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化学]自1988年以来,德国终于又有人获得诺贝尔
[打印本页]
作者:
qwealth
时间:
2008-4-11 19:31
标题:
[化学]自1988年以来,德国终于又有人获得诺贝尔
格哈德·埃特尔
(
德语
:
Gerhard Ertl
,
1936年
10月10日
-),
德国
化学家
,在
柏林
的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
从事研究工作,
2007年
因为对表面化学研究的贡献而获得
诺贝尔化学奖
。
目录[
隐藏
]
1 早年生活
2 教学工作
3 研究工作
4 参考资料
5 外部链接
[
编辑
] 早年生活埃特尔
1936年
10月10日
生于
德国
斯图加特
,
1955年
至
1957年
间在
斯图加特大学
就读,他亦曾在
巴黎大学
(1957年-1958年)和
慕尼黑大学
(1958年-1959年)就读。
1961年
他在斯图加特工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65年在
慕尼黑工业大学
获得博士学位。
[
编辑
] 教学工作完成博士课程后,埃特尔在慕尼克工业大学担任讲师(1965年-1968年),
1968年
至
1973年
间在
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
出任教授,
1973年
至
1986年
转往慕尼克大学物理化学学院任教。1970至1980年代,他亦曾在
加州理工学院
、
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
和
柏克莱加州大学
任客座教授。
1986年
,他转往
柏林自由大学
继续教学,同年出任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
物理化学系主任,直至2004年退休。
[1]
[
编辑
] 研究工作埃德尔因对分子层面机制的研究而闻名,他发展出一套固体表面化学,尤其是气固表面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方法。他在高真空条件下,用LEED(低能电子散射)研究氢原子在金属表面吸附。他的研究直接启发了人们对于催化反应的了解。他最著名的研究或者可以包括氨合成,和一氧化碳在铂表面的氧化。但是他发展出来的方法学,广泛的影响了表面化学的进展,而实际影响,可以包括农业,半导体,以及异相催化。
他在
1998年
与柏克莱加州大学的
加博尔·A·绍莫尔尧伊
因为对表面化学的贡献而共同获得
沃尔夫化学奖
。
2007年
,他因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得
诺贝尔化学奖
,
瑞典皇家科学院
评价“他的研究有助了解‘铁为什么会生锈’、‘燃料电池和汽车中的催化剂如何工作’、‘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如何被破坏’”。
[2]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