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文明走势与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使命 [打印本页]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7-10-22 10:13     标题: 文明走势与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使命

● 伟达(华盛顿)

  刚刚落幕的中共十七大,既规划出中国未来的走向,也让新一代中国领导层崭露头角。

  决定最高领导层成功与否的因素很多,不过笔者以为,对历史和文化演进“大势”的把握能力,乃是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自世界从19世纪起进入近现代以来,西方文明日渐强大,而中国文明则每况愈下,最终沦落到“遭抢挨打”的地步。一个文明的成长过程,往往是从硬实力过渡到软实力的全面强盛;而衰落的过程则正好逆向,即先是软实力的虚亏,而后是硬实力的溃败。

因现代化而脱离几千年的循环

  回想大清朝所谓“康乾盛世”阶段,久仰古代东方文明的西方使节,初次登陆中国也是诚惶诚恐,毕恭毕敬。但过后不久,正在经历工业革命,宪法政治,海外探险扩张洗礼的西方人便认识到大清和中国人原来还生活在昨天。

  这样的昨天,就是小农社会、专制统治、教育落后、科技无光、人民卑微、官僚腐败。与西方在这些指标上“指向未来”的蓬勃发展相比较,中国的综合软实力已经长期“积弱”。

  于是西方人在应对中国时的胆子也愈来愈大,到了1840年,竟敢为了贩毒利益,隔洋跨海以区区几千兵员武力进攻东方大国,而且还不可思议地取得了胜利。

  从那一时刻起,中国的软硬实力开始双重崩溃,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面反映出面对西方文化竞争时的弱势,并形成了集体无意识的“示弱”心理反射和行为模式。

  如果没有现代化的介入,中国社会本来还会重复几千年的循环。太平天国就差点成功改朝换代。然而大清洋务派也注定跛脚,因为它不是服务人民,却是挟洋自重,依旧效忠于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于是也就继续和强化着中国的“积弱”。

  要有效改变孱弱的命运,20世纪以来中国仁人志士的必然选择是战略性的三大步:推翻封建和独裁统治,走向共和;击溃外侮,重建主权,打下中国硬实力基础;大力发展软实力和硬实力,发展人民的实力,从根本上改变“积弱”状态,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这改变中国“积弱”状态的三大步,其实就像田径比赛中的接力跑,也包含了三大意涵。首先,这是个渐进过程。再者,每一棒都有自己的使命,也有局限,甚至掉棒摔倒的情况也可能发生,但不能因此就不智地全盘否定那一棒的成绩。最后,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必须一棒跑得比前一棒更快更强更好,而不能是一棒不如一棒。

  

中国仍处于去除“积弱”阶段

    

  时代也要求能够成功领导中国的政治力量,必须具备民族的、现代的和革命的三大素质。

  民族素质,即必须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因为中华文明的雄浑底力和主流本质,都注定了依赖外力和自我放逐必然失败。

  现代素质,则意味着市场、科学、技术、民主、开放、自由、平等、法治等观念行为应逐步占据全面的优势。

  而革命素质更多是指一种注重解决现实问题,并且向前看的持续发展意识。这种发展意识要具备创造力和爆发力,要敢于抓住发展关键节点,把中国的事情大步推向前进。

  中国目前的发展定位,客观地评估,其实仍处在全面去除“积弱”的初级阶段。在国内,经济发展贫富悬殊拉大。虽然“民主是个好东西”,但实际差距依旧不小。归根结底,这都还是弱的表现,对多元自律自强综合发展还比较缺乏实力信心。

  在国际上,面对强权的多重挑战时应对手段依旧有限。“台独”和“藏独”一类跑到国际上鼓噪固然不得人心,但也表明中国的体系还没有强大到能把这些异类自我消化的境界。至于中国外交辞令中常用的“永不称霸”,“伤害了中国人民感情”等等,也还折射出潜意识中根深蒂固的“积弱”和被动。

  中国新一代领导层必定是受命在“文明除弱”之时,赴任于“历史跨越”之间。

·作者在美国从事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

《联合早报》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