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延续民气 催生新动力 [邱震海] (2008-05-26) [打印本页]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8-5-26 19:22     标题: 延续民气 催生新动力 [邱震海] (2008-05-26)

随着生命救援工作的逐渐结束,中国四川救灾进入了第二阶段,亦即抢险、防疫、安置灾民、重建家园。在这个时候,回顾过去十多天的抗灾历程,提炼这些天在中国各地从机制到人心方面发生的一些深刻变化,也许对未来如何展开第二阶段的救援工作会有一定益处。

第二阶段:仍需人性与真情

  过去十多天,中国各地的人民基本上在一种集体哀伤和感动中度过。哀伤是因为众多同胞在顷刻间告别人间;感动是因为在救灾过程,人们看到了许多之前不为人注意的许多深层的正面因素。

  这方面,从政府层面来说,快速反应的机制、资讯透明的做法和观念,以及兹兹以苍生为重的理念和哲学,都是极其值得肯定;从民间层面来说,短短十几天里,人性的复苏和回归、人心纯净和民族凝聚力增强,也让人在中国市场经济大潮的多年迷茫之后,感到一种久违的的情愫在心中涌动。另外,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渐孕育的民间组织和公民社会力量,也在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开始展开其存在和潜力。

  随着救灾进入第二阶段,抢险、防疫、安置灾民、重建家园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焦点。能否有效防范和治理堰塞湖、如何防范灾区疫情大规模蔓延,以及灾民能否得到安置、其心理创伤能否得到抚慰、重建家园的工作能否有序而有效地开展,都依然需要举国之力。另外,随着救灾工作的展开,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和无良商人企图发国难财,对此官方需用雷霆手段予以严惩。更重要的是,震灾暴露了之前中国在体制上的连串弊端,尤其是希望小学何以成为"死亡小学",在救灾过程中,也须引起人们的关注。

人性回归和道德重整

  在救灾第二阶段以及未来更长的时间里,如何延续过去十多天那种久违了的民气,使得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新的动力,是包括中国民间和官方都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从中国民间来说,随着生命救援阶段的结束,过去十多天的惊心动魄开始过去,神圣感逐渐消退;一切恢复平静。这时,如何依然牵挂灾民,救助灾民,以保持和延伸过去十多天的人性的美丽,当是题中之义。

  另外,大灾过后,心灵虽得到纯净,但再次面对平凡、现实的生活,如何面对由人性弱点而导致的利益追逐,也当是需要继续思考和感悟的问题;至少,做好本分,克尽职守,对得起职业道德和做人良心,应当成为灾后人性回归和道德重整的必要底线。

  

国民与政府的新互动

  

  同时,此次大灾,中国国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出现一些既符合中国传统人情,同时又符合现代文明规范的微妙互动。如果说,当人民为总理的辛劳而感动,甚至有评论真诚喊出“有这样的领导人乃人民之福”,多少还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那么当全国哀悼日,国旗首次为罹难的普通国民而降,现代文明意义上的国家与国民的关系似乎正在显现其萌芽。正如有评论认为:“国旗为普通的国民而降,国民得到的是无上的尊荣,而国家收获的是国民对她的认同。”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中国国民与政府之间,能否或如何做到同舟共济与监督齐驱,同舟共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也并非酿成社会不稳,当是双方需继续探索的问题。

保持透明

  从官方来说,此次大灾一个众所周知的正面意义就是,资讯透明使真相走在了谣言前面,中国官方媒体第一次真正成为人民所信赖乃至依赖的资讯平台。透明,既能稳定社会,同时也能消除外部世界的疑虑和敌意。试想,若此次震灾仍象以前那样遮遮掩掩,则不但国民的凝聚力不会达到如此程度,甚至社会还有可能陷于极度的脆弱乃至不稳之中。

  因此,如何使透明不仅局限于此次救灾,而且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常态,是从现在起就应提到人们面前的一个问题。这方面,首先需要观念上的重大转变,即要相信人民,相信人民内心的善良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在第二阶段的救灾阶段,无论在防疫、安置灾民还是保证善款善用方面,都需要高度透明。

  

追究事故责任

  

  当然,须与第二阶段救灾同时展开的,是对人为事故责任人员的追究,其中首先是追究在希望小学成为“死亡小学”背后的责任人。这其中遇到中国社会长期来的两个老大难问题,一是教育投入不足,二是腐败和官商勾结。

  四川地震,当无数学生在花样般的年龄就不但由于天灾,同时也由于人祸而被迫离开人世之后,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追究如不迅速展开,前一阶段因救援生命而凝聚的民气,就可能演化成一股民怨。

  相反,若能趁势展开对事故责任的追究,则不啻在多年积聚的教育和腐败的难关上,找到一个有效突破口,不但有利于事情本身的解决,而且还有利于延续民气,树立政府的权威,将不亚于零三年沙斯初期果断撤换卫生部长和北京市长所带来的扭转乾坤的功效。

  在这一基础上,若能对困扰中国多年的集体维权事件,有一些机制上的反思和回应,相信会在延续民气的同时,也对社会长久稳定起到正面作用。

·作者为凤凰卫视评论员
作者: Mr.Big    时间: 2008-5-26 22:22

写得好!!

另外,坚决追究赈灾中的贪污、挪用、偷盗抢劫事件也是恢复中国社会道德水平的必要条件。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