I used google to translate pin yin but it's too complex.
How can you define "China has no gold"? I know China does not have enough money to do the Hi-Tech research. But there ar ...

http://www.uni-ulm.de/acssu/ime/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