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2小时20分钟以后 中国嫦娥探月卫星即将发射升空 [打印本页]

作者: 沙场点兵    时间: 2007-10-24 08:41     标题: 2小时20分钟以后 中国嫦娥探月卫星即将发射升空

央视新闻台正在全程直播
祝愿发射成功!

[ 本帖最后由 沙场点兵 于 2007-10-24 10:03 编辑 ]
作者: wzhmao    时间: 2007-10-24 08:44

不是说18点吗??
作者: 柳漫3    时间: 2007-10-24 08: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柳漫3    时间: 2007-10-24 08: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沙场点兵    时间: 2007-10-24 09:06

原帖由 wzhmao 于 2007-10-24 09:44 发表
不是说18点吗??

多谢提醒
可能太激动了,居然把6点弄成了16点,
足足提前了两个小时
作者: hettyw    时间: 2007-10-24 09:07

网上哪里能看到啊?
作者: 沙场点兵    时间: 2007-10-24 09:21

原帖由 hettyw 于 2007-10-24 10:07 发表
网上哪里能看到啊?

登录央视网站应该就可以。
还有所有的P2P网络电视软件,比如ppstream,pplive,Tvants等都可以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7-10-24 10:01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计划将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预计卫星的总重量为2350千克左右,寿命大于1年。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目前这颗卫星已经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在该阶段,将有电性星和结构星这两颗初样卫星来承担卫星测试工作。

航天专家介绍,电性星的试验主要是用于一些带有电子性能的设备的综合测试,结构星的试验主要是要考核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温度控制设计的合理性。目前,这两颗初样星的结构制造已经完成,将在年底以前开始整星测试。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嫦娥一号”正样卫星的研制。据介绍,整个初样测试阶段将持续到明年6月份,随后将进入卫星正样星的研制阶段。

此外,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目前已经投入生产。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长三甲火箭进行了41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可靠性。


技术难点


1、轨道设计与飞行程序控制问题

2、卫星姿态控制的三矢量控制问题

3、卫星环境适应性设计

4、远距离测控与通信问题“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组成。卫星平台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技术研制,科研人员对结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修改。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将于2007年10 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执行科学探测任务。它将完成四大科学任务,首要目的便是为月球“画像”,也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体图像。此外,还要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以及地月空间环境。

专家介绍,嫦娥一号卫星两米见方,太阳翼展开后,最长可达18米,起飞重量为2350公斤,卫星需要10-12天可以飞到月球附近。嫦娥一号设计寿命为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7-10-24 10:01

搭载歌曲


“嫦娥一号”将搭载歌曲31首,发射成功后,通过电视和广播可接收到卫星传回来的歌曲,不过不提供下载服务。

31首播放歌曲清单:

1、《谁不说俺家乡好》
2、《爱我中华》
3、《歌唱祖国》
4、《梁山伯与祝英台》
5、《我的祖国》
6、《走进新时代》
7、《二泉映月》
8、《黄河颂》
9、《青藏高原》
10、《长江之歌》
11、《在希望的田野上》
12、《春天的故事》
13、《七子之歌》
14、《我的中国心》
15、《高山流水》
16、《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17、《阿里山姑娘》
18、《贵妃醉酒》选段
19、《难忘今宵》
20、《歌声与微笑》
21、《春节序曲》
22、《半个月亮爬上来》
23、《游园惊梦》选段
24、《富饶辽阔的阿拉善》
25、《良宵》
26、《十二木卡姆选曲》
27、《东方之珠》
28、《在那遥远的地方》
29、《我是中国人》
30、《但愿人长久》
31、《WeAreReady》

特别选用曲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东方红》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7-10-24 10:05

历史


探月计划酝酿10年

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早在1994年就进行了探月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1996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

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以后又开展了深化论证工作。

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我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

1) 第一期绕月工程将在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

2)第二期工程时间定为2007年至2010年,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

3)第三期工程时间定在2011至2020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制和发射新型软着陆月球巡视车,对着陆区进行巡视勘察。后期即 2015年以后,研制和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钻岩机、月表采样器、机器人操作臂等,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球,对着陆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资料。此段工程的结束将使我国航天技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7-10-24 10:06

相关资料


为月球画像

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月球探测的第一期工程,即研制和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该星将环绕月球运行,并将获得的探测数据资料传回地面。该工程由探月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现已确定探月卫星主要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运载火箭采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场选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测系统利用现有航天测控网,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开发。

具体计划是,“长征三号甲”火箭从西昌发射中心起飞,将“嫦娥一号”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后实现星箭分离,卫星最后进入环绕月球南、北极的圆形轨道运行,并对月球进行探测,轨道距离月面的高度为200公里。

设计寿命为1年的“嫦娥一号”卫星,将携带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激光高度计、微波辐射计、太阳宇宙射线检测器和低能离子探测器等多种科学仪器,对月球进行探测。它在环月飞行执行任务期间,主要获取月面的三维影像,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球土壤厚度,检测地月空间环境。其中前3项是国外没有进行过的项目,第4项是我国首次获取8万公里以外的空间环境参数。此外,美国曾对月球上的5种资源进行探测,我国将探测14种,其中重要的目标是月球上的氦—3资源。氦—3是一种安全高效而又清洁无污染的重要燃料,据统计,月球上的氦—3可以满足人类1万年以上的供电需求。月球土壤中的氦—3含量可达500万吨。

观测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在即,民众亲睹“嫦娥奔月”的热情与日俱增。记者从组织参观此次发射活动的四川西昌金英旅行社获悉,目前已有1000多人报名参观。同时,此前预定的800元参观门票票价有可能会向上调整。

外国游客无缘“现场”

据西昌金英旅行社工作人员介绍,截至2007年9月27日下午,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多个城市的1000多人报名参加,主要以散客身份为主。由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可供参观的现场席位最多只有2000个,且要先满足部队、科研单位、政府等部门人士,因而,实际普通参观者的名额并不到2000人。

而此前媒体报道的800元门票的价格则有可能上浮。具体调价结果旅行社将于2007年9月28日公布。

据了解,这些参观者仅限于我国国内的旅游者。目前,国外游客仍不在现场参观的接待范围之内。

身份知会所在地公安

据了解,我国游客只需将身份证件传至旅行社、并交纳一两百元订金,即可“预订”参观名额,而无须提供工作单位等其他信息。一旦发射中心确定了发射的具体日期,旅行社将会提前几天通知报名者。

旅行社在收到报名者的身份证件复印材料后,会在备份后提供给卫星发射中心审核。发射中心并会就游客的身份向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核实,并通知当地公安机关,以备紧急情况时能迅速、随时联系到相关人士。

最多提前两小时入场

据旅行社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获悉,“嫦娥一号”发射的日期初步定在2007年10月26日前后,且具体的发射时间“极有可能在晚上”。但更确切的发射时间尚有待于相关部门的最终确定。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将在10月月底发射。

心急的游客是否可提前进入发射基地目睹“嫦娥一号”的风采呢?对此,旅行社工作人员表示,“绝对不可能”,因为出入基地的车辆均需凭特制的通行证方可放行。而由旅行社统一组织的散客则会乘坐统一的大巴进入发射基地,“最多提前一两个小时”。

可携摄像机拍摄发射

发射当日,所有的游客均将在距卫星发射中心60多公里外的西昌市区集合,然后乘坐专门的大巴进入发射中心,当晚参观完发射盛况后再返回西昌市区。另据了解,观景台离发射点约2.5公里。为了满足游客拍照留影的要求,旅行社方面透露,本次参观将可能与以前一样,允许游客携带照相机及摄影机拍摄留念,记录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此外,为配合“探月旅游”,当地旅行社还开发设计了丰富的景点,构成“一日游”、“两日游”等。

[ 本帖最后由 fussfun 于 2007-10-24 11:08 编辑 ]
作者: fussfun    时间: 2007-10-24 10:07

发射初定2007年10月24日18:05

据专家透露,卫星最佳发射时间的确定相当复杂,需对当地雷电、降水和云量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来判断。在航天、卫星发射、气象、天文等多个部门反复协商下,最终确定了最佳发射窗口为10月24日下午6时05分左右。

目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用于发射“嫦娥1号”的长征三号甲火箭已经吊装进3号塔的回转平台,而“嫦娥1号”也已经进入发射区3号发射塔静静矗立,蓝色的回转平台紧紧闭合,呈测试状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测试发射、测量控制等五大系统科技人员,正在争分夺秒,精测细量,为确保“嫦娥1号” 卫星顺利发射升空进行最后的准备,目前准备工作一切顺利。

据了解,为确保“嫦娥1号”顺利升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对2号、3号发射塔都进行了数十项技术改造。目前,中心两个塔架均具备发射“嫦娥1号”的能力。有专家评价说,升级后的3号发射塔架已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射塔架之一。数天之后,“嫦娥1号”将从85米高的3号发射塔起飞,奔往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届时世界将再次瞩目中国。  

“嫦娥一号”已“站”上发射塔

10月17日下午,记者驱车自西昌市城区出发,沿西南方向上泸黄高速公路。沿途,不时可见火箭雕塑以及“卫星城”等标语。约35分钟后,汽车自漫水湾镇下泸黄高速公路,拐上一条柏油简易公路。当地人把进这条简易公路称之为“进沟”,不知是否与卫星发射基地在山沟沟有关。

发射中心17日戒备森严,18日可参观

由于卫星发射在即,卫星发射中心10月17日全天禁止游客参观。

站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石雕前,远远可看见一幢高大的建筑。当地人介绍,那就是即将发射的“嫦娥一号”发射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门前,一名卫兵威严地站立着,另一名卫兵来回检查过往车辆、行人的证件。

据当地旅行社工作人员介绍,10月16日和10月18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常对游客开放。

此外,“嫦娥一号”发射前,附近方圆四公里之内的居民将撤离,2.5公里内的居民必须撤离出该区域。据称,此举是为预备火箭发射万一失败,避免对附近居民造成人员伤亡。

“嫦娥”发射架下,灯光闪烁

10月17日,记者进入发射中心附近区域,距最近的卫星发射架不过200米远。站在发射中心南面的半山腰上,可见发射中心三面环山:左侧是牦牛山,右侧是峡谷口,对面的山峰较小,当地人尚未为其取名。

记者看到,高大的2号发射塔和3号发射塔分隔在两个区域。亚洲最高的2号发射塔,固定架和移动塔处于分开的状态,分别矗立在一条铁轨的两头。

最为显眼的是即将发射“嫦娥一号”的3号塔。和2号塔不同的是,3号塔是全封闭的,从外面看就像一座没有窗户的大楼,楼顶上方是一部巨大的橘红色吊车。

据航天专家评价,升级后的3号发射塔架已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射塔架之一。另外,分布在发射基地各处的6个避雷塔尖高耸入云,最长的约有70层楼高。

据了解,截至10月17日下午,用于发射“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火箭和“嫦娥一号”都已经吊装上发射塔,正在进行最后的测试。

记者看到,基地内车辆、人员来回忙碌着,“嫦娥一号”发射架下,数盏电灯分外闪亮,如发射时喷射出的火焰一般。

此前,为确保“嫦娥一号”顺利升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对2号、3号发射塔都进行了数十项技术改造。目前,中心两个塔架均具备发射“嫦娥一号”的能力。

观景平台 屋顶用铁皮搭建

花800元钱,可在指定区域观看“嫦娥一号”发射盛况。记者昨日了解到,组织观看此次卫星发射的西昌金英旅行社已停止接收报名和预报名。昨日中午,记者来到该旅行社,工作人员正紧张地通知全国各地交纳订金的游客。

“我们通知这些游客于23日赶到西昌。”一名女性工作人员说。记者发现报名前去观看卫星发射的武汉游客寥寥数人。

据了解,金英旅行社受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委托独家办理国内外游客参观手续。该旅行社开设了卫星基地旅游纪念品专卖店,成立了卫星基地讲解队。

记者还提前探访了“嫦娥奔月”观景平台。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看到“观景平台”为一栋四层楼房。

屋顶上用铁皮搭建了错落有致的两层“观景平台”。“卫星发射时,在这里就可以看到火箭扶摇升空的情形”,一名工作人员介绍。

站在楼上,远望正前方,隐约可以看到“嫦娥一号”发射架的雄姿。——这里距发射基地刚好4公里。


嫦娥一号"将利用上海造"激光眼"拍下首张中国版全月地形图

不论“嫦娥”奔月还是登月,首先要制作一张月球地图,这是每个制订探月计划国家的必答题,有望于本月下旬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也不例外。  

记者获悉,该星搭载上海科研人员自主研制的激光高度计,将承担我国首位“探月摄影师”之责,为世人拍下第一幅拥有较高精度的中国版全月地形图。

首只太空“激光眼”

作为“嫦娥一号”最重要的载荷之一,这台激光高度计的正样产品目前已装星。在上海可以见到其初样产品,“身长”30厘米,“体重”15公斤,看上去像是一台放在铁盒子里的摄像机,但它“拍”的东西可不是平面影像,而是三维立体的。令专家自豪的是偓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以往科研基础上,仅用两年时间便按时交付这只“激光眼”,关键部件全部实现国产,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并即将成为我国首台发射进入太空的激光高度计。

激光拍照“掐秒表”

“激光眼”的制图形式非同一般,不是靠成像,而是靠“秒表”。激光高度计会向月球不断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并不断精确计时。“嫦娥一号”有了它,就好似向月亮表面一个接一个派出“光速短跑队员”,这些“运动员”一触到月面就即刻原路返回;激光高度计根据其“跑步”成绩,就能实时计算出其所跑距离,从而分辨出月面哪高、哪低,哪是山脉、哪是盆地,最终得到各处的实际海拔,合成为一幅带有月球高程的完整地形图。

按计划,在“嫦娥一号”进入环月阶段后,激光高度计便开始工作,不论月球表面是白天还是黑夜,也不论卫星处于正飞还是侧飞,都将长期开机,在200公里轨道高度上,每隔一秒发射一束激光。就这样,“嫦娥”像绕绒线球一样,围着月亮转了一圈又一圈,留下一个个激光“足印”,把月表状况统统扫描下来。

为后期着陆打基础

激光高度计技术不仅将为后期探月工程打基础,还将延伸至其它深空探测领域。美国科学家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火星探测器上都采用了这种激光高度计,通过不同颜色来标定不同高度,火星地貌简洁形象地展现出来,这也为火星探测器选定最佳着陆点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依据。

据透露,我国已开始着手火星和小行星探测论证,这类“激光眼”有望在其中发挥作用。

“嫦娥1号”将在10月24日下午6时许发射升空。有关天文空间研究方面的专家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据专家透露,卫星最佳发射时间的确定相当复杂,需对当地雷电、降水和云量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来判断。在航天、卫星发射、气象、天文等多个部门反复协商下,最终确定了最佳发射窗口为10月24日下午6时05分左右。

目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用于发射“嫦娥1号”的长征三号甲火箭已经吊装进3号塔的回转平台,而“嫦娥1号”也已经进入发射区3号发射塔静静矗立,蓝色的回转平台紧紧闭合,呈测试状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测试发射、测量控制等五大系统科技人员,正在争分夺秒,精测细量,为确保“嫦娥1号” 卫星顺利发射升空进行最后的准备,目前准备工作一切顺利。
据了解,为确保“嫦娥1号”顺利升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对2号、3号发射塔都进行了数十项技术改造。目前,中心两个塔架均具备发射“嫦娥1号”的能力。有专家评价说,升级后的3号发射塔架已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射塔架之一。数天之后,“嫦娥1号”将从85米高的3号发射塔起飞,奔往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届时世界将再次瞩目中国。

嫦娥一号如果发生异常,可用激光摧毁

火箭里有的部件有两个或三个,允许一个或者两个零件是坏的,不影响整个火箭的正常工作。还有的设备是“双点双线的冗余”等。

另外,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技术人员还为火箭“减轻负担”(专业上称之为“降额设计”),采取双线设计,留有余量,保证线路安全。一般可以为设备降一半的负担。
据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自2003年以来,做了一些相关系统级的冗余,主要是控制系统的冗余。

记者了解到,火箭飞行时,有一个测量系统测量其位置、速度等。其计算机设备采用3个CPU的。据介绍,火箭包括控制系统 (类似转向等设备)、 结构系统(承载)、动力系统和测量系统。

异常运行超过安全范围 火箭将被击碎

当前,针对“嫦娥一号”的发射安全工作,已做到万无一失。在人员疏散方面,由当地政府负责(本报曾作详细报道)。其他安全方面,由部队和科学家们负责。

不仅如此,“基地已做好应付最坏打算的技术准备,而且非常先进和成熟。”昨日,参加漫水湾“发射安全”会议的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针对火箭升空可能出现的万分之一可能性的两种故障情况,发射基地都做好了全力技术保障。”

一种情况是,长征三甲火箭在喷火起飞时,因某种不可预知的原因,突然停滞不动。一旦出现这种苗头,整个系统的应急预案就会快速启动,消除可能发生的所有危险。据称,该技术处于世界绝对领先地位,可完全防患于未然。

另一种情况是,当火箭正常点火升空后,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然出现轨道运行异常,而且,这种异常超越了安全范围。在此千钧一发之时,护卫火箭上天的激光等仪器,就会迅速发挥作用,瞄准核心目标,将其击碎,其碎片也必将落在疏散安全范围区内,不会对人畜造成任何伤亡。

[ 本帖最后由 fussfun 于 2007-10-24 11:19 编辑 ]
作者: hettyw    时间: 2007-10-24 10:08

原帖由 沙场点兵 于 2007-10-24 10:21 发表

登录央视网站应该就可以。
还有所有的P2P网络电视软件,比如ppstream,pplive,Tvants等都可以

谢谢啊,我找找看。
作者: hettyw    时间: 2007-10-24 10:16

找到了
http://discovery.cctv.com/special/C19607/cdn/index.shtml
作者: 柳漫3    时间: 2007-10-24 11: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ettyw    时间: 2007-10-24 11:50

Ob das mit Erfolg ist, liegt nicht am Anfang. Wenn es Fehler geben könnte, würde es manchmal erst nach einige Stunden oder Tage erscheinen.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10-24 12:36

西昌发射中心已经宣布发射成功了。
家里人正看央视直播,都很兴奋,说要等到北京时间明日11时才知道是否已经正常运转绕行。
作者: zycoc1999    时间: 2007-10-24 12:37

1,太阳这么巧啊,不期而遇艾。
作者: shiftyang    时间: 2007-10-24 13:45

18:05发射升空 -- 一二级分离 -- 二三级分离 -- 飞越台湾 -- 抛掉整流罩 -- 三级第一次关机 -- 三级第二次点火 -- 三级第二次关机 -- 18:29 星箭分离 -- 18:30 准确进入椭圆轨道-- 18:59 太阳帆板展开.
卫星入轨参数为:轨道倾角31度。轨道周期15小时47分4秒。近地点高度205公里。远地点高度50930公里。
作者: shiftyang    时间: 2007-10-24 13:48

2004-2007
“绕”的阶段,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围绕月球进行一年的探测。

  
2007-2012
“落”的阶段,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与月球巡视探测。


  
2012-2017
“回”的阶段,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回。此后考虑载人登月。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10-25 12:36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婷婷发自北京 当“嫦娥”真的奔月时,她承载着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也在向世界发出自信的发展宣言。

  折射中国复兴

  早在2003年中国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时殷弘教授就向《国际先驱导报》提出“战略性鼓舞”一词。他近日向本报表示,中国第一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毫无疑问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也提高了民众对于国家的信心和期望。同时,国家的威望也进一步有所提高。”

  “嫦娥一号无论在实际的意义还是象征的意义,都折射了中国的复兴进程。”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何亮亮对《国际先驱导报》说:“嫦娥是华人家喻户晓的月亮女神,以嫦娥命名中国的绕月工程,寄托了中国人的强国之梦,反映了海内外华人对国家复兴的期待。”

  国防科工委主任张庆伟指出:“两弹一星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第二个里程碑是载人航天器,而绕月工程就是第三个里程碑。”可以说,“嫦娥奔月”是中国复兴之路上一个醒目的新路标。

  “中国发展空间项目,在此领域同其他国家形成良性的竞争。这无疑对于我国的生存发展、和平崛起都有重大意义。”时殷弘说:“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有很多因素,包括尖端技术能力的发展,而我们也需要这部分形象。”

  50年后的能源

  然而,嫦娥工程绝不仅仅是政治话题,更是能源梦想。

  “其实这是一个故事。一个很遥远的故事,一个氦-3的故事。”中国能源网首席执行官韩晓平提到嫦娥工程时如是感叹。氦-3其实是月球上的一种高效、清洁、安全、廉价的核聚变发电燃料。据专家初步估计,月壤中氦-3的资源总量可达100万至500万吨。10吨氦-3所发的电,就能满足中国一年的用电量。

  “嫦娥工程是为50年后的能源供应做的一种尝试。这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为子孙后代解决能源问题的一种努力。”韩晓平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如果50年后,我们能把月球上的氦-3运回来,并在特制设备中进行核聚变从而发电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不再为能源发愁了。开发完月球,还可以去开发火星。”

  显然月球如今已成为各航天大国争夺战略资源的焦点。月球上的能源开发前景,为人类重返月球提供了最主要的动力。1984年,联合国通过的《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明确规定:“月球的探测、开发和利用是没有政治边界的,谁先到达,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利用。”

  探月将标志着中国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宇宙空间。“嫦娥工程对我国的现代尖端科技和相关产业都起到拉动作用。”韩晓平说。“探月工程会产生大量新技术,推动其他科学的发展,同时也可以用于民用经济。”

  “软威慑”的作用

  不管是为了能源、科学、或经济发展,包括嫦娥工程在内所有中国的航天计划都是和平性的,没有任何军事意图。时殷弘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其实军事能力的发展,形成的是一种‘硬威慑’;而中国软实力的发展,形成的是一种‘软威慑’。而嫦娥工程的成功实施,在国外一些对中国存有不良用心的人看来,无形中起到了一种规劝作用,就是一种‘软威慑’。”

  科技力量是一个国家力量壮大的动力之源。在探月等尖端科技等科技领域的创新,极大提升了一个国家的战略力量。而作为一个航天大国,中国在探月工程方面走得越前沿,从而形成的国际影响力和战略威慑力也就越强大。这也解释了为何苏联和美国在冷战时期会展开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争霸,而美国人终以登上月球而宣告胜利。

  如果中国真的能在继美国之后,成为第二个派航天员登上月球的国家,不难想像那定会让其他国家为之震撼。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10-25 12:36

中新网10月25日电 昨日成功发射升空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引发台湾媒体瞩目。

  台湾《联合报》报道说,昨日晚间六点五分,大陆自主研发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为大陆整个月球计划揭开序幕。中国也成为继俄罗斯、美国和日本之后,第四个对月球展开全面探索的国家。

  报道特别提到,“嫦娥一号”将在离地球三十八万公里以外的太空中,播放包含台湾歌谣“高山青”、邓丽君演唱的“但愿人长久”及罗大佑“东方之珠”在内的三十首歌曲。

  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说,“嫦娥一号”写下中国人首次进入深空历史纪录,“嫦娥”将在近地轨道进行三次变轨后,于三十一日飞行三十八万公里奔向月亮。

  报道说,昨日上午,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曾下了场短暂雷雨,但天气随即放晴并持续到傍晚,由于发射过程已历经多次演练,携载“嫦娥”的长征三号甲型依照原订计划,于十八时零五分准时点火、四点六秒后升空,并开始转向东南方向飞行。

  报道说,从央视电视画面的西昌控制中心屏幕面版看,“嫦娥”在进入高空后,画面转由预制的计算机动画显示飞行过程,当“嫦娥”飞越厦门观测点后,屏幕动画出现“台湾省”三字,飞行轨迹显示“嫦娥”于十八时十六分飞越(卫星已在太空)澎湖南面、经过台湾南部高空(约是高雄、台东),从兰屿附近进入太平洋。

  台湾东森新闻网的报道说,目前的计划中嫦娥一号在距离月球2百公里的轨道上探测一年的时间,同时还将播放32首歌曲,这是中国大陆太空探索的新起点,备受各界关注。嫦娥一号为中国大陆首枚探月卫星,中国也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及日本之后,第四个对月球展开全面探索的国家。

  立场亲绿的《自由时报》报道说,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二十四日傍晚六时零五分,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揭开中国探测月球的里程碑。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彰显中国在全球崛起的事实。

  报道说,以往中国发射的卫星只能离开地球三万至四万公里,但这次要将“嫦娥一号”送到三十八万公里远的月球,就需要提升火箭运载能力,建立新的通讯和测检方法。所以,这个探月工程也是中国反映国家科技与工业水平的机会。

  台湾的通讯社“中央社”以及东森、TVBS等多家电视台也在第一时间报道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的消息。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10-25 12:37

在上世纪的冷战背景下,美国和苏联展开了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太空竞赛,掀起了第一轮月球探测高潮。然而,天文数字的投资并未能获得实际利益,月球探测在1976年苏联发射“月球24号”后陷入近20年的低迷状态。

  1994年和1998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先后发射了“克莱门汀”号和“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它们发现在月球两极的盆地底部可能蕴涵有固态水,这意味着人类在月球上生存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由此,月球的境遇发生了逆转,世界航天大国准备投身到新一轮探月热潮中去。

  2004年伊始,重返月球成为太空探索的最强音,去月球跑马圈地,开发宝贵的月球资源被列入各国的太空计划中,甚至民间也掀起了“广寒宫”探险热。今天的月球不再是超级大国间不见刀枪的逐鹿沙场,而是与人类未来息息相关的真正“夜空之王”和探索外太空的跳板。

  美国:雄心勃勃的计划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一项“不知道将在哪里结束”的雄心勃勃的“新太空计划”,其中提出要在2020年之前重返月球并建立永久基地,为下一步将人送上火星做准备。2006年12月,NASA公布了“全球探索战略”和“月球基地计划”的初步构想。对美国来说,重返月球不单单事关国家荣誉,更是对月球未来探测研究权和潜在自然资源的争夺。

  时间表:

  ·2008年起:发射无人月球探测器

  2008年10月,NASA计划用同一枚运载火箭同时发射两颗月球探测卫星——“月球勘察轨道飞行器”和“月球环形山观测与感知卫星”,它们将前往月球的两极寻找水冰存在的证据及建立人类基地的合适地点。2010年,NASA将派遣类似“火星漫步者”的机器人,在初步选定的位置着陆,进行实地勘测。2016年之前,还将有多个无人驾驶月球探测飞船连续升空,其目的都是为宇航员重返月球打基础。

  ·2018年-2020年:载人登月

  为了重返月球,NASA将研制“战神”(Ares)系列新型运载火箭和名为“猎户”(Orion)的载人探索飞船(CEV)。NASA将在2010年淘汰现有的载人航天飞机,并在2014年进行“猎户”飞船的首次载人试飞。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猎户”将在2018年,最迟在2020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与只能执行任务数小时到数天的“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相比,“猎户”的任务期长达6个月,这对于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可持续的人类基地至关重要。

  ·2024年:建成国际月球基地

  重返月球将揭开月球基地建设的序幕,NASA计划每年运送两批宇航员登上月球,每次4人,他们将在月球表面停留7天,建立电力供应系统、月球车装配车间和宇航员生活区。这个国际性基地将建在月球极地,预计2024年左右完工。它可以让宇航员每次在月球停留最长6个月时间,并作为2030年后将宇航员送上火星的“前哨”。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10-25 12:37

俄罗斯:新世纪重铸辉煌

  在与美国展开的探月竞赛中,苏联曾一度占尽优势,它的探月活动总是与一连串的“第一”联系在一起,在心理和技术上就对美国形成巨大压力。但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航天计划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被迫瘦身,其月球探索在这一时期几无进展。

  进入21世纪后,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给俄罗斯带来了丰富的回报,昔日曾翱翔太空的双头鹰重拾梦想,再次将目光投向月球。今年8月31日,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署长佩尔米诺夫宣布了从目前到2040年的航天计划,提出在2025年前将宇航员送上月球。

  时间表:

  ·2012年前后:发射无人月球探测器

  按照计划,俄罗斯将在最近10年内向月球发射4个无人自动探测器,初定于2012年发射的“渗透者”探测器将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的首颗探月卫星,它将获得关于月球地质的第一手资料。俄专家表示,俄目前已具备提前两年执行这一计划的条件。如果进展顺利,俄还将同印度合作,于2016年向月球表面投放一辆新式无人探月车。

  ·2025年前:载人登月

  像美国一样,俄罗斯将研制可多次重复使用的新型载人飞船“大剪刀”,预计在2015年前建成,并在2025年将俄罗斯宇航员送上月球。

  ·2027年-2032年:建立月球永久考察基地

  俄专家称,俄探月计划是开放的,俄希望能够通过国际合作来开发太空,从而减少在探月方面的预算开支。美国2006年提出要建月球永久基地后,俄罗斯曾表示愿意提供技术和经验支持共建基地,但此举被美国“谢绝”,此后俄罗斯更加重视自身探月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月球基地的建立将成为俄罗斯2035年后开始实施的火星计划的基础。

  欧洲首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

  欧洲:“曙光”紧追美国

  “全世界即将掀起新一轮的探月热潮,这一次,欧洲航天局要走在前面。”去年9月,欧洲首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成功撞击月球后,欧洲航天局官员满怀雄心壮志。欧航局日前公布了一项新的探月计划,即向月球发射机械钻探器,寻找源自地球早期的陨石,为了解生命在地球上的起源提供重要线索。这将是人类首次在月球上进行大胆的钻探行动。

  欧航局也并不禁止各成员国单独开展太空探索项目。在新一轮探月热潮中,德国和英国跃跃欲试。德国计划在2008年前出台详细的探月计划,政府将为此投资达3亿欧元。英国则计划在2010年前将一个无人探测器送入绕月轨道,寻找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点。

  早在2004年,欧航局就公布了一项与美国宏伟的“新太空计划”十分相似的“曙光女神”(Aurora)计划,其最终目标也是建立月球基地,并以此为跳板实施载人火星探测,而且计划进程也大致重合。

  时间表:

  ·2020年-2025年 实现登月

  ·2030年-2035年 以月球基地为“中转站”着手登陆火星。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10-25 12:38

中国:美国最担心的竞争对手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介绍说,中国的整个探月计划分为“探”、“登”、“驻”三个阶段,即无人探月、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其中2004年经国务院立项的“嫦娥工程”属于第一阶段,它又分为绕月飞行、机器人着陆、勘查采样及返回三步走,简称为“绕”、“落”、“回”三期工程。据他说,“嫦娥”绕月探测工程全部完成估计耗资最多为数百亿元人民币,第一期工程总投资约14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北京市两公里地铁的造价。只有完成了这三期工程后,中国才会考虑和实施载人登月以及与有关国家合作共建月球基地。

  “嫦娥工程”是继发射地球卫星、突破载人航天技术之后,我国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也是我国深空探测“零的突破”的标志性工程。NASA局长格里芬最近不止一次表示,“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中国”。他指出,中国此前的载人航天行动已让美国人领教了中国的航天能力,美国如果不加快脚步,后面加入的国家很快就会赶上来,甚至可能在下次“拜访”月球时捷足先登。

  时间表:

  ·2004年-2007年:“绕”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发射“嫦娥一号”探测卫星

  预计于2007年10月下旬发射的“嫦娥一号”将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探测。这将是我国实现首次绕月飞行。

  ·2007年-2012年:“落”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与月球巡视探测

  月球软着陆器将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器(俗称月球车)在着陆器落区附近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并把数据传回地面。这一阶段的主要突破是在地外天体上实施软着陆技术和自动巡视勘测技术。

  ·2012年-2020年:“回”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回

  采样返回器将在月球表面特定区域软着陆,并进行勘查和采样分析,然后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在地面上对样品进行详细研究。这一阶段的主要突破在于返回器自地外天体自动返回地球的技术。

  民间:3000万美元悬赏探月先锋

  除了航空大国间的探月竞赛,民间对月球的热情也与日俱增。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谷歌(google)在今年9月宣布与美国X大奖基金会联手设立奖金总额达3000万美元的“月球X大奖”,用于奖励向月球成功发射无人探测器的私营企业。

  根据谷歌宣布的“月球2.0”计划初步规则,探测器成功安全登陆月球后需要开动至少500米,并且要向地球传回至少1GB大小、含有高清晰度照片和视频内容的数据包。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第一家实现这一目标的私营企业或非政府机构将获得2000万美元的头奖,而第二名的奖金为500万美元。剩余的500万美元专门用来奖励那些“超额”完成任务的团体,即在实现基本要求之外,还获得一些里程碑式的发现或表现卓越,比如找到美国“阿波罗”号登月时遗留的着陆舱、发现月球上存在水的证据,或探测器行动超过5公里等。

  谷歌在规则中也表明,这是一场“限时比赛”。如果在2012年末前没有决出胜者,那么第一名的奖金将降到1500万美元。比赛有效期将持续到2014年末,在这之后完成比赛的队伍将与“月球X大奖”奖金无缘了。

  相关链接:月球基地四大难关

  ·能源:太阳能是月球发电的最佳选择。但在阳光最充足的“南极”地区,昼夜更替的间隔长达14天,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必须找到度过整整14天“冬眠期”的方法。

  ·太空服:“阿波罗”号使用的登月服在地球上重270磅,月球上仅为40到50磅,比较适合人体穿着。但如果从月球基地前往火星上,这套服装的重量就会增至102磅,宇航员很难穿着它到处活动。因此新设计的宇航服要更简洁轻便,且能抵御干燥的月球尘埃。

  ·尘埃:当年“阿波罗”号的宇航员在登月3天后就抱怨说,宇航服上的连接处都是尘埃。未来的登月活动将比“阿波罗”号更繁琐、更长期,如何才能让宇航员在活动中避免尘埃的干扰?此外,科学家还在研究一种“防尘帐篷”,以便在搭建月球基地时提供一个“无尘环境”。

  ·月球工具箱:月球表面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宇航员使用的月球工具箱必须经过特别设计。美国工程兵实验室的卡尔金斯博士认为,月球工具可能会像19世纪的工具那样简单古朴,例如缆绳、滑轮车和杠杆等等。(康娟)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