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您3分钟之内作出的答案是错误的,证明你不适合玩股票!zz [打印本页]

作者: B3B4    时间: 2008-2-13 23:03     标题: 您3分钟之内作出的答案是错误的,证明你不适合玩股票!zz

您3分钟之内作出的答案是错误的,证明你不适合玩股票!
  原题:一道3年级数学题,3分钟之内答错了,说明你不适合玩股票!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小米步童鞋店里买了一双鞋子。 这双鞋子成本是15元,标价是21元。 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50元要买这双鞋子。 小米步童鞋店当时没有零钱,用那50元向街坊换了5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29元。 但是街坊後来发现那50元是假钞,小米步童鞋店无奈之下,还了街坊50元。 现在问题是:小米步童鞋店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



道听途说]公布答案!!






73+
·······················

  +代表一些看不见的资源,比如房租,水电,人力。
  得出其他答案的属于脑残或半脑残,鉴定完毕。
  

  
作者: B3B4    时间: 2008-2-13 23:04

  我楼上的为就为脑残解释一次!
  
  年轻人得到=29(找钱)+15(鞋子)=44
  
  老板损失=50还邻居-(50-29)找钱剩余=29
  
  邻居无损失和赚利
  
  老板总损失=年轻人所得+还邻居损失=44+29=73



作者: mjkzp    时间: 2008-2-14 00:46

原帖由 B3B4 于 2008-2-13 23:04 发表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266844032&ptid=294714][/url]
  我楼上的为就为脑残解释一次!
  
  年轻人得到=29(找钱)+15(鞋子)=44
  
  老板损失=50还邻居-(50-29)找钱剩余=29
  
  邻居无损失和赚利
  
  老板总损失=年轻人所得+还邻居损失=44+29=73

完,我是算不来73,只算出44,看来属于脑残了。:fragezeichen:

[ 本帖最后由 mjkzp 于 2008-2-14 00:51 编辑 ]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8-2-14 00:52

我觉得上面说的方法其实不清楚,
这样算更简洁,也就是简单的会计收入支出两项列表就行了,
老板的支出项是 50现金给街坊,29现金给顾客,15成本给顾客一共94
老板的收入项是21
94-21 得 73
作者: mjkzp    时间: 2008-2-14 01:04

脑残算法
小伙子= -50假币+ 15(鞋成本)+29(找回的钱)=44
邻居 = -50(给鞋店零钱,如果是真的话) + 50(鞋店还的,如果是真的话)= 0
老板 = +50假币 -50假币 +50(邻居给的零钱)-29(找给小伙子的钱)-15(鞋成本)-50(还邻居的钱,如果是真的话)= -44
作者: wuliwala    时间: 2008-2-14 01:08

如果这样算呢?
50*2(假钞损失)-21(应得)-6(利润)=73
作者: mjkzp    时间: 2008-2-14 01:09

原帖由 五湖散人 于 2008-2-14 00:52 发表
我觉得上面说的方法其实不清楚,
这样算更简洁,也就是简单的会计收入支出两项列表就行了,
老板的支出项是 50现金给街坊,29现金给顾客,15成本给顾客一共94
老板的收入项是21
94-21 得 73


老板收入是50吧,从邻居处换来的零钱(如果是真的话)。
作者: mjkzp    时间: 2008-2-14 01:11

原帖由 wuliwala 于 2008-2-14 01:08 发表
如果这样算呢?
50*2(假钞损失)-21(应得)-6(利润)=73


我觉得老板应得的就是利润的6块钱。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8-2-14 01:13

原帖由 mjkzp 于 2008-2-14 01:09 发表


老板收入是50吧,从邻居处换来的零钱(如果是真的话)。

如果钱是真的话,就应该在收支两边各登记50,也就是没有产生任何盈利和损失,而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疑难性了。
作者: wuliwala    时间: 2008-2-14 01:18

那就是50(假钞)+(50-21)(付出现金)
作者: zycoc1999    时间: 2008-2-14 01:22

我也觉得是44
作者: mjkzp    时间: 2008-2-14 01:28

脑残算法2
正常交易,老板= 21- 15=6
其实,开始可以按正常交易计算,老板获得了这6块钱(假币换到邻居手里了),只是后来邻居要求偿还50块钱,老板才从邻居手里换回来假币。
所以这样算也是,老板= 6(应得)- 50(还邻居) = -44
作者: Guo    时间: 2008-2-14 01:35

.......俺也算是脑残吧。。。。因为俺觉得73+是错误的。俺的计算答案是44+

1,最简单的算法,如果这50纸币为真,那么老板收入为6元,其他收入支出流都是障眼法!那么现在50纸币为假,那么老板的收入是6-50 = - 44 即亏损为44元。

2,如果不能理解上面的逻辑,那么可以一步一步计算,按照B3B4和五湖的方法都可以,但是,他们的算法都重复计算了29元的损失。所以损失会计算到73元。
以五湖的方法为例。
“老板的支出项是 50现金给街坊,29现金给顾客,15成本给顾客一共94”
--- 这里其中的29现金实际包含在50给邻居的现金中,也即这29实际是邻居给50零钱时候的部分,老板把50的零钱算还给了邻居,也就把这29的损失已经计算在内了。
另外,按照B3B4的算法,邻居损失为0,年轻人赚44,那么老板赔的73难道赔给鬼了?这个不符合物质守恒定律也。

哈哈,得意一下,看来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炒股,虽然一直觉得是极其头疼的一件事情 :naughty:
作者: wuliwala    时间: 2008-2-14 01:37

呵呵  我彻底脑残
老板最终得到50假钞 和6利润
付出了现金29 和一双鞋 成本15
所有损失50+29+15-6=88

彻底的残
作者: Guo    时间: 2008-2-14 01:38

嗯,上面写错了,应该是详细算法是mjkzp的算法是正确的。。。。兄弟,好烦的id啊!!!

ps,俺很讨厌脑残这个说法。。。
作者: Guo    时间: 2008-2-14 01:42

原帖由 wuliwala 于 2008-2-14 01:37 发表
呵呵  我彻底脑残
老板最终得到50假钞 和6利润
付出了现金29 和一双鞋 成本15
所有损失50+29+15-6=88

彻底的残


嗯,你多算了一次15,因为利润里面已经包括15了,还多算了一次29,因为给邻居的赔钱已经包括29的损失了。给小伙子的是从50的零钱里面出的。不能算两次。so总体多算了44,正好多出 一倍也。
或者换个角度说,赔给邻居的时候其实只赔了29,因为之前的21已经是邻居找给的钱了。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8-2-14 01:42

问题的关键的确在这“重复计算的”29元,但是这个重复计算的事实是老板重复支出了这29元,一次是给了顾客,一次给了邻居,这两次都是现金净支出,而且是分明交到不同人手里的两笔不同支出,所以不能视作为同一笔支出。
作者: Guo    时间: 2008-2-14 01:44

原帖由 五湖散人 于 2008-2-14 01:42 发表
问题的关键的确在这“重复计算的”29元,但是这个重复计算的事实是老板重复支出了这29元,一次是给了顾客,一次给了邻居,这两次都是现金净支出,而且是分明交到不同人手里的两笔不同支出,所以不能视作为同一笔支出 ...

哈哈,就是这个所以才让人迷惑,才会发生重复计算。
看我上面写的换个角度说的那句话解释! 你手里还有邻居给的21呢,别忘了。
作者: mjkzp    时间: 2008-2-14 01:45

原帖由 五湖散人 于 2008-2-14 01:42 发表
问题的关键的确在这“重复计算的”29元,但是这个重复计算的事实是老板重复支出了这29元,一次是给了顾客,一次给了邻居,这两次都是现金净支出,而且是分明交到不同人手里的两笔不同支出,所以不能视作为同一笔支出 ...


五湖没有算老板从邻居手上换来的50块零钱。
作者: Guo    时间: 2008-2-14 01:46

原帖由 mjkzp 于 2008-2-14 01:45 发表


五湖没有算老板从邻居手上换来的50块零钱。


嗯,就是这个原因,但其实他是算了,但是只算了一部分(21)而已。
作者: wuliwala    时间: 2008-2-14 01:51

邻居只是洗钱的作用 计算时不该考虑
如果钱是真的
那老板最后应该得到一张50的真钱
但因为是假的 所以就是损失
应该单独计算一次
而且不该是44
因为6的利润道理上是赚到了
按你的算法就该是29+15-6
作者: mjkzp    时间: 2008-2-14 01:52

没得到的6块钱利润算不算损失?经济学上怎么定义的?:fragezeichen:

一出一入12目?
作者: wuliwala    时间: 2008-2-14 01:54

交易成功了 6利润当然得到了
作者: mjkzp    时间: 2008-2-14 01:54

原帖由 wuliwala 于 2008-2-14 01:51 发表
邻居只是洗钱的作用 计算时不该考虑
如果钱是真的
那老板最后应该得到一张50的真钱
但因为是假的 所以就是损失
应该单独计算一次
而且不该是44
因为6的利润道理上是赚到了
按你的算法就该是29+15-6


那50不是老板应得的,开始时他也是帮着洗钱。
作者: wuliwala    时间: 2008-2-14 01:56

怎么不应的
如果青年的钱是真的
就是老板最后的收获
作者: Guo    时间: 2008-2-14 01:56

原帖由 mjkzp 于 2008-2-14 01:52 发表
没得到的6块钱利润算不算损失?经济学上怎么定义的?:fragezeichen:

一出一入12目?


已经算作利润才减去的。。。所以没有一出一入之说。。。 疯了,这样会越想越离谱的,呼唤达人权威裁判,俺得睡觉了,头疼欲裂。

[ 本帖最后由 Guo 于 2008-2-14 02:01 编辑 ]
作者: wuliwala    时间: 2008-2-14 01:58

邻居的作用 就是洗钱
如果假设老板当时有零钱
也许计算就简单些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8-2-14 02:00

原帖由 Guo 于 2008-2-14 01:44 发表

哈哈,就是这个所以才让人迷惑,才会发生重复计算。
看我上面写的换个角度说的那句话解释! 你手里还有邻居给的21呢,别忘了。

这21元本来就是老板自己的钱,又不是邻居给他的从而凭空多出来,50元找零在老板自己身上发生的是零支出和收益。这21元已经作为货款计入了收入项,你们的算法其实是重复计算了两次21元的收益。
作者: mjkzp    时间: 2008-2-14 02:00

原帖由 wuliwala 于 2008-2-14 01:56 发表
怎么不应的
如果青年的钱是真的
就是老板最后的收获


还得找钱,还得给你人家鞋啊。
作者: mjkzp    时间: 2008-2-14 02:02

原帖由 五湖散人 于 2008-2-14 02:00 发表

这21元本来就是老板自己的钱,又不是邻居给他的从而凭空多出来,50元找零在老板自己身上发生的是零支出和收益。这21元已经作为货款计入了收入项,你们的算法其实是重复计算了两次21元的收益。


五湖没算付出的鞋的成本。这 21= 15(鞋成本)+ 6(利润)
作者: wuliwala    时间: 2008-2-14 02:04

换种思路
青年通过假钱的纯利润
为29+15=44
但是是靠老板的损失
老伴没有得到而且失去 那就该是44*2=88
作者: Guo    时间: 2008-2-14 02:06

原帖由 五湖散人 于 2008-2-14 02:00 发表

这21元本来就是老板自己的钱,又不是邻居给他的从而凭空多出来,50元找零在老板自己身上发生的是零支出和收益。这21元已经作为货款计入了收入项,你们的算法其实是重复计算了两次21元的收益。


老大,会计的那些知识不是这么硬套的。呵呵,我假如是重复计算了21元收益那么与你的差额应该是73 - 21 = 52.  而不是44. 。。。。 咱们今晚上不争了行么?俺今天早早就起来,头晕的厉害,明天起来再讲——您得相信一下我到高中为止的数学水平 ,嘿嘿。

[ 本帖最后由 Guo 于 2008-2-14 02:07 编辑 ]
作者: wuliwala    时间: 2008-2-14 02:06

原帖由 mjkzp 于 2008-2-14 02:00 发表


还得找钱,还得给你人家鞋啊。



因为老板脑残
作者: mjkzp    时间: 2008-2-14 02:11

原帖由 Guo 于 2008-2-14 01:56 发表


已经算作利润才减去的。。。所以没有一出一入之说。。。 疯了,这样会越想越离谱的,呼唤达人权威裁判,俺得睡觉了,头疼欲裂。


正常交易 老板应得 6
而现在    老板实际 -44

=> 老板损失 50


作者: mjkzp    时间: 2008-2-14 02:12

原帖由 wuliwala 于 2008-2-14 02:06 发表



因为老板脑残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8-2-14 02:12

原帖由 mjkzp 于 2008-2-14 02:02 发表


五湖没算付出的鞋的成本。这 21= 15(鞋成本)+ 6(利润)

成本是在支出项目中已经包含了,你们面临的混乱实际上就是会计中常见的收入项和支出项没有清晰定义造成的问题。
作者: 夜半歌声    时间: 2008-2-14 02:41

解释1  整个过程中邻居没有变化,店家损失就是买鞋人的收益,鞋钱加找零15加29等于44

解释2  店家支出鞋钱加找零加赔偿15加29加50等于94
           店家收入50
           相减得44
作者: hettyw    时间: 2008-2-14 03:48

恩,其实小学的数学水平也足够了……
作者: 零距离    时间: 2008-2-14 03:53

答案是44 说不是的一律脑子有问题
作者: hettyw    时间: 2008-2-14 03:58

原帖由 零距离 于 2008-2-14 03:53 发表
答案是44 说不是的一律脑子有问题

没错!
作者: hettyw    时间: 2008-2-14 04:33

题目里的障眼法瞒不过大家的眼睛。
作者: 羿弓求箭    时间: 2008-2-14 07:12

最慢的想法:
买家卖家街坊
0(假币50)0(假币50)
50(卖家赔给街坊)
15(鞋)
29(找零)

50(街坊的钱)
15(鞋)
29(找零)

0(假币50)
50(街坊的钱)

0(假币50)
50(卖家赔给街坊)


所有的东西,只是在“出”这行出现了的,在“入”这行也有,而且出现次数一样,“出”“入”两行的值相等,
这样就不会错。

卖家: -(50+15+29)+ 50=- 44

最快的想法是:
如果一切正常,那卖家可以赚6块钱,
现在唯一的不正常是收了张假钞,所以损失的是 50-6 =44

如果一双鞋可以赚50块,他又收了张50的假钞,那他就一分也没赔。

最简单的想法是:
50块。因为卖家有50块假钞,但是只能当一张废纸,就这么简单。
作者: chao998    时间: 2008-2-14 10:05

怎么都解释的这么复杂,老板就损失了一双鞋15和找出去的29,共44,不用算利润成本什么的。
作者: 卖火柴的老妖精    时间: 2008-2-14 11:50

简化一下,其实买方就是用负29的价格买到了一个成本为15,应该售价为21的鞋子

对于卖方来说 leistung - kosten=-29 - 15=44

还有不明白的木有??

作者: 零距离    时间: 2008-2-14 12:13

原帖由 hettyw 于 2008-2-14 03:58 发表

没错!


作者: Mr.Big    时间: 2008-2-14 18:05

损失:21+29 = 50

[ 本帖最后由 Mr.Big 于 2008-2-14 18:14 编辑 ]
作者: 会员18888    时间: 2008-2-14 19:14

假如把正常交易赚6块钱算做应该挣的的话.那么受骗交易亏了50.即那44+少赚了6块.
作者: viio    时间: 2008-2-14 19:34

原帖由 B3B4 于 2008-2-13 23:04 发表
  我楼上的为就为脑残解释一次!
  
  年轻人得到=29(找钱)+15(鞋子)=44
  
  老板损失=50还邻居-(50-29)找钱剩余=29
  
  邻居无损失和赚利
  
  老板总损失=年轻人所得+还邻居损失=44+29=73






老板那里损失要从邻居,客人所得那里算得,后面为何又加了29,自己算重了还是等式写错了?

三年级的题目都算错,还乐呵呵的,真搞笑
作者: 真精不怕火恋    时间: 2008-2-14 20:38     标题: 难道不是44吗?

小伙子用一张破纸换了鞋(15元)和29元啊!
作者: tertial    时间: 2008-2-14 21:06

搬脚趾头算也是44,有什么好争的。
实在算不过来的就找3个人模拟一下这个过程不就出结果了。
作者: xs1027    时间: 2008-2-14 22:31


老板一共损失1双鞋和50块钱!
别争了!65块!
作者: B3B4    时间: 2008-2-15 01:25

按成本核算法损失 44
按售价核算法损失 50
作者: zzmailzz    时间: 2008-2-15 13:32

借钱的步骤完全可以不考虑!

损失=鞋的成本+找零=15+29=44
作者: ieye4u    时间: 2008-2-15 15:26

50元是第一个幌子;
街坊和卖家之间不存在损失和盈利,所以街坊是第二个幌子,

故此题可以简化

原题: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小米步童鞋店里买了一双鞋子。 这双鞋子成本是15元,标价是21元。 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50元要买这双鞋子。 小米步童鞋店当时没有零钱,用那50元向街坊换了5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29元。 但是街坊後来发现那50元是假钞,小米步童鞋店无奈之下,还了街坊50元。 现在问题是:小米步童鞋店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

简化为如下
某人身上有29元,要卖一双鞋,                                  这双鞋子成本是15元,标价是21元。 结果是一个年轻人掏出50元要买这双鞋子。此人掏出身上仅有的29元找钱,    但是此人後来发现那50元是假钞,故:
此人损失29元+一双鞋
即:
29+15(成本价) = 44 元
作者: ieye4u    时间: 2008-2-15 15:42

借助会计(注意一定要按照顺序)

借                                                贷
                                               50(假币收入)

50(假币收入给了邻居)               50(从邻居那里得到50元真钱)

15(鞋的成本价)

29(找钱)

50(赔邻居的钱)

借贷相减=损失44
作者: B3B4    时间: 2008-2-15 16:06

73党,哈, 有意思

问题不在 73 44 而在这 6 块上,案发生地在中国,所以要听税务局的话。

损失应该是 50,

不然税务局算你逃税漏税,因为销售已经实现了,
不管真钞假钞税都是要上的,而且是以 21 为基数。

如果做 库存盘亏处理,据说要做 进项税额转出。
作者: 很傻很天真    时间: 2008-2-15 16:15     标题: 回复 57# 的帖子

谁说的,老板跟本没给开发票。
:naughty:
作者: B3B4    时间: 2008-2-15 16:23

哦  莫非是传说中的小额纳税人
作者: 很傻很天真    时间: 2008-2-15 16:39     标题: 回复 59# 的帖子

而且,税务局长是我小舅子的二大妈的三姨的五叔的干爹

作者: ieye4u    时间: 2008-2-15 16:43

原帖由 B3B4 于 2008-2-15 16:06 发表
73党,哈, 有意思

问题不在 73 44 而在这 6 块上,案发生地在中国,所以要听税务局的话。

损失应该是 50,

不然税务局算你逃税漏税,因为销售已经实现了,
不管真钞假钞税都是要上的,而且是以 21 为基数 ...

讲讲 什么叫 库存盘亏处理 吧,这里面鞋子是不是按照存活即Umlaufvermögen来处理了??

如果是非商业私人交易不就不上税了么?
作者: eric_lanbo    时间: 2008-2-15 17:34

44
作者: maxils    时间: 2008-2-20 15:33

94
作者: 笨猫    时间: 2008-2-20 15:40

晕死,明明就是44
邻居老板无收支,那么只需要算出那个骗子得到了多少好处,就知道老板损失了多少。
15(鞋)+29(找回的零钱)=44
价值不会因为计算复杂而增值,现代经济最讨厌的就是简单复杂化!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2-20 16:19

如果50元不是假钞,老板最后应该手上有21元

如果50元是假钞,老板应该交出50元给邻居,也就是手上应该是21-50 = -29元

前后比较,老板损失了50元

如果老板想要自我安慰一下,可以不把原来应有的利润算进损失,也就是只损失了44元


我怎么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是100元假钞啊

[ 本帖最后由 驴子 于 2008-2-20 16:22 编辑 ]
作者: zycoc1999    时间: 2008-2-20 16:26

这个图看玩笑喷了。。。。。
作者: stonelon    时间: 2008-2-20 16:54

应该这样看吧
骗子手上带走了老板的钱 15元成本+29元补退的钱=44元 也就是老板损失的钱吧
老板后来又给了邻居50元,自己手上又拿了50元的假钞,可是假钞是没有价值的,假设不能用呀.
又在损失了50元. 这次交易总共损失94元,这是老板总共流失的钱.
所谓的21元的收入实际上不存在,因为那50元假币的关系.是老板在与骗子的交易中已经白白的损失了29元加鞋子成本了.
作者: zycoc1999    时间: 2008-2-20 17:01

原帖由 stonelon 于 2008-2-20 16:54 发表
应该这样看吧
骗子手上带走了老板的钱 15元成本+29元补退的钱=44元 也就是老板损失的钱吧
老板后来又给了邻居50元,自己手上又拿了50元的假钞,可是假钞是没有价值的,假设不能用呀.
又在损失了50元. 这次交易总共损 ...

那50元本来就是邻居自己的嘛。怎么可以算成损失?
作者: stonelon    时间: 2008-2-20 17:01

算错了,损失应该是44元.
可以这样想吧,假设老板有零钱补那骗子,那么邻居是不会加入进来这场游戏的.也就是说老板在交易中总共损失44元.这50假币到了老板手中之后,老板再给邻居,邻居发觉是假币再给回来,那么它只是在老板和邻居之间流通了一下,最后还是回到了老板的手中.这中间老板和邻居没有任何损失.如果这50元是真币,那么老板是赚了6元钱的
作者: ieye4u    时间: 2008-2-20 20:18

注意,如果是鞋店卖鞋子,鞋子属于流动资产,按照当期成交价评估,下限为原始买入价
如果是固定资产,则按照原始买入价评估
作者: 会员18888    时间: 2008-2-20 22:00

要看买家赚了多少. 买家起始状态一张假钞价值为零. 空手套白狼,通过交换,得到29元真钱和价值21元的鞋.净赚50元.
邻居不亏不赚.
所以店家亏的钱就是那买家赚的50了.
假如你去商店买了价值50元的礼物送朋友, 那朋友会认为这礼物不值50元, 他只得到了44元的礼物么?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2-20 22:26

原帖由 会员18888 于 2008-2-20 22:00 发表
假如你去商店买了价值50元的礼物送朋友, 那朋友会认为这礼物不值50元, 他只得到了44元的礼物么?

有可能的,商品的实际价格和它的进货价,出售价都不一定一样的
比如这鞋子是商家从4级代理那里进的货,可能生产成本只要5元,1级代理出价7元,2级的9元,3级的12元4级的15元,商家21元
这鞋子到底算值多少呢

我觉得要把商家拿到假钞和没拿到假钞两种情况来比较他损失了多少,而不是销售前和销售后

感觉我是在抬杠
作者: 会员18888    时间: 2008-2-20 22:46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8-2-20 22:26 发表

有可能的,商品的实际价格和它的进货价,出售价都不一定一样的
比如这鞋子是商家从4级代理那里进的货,可能生产成本只要5元,1级代理出价7元,2级的9元,3级的12元4级的15元,商家21元
这鞋子到底算值多少呢

...

设想一下驴子跟老婆的对白:
驴子:    老婆,你过生日我送你5000元礼物.
驴老婆: 好耶! 是什么呢?
驴子:    看!粉色大钻戒哦! 刚在S店买的.还有发票呢.
驴老婆: 不行不行,这钻戒怎么能算5000, 再补我600! 哼哼...
作者: ieye4u    时间: 2008-2-21 12:02

鞋子不卖个此人,可以卖给其它人赚6元.
这6元应该是此鞋的opportunitätskosten.
机会成本应该计算到损失内.这也是为什么流动资产要按照当期价格进行评估的原因.
作者: 是非成败转头空    时间: 2008-2-21 12:43

50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