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会员制改建框架(拟) [打印本页]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7 18:31     标题: 会员制改建框架(拟)

原帖由 黑白娃娃 于 2008-2-7 17:15 发表
另外那个会员制的问题, 如果真的认为势在必行的话, 那么不如改个说法吧, 哪怕还是要以学生会的名义. 既然现在的学生会全称是亚称学生学者联合会, 那肯定应该是已经在大使馆和德国相关部门注册的verein, 那不如说学生会现在招会员, 所有会员都是学生会成员. 其实现在的学生会也是这个意思吧, 不好意思啊,我是写到这里才意识到.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 大家也就不要抱怨了, 人家本来就是verein, 人家有权利扩招, 如果你不喜欢, 就不去好了, 或者你也可以自己成立verein(虽然在大使馆注册成立的可能性几乎为0), 比如成立个"华人之家". ...



你的理解是基本正确的。 历届学生会都把所有在亚琛的学生学者都默认为学生会成员。这个方式没错。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成了瓶颈,而且松散的组织结构容易带来一些问题。
现在的会员制进程,就是为了把原来的“默认”用“书面签署”的方式正式确定下来,使当任执行人员可以向有形的“全体会员”负责,而不是面对虚无的“网络代表”,并最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层民选。

会员仅分两个层面:普通会员和执行会员

建立普通会员层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形成可靠的沟通,普通会员会收到每次的活动通知,并自行决定报名参加与否(包括改选通知。改选有效票数为与会会员票数过半,而不是总会员人数过半)。任何一个普通会员都可以通过协会内部联系方式向当任执行层进行工作质询,并有投票权。 普通会员的会员资格是终身制,除非该会员书面提出退会。会员注册方式为网上电子表格或者在办公时间来进行书面注册。

执行会员层采取自荐的方式(自荐是唯一要求,不会另设门槛),并不设固定外延。执行层会员的资格不固定。全年统计,例会及项目参与律超过2/3的执行层会员有资格申报成为明年常务执行层的候选人。执行层会员资格1年清0一次,常务执行人员留任到新班组选举产生。

以上是会员制原则上的大框架,细节微调在执行过程中作出。
作者: viio    时间: 2008-2-7 19:47

建议取消君主立宪制等级制度,改多主席民主化,多他几个几十个主席,人多好办事,要是大家都不想当主席,所谓眼高手低的人就不要骂现在的主席怎么不好。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7 19:48     标题: 用保守辞令就是“成员造册”

.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2-7 19:58

有几个建议
1 鉴于学生会那个主页看来去的人实在是不多,希望能在csuchen这里做一个连接点,将相关信息的连接也贴在这里

2 对于学生会的一些操作步骤章程,在确立之后能够简单的做专帖公布一下,不需要什么明细项目,主要是一些指责分配,收益指出的大致来源,这样透明度高一些后,给别人的攻击点也少了,对学生会感兴趣的同学们也有了信息来源
作者: 楼上没有牛了    时间: 2008-2-7 20:00

学生会存在的目的到底是作为全体学生和使馆大学外办之间的联系纽带,还是自身发展壮大.
一个松散但能为全体中国学生服务,或一个紧密精干的小众团体,到底哪个更重要.
作者: quelle    时间: 2008-2-7 20:03

这种设想很具建设性,但是很可笑,大使馆的经费是给予学生会支持,为当地所有中国学生为主体服务而给予的经济支持。
建立会员制,就是无端将这笔经费给了以注册会员为主体的成员了,这是不符合大使馆拨款初衷的。

如果大使馆这笔经费为全体人员的活动支出,会员制的学生会自筹资金,我觉得倒是可以搞会员制的。

这是问题的根本!

搞会员制,如果放弃大使馆这笔本来给予所有人的经费,那是绝对合理的!如果以大使馆经费来支持小圈子的活动,我想这是肯定遭到绝大多数人反对的行为。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2-7 20:05

如果要搞会员制,建议放弃学生会的名义,因为很多问题的来源都是学生会这个名头,不放弃这个名义,主要问题解决不了

而学生会,还是让他保持一个松散的,无作为的组织吧
作者: viio    时间: 2008-2-7 20:07

学生会如果有大使馆资金赞助,怎么会只有7个人呢?多少也会有很多人愿意卖力巴
作者: 楼上没有牛了    时间: 2008-2-7 20:08

原帖由 quelle 于 2008-2-7 20:03 发表
这种设想很具建设性,但是很可笑,大使馆的经费是给予学生会支持,为当地所有中国学生为主体服务而给予的经济支持。
建立会员制,就是无端将这笔经费给了以注册会员为主体的成员了,这是不符合大使馆拨款初衷的。
...


还有外办,还有西马,还有散步在AC周围各中餐馆老板们的初衷.
作者: viio    时间: 2008-2-7 20:09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8-2-7 20:05 发表
如果要搞会员制,建议放弃学生会的名义,因为很多问题的来源都是学生会这个名头,不放弃这个名义,主要问题解决不了

而学生会,还是让他保持一个松散的,无作为的组织吧



无作为还要它干什么,召人骂起娱乐大众用吗?
作者: 楼上没有牛了    时间: 2008-2-7 20:11

原帖由 viio 于 2008-2-7 20:07 发表
学生会如果有大使馆资金赞助,怎么会只有7个人呢?多少也会有很多人愿意卖力巴


简介                亚琛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德文名 Verband der ChinesischenWissenschaftler und Studenten in Aachen (缩写:VCWSA),是由在亚琛地区学习的学生,国家公派在亚琛进修的访问学者组成的民间组织,一直受到中国驻德使馆的认可和指导,并得到亚琛工大的外办(International Office RWTH-Aachen缩写:IO)承认和资助。其宗旨是为亚琛地区的中国学人竭诚服务,排忧解难;定期组织举办文化体育活动。 竭诚和其它正当的高校及社会组织合作,加强中外学人的相互了解和团结.


作为民间组织,学生会活动经费部分来源于中国使馆,部分来自亚琛工大外办,还有一部分是公司,旅行社赞助,全部开支于组织文化活动。学生会成员本身不从学生会获得任何收入,而且学生会以往组织的活动,没有向学生同学们收过一分钱,其资金是向大学外办,大学学生议会,各个旅行社,中餐馆募集过来的。每次学生会举办活动,很大一部分精力要用在筹集经费上


http://www.vcwsa.rwth-aachen.de/


funding未必一定包含manpower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2-7 20:11

原帖由 viio 于 2008-2-7 20:09 发表



无作为还要它干什么,召人骂起娱乐大众用吗?

我看到现在,确实,学生会还就是被人骂的作用
作者: 月关    时间: 2008-2-7 20:13

原帖由 quelle 于 2008-2-7 20:03 发表
这种设想很具建设性,但是很可笑,大使馆的经费是给予学生会支持,为当地所有中国学生为主体服务而给予的经济支持。
建立会员制,就是无端将这笔经费给了以注册会员为主体的成员了,这是不符合大使馆拨款初衷的。
...



还有就是,你这个协会注册的时候你代表的主体是谁,那么你现在改革的话,是不是这个也要变,说白了,就是你到底代表谁,

基本上所有中国学生还有大使馆还有我们远在国内的家人都认为,你们代表的是全体亚琛学生学者,那么你现在改革的话,这个领域怎么处理呢,
不仅是金钱什么的,包括学生会这个无形资产你都得考虑进来啊

比如开个股东大会,你不能因为我的股份少就不让我说话吧
作者: viio    时间: 2008-2-7 20:14

原帖由 楼上没有牛了 于 2008-2-7 20:11 发表


简介                亚琛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德文名 Verband der ChinesischenWissenschaftler und Studenten in Aachen (缩写:VCWSA),是由在亚琛地区学习的学生,国家公派在亚琛进修的访问学者组成的民间组织,一直受到中 ...


既然是面对所有亚琛学生的组织,资金流向应该让所有人都知道,德国每次开大会,都会选出一个Kassepruefer,这点可以借鉴
作者: quelle    时间: 2008-2-7 20:19

本来,我也已经毕业,准备国内回来就离开亚琛了
我首先表明我的观点:
但是如果学生会一意孤行, 我将联络绝大多数在亚琛中国学生,利用csuchen平台,合理帮助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进行维护。
我认为,学生会和小范围组织不同,正如上所写,它服务主体是什么。
当然改变注册协会的章程,需要的是默认全体成员的50%或者66,7%(具体要看注册时的章程)的支持,而不是Vorstand的50%,66,7%的支持。
如果学生会改变其宗旨,改写章程,那么在亚琛的学生主体可以成立另外一个代表全体学生的新的学生组织,重新去寻求大使馆和大学的经费支持,当然这样的竞争机制可以有效增强大多数人的参与意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 NancyLiu    时间: 2008-2-7 20:23

原帖由 quelle 于 2008-2-7 20:19 发表
本来,我也已经毕业,准备国内回来就离开亚琛了
但是如果学生会一意孤行, 我将联络绝大多数在亚琛中国学生,利用csuchen平台,合理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进行维护。

完全支持老大。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2-7 20:30

原帖由 quelle 于 2008-2-7 20:19 发表
我认为,学生会和小范围组织不同,正如上所写,它服务主体是什么。
当然改变注册协会的章程,需要的是默认全体成员的50%或者66,7%(具体要看注册时的章程)的支持,而不是Vorstand的50%,66,7%的支持。
如果学生会改变其宗旨,改写章程,那么在亚琛的学生主体可以成立另外一个代表全体学生的新的学生组织,重新去寻求大使馆和大学的经费支持,当然这样的竞争机制可以有效增强大多数人的参与意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 viio    时间: 2008-2-7 20:34

原帖由 quelle 于 2008-2-7 20:19 发表
本来,我也已经毕业,准备国内回来就离开亚琛了
我首先表明我的观点:
但是如果学生会一意孤行, 我将联络绝大多数在亚琛中国学生,利用csuchen平台,合理帮助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进行维护。
我认为,学生会和小范围 ...



竞选新主席应该要多搞些个人宣传,就职演说什么,让老百姓信服才能当选。
作者: 老虾    时间: 2008-2-7 20:35

明确表态反对会员制.

中国学生会和VCWSA涵盖的范畴,多少年来一直是被默认为全体中国学生,这个自然资格想必也是使领馆和大学外办所承认的.今天学生会的概念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实在不行我们恐怕只能向使领馆和大学外办寻求行政解释.在作出这样的决定的时候,最好还是先考虑一些更基本的东西,好比任何法律法规都不能违反宪法.

来亚琛也好几个年头了,历任学生会主席也基本都认识,不管能力强弱,做了那些实事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也都怀着一颗感激之心.每次有人在网上对学生会工作表示不满的时候,都会有很多同学站出来替学生会说话.在经费减少的情况下,有些活动收费也很少有人抱怨,都可以表示支持和理解.每年得到的活动经费的使用情况,在亚琛也很少有人质疑,因为都对学生会抱着信任的态度.

在别的城市频繁发生学生会风波的时候,亚琛中国学生会低调务实的作风也是亚琛学生一点小小的自豪.如此大规模的反对学生会恐怕还是第一次.有的事情还是考虑清楚吧,别这么拍脑袋决定.
作者: 蝈蝈王    时间: 2008-2-7 20:42

学生会德语叫什么呢?

能为Aachen的同学争取利益吗??
作者: 月关    时间: 2008-2-7 20:52

原帖由 quelle 于 2008-2-7 20:19 发表
本来,我也已经毕业,准备国内回来就离开亚琛了
我首先表明我的观点:
但是如果学生会一意孤行, 我将联络绝大多数在亚琛中国学生,利用csuchen平台,合理帮助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进行维护。
我认为,学生会和小范围 ...


说的好,

要不老大你来当主席吧,哈哈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7 20:55

原帖由 quelle 于 2008-2-7 20:03 发表
这种设想很具建设性,但是很可笑,大使馆的经费是给予学生会支持,为当地所有中国学生为主体服务而给予的经济支持。
建立会员制,就是无端将这笔经费给了以注册会员为主体的成员了,这是不符合大使馆拨款初衷的。

如果大使馆这笔经费为全体人员的活动支出,会员制的学生会自筹资金,我觉得倒是可以搞会员制的。

这是问题的根本!

搞会员制,如果放弃大使馆这笔本来给予所有人的经费,那是绝对合理的!如果以大使馆经费来支持小圈子的活动,我想这是肯定遭到绝大多数人反对的行为。


...



既然你也同样提到大使馆拨款,那说明这种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我在这里作出答复,希望每个看过这个帖子的人都能看到并从此真正了解。

大使馆固定拨款的说法,我在csuchen只听到Taiji一人正式提过。Taiji在德国在亚琛的资历远远比我深。也许他的经验来自2000年以前的留学生会,先已无从考证。 我本人2003年起逐步接触学生会工作。据我当初的了解,以及今年年初在大使馆开会得来的直接消息,大使馆对各地留学生会的经济资助方式为:
凭活动开支原始发票凭证,填写活动说明专用表格,寄往使领馆教育处申请报销。帐目以及活动介绍必须清晰真实。不得申请置办固定资产(任何器材),原则上不支持餐饮费用。

总结:先垫付,后报销。按单据实报实销。(这份声明,我在最后留真实姓名,质疑者可以打印出来直接找法兰克福总领馆教育处核实)

此外,学生会活动的另外经济来源为:
1。 大学外办
2。 大学学生议会
此2处拨款必须事先(学生议会为每月1次)提供详细活动说明和具体预算,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凭活动支出原始单据实报实销。

以上3处所谓资金来源都本着同一宗旨:使活动主办单位达到 “收支平衡”!故申请报销的数额必须减去活动收入比如门票酒水纯利润。

此外的不固定资助方,就是各赞助企业。企业赞助从来都本着交换原则,考量从这次活动中有多少利然后决定出多少钱(有些是实物,比如这次元旦活动西马公司赞助的抽奖奖品)。 学生会从我接触至今,还没有固定赞助企业。

从以上几点看,目前的学联会已经完全符合自筹资金的标准。


沈恺
07.02.08
作者: quelle    时间: 2008-2-7 20:55

不好意思,没有这个意思,亚琛有能力和想为学生会服务的同学还是比较多的。
学生会的活动,从2002年以来,csuchen网站,一直是积极帮助宣传和支持的。
作者: 月关    时间: 2008-2-7 21:00

原帖由 老虾 于 2008-2-7 20:35 发表
明确表态反对会员制.

中国学生会和VCWSA涵盖的范畴,多少年来一直是被默认为全体中国学生,这个自然资格想必也是使领馆和大学外办所承认的.今天学生会的概念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实在不行我们恐怕只能向使领馆和大学 ...


其实以前的很多活动办的也是挺好的,而且几个主席人都不错,现在的学生会确实干了不少事情,但是说比过去强很多我倒不这么认为,
要说激化矛盾,吸引大家眼球这个好像是绝无仅有,至少俺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
作者: 月关    时间: 2008-2-7 21:28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7 20:55 发表



既然你也同样提到大使馆拨款,那说明这种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我在这里作出答复,希望每个看过这个帖子的人都能看到并从此真正了解。

大使馆固定拨款的说法,我在csuchen只听到Taiji一人正式提过。Taiji在德 ...


问题是,如果你不用学生会的名头,你能申请多少钱下来,
因为你要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革的话,肯定会有个类似的主体变动,就是说受益人变成了会员而不是所有的中国学生,这个变化可不小
所以,申请的资金到底能有多少能冲着你这些会员来,有多少冲着全体同学来,这个你能区分的开么,
而且学生会本身就被大使馆,外办,企业啥的默认为能代表全体同学的组织,你一个主席还有你周围的副主席干事什么的,能对这种设计到全体利益的事情做出表态么,

而且可能你到现在都没搞明白,为啥你经常和一些陌生人发生矛盾,其实就是很多时候,个人和社团领导这双重身份的区别,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7 21:37

原帖由 月关 于 2008-2-7 21:28 发表


问题是,如果你不用学生会的名头,你能申请多少钱下来,
因为你要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革的话,肯定会有个类似的主体变动,就是说受益人变成了会员而不是所有的中国学生,这个变化可不小
所以,申请的资金到底 ...


入会的门槛是一张表格,仅此而已。不是让你签卖身契,为何要自我割裂于会员之外呢?你能解释一下吗?
作者: zhanhao    时间: 2008-2-7 21:43

入会的表格在哪里?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7 21:46

楼上哥哥,看到标题里那个“拟”了吗?
作者: 月关    时间: 2008-2-7 21:51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7 21:37 发表


入会的门槛是一张表格,仅此而已。不是让你签卖身契,为何要自我割裂于会员之外呢?你能解释一下吗?


你可真会说话!!!

我说的意思你根本没明白就跑出来反驳,我说的是,你能保证多少人加入你的会员
人少了,你代表不了亚琛学生,人多了,同样的问题啊,还是资源不够
或者你想的是,最好会员只能来几十个人,以后活动就是我们这些人搞,没别人啥事,工作也轻松效果还好?

想和你讨论一下,你却这个态度,居然扯出来卖身契,这么没水平降低身份的话亏你说的出来,
,呵呵,留着吧,没准哪天缺钱了自己用的着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7 22:09

原帖由 月关 于 2008-2-7 21:51 发表


你可真会说话!!!

我说的意思你根本没明白就跑出来反驳,我说的是,你能保证多少人加入你的会员
人少了,你代表不了亚琛学生,人多了,同样的问题啊,还是资源不够
或者你想的是,最好会员只能来几十个人 ...



这事和资源没有太大关系,这是一个体制建设的问题。 学生会要脱离“吃喝玩乐”的活动形式瓶颈,唯有注册合法化。要注册不可能不对会员范围作出表述。 开放性的会员描述是单方面的,反而具有强制性。 任何一个德国合法注册协会都有明确成员名单。 比如说,德国火车司机的罢工,如果不是工会建制的完善,根本不可能达到统一而突然的行动目的。

我,现在“冒天下之大不韪”要做的,是一个体制上的硬件建设,是一个实现“标准化”的过程。
实现过程中的“资源倾斜分配”是暂时的,是做为广大“默认”会员积极配合登记造册的推动,最终实现的目标是“无倾斜分配”(当然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只能满足排队原则)。
作者: Ordensmeister    时间: 2008-2-7 22:10

我是新生,学生会的活动我去了两次。两次都留下了姓名,专业,地址,邮箱,电话。到现在,邮箱里并未接到过学生会的任何通知。而那几次活动,乃至学生会这个组织本身,我还都是通过csuchen了解到的。
我不知道,所谓的责任和义务,还包括什么。我说了,如果活动收费,一点意见没有。难道是必须每次活动都出席,缺席几次将不再受到学生会的欢迎?
最重要的问题是,学生会会员?不觉得是个笑话?
作者: viio    时间: 2008-2-7 22:11

原帖由 月关 于 2008-2-7 21:51 发表


想和你讨论一下,你却这个态度,居然扯出来卖身契,这么没水平降低身份的话亏你说的出来,
,呵呵,留着吧,没准哪天缺钱了自己用的着



这话说出来就掉自己的身价了
作者: 月关    时间: 2008-2-7 22:13

原帖由 viio 于 2008-2-7 22:11 发表



这话说出来就掉自己的身价了

我只是代表我自己,说白了,就老哥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但是他代表的是学生会,这就不一样了,
这应该挺容易理解的吧,
其实我不是计较口角之争,相反,我更希望他能像上面的发言一样,这才是一个在亚琛工大读书的理性一些的主席应该有的风度
我们怎么说都是内部事情,你想想,这些如果让别的城市的学生看见,我难道会觉得很有面子??

[ 本帖最后由 月关 于 2008-2-7 22:19 编辑 ]
作者: viio    时间: 2008-2-7 22:15

原帖由 月关 于 2008-2-7 22:13 发表

要不怎么和他讨论啊


要是跟主席有私人恩怨可以跟主席私下里解决,有建议可以好好提,人身攻击的做法很掉价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7 22:15

原帖由 月关 于 2008-2-7 22:13 发表

要不怎么和他讨论啊


显然你不能接受我打比方的方式。

我可以采用一种比较严肃认真的对话态度。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7 22:17

原帖由 Ordensmeister 于 2008-2-7 22:10 发表
我是新生,学生会的活动我去了两次。两次都留下了姓名,专业,地址,邮箱,电话。到现在,邮箱里并未接到过学生会的任何通知。而那几次活动,乃至学生会这个组织本身,我还都是通过csuchen了解到的。
我不知道,所谓 ...


登记后的标准称呼是:

亚琛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会员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7 22:18

原帖由 Ordensmeister 于 2008-2-7 22:10 发表
我是新生,学生会的活动我去了两次。两次都留下了姓名,专业,地址,邮箱,电话。到现在,邮箱里并未接到过学生会的任何通知。而那几次活动,乃至学生会这个组织本身,我还都是通过csuchen了解到的。
我不知道,所谓 ...


你说的,就是建制上的缺陷,也是我现在要通过“标准化建设”来弥补的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7 22:19

原帖由 Ordensmeister 于 2008-2-7 22:10 发表
我是新生,学生会的活动我去了两次。两次都留下了姓名,专业,地址,邮箱,电话。到现在,邮箱里并未接到过学生会的任何通知。而那几次活动,乃至学生会这个组织本身,我还都是通过csuchen了解到的。
我不知道,所谓 ...


有时权利和义务是同一事务的两面。比如 选举
作者: hihigh    时间: 2008-2-7 22:24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7 21:46 发表
楼上哥哥,看到标题里那个“拟”了吗?


又来了。。。
何苦这么说话呢。。。
记得当初我以为迎新晚会和新生座谈会是两回事
看到有人问就说了一句“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后知后绝”
结果也这么莫名其妙被火气很大地顶了一句
现在因为个人的不知道是追求个性还是习惯使然的礼节问题搞到这步田地
说句难听的
对学生会里其他热心工作反而无端被大家误解的同学非常的不公平
印象中好像主席同学还参选了学生议会不知道选上没有?
在学生议会也是这种霸道口吻说话的么?

另外关于会员制
确实不妥当
前面关于“自筹资金”的说法也很没逻辑
如果说不用“学生会”的名头就能申请到资金那大家平时凑二十来个人搞个私人聚会活动
是不是一样能拿到赞助呢?
另外学生会的活动为什么不能在csuchen上宣传呢?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用csuchen但是至少是目前亚琛信息发布最有效的平台
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大家都登记一个email
有活动发newsletter
但是也不应该以会员与否区别对待
最重要的是
不管学生会观点如何出台一个方案至少也要征求一下意见
现在即便连表面上的形式都不要了除了“霸道”也没什么其他感觉了
(另外多嘴问一句
为什么学生会的收支状况不能在csuchen上发布呢?
既然都有真凭实据为什么不能透明呢?
有人质疑并不代表信任或者不信任更谈不上人格侮辱
而是事关制度标准化问题)

本来不关我的事
平时喜欢窝在家里要么就是很少几个熟人的小型聚会学生会的活动除了拷蛋糕之类很少关心
(个人喜好而已不是说活动不好)
但是不希望看到因为某些很莫名的原因搞得中国学生在这里内讧
(不是否认或者承认主席同学的办事能力
只是作为学生会发言人不管是对学生会其他成员还是广大同学都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万一真的搞到最好去外办行政交涉让外人看笑话可就好玩了
作者: 月关    时间: 2008-2-7 22:26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7 22:09 发表



这事和资源没有太大关系,这是一个体制建设的问题。 学生会要脱离“吃喝玩乐”的活动形式瓶颈,唯有注册合法化。要注册不可能不对会员范围作出表述。 开放性的会员描述是单方面的,反而具有强制性。 任何一个德 ...


反正出发点还是动机都是好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只是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其实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最后说这么几句,我和你没啥个人恩怨,更谈不上人身攻击,呵呵,只是刚刚说话冲了点,其实我们的目的也是一致的,只是意见不同,因为你的身份不同,所以听听别人的说法没坏处,可能你也着急啥的,没事,大家都有冲动的时候,冷静一下好好想想,至少这么多人说的,不可能都是找碴,还是有有用的东西的

就这么着吧,不废话了,话说三遍淡如水,呵呵,说多了就该掐架了,
作者: hihigh    时间: 2008-2-7 22:27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7 22:09 发表



这事和资源没有太大关系,这是一个体制建设的问题。 学生会要脱离“吃喝玩乐”的活动形式瓶颈,唯有注册合法化。要注册不可能不对会员范围作出表述。 开放性的会员描述是单方面的,反而具有强制性。 任何一个德 ...


。。。好吧
按照这个逻辑应该到学校要一份中国学生的完全名单
确保每个人都收到通知
并且拥有“加入”或者“拒绝”的权利
作者: Ordensmeister    时间: 2008-2-7 22:31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7 22:19 发表


有时权利和义务是同一事务的两面。比如 选举
弃权,也是权利的一种。
虽然我没有机会参加亚琛以前任意一次选举。但在我中学的时候,每年的学生会竞选都是非常规模浩大的。食堂,教学楼贴满海报;课间,中午都有各部的候选人到班上来演讲;选举的最后是个参选人的陈词,最后还有述职等等。
我知道在亚琛这个学生不集中,学校多的地方,照搬上述模式是不现实的。但是,稍微努力一点去做,是不是会效果更好?比如,与校方联系,收集中国学生的邮箱(建议而已,如果在法律上不可行,也不要与我辩驳了)?在csuchen上展开竞选?毕竟,这个论坛人气还是颇旺。如果宣传不能到位,我很怀疑即使按你说的改组学生会,能达到什么更好的效果。正如我前面所言,弃权,也是权利的一种。如果我谁都不认识,我当然不会给任何一人投票。这样,学生会的干部会不会再次由小范围的朋友圈子产生呢?
再如,守洞学长,如果你还带着气说话,又如何能得到不熟悉的人的支持呢?我前天也是真的火大了的。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7 22:38

原帖由 月关 于 2008-2-7 22:26 发表


反正出发点还是动机都是好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只是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其实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最后说这么几句,我和你没啥个人恩怨,更谈不上人身攻击,呵呵,只是刚刚说话冲了点,其实我们的目的也是一致 ...


怎么会掐架呢?话说开了就好了。如果是面对面交换想法,沟通可以更有效的。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从某种角度,我们达成共识了?

这个框架,只是草拟,具体实现中不可避免要作调整。如果你愿意参与到这个工作中,我求之不得。从个人角度讲,第一我不太在意吃喝玩乐的活动。第二,我主张先花德国人的钱,大使馆的报销份额,是我手上最后一张牌。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7 22:43

原帖由 hihigh 于 2008-2-7 22:27 发表


。。。好吧
按照这个逻辑应该到学校要一份中国学生的完全名单
确保每个人都收到通知
并且拥有“加入”或者“拒绝”的权利


德国有严格的个人信息保密制度(法律条文上)
我们不可能从外办获得任何一个中国同学的信息。

我们会通过现有邮件链表群发登记造册的信息。csuchen也是我们依靠的平台。

csuchen是个亚琛本地消息的大集散地。但它还是开放式的,无明确目的的。 登记造册后将形成星型点对点联络。加上csuchen的发散式通讯,效果不是更好吗?
作者: Ordensmeister    时间: 2008-2-7 22:52

这是针对另一帖中的某些话的。与此主题比较适合,故而写在这里。
我以前就认为,独裁统治是最有效的方式,前提条件是有一个全知全能的独裁者。有这样的人吗?没有。于是分负各项职能的部门诞生了。
所以,我们只应该呼唤这样一个主席吗?学生会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运作,而不是只有主席站在前台。
如果一开始,举办活动的人出来说明,第一是新人,第二没时间,第三没经验,所以活动办出会遭人不满,我相信抱怨的人会通情达理的。
问题就是,为什么会总觉得对事情的不满就是对个人的不满,以致无法以常态面对呢。
除夕晚会的事,一开始的解释,的确是让人越来越生气吧。最后正常地解释已经无法平息了。
至于新修改的章程,的确是把整个学生会的性质都改变了。有时候名称不仅仅只是名称的问题。
选举的事,能不能在开始选举前两三个月,就开始参选人的自我介绍,同时开始选民的登记?有的人不愿意参加这种选举活动,但并不代表就必须将他的其他权利一并去除。
这点,就是一个代表大群体学生的机构,与一个会员制的协会,最大的不同了。
作者: hihigh    时间: 2008-2-7 22:57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7 22:43 发表


德国有严格的个人信息保密制度(法律条文上)
我们不可能从外办获得任何一个中国同学的信息。

我们会通过现有邮件链表群发登记造册的信息。csuchen也是我们依靠的平台。

csuchen是个亚琛本地消息的大集散 ...


问题就在这里
1。如果不能保证每个在亚琛的中国学生对“会员制”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这个对没有被通知到的却应该享有同样权益的同学是不公平的
2。另外会员制在会员足够多的情况下也并不会比newsletter有什么优势
在会员不足的情况下自然会引发名不正言不顺的问题
3。至于所谓的“义务“
难道说不去投票就要被清理出会员名单永不收用甚至罚款么?
肯定不可能的
那么也没有什么约束力了

就事论事地说
目前看到的只是没有论据的纯理论
会员制有什么切切实实经得起推敲的好处还没提出过
掐架没意思大家都应该冷静下来好好分析以理服人
作者: mjn4108    时间: 2008-2-7 22:58

原帖由 quelle 于 2008-2-7 20:19 发表
本来,我也已经毕业,准备国内回来就离开亚琛了
我首先表明我的观点:
但是如果学生会一意孤行, 我将联络绝大多数在亚琛中国学生,利用csuchen平台,合理帮助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进行维护。
我认为,学生会和小范围 ...



反对学生会会员制!
支持老大!
作者: viio    时间: 2008-2-7 23:00

其实有些人对学生会寄予厚望是件好事,代表有些热心人希望共同为了自己或他人集体做些贡献。关键不在于形式或选举,而是到底能做些什么实事类似帮助新生等善事善举,对一味讲究吃喝玩乐的人,主席倒不必太多挂心,学生会本不是娱乐公司。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7 23:00

原帖由 Ordensmeister 于 2008-2-7 22:31 发表
弃权,也是权利的一种。
虽然我没有机会参加亚琛以前任意一次选举。但在我中学的时候,每年的学生会竞选都是非常规模浩大的。食堂,教学楼贴满海报;课间,中午都有各部的候选人到班上来演讲;选举的最后是个参选人的陈词,最后还有述职等等。
我知道在亚琛这个学生不集中,学校多的地方,照搬上述模式是不现实的。但是,稍微努力一点去做,是不是会效果更好?比如,与校方联系,收集中国学生的邮箱(建议而已,如果在法律上不可行,也不要与我辩驳了)?在csuchen上展开竞选?毕竟,这个论坛人气还是颇旺。如果宣传不能到位,我很怀疑即使按你说的改组学生会,能达到什么更好的效果。正如我前面所言,弃权,也是权利的一种。如果我谁都不认识,我当然不会给任何一人投票。这样,学生会的干部会不会再次由小范围的朋友圈子产生呢?
再如,守洞学长,如果你还带着气说话,又如何能得到不熟悉的人的支持呢?我前天也是真的火大了的。 ...


和国内学生会相比,这里最大的不同是:
国内是竞选干部,所谓学生领袖!
这里是竞选当义工!义工加最大的靶子! 如果我还有一点个人影响力的话,我希望我的学生会同事和我的后任也把自己当义工,而不是学生干部。
当然,既然我不是干部,没有干部待遇,总不能再剥夺我这个义工作为一个普通人发火的权力吧?
我为什么死盯Eric? 因为上面我对quelle做的经济来源的解释,我对eric面对面做过。他还来含沙射影暗指我贪污。我觉得,我能这么对他已经是很绅士很克制了。

学生会的选举制度,我这里提出了一种候选人资格限定的设想。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有机会了解候选人。并且从条文上阻止有人拉个百八十人进行恶性收购式的竞选。

从不了解到了解的唯一办法就是多关心多参与。据说美国还有人认为在职总统是林肯的。
弃权也要弃得名正言顺。路铺好了,走不走你来选择。
作者: STROM    时间: 2008-2-7 23:05

从各方面看来守洞也是位有想法的主席,就是网上态度比较激进,不过网上态度不代表网下态度,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协商的,作为公众人物各个场合还是内敛些更有效果
作者: viio    时间: 2008-2-7 23:11

原帖由 STROM 于 2008-2-7 23:05 发表
从各方面看来守洞也是位有想法的主席,就是网上态度比较激进,不过网上态度不代表网下态度,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协商的,作为公众人物各个场合还是内敛些更有效果



修炼到老版猪的境界上才行不过老版猪也没做什么实事
作者: Flea    时间: 2008-2-7 23:12

支持一下.
作者: Ordensmeister    时间: 2008-2-7 23:13

大学的那种学生会,据我所知买账得并不多。而我中学那会儿,基本也属于义工性质,干不好照样挨骂。
恶意收购式的竞选?倒不是故意跟你对着干。反而觉得,有人愿意这样去做,从而换得一个为大众服务的机会,也未尝不可。而当学生会不执着于更改组织形式,而是尝试加强领导层内部的相互合作与监管,几个人,也不会影响整个学生会的运作。
话说回来,即使你认为你做的工作是吃力不讨好的义工,我再跟你说话时依然会用主席来称呼。这不只是对你工作的肯定,最主要的是对你勇于接下这份工作的敬佩。(然而我依然会对你们工作中的问题予以指出和讨论。)但是,当所谓学生会,演变成一个协会,“学生会”主席,“学生会”的各个工作人员,依然会得到亚琛这么多学生的支持和敬重吗?我们愿意在这里讨论你们的工作,本身就说明了我们的重视。试想真的变成了协会,还会有如此高的关注度吗?既是,关我什么事呢?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7 23:17

原帖由 hihigh 于 2008-2-7 22:57 发表

问题就在这里
1。如果不能保证每个在亚琛的中国学生对“会员制”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这个对没有被通知到的却应该享有同样权益的同学是不公平的
2。另外会员制在会员足够多的情况下也并不会比newsletter有什么优势
在会员不足的情况下自然会引发名不正言不顺的问题
3。至于所谓的“义务“
难道说不去投票就要被清理出会员名单永不收用甚至罚款么?
肯定不可能的
那么也没有什么约束力了

就事论事地说
目前看到的只是没有论据的纯理论
会员制有什么切切实实经得起推敲的好处还没提出过
掐架没意思大家都应该冷静下来好好分析以理服人 ...



如果不从体制上解决。你的“知情权”“选择权”永远只能在csuchen上呼吁。

外办的领导有次问我中国学生会多少会员? 我说10个。我能明确联络通知并得到回复的只有10个。我在csuchen上发散式的通知,我不知道是10个人及时开了还是800人及时看了。我得不到任何反馈信息。上次元旦party的舞池讨论,几个人参与了?当天几个人来玩了?能比吗? 没有参与讨论的,算没通知到,还是算弃权? 包括这次除夕,50人预算是为了降低风险,钱是要通过预算申请的!我如果申请为100人办活动,结果来10个,造成的浪费怎么平账?

没有明确会员身份,你如果想换个开明主席,你没地方说理去!外办不是我的上级,大使馆会把你的投诉转给我,让我好好协调,这是可预见的结果!

会员造册之后,我才真正可以把无反馈当作弃权处理!

当然入会手续是填表,填表的前提是同意协会章程,章程的确定是可以大家集思广益的。
作者: viio    时间: 2008-2-7 23:21

原帖由 Ordensmeister 于 2008-2-7 23:13 发表
大学的那种学生会,据我所知买账得并不多。而我中学那会儿,基本也属于义工性质,干不好照样挨骂。
恶意收购式的竞选?倒不是故意跟你对着干。反而觉得,有人愿意这样去做,从而换得一个为大众服务的机会,也未尝不 ...



主席把难处苦水都倒出来,老百姓会理解的巴,不过这样做又会让人觉得主席太没用,所以主席采用了发火的硬汉态度
作者: hihigh    时间: 2008-2-7 23:25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7 23:17 发表



如果不从体制上解决。你的“知情权”“选择权”永远只能在csuchen上呼吁。

外办的领导有次问我中国学生会多少会员? 我说10个。我能明确联络通知并得到回复的只有10个。我在csuchen上发散式的通知,我不知道 ...


还是没有解释,这和newsletter通知邮件报名的效果有其别吗?
或者说是学生会入会时候要附加护照及学生证复印件验明身份以保证章程的实际约束力?
这样是不是严肃的过头把人都吓跑了呢?
如果不能保证身份的真实性
那么100个人报名10个人参与的极端情况依然不能避免
愿望是好的
但是解决方法没有实际意义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7 23:32

原帖由 Ordensmeister 于 2008-2-7 23:13 发表
大学的那种学生会,据我所知买账得并不多。而我中学那会儿,基本也属于义工性质,干不好照样挨骂。
恶意收购式的竞选?倒不是故意跟你对着干。反而觉得,有人愿意这样去做,从而换得一个为大众服务的机会,也未尝不可。而当学生会不执着于更改组织形式,而是尝试加强领导层内部的相互合作与监管,几个人,也不会影响整个学生会的运作。
话说回来,即使你认为你做的工作是吃力不讨好的义工,我再跟你说话时依然会用主席来称呼。这不只是对你工作的肯定,最主要的是对你勇于接下这份工作的敬佩。(然而我依然会对你们工作中的问题予以指出和讨论。)但是,当所谓学生会,演变成一个协会,“学生会”主席,“学生会”的各个工作人员,依然会得到亚琛这么多学生的支持和敬重吗?我们愿意在这里讨论你们的工作,本身就说明了我们的重视。试想真的变成了协会,还会有如此高的关注度吗?既是,关我什么事呢?
...


大家都是akademiker,我觉得从人员整体素质上已经具备这个体制转变的条件了。让管理层内部改善只能解决一时,我还是认为体制重建才是修桥铺路。

亚琛总得来说还是民风纯朴的。抬价转租房子这种在慕尼黑司空见惯的事在亚琛也会收到道德谴责。但是你知道吗?某地学生会发生过恶意竞选,其目的好像只是为了去迎接访德的胡锦涛时露脸。

我不理解为什么协会主席和学生会主席的区别会给别人造成那么大的心理障碍。 我们整体角色转变,一起打造一个更紧密的团体不好吗?不值得期待吗?
作者: Ordensmeister    时间: 2008-2-7 23:34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7 23:17 发表



如果不从体制上解决。你的“知情权”“选择权”永远只能在csuchen上呼吁。

外办的领导有次问我中国学生会多少会员? 我说10个。我能明确联络通知并得到回复的只有10个。我在csuchen上发散式的通知,我不知道 ...
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提出讨论,从而加以解决的。
一开始就提出暧昧不明,容易遭到抵制的会员制问题,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现下你说的这些,让人容易接受多了。一开始就这样提出,无意义的骂战也不会开始。
但这并不代表我完全赞同你的想法。
一.我相信大家都在国内上过几年不等的大学,应该也能看见,或是听说大学社团的种种。报名人众多(不少是冲着找女朋友去的),活动开始几次后,参与人数就会锐减。我也听说过有办得好的协会,比如武协,在招新开始前就有了一个学期的计划,对会员的会费也有了安排(在这个例子中,舞协从外面请来了舞蹈老师,会费是用于老师的教学费)。而没有明确计划的社团,退团率很高,没退的也不怎么参加活动,于是社团里剩下的,就还是那么些人。
试问,现在新拟定的章程,能保证这样的事不会发生吗?
就算是入了会的,该不来的,还是不会来;会临时出现的,依然是临时出现。我不认为,这样会使你们的工作变得轻松。难道是,没有报名的会员,临时入场就会被拦?怕是只会使想要报名的非会员也无法参与而已。
而且这样,不就是一个俱乐部吗?学生会的其他职能呢?怎么办?要不就像投票帖中的选项3一样,另设一个学生会下属的俱乐部好了。毕竟你提到的主要矛盾,还是集中在派对上。
[iframe]

[/iframe]
作者: viio    时间: 2008-2-7 23:38

其实巴,大家都歇歇算了,喝酒跳舞泡妞的事就别老找主席费神,主席能多办些助人为乐的好事已经算达到做义工的目的了。

另学生会如果要办什么活动也可以通过Csuchen或自己的网站宣传,做到账目事务明细透明。做好事得要人知道,不然白做还挨骂。

什么会员制就省省了,换汤不换药。下届学生会选举,事先通知,多些人竞选,重在看个人素质和办事效率等,让热心的老百姓多参与。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7 23:41

原帖由 hihigh 于 2008-2-7 23:25 发表


还是没有解释,这和newsletter通知邮件报名的效果有其别吗?
或者说是学生会入会时候要附加护照及学生证复印件验明身份以保证章程的实际约束力?
这样是不是严肃的过头把人都吓跑了呢?
如果不能保证身份的真实性
那么100个人报名10个人参与的极端情况依然不能避免
愿望是好的
但是解决方法没有实际意义 ...


既然有人会拒绝成为注册会员,当然也会有人拒绝成为“默认会员”
登记造册了,双方都不会再有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
我刚才也说了,章程的置顶工作可以开放。如果担心有霸王条款或者不平等区别会员的条款,可以来一起参与制订工作,把工作作细致。
注册会员的个人信息同样会受德国Datenschutz的约束。不用担心被滥用。
作者: Ordensmeister    时间: 2008-2-7 23:43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7 23:32 发表


大家都是akademiker,我觉得从人员整体素质上已经具备这个体制转变的条件了。让管理层内部改善只能解决一时,我还是认为体制重建才是修桥铺路。

亚琛总得来说还是民风纯朴的。抬价转租房子这种在慕尼黑司空见 ...
露脸?如果这种事对他这么重要,这个机会给他也未尝不可。
这个区别,真的很大。如果是学生会,那就是默认的会员。要明白,永远会存在不愿意加入某个组织的人。或者因为懒,或者都不因为什么。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就这样剥夺他们的权利。在一个国家,即使是一个黑户,也会被保证基本的人权。比如戴高乐机场的那个20多年没有归属的流浪汉。这种人依然应该得到尊重。我们要做的,是争取他们,而不是画一个圈子,排挤他们,从而迫使他们加入,或是永远的离开。
大家的学历增长,难道不也导致自主性增强吗?要不教育程度高的地方,执政更难呢。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7 23:50

我不是上帝,上帝都不能做到改变人心。圣经里只有上帝把恶人连城市一起毁灭的记载,而不是集体感化成良民。
所以,我能作的最大的好事就是完成体制改建。让所有会员有权力通过法院要求查账,要求重选主席!

至于你说的人员限制问题,那就要看活动形式了。马上就是春季踏青旅游活动,不报名的当然不能参加。总不见得临时车后挂个拖斗。

报名入会的工作甚至可以放在任何一次活动的现场入口。这是体制上的“标准化”重建,初期的繁琐是必然的。
作者: viio    时间: 2008-2-7 23:51

原帖由 Ordensmeister 于 2008-2-7 23:43 发表
露脸?如果这种事对他这么重要,这个机会给他也未尝不可。
这个区别,真的很大。如果是学生会,那就是默认的会员。要明白,永远会存在不愿意加入某个组织的人。或者因为懒,或者都不因为什么。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就这 ...




组织这种形式,愿意参与的人就能参与,不愿参与也没法强逼。如果是社会这样无形的组织,其实人人都在里面。所以说搞会员制,是换汤不换药,人还是那些人,想的人总会加入。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7 23:58

原帖由 Ordensmeister 于 2008-2-7 23:43 发表
露脸?如果这种事对他这么重要,这个机会给他也未尝不可。
这个区别,真的很大。如果是学生会,那就是默认的会员。要明白,永远会存在不愿意加入某个组织的人。或者因为懒,或者都不因为什么。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就这 ...


所以我说要通过会员优先来确保登记率。并不是不向非会员开放,而是先内部通知,再发散式通知。来不及登记成会员的可以随时补登记。我希望是大家共同转换角色。对于宁死不食周粟的,我何必贴冷屁股呢。5,60年代国家特别照顾国际友邦,结果怎么样呢?为什么我要惩罚热心关注和参与的人群呢?没道理的。
作者: Ordensmeister    时间: 2008-2-8 00:06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7 23:50 发表
我不是上帝,上帝都不能做到改变人心。圣经里只有上帝把恶人连城市一起毁灭的记载,而不是集体感化成良民。
所以,我能作的最大的好事就是完成体制改建。让所有会员有权力通过法院要求查账,要求重选主席!

至于 ...
哪个是旧约。为了使人容易接受,所以才有了新约。(应该没说错吧)
账目,一定要通过法院查这么么严重吗?试问会有多少“会员”,愿意不怕麻烦这么干吗?
重选主席……事情不能是主席一人干的,主席也不应该担这么大责任。而且如上所言,未必就会有“会员”不怕麻烦来干这事儿。
再说郊游踏青这件事。出个主意。比如定在4月份,现在就可以在csuchen上贴出通知,言明时间地点。如果是室内的话,言明最大的容纳人数。言明学生会能负责的酒水饮料食品车辆等等。很多时候,见到有活动的,如果是超过了学生会的预期的人,也会自己带上东西,到那去与大家会合一起玩的。可能会说,会员制之后也可以这样。但是有的时候名称的改变,人们归属的不同,会带来很大变化。比如上例就会产生“我是学生会的”,“你不是”这样的心理差异。两个群体也很难融合到一起。这就是小团体的弊端。
作者: superhawk    时间: 2008-2-8 00:09

对不起,插播广告,我很庸俗,建议学生会还是为学生们做点有切身利益的事吧,免学费的事不是在什么学校国际学生会竞选的时候不是挺风风火火的嘛,投票完了怎么就不了了之了,怎么也给个通知吧,可能是我孤陋寡闻,那请原谅我的无知,可能领导会说给争取到外办去了,那我怎么感觉还不如以前秘书处呢(可惜没有前后免学费中国人数的统计,只能说是我感觉),如果不如以前,那能算是给学生做的实事么?
作者: 羿弓求箭    时间: 2008-2-8 00:21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7 23:50 发表
我不是上帝,上帝都不能做到改变人心。圣经里只有上帝把恶人连城市一起毁灭的记载,而不是集体感化成良民。


请主席不要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寻找支持,谢谢!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8 00:26

原帖由 superhawk 于 2008-2-8 00:09 发表
我很庸俗,建议学生会还是为学生们做点有切身利益的事吧,免学费的事不是在什么学校国际学生会竞选的时候不是挺风风火火的嘛,投票完了怎么就不了了之了,怎么也给个通知吧,可能是我孤陋寡闻,那请原谅我的无知,可能领导会说给争取到外办去了,那我怎么感觉还不如以前秘书处呢(可惜没有前后免学费中国人数的统计,只能说是我感觉),如果不如以前,那能算是给学生做的实事么?
...


同学,我今晚严肃很久了。我忍不住了。我要开玩笑了,你们别介意:

包讨老婆,再包生儿子的活我实在是揽不下来
作者: chinadoufu    时间: 2008-2-8 00:30     标题: 什么会员不会员制,听着就觉得可笑

什么是学生会,它成立的初衷和宗旨是什么,它的基础是什么,它是要为谁服务的.怎么搞的像qq一样,是不是以后还会有会员升级,从普通到金钻啊.
在学生会也呆了几年了,要不愿意干,就别干呀!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你说要改,就得改嘛,这个做法和阿扁的去蒋正名一样地野蛮,还好你的任期短,否则以后还有得闹腾了
作者: superhawk    时间: 2008-2-8 00:36

那请问一下,学校学生会选举的时候有些人拿这个免学费作为口号,你们学生会里面这么多有正义感 的人怎么不及时制止呢,ps:我真有点不明白,跟您讨论个问题,怎么就又牵扯到老婆又牵扯到孩子身上去了呢,就算是玩笑,只有您自己觉得好玩吧,印象中您不是第一次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涉及别人的家人(包括您所谓的玩笑)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8 00:37

原帖由 chinadoufu 于 2008-2-8 00:30 发表
什么是学生会,它成立的初衷和宗旨是什么,它的基础是什么,它是要为谁服务的.怎么搞的像qq一样,是不是以后还会有会员升级,从普通到金钻啊.
在学生会也呆了几年了,要不愿意干,就别干呀!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你说要改,就得改嘛,这个做法和阿扁的去蒋正名一样地野蛮,还好你的任期短,否则以后还有得闹腾了
...


大家好好讲话,好不容易调和的气氛尽量不要再弄僵。

情况是这样的,大半夜了,我不多说了,尽量简短说明。

现在的体制,我想连任连任再连任,你拿我没办法。体制改了,才有机会和可能性从会员层面提出改选。
作者: sophiemarceau    时间: 2008-2-8 01:53

类比一下组织形式和职能,忽然惊奇地发现:
学生会 - 国家   (国家对本国所有公民负责,学生会对所有在校的本国学生负责)
会员制 - GCD...  (惊人地相似。至于是好是坏,就不用说了)
作者: 尹梦梦    时间: 2008-2-8 02:01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8 00:37 发表



现在的体制,我想连任连任再连任,你拿我没办法。体制改了,才有机会和可能性从会员层面提出改选 ...


抛开脾气性格做事方法建议是否可行等不谈,就冲这句话,我顶守洞一下,感觉他还是挺诚恳地在交流问题。
作者: sunbird10    时间: 2008-2-8 03:54

原帖由 尹梦梦 于 2008-2-8 02:01 发表


抛开脾气性格做事方法建议是否可行等不谈,就冲这句话,我顶守洞一下,感觉他还是挺诚恳地在交流问题。

你想说这是挥刀自宫吗?
作者: zycoc1999    时间: 2008-2-8 04:53

爬楼蛮累的,但我本着兢兢业业的态度终于爬完了。
评论如下:前半楼是百科全书历史版,后半楼是日本人写的无聊笑话大全。
PS,我笑喷了。
作者: RSPCA2001    时间: 2008-2-8 08:24

原帖由 楼上没有牛了 于 2008-2-7 20:00 发表
学生会存在的目的到底是作为全体学生和使馆大学外办之间的联系纽带,还是自身发展壮大.
一个松散但能为全体中国学生服务,或一个紧密精干的小众团体,到底哪个更重要.

作者: 黑白娃娃    时间: 2008-2-8 08:32

其实会员制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在这个环境下, 权利和义务很分明. 毕竟, 在索取的同时还是需要付出的. 比如在一次晚会开始准备工作和结束的清场(貌似以前都是球队的人负责的), 实行会员制后, 可以由会员自发解决.

但我有一个很大的疑惑, 这种改革很可能的结果是换汤不换药, 即使在很多人注册成为会员的前提下. 难道在选举的时候会有更多人到场吗? 当然, 如果在章程中写出来, 不参与选举, 相当于弃权(不仅仅是对选举的弃权, 而是放弃了会员的权利). 不然, 结果可能是, 在下次选举到场的还是那么几个人. 相信大家选择注册的唯一一个原因是可以继续参加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而这于主席的初衷肯定是有差距的. 其实很多担心和不利因素, 前面已经有人讲得很明白了, 不知道学生会内部有没有组织讨论过, 如果有的话, 相信讨论的时候也很激烈吧.

本人支持改革, 但奉劝一句, 改革不要太激进, 身边这方面的例子还是很多的, 由于某些方面原因, 我也不想举例出来了. 何不把心思用在多搞点别开生面的活动呢.

如果想做好一些事情, 先研究心理学, 毕竟不是为了服务自己, 而是服务大众, 然后再来改革吧.
作者: 黑白娃娃    时间: 2008-2-8 08:39

再多句嘴吧, 这个时候不是撑硬汉的时候, 也不是个人拉帮结派的时候. 应该提倡更多的人参与讨论, 分析可行性, 最后再决策. 一定要注意学生会的性质, 如果真的实行改革, 恰恰出现了大家担心的局面, 那学生会代表的不再是亚琛的学生, 而真的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club了.
作者: ASDF    时间: 2008-2-8 09:05

想法真搞笑.

[ 本帖最后由 ASDF 于 2008-2-8 09:06 编辑 ]
作者: ASDF    时间: 2008-2-8 09:21

原帖由 月关 于 2008-2-7 21:51 发表


你可真会说话!!!

我说的意思你根本没明白就跑出来反驳,我说的是,你能保证多少人加入你的会员
人少了,你代表不了亚琛学生,人多了,同样的问题啊,还是资源不够
或者你想的是,最好会员只能来几十个人 ...



作者: hihigh    时间: 2008-2-8 09:27

原帖由 黑白娃娃 于 2008-2-8 08:32 发表
其实会员制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在这个环境下, 权利和义务很分明. 毕竟, 在索取的同时还是需要付出的. 比如在一次晚会开始准备工作和结束的清场(貌似以前都是球队的人负责的), 实行会员制后, 可以由会员自发解决.

但 ...


关于换汤不换药的问题我提过了
没人理
这个会员制的想法说起来是“权力和义务”的关系挺好听的
归根结底还是对宣传不利这个问题的担忧
和incas学习建立一个newsletter那么难吗
前面说除了csuchen 上能够确保通知到并收到回复的只有10个人
可是我除了csuchen上我还真无法收到任何学生会的信息
连网站都是这两天大家在这里剑拔弩张的时候才知道的

如果会员实名制有几个人愿意这样把自己的护照号码家庭住址贡献出来的?
如果非实名制随便签什么Erklärung都没有任何效力
不爱投票的还是不爱投票
不爱报名的还是不爱报名

最后说一句
如果要依靠实名制来确保活动的顺利是不是把亚琛的中国学生的个人素质都想得太不堪了?
以前也有需要限制名额的活动
报名的人有多大比例恶意不参加的?
有没有影响到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来是个宣传问题
现在冒出的会员制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又拖了一个无谓的长尾巴
只不过听起来很美“改革”的字眼都出来了带来一个美好的自我感觉

这才是大家不满意的原因
作者: 楼上没有牛了    时间: 2008-2-8 10:05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7 23:32 发表

我不理解为什么协会主席和学生会主席的区别会给别人造成那么大的心理障碍。 我们整体角色转变,一起打造一个更紧密的团体不好吗?不值得期待吗?


你就没有明白协会和联合会的区别.
协会是根据自愿原则,为一个共同的具体目标,通过协议组成的.
但联合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某个圈定的范围内,所有符合条件的都是其成员,尤其是中国官办民间组织,例如中国妇女联合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现在既然名称是"亚琛中国学者和学生联合会",而且和使领馆有着某种联系,这样的成员范畴就是一种默认,如果想改变其属性,必然带来相应的歧义.
任何改革都必须在相应的框架范围内实施,底线就是不能改变实体属性.邓小平搞改革,也不能弄个皇帝出来.英国王室存在,就只能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而不能叫共和国.

另外,你始终没有能解释清楚在亚琛大学注册的中国籍学生学者如果没有入会,那权益有什么影响,到底还是不是亚琛中国学者和学生联合会的成员,是否还有选举权.

我昨天MSN上也和你说了,只要动了亚琛中国学者和学生联合会这块蛋糕,结果就必然是招致反对.而且我也不会在任何入会表格上签字,当我在进入亚琛工大的第一天,就默认了我是亚琛中国学者和学生联合会的一员,这个权益是我自然获取的.如果会以某种方式失去这个权益,那就只能以别的方式争取回来,而不是顺从.
所以你以CWVSA的名义改会员制,可能反对的人少很多,但前提是公布一下这个缩写的全称,不要产生代表全体中国学者学生的歧义.
作者: 月关    时间: 2008-2-8 10:10

原帖由 viio 于 2008-2-7 23:21 发表



主席把难处苦水都倒出来,老百姓会理解的巴,不过这样做又会让人觉得主席太没用,所以主席采用了发火的硬汉态度

这个不是理由,国内的中学大学哪个学生会主席有报酬啊,不都是凭着自己的热情理想一直干下来的么,
我大学时候我们系学生会主席,天天晚上12点多到了熄灯才开完会,接着走廊里看书,然后早上还得上课,成绩照样是年级前三。
最后还成了校学生会主席。当然这算是特例,但是至少学生会这种类似于无偿工作为学生服务的地方,任何人加入之前就应该清楚。

你要是想学习,想不挨骂,想轻松过日子,那么换个地方啊,所以抱怨啊,苦水啊都不是理由,你不想干,可以下来啊,换想干的人上去啊,老说弹劾弹劾,为啥不自己下课呢

不过我倒是有些佩服守洞的勇气,敢接这个位置是一个,敢于改革是另外一个,这个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他的动机什么的都是正当的,虽然我不是很赞成这个会员制。

不过要做硬汉就别倒苦水,苦水都倒出来了还硬什么啊!
作者: 月关    时间: 2008-2-8 10:14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7 23:32 发表


大家都是akademiker,我觉得从人员整体素质上已经具备这个体制转变的条件了。让管理层内部改善只能解决一时,我还是认为体制重建才是修桥铺路。

亚琛总得来说还是民风纯朴的。抬价转租房子这种在慕尼黑司空见 ...


你说的对,大家很期待,但是大家质疑的一个重点就是你怎么实现

你说的那个方法很多人看来都是有缺陷的,而这个缺陷不是通过简单修补就可以完成的,大家和你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
作者: 月关    时间: 2008-2-8 10:28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8 00:37 发表


大家好好讲话,好不容易调和的气氛尽量不要再弄僵。

情况是这样的,大半夜了,我不多说了,尽量简短说明。

现在的体制,我想连任连任再连任,你拿我没办法。体制改了,才有机会和可能性从会员层面提出改选 ...



这话说的实在,
作者: 一嘎头蛮好    时间: 2008-2-8 10:28

做一个团体的领导人,要懂的是怎么合理运用枪和笔。笔在外,枪在内;笔对内,枪对外。如果真要做成这件事,学生会需要的是一个新闻部,集思广益完善那个框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恩威并施。硬汉形象实在不适合用来对学生,倒是可以尝试对学校谈谈集体免学费的事情。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2-8 11:32     标题: 大家意见我都看到了

实在来不及一一答复。 三月底四月初的执行层例会上将正式对此工作展开讨论。会议对外公开。会提前至少一周在csuchen发通知。有兴趣讨论的同学都请过来。
---------------------
这是我在3月下旬前的最后一个回复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2-8 11:37

对了,问一下,是不是问题就出在 Verband和Verein上面啊?
http://de.wikipedia.org/wiki/Verband_%28Soziologie%29

守洞你看看,改成verein后,改革就顺理成章,保留verband,就定义上,改革也走不顺
考虑一下
作者: 月关    时间: 2008-2-8 11:43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8 11:32 发表
实在来不及一一答复。 三月底四月初的执行层例会上将正式对此工作展开讨论。会议对外公开。会提前至少一周在csuchen发通知。有兴趣讨论的同学都请过来。
---------------------
这是我在3月下 ...


呵呵,一大堆人出招,你一个人接招,还真是够累的

看看你们会议的时间吧,我有空一定去,只是要上班啥的。。。。。

网络上为啥这么热闹,因为下班,下课吃饱了大家没事,想说啥就说点啥,虽然不正式,但是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

要不为啥现在国家领导人也开始注意网路言论了,别管是真是假,至少天涯猫扑啊什么大论坛上发个言啥的还真能起些作用
作者: viio    时间: 2008-2-8 11:58

原帖由 月关 于 2008-2-8 11:43 发表


呵呵,一大堆人出招,你一个人接招,还真是够累的



似乎学生会就主席一个人在忙,一个人要组织发言吵架,你就省省巴
作者: lndz    时间: 2008-2-8 12:10

要想改革,只能等到乱世了。
作者: 会员18888    时间: 2008-2-8 12:13

楼上没牛同学观点是对的. 学生会不是协会.会员没有入会的程序义务什么的.自然从属.在国内的大学里也是如此啊.
体制要改的话名称也该改.不能称为亚琛学生会. 就是说应该另成立个团体.
作者: viio    时间: 2008-2-8 12:30

原帖由 会员18888 于 2008-2-8 12:13 发表
楼上没牛同学观点是对的. 学生会不是协会.会员没有入会的程序义务什么的.自然从属.在国内的大学里也是如此啊.
体制要改的话名称也该改.不能称为亚琛学生会. 就是说应该另成立个团体.


只是名称上的不同,比如要你18888加入什么组织比如色戒里面的小剧团,加入你就是组织里面的一员,组织要你干活你就要干活,不服从组织就要受谴责甚至枪毙哦

目前的学生会,寥寥几个人,可能只占学生总数的千分之一,更多人只想受到福利却不想干活,对活干的不好的表示不满,既然都自然默认是组织里面的人,不干活光会骂人感觉也说不过去
作者: 会员18888    时间: 2008-2-8 12:36

原帖由 viio 于 2008-2-8 12:25 发表



只是名称上的不同,比如要你18888加入什么组织比如色戒里面的小剧团,加入你就是组织里面的一员,组织要你干活你就要干活,不服从组织就要受谴责甚至枪毙哦

不是名称上不同. 而是有本质的区别.
学生会自动包括在亚琛学习的学生和访问学者.不需要有入会的仪式.也没有被开除的可能性.
就好象你生下来就是中国人, 不需要加入什么组织. 哪怕是黑户口,也是中国人一样.但你要入党入团就是靠自愿了.有入的仪式,也有义务要交费什么的.
作者: viio    时间: 2008-2-8 12:49

原帖由 会员18888 于 2008-2-8 12:36 发表

不是名称上不同. 而是有本质的区别.
学生会自动包括在亚琛学习的学生和访问学者.不需要有入会的仪式.也没有被开除的可能性.
就好象你生下来就是中国人, 不需要加入什么组织. 哪怕是黑户口,也是中国人一样.但你要 ...


享受福利前就必须尽义务不是?这个道理比较好懂。

如果个人对团体无任何贡献,就要求学生会上天入地,娱乐大众生活,这似乎也不现实

你既然上升到国家,那是个更大的组织,背后靠人民交税养着的,当然假如你不工作不交税,也可以过讨饭的生活,那就不用骂政府福利有限
作者: 会员18888    时间: 2008-2-8 12:51

我觉得主席同学没权利利用现有的学生会资源私自将学生会改成民间的帮派协会俱乐部团体.可以另外成立一个团体.
作者: 会员18888    时间: 2008-2-8 12:52

原帖由 viio 于 2008-2-8 12:49 发表


享受福利前就必须尽义务不是?这个道理比较好懂。

如果个人对团体无任何贡献,就要求学生会上天入地,娱乐大众生活,这似乎也不现实

你既然上升到国家,那是个更大的组织,背后靠人民交税养着的,当然假如 ...

讨饭流浪不交税那也还是中国人你不能开除他国籍.不合理的现象哪都有.
否则我把所有懒惰没用和残疾的人都赶出中国留下少数勤奋聪明的人, 那中国的问题就好解决多了.不行哦!
但你可以不吸收坏人入党.

[ 本帖最后由 会员18888 于 2008-2-8 12:55 编辑 ]
作者: viio    时间: 2008-2-8 12:55

原帖由 会员18888 于 2008-2-8 12:51 发表
我觉得主席同学没权利利用现有的学生会资源私自将学生会改成民间的帮派协会俱乐部团体.可以另外成立一个团体.



说到底他也没有任何权利,本一个义工,有个好听的头衔,工作做得不漂亮,需要帮助罢了

所谓学生会资源若关系到老百姓利益的应该告诉老百姓。
作者: viio    时间: 2008-2-8 12:59

原帖由 会员18888 于 2008-2-8 12:52 发表

讨饭流浪不交税那也还是中国人你不能开除他国籍.不合理的现象哪都有.
否则我把所有懒惰没用和残疾的人都赶出中国留下少数勤奋聪明的人, 那中国的问题就好解决多了.不行哦!
但你可以不吸收坏人入党.



你说的是弱势群体,应该受到照顾,那是另一码子事,当然目前大多数学生不算在里面巴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2-8 13:01

原帖由 会员18888 于 2008-2-8 12:52 发表

讨饭流浪不交税那也还是中国人你不能开除他国籍.不合理的现象哪都有.
否则我把所有懒惰没用和残疾的人都赶出中国留下少数勤奋聪明的人, 那中国的问题就好解决多了.不行哦!
但你可以不吸收坏人入党.

是这个道理
可以保留学生会行使最小功能
另立一个会员制的组织,组织其它丰富的活动

另外有一点,照理学生会应该是一个官方机构,作为一个verband,只有国家付出工资请来的人,才有义务组织各项活动
而像现在这样的,由学生自己来组成的管理组织,不拿工资,那只履行最低限度的责任也是无可指责的,就让学生会当作一个大使馆和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中转站,而所有其它活动,留给会员制的verein来组织。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