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问大家一个问题,征集各式答案! [打印本页]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2 15:29     标题: 问大家一个问题,征集各式答案!

大家说说,为什么我们在讨论中,很反感别人给我们扣帽子,比如说,你是什么什么主义,你是什么什么风格,你是什么什么派别的,一听到这个,我们就浑身不自在,就要奋起抗议大叫,别扣帽子!

据我观察,西方人不会这样,他们反过来,会主动给自己戴个帽子,或者看到你给他戴帽子,他想想要是觉得有道理,也觉得可以接受。

大家能问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吗?

请大家踊跃给出各种理性的或奇怪有趣的答案,谢谢谢谢!
作者: 诚实可靠小郎君~    时间: 2008-6-22 15:38

只要不是绿帽子我就egal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2 15:42

原帖由 诚实可靠小郎君~ 于 2008-6-22 16:38 发表
只要不是绿帽子我就egal


果然有人联想到这顶帽子:snicker:

那好,声明除了绿帽子。请各位专注在其他帽子上,谢谢!
作者: 诚实可靠小郎君~    时间: 2008-6-22 15:47

只要不是绿帽子我就egal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2 15:52

对了,为啥要叫做帽子呢?


为什么“扣帽子”这个词这么贬义呢?

刚才得到一个答案,这是跟文革的打击方式有关。
所以从此演变成一个敏感的贬义的,带有人身攻击意味的词了

[ 本帖最后由 fussfun 于 2008-6-22 16:56 编辑 ]
作者: 乌乌爱装嫩    时间: 2008-6-22 15:57

说明中国人思想独立性强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2 16:02

还有个答案,GCD是帽子生产工厂!

生产了很多帽子:如极左派,右派,右倾机会主义,三反分子,资产阶级自由化,反革命......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2 16:03

原帖由 乌乌爱装嫩 于 2008-6-22 16:57 发表
说明中国人思想独立性强


有趣,能扩展说明吗?
作者: STROM    时间: 2008-6-22 16:06

个人感觉西方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立场还是很鲜明的,而且西方是多党制传统,每人都有自己支持的阵营,虽然也会变化,但既然有特定的政治倾向,当然也就不怕别人给自己戴帽子。中国一向权利集中,一般只能观点符合执政集团的意图才是可被接受的,一旦违背,不管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被扣上了帽子,就说明了背离了当权者的路线,那不是主流了,甚至是对立面了,中国人的政治是追求高度一致,而西方人的政治是追求兼顾各方面要求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8-6-22 16:10

我很反感,一来就对说话人扣什么"卖国贼","网络特务","汉奸""别有用心"的做法,而不讨论事实
你认为你很爱国,别人也有别人爱国的方式,但是一但讨论走向了胡乱泄愤,那就没有任何讨论的必要了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6-22 16:13

这个问题么,只要把外国人的帽子和中国人的帽子,以及扣上帽子后的后续动作比较一下就知道答案了
作者: STROM    时间: 2008-6-22 16:26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8-6-22 17:13 发表
这个问题么,只要把外国人的帽子和中国人的帽子,以及扣上帽子后的后续动作比较一下就知道答案了

恩,中国与其说是扣帽子,不如说是扣麻袋,扣上后一顿暴扁,轻则鼻青脸肿,重则小命玩完。。。西方扣个帽子就个帽子,说不定对方还觉得是个高帽子呢。。。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8-6-22 16:32

原帖由 STROM 于 2008-6-22 17:26 发表

恩,中国与其说是扣帽子,不如说是扣麻袋,扣上后一顿暴扁,轻则鼻青脸肿,重则小命玩完。。。西方扣个帽子就个帽子,说不定对方还觉得是个高帽子呢。。。

要是早些年在国内,扣了帽子估计就得进监狱,一辈子都洗不清
作者: STROM    时间: 2008-6-22 16:35

中国政界七种武器之首:帽子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2 17:09

还有个答案,台湾人也说“扣帽子”,因为台湾的政治斗争中也出现这种扣帽子情况。


另外,还有人提供信息说,解放前国民党执政,共党在野时,国民党说一个人是共党时,就给他戴一顶红帽子.....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2 17:24

好像完全扯到帽子上了,其实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在对话过程中,当把你kategorsieren的时候,你会这么浑身不自在?以至于我们有个专有词汇,把这种方式叫做扣帽子,也许对方的语气并没有人身攻击或者侮辱的意思。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类似的“帽子”吗?有的话,有些什么呢?
那个时候冠以那样的帽子的时候,对方会什么感觉?

君子/小人的之分?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2 17:26

我的问题可能有点怪,因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提问好,就是觉得有些现象不一样,想要区分开来,不知从何入手.......
作者: simoon    时间: 2008-6-22 17:34

原帖由 fussfun 于 2008-6-22 16:42 发表


果然有人联想到这顶帽子:snicker:

那好,声明除了绿帽子。请各位专注在其他帽子上,谢谢!


你简直在诋毁我们的PLA叔叔们嘛
作者: 莲心    时间: 2008-6-22 18:30

扣上帽子后,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方便自己对对方批评。
作者: 发情的马甲    时间: 2008-6-22 19:06

这跟文化传统有关,历史上无论对付谁都得讲究“师出有名”。要发个“檄文”这个檄文就是给对方扣帽子的。历数对方的几大罪恶,表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同样,同朝的政敌要弹劾对方,也是要给对方数罪状,扣帽子。皇帝老儿认为有理,被弹劾一方就基本是万劫不复了。秦桧给岳飞弄了个莫须有的罪名。结果落得个遗臭万年。就是在扣帽子上打马虎眼,瞎对付了。这怎么能服人,这是典型的破坏“规则”行为,开了没有“罪名”就打倒处死高级干部的先例。当然这是题外话。
试想这扣了帽子后,后果这么严重,国人谁能泰然受之。
同样,西方人也是吃这一手的。老美抡起大耳刮子打人前,那次没有先开足宣传机器给对方“扣帽子”。哪怕这些帽子是捏造出来的,但是人家功夫还是做到家了。总有些傻瓜会相信的。这是国家层面的事。
具体到个体,比如说德国人, 你给他扣个"纳粹“的帽子看人跟你急不急。不说德国人,你给其他西方国家人扣个”恐怖分子“的帽子,你看人家还能受用么?!


[ 本帖最后由 发情的马甲 于 2008-6-22 20:08 编辑 ]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8-6-22 19:19

不管老外在政治场合如何给对手,敌人扣帽子,但是老百姓在对事件的讨论中,很少能看见有人给参加讨论的人扣帽子的
但是中国的网络里,只要是讨论,特别是针对的时政的,对外关系,不到20个帖子,马上就有人来的骂娘,扣帽子的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2 19:24

原帖由 发情的马甲 于 2008-6-22 20:06 发表
这跟文化传统有关,历史上无论对付谁都得讲究“师出有名”。要发个“檄文”这个檄文就是给对方扣帽子的。历数对方的几大罪恶,表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同样,同朝的政敌要弹劾对方,也是要给对方数罪状,扣帽子。皇帝 ...


有意思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8-6-22 19:33

原帖由 fussfun 于 2008-6-22 20:24 发表


有意思


所以我有时候真觉得,中国人的政治觉悟普遍很高,什么都以"朝廷"的做法为标准
但是毕竟老百姓是老百姓,为什么都要用政客们的做法来对待自己的同胞呢?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2 19:36

原帖由 鸟鸟爱装嫩 于 2008-6-22 20:33 发表


所以我有时候真觉得,中国人的政治觉悟普遍很高,什么都以"朝廷"的做法为标准
但是毕竟老百姓是老百姓,为什么都要用政客们的做法来对待自己的同胞呢?


嗯,对呢,为什么呢?能继续说说你的想法吗?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2 19:42

好像大家的看法,都是集中在政治斗争中,还是我一开始无意间引导去了政治方向?

有趣的是,kategorisieren一定是和政治有关的吗?还是只有当用在政治方面,才会挑衅到对方?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8-6-22 19:57

原帖由 fussfun 于 2008-6-22 20:42 发表
好像大家的看法,都是集中在政治斗争中,还是我一开始无意间引导去了政治方向?

有趣的是,kategorisieren一定是和政治有关的吗?还是只有当用在政治方面,才会挑衅到对方?


利用间歇回回
中国的情况是政治上很敏感,搞不好就有国家机器来清理说话的人
如果能在讨论中被对方扣上帽子,心理上的暗示就是"老子身后是国家机器,是10几亿人民,你要小心,和我唱反调要被请去喝茶的哟,你全家要被株连的哟"
其实这种心理暗示也反映出,自身论点和论据的不确定性或者弱势性
至于其他方面的扣帽子就没那么要命了,最多说你是个贪财奴,是个2B,但是似乎都不是要人命的
作者: 发情的马甲    时间: 2008-6-22 20:10

这个问题是人文上的问题,没有标准可言。只有观念的区别。
楼主提出的问题是是让大家在中外之间比较。当然这个问题,也可以从古到今作比较,任何事物都是有来历的,也就是历史渊源,从历史上找原因就是追本溯源。也可以说是从文化传统找原因。中国的”朝廷文化“有几千年,无视它的影响的人自己该脸红。
同样从另一个角度来研究,政治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它是上层建筑,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自上而下的。任何想把日常生活跟政治剥离的努力私底下觉得不现实的。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2 20:24

原帖由 发情的马甲 于 2008-6-22 21:10 发表
这个问题是人文上的问题,没有标准可言。只有观念的区别。
楼主提出的问题是是让大家在中外之间比较。当然这个问题,也可以从古到今作比较,任何事物都是有来历的,也就是历史渊源,从历史上找原因就是追本溯源。也 ...


嗯,所以说,其实中国人kategorisieren的程度是相当高的。这种kategorisieren的形式和西方人从神学科学入手的角度不一样,中国人很早就在政治方面显示出其高度的区分能力了。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2 20:29

问题是,政治到底又是什么呢?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8-6-22 20:30

我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或者出发点就是:
不管以前我们是如何的,只要不好的,不能再适应,不经济的习惯和做法,我们都要改
怎么改? 从每个自身作起,或者就是至上而下,向以前日本维新那样,有政府倡导和调控. 当然,我看后者是很难的,毕竟政府的官员结构太复杂,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即使胡主席想改,也不可能. 所以只有从下慢慢的一点点从自己坐起,而政府也要适时的相呼应,这样才有点可行性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2 20:34

原帖由 鸟鸟爱装嫩 于 2008-6-22 21:30 发表
我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或者出发点就是:
不管以前我们是如何的,只要不好的,不能再适应,不经济的习惯和做法,我们都要改
怎么改? 从每个自身作起,或者就是至上而下,向以前日本维新那样,有政府倡导和调控. 当然,我看后者是 ...


我给你扣个帽子,别生气,你是改革派
我给自己戴个帽子,我是观察党
作者: STROM    时间: 2008-6-22 20:36

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政治,我觉得这个政治指的就是不要站错队,能充分考虑到权利斗争大环境中的种种微妙之处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2 20:42

原帖由 STROM 于 2008-6-22 21:36 发表
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政治,我觉得这个政治指的就是不要站错队,能充分考虑到权利斗争大环境中的种种微妙之处


也就是说,“政治”实际上就是意味着区分个人和环境(时势)的利害关系。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8-6-22 20:42

原帖由 fussfun 于 2008-6-22 21:34 发表


我给你扣个帽子,别生气,你是改革派
我给自己戴个帽子,我是观察党


改良或者温和改革派合适点
我不是激进的政治改革者
但是对于一般老百姓的一些习惯性的思维和做法,我觉得改革的必要性更大
作者: STROM    时间: 2008-6-22 20:45

原帖由 fussfun 于 2008-6-22 21:42 发表


也就是说,“政治”实际上就是意味着区分个人和环境(时势)的利害关系。

个人认为,在中国,懂"政治"就是指明白权利斗争中的利害关系,什么环境说什么样的话,什么的利益条件下可以做什么样的事

[ 本帖最后由 STROM 于 2008-6-22 21:46 编辑 ]
作者: 发情的马甲    时间: 2008-6-22 20:48

屁股决定脑袋。有立场,才能发表观点。
扣帽子也是区分立场的一种方法。我欢迎扣帽子,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给人扣帽子之前,先倾听别人的观点,搞清楚别人的立场。
如果自己有清楚的立场,鲜明的观点,何必怕人家给你扣帽子。我压根就不怕人给我扣上什么”汉奸“”卖国贼“之类的帽子。因为在我的清楚的立场前,这就像骂一头乌发的人为秃子一样好笑。只有头戴假发套的人才会心虚。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2 20:49

原帖由 STROM 于 2008-6-22 21:45 发表

个人认为,在中国,懂"政治"就是指明白权利斗争中的利害关系,什么环境说什么样的话,什么的利益条件下可以做什么样的事


嗯,所以“政治”对于中国人的语境来说,其实不是像西方人那样,单纯指向政治系统中发生的事件,而是个人基本生存策略。
作者: 发情的马甲    时间: 2008-6-22 20:49

我是民族主义者
作者: STROM    时间: 2008-6-22 20:52

原帖由 fussfun 于 2008-6-22 21:49 发表


嗯,所以“政治”对于中国人的语境来说,其实不是像西方人那样,单纯指向政治系统中发生的事件,而是个人基本生存策略。

所以以前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现在同样可以说:有中国人的环境就要讲政治。。。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8-6-22 20:54

中国人普遍正好是没有习惯去倾听别人的话,没有习惯让别人把话说完,或者只看只言片语就开始跑火车
而且时政方面的话题,毕竟不是光头和秃子那么明了的不是正就是黑的问题.任凭你在怎么说,别人都可以找理由来找茬,认为你说一套做一套,说你心理其实另外有话,说你可能在煽动点什么.这个就又成为了新的攻击话题
这样以来,本来要讨论的话题不重要,完全成了某人政治立场的批判和反批判大会.而要谈的问题,就不了了之了
作者: STROM    时间: 2008-6-22 21:11

原帖由 发情的马甲 于 2008-6-22 21:49 发表
我是民族主义者

民族主义者更要懂政治,否则只是牺牲品。。。
作者: 发情的马甲    时间: 2008-6-22 21:23

原帖由 STROM 于 2008-6-22 22:11 发表

民族主义者更要懂政治,否则只是牺牲品。。。


在我眼里只有中国人跟外国人,中国人里边再分好人跟坏人。判断的标准是我们农村几千来的非常朴素的道德标准。跟党派,政治无关。我从不相信某人入了某党就变的邪恶了。
我老爹文革期间在上海工作,只管埋头自己的工作,哪派也没参加,照样全身而退。人家的评价无非是“老实人”。所以我相信不懂政治不会成牺牲品。不懂政治却去瞎掺和,那么离成为牺牲品真的不远了。
作者: STROM    时间: 2008-6-22 21:35

原帖由 发情的马甲 于 2008-6-22 22:23 发表


在我眼里只有中国人跟外国人,中国人里边再分好人跟坏人。判断的标准是我们农村几千来的非常朴素的道德标准。跟党派,政治无关。我从不相信某人入了某党就变的邪恶了。
我老爹文革期间在上海工作,只管埋头自己 ...

你说的没错,但不掺合也是一种政治,明哲保身当然是中国人政治的一种手段,这只是区别派阀政治而已。说实话,你父亲这样的态度,是当时政治环境下安全的做法,历史证明也是对的。但是文革这个特定环境中,很多人想不掺合都难,因为同样会被人整。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2 21:37

原帖由 发情的马甲 于 2008-6-22 22:23 发表


在我眼里只有中国人跟外国人,中国人里边再分好人跟坏人。判断的标准是我们农村几千来的非常朴素的道德标准。跟党派,政治无关。我从不相信某人入了某党就变的邪恶了。
我老爹文革期间在上海工作,只管埋头自己 ...


可是,中国人的道德标准,是不是也是受政治影响的呢?

还是说你说的”农村几千来的非常朴素的道德标准“因为朴素,更具一般意义,那能不能具体点说说呢
作者: 发情的马甲    时间: 2008-6-22 21:42

原帖由 fussfun 于 2008-6-22 22:37 发表


可是,中国人的道德标准,是不是也是受政治影响的呢?

还是说你说的”农村几千来的非常朴素的道德标准“因为朴素,更具一般意义,那能不能具体点说说呢


不说,会被人笑话的,有时候自己想想都会笑,太朴素了。我偶尔会当笑话讲给朋友听。你最好自个去农村体会。就当去采风吧。真的你会发现跟城市很不同的地方。当然不要去城市边上的农村。那里太城市化了。越穷的地方越好。
作者: STROM    时间: 2008-6-22 21:43

所以什么时候掺合什么时候不掺合时机把握对了,就是懂政治了
作者: 发情的马甲    时间: 2008-6-22 21:47

原帖由 STROM 于 2008-6-22 22:35 发表

你说的没错,但不掺合也是一种政治,明哲保身当然是中国人政治的一种手段,这只是区别派阀政治而已。说实话,你父亲这样的态度,是当时政治环境下安全的做法,历史证明也是对的。但是文革这个特定环境中,很多人想 ...


错,我说的是真的不参与。有的人是没有加入任何派别,但是他私底下参加了”斗争“。不是挑拨离间,就是搬弄是非了。这些人的下场往往是最惨的。我爸一个老乡就是这样死的。等他死了后,大家才发现很多矛盾都是他挑拨起来的。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2 21:52

原帖由 发情的马甲 于 2008-6-22 22:42 发表


不说,会被人笑话的,有时候自己想想都会笑,太朴素了。我偶尔会当笑话讲给朋友听。你最好自个去农村体会。就当去采风吧。真的你会发现跟城市很不同的地方。当然不要去城市边上的农村。那里太城市化了。越穷的地 ...


现在就想采
作者: STROM    时间: 2008-6-22 21:54

原帖由 发情的马甲 于 2008-6-22 22:47 发表


错,我说的是真的不参与。有的人是没有加入任何派别,但是他私底下参加了”斗争“。不是挑拨离间,就是搬弄是非了。这些人的下场往往是最惨的。我爸一个老乡就是这样死的。等他死了后,大家才发现很多矛盾都是他 ...

既然什么都不参与,那就不存在政治不政治了。是我误解你的意思了,那只能称为"朴素民族主义"了
作者: 发情的马甲    时间: 2008-6-22 21:57

原帖由 STROM 于 2008-6-22 22:54 发表

既然什么都不参与,那就不存在政治不政治了。是我误解你的意思了,那只能称为"朴素民族主义"了


也许吧,我比较懒,所有事尽量简单化,我觉的把事情复杂化了,是件很不可以思议的事。我妈恰恰是这种人。
哦,是我没有表达清楚,我所说的民族主义跟政治没有关系的。更不是纳粹意义上的民族主义,我就曾经跟老外说我是民族主义,老外跟我说,不能这样说,这样的说法在德国是危险的。我跟他们解释了。我这个民族主义不是那个纳粹的民族主义。更多的是文化上的,地域划分上的。

[ 本帖最后由 发情的马甲 于 2008-6-22 23:03 编辑 ]
作者: 发情的马甲    时间: 2008-6-22 21:57

原帖由 fussfun 于 2008-6-22 22:52 发表


现在就想采


爱莫能助。
作者: B3B4    时间: 2008-6-22 22:08

这个话题。。。。实质就是,


民主分权 VS 集权大一统
作者: 真精不怕火恋    时间: 2008-6-22 23:00

中国人大概不喜欢把一切都简单化,抽象化。
作者: 真精不怕火恋    时间: 2008-6-22 23:01

原帖由 fussfun 于 2008-6-22 22:52 发表


现在就想采

嗯,采风兼采花
作者: 真精不怕火恋    时间: 2008-6-22 23:03

原帖由 fussfun 于 2008-6-22 22:37 发表
可是,中国人的道德标准,是不是也是受政治影响的呢?
...

我认为是。
作者: 很有思想的小猪    时间: 2008-6-22 23:29

恩,我觉得不全是。
大体说来,历代的鼎盛时期,都是道德,经济来决定政治。而没落的开始,往往是政治反过来决定道德和经济。
因此我们看名臣上疏,都是先说道德,继而再劝诫皇帝当如何为政。
说到平民也是如此,要先修行业。比如朱子家训中,对于忠君爱国的论调几乎没有,但同样受世人推崇,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国人的普世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我想就是个很好的说明。
作者: ieye4u    时间: 2008-6-22 23:34

原帖由 很有思想的小猪 于 2008-6-23 00:29 发表
恩,我觉得不全是。
大体说来,历代的鼎盛时期,都是道德,经济来决定政治。而没落的开始,往往是政治反过来决定道德和经济。
因此我们看名臣上疏,都是先说道德,继而再劝诫皇帝当如何为政。
说到平民也是如此, ...

说得挺好.
没有信仰得国家永远只能为名利活着,永远不可能输出自己得文化和道德标准.
说白了,还是说到了zf得软肋了....
作者: 爱做梦的小马    时间: 2008-6-23 22:16

原帖由 fussfun 于 2008-6-22 20:42 发表
好像大家的看法,都是集中在政治斗争中,还是我一开始无意间引导去了政治方向?

有趣的是,kategorisieren一定是和政治有关的吗?还是只有当用在政治方面,才会挑衅到对方?

新人加入!

我想先回到“扣帽子”这个提法上。

单纯看“扣帽子”这个提法,应该本来是一种用于把人分门别类的隐讳用语。但是为什么是“帽子”呢?把人分门别类的行为是怎么和“帽子”联系起来的呢?我想这种连接至少可以追溯到清朝吧。

清朝的官帽上都有不用颜色的宝石来区别品阶和身份。本来就可以用类似“红顶子”来指代一二品大员。

再联想到当时的政治环境,宫廷斗争,官们都希望靠上某个派系,但却不想靠死那个派系,于是官们就很怕别人直接把自己公开地分类到哪个派系。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可能“顶子”就用来指代不同的派系了。这样既概括,很好地对应了本来就边界模糊的不同派系,方便议论;但又形象,类似“粉顶”“银顶”“红顶”就很好地描述了不同官们的团体特点;最要紧的是隐讳,不会落个“非议时政”的罪名,官们也可以为自己留点余地。于是“顶子——派系——政治斗争”的结构就建立起来了。

不过久而久之,这种“顶子”论也就成了上至官员士大夫,下至大头百姓的心照不宣的共同用语。早先那种隐讳只剩下象征意义,甚至可能有时候说起顶子也就和直陈派系无甚区别了。于是官员们又开始忌讳“顶子”了。

[ 本帖最后由 爱做梦的小马 于 2008-6-23 23:18 编辑 ]
作者: 爱做梦的小马    时间: 2008-6-23 22:21

又想,为什么又有个“扣”字?而且只听说过“扣帽子”没听说过“扣顶子”。这是否与文革有关?因为印象中的批斗会总会有人“被”带个长筒高帽、挂个牌子,以示类别——把“顶子”这样的隐讳语形式化了,还被加了个感情色彩浓重的动词。而且这里的这个“扣”字先天就被打上了政治标签。那个时候遗留的印象,谁被扣谁就受批斗,谁就倒霉。

这种形式化后的顶子,剥去了这个隐讳用语最后的一点“隐讳象征意义”。既然隐讳成了形式,大家自然就可以随便、公开地利用这个形式喽。这兴许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乐意、随意给别人扣帽子的原因之一吧。
作者: 爱做梦的小马    时间: 2008-6-23 22:24

可是我还有问题。以上的都与正式的,涉及统治权力的“政治斗争”相关的。可是为什么现在“扣帽子”却泛滥在大众媒体中呢?比如,帖子里。比如大家说得“政治”里

但是,我想强调的是,现在的“扣帽子”既不会像清朝那样说谁谁谁是“灰顶”“蓝顶”“ZT顶”,也没有像文革时期那样的真正地叠顶帽子,写几个大字,问好对方的邮政地址然后快递过去。

论坛里人们依旧分类,依旧给别人“贴标签”,直陈张三、李四是***主义的###分子。像我就曾经被打过“未被革命彻底的小资产阶级分子”的标签。都不知道这是不是个专业的政治术语。不过被贴就被帖了呗,我也不忌讳,我也不损失。也不见得就像文革斗争那样有“革命彻底的无产阶级大众”群起而攻我。我也不能像清朝拉帮结派那样在网上找到我的狐朋狗友,难不成还专门发个帖子,名曰全世界未被革命彻底的小资产阶级分子团结起来!”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8-6-23 22:25

这个时候出动了,我觉觉去了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