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我们改口说:"中国的7亿农民" [打印本页]

作者: 汉风    时间: 2007-10-13 14:24     标题: 我们改口说:"中国的7亿农民"

当中国人口12亿的时候,有9亿农民,现在中国人口13亿,农民人口已经降到了7亿多.

"国家统计局2007年9月27日发布的报告披露,中国城市化水准不断提高,2006年全国城镇人口达五亿七千七百零六万,占全国总人口百分之43.9%。  而农村人口则降到7亿多。"

另见下面的帖子,讲的还比较实际.


原帖由 泡面小王子 于 2007-10-12 01:00 发表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0225307&ptid=275461][/url]
中国农民都有地,每年有空余的时间进程打工赚外快,家里打的粮食其实够吃了,进城就是赚钱的,赚少点不占家里口粮也可以,中国农民温饱不愁的,还有2000万没有解决温饱,农民想的是如何致富.

中国农民原来是平分国家土地的,但效率不高,所以才有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在中国只要被称为农名,那就是家里有地的,中国农村穷,但土地分配还是公平的


数据贴,拒绝人身攻击!

[ 本帖最后由 汉风 于 2007-10-13 15:27 编辑 ]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7-10-13 14:30

种地不赚钱,农民都到城市打工也会造成农村人口下降,这可不是好事
人人想的都是如何致富,政府要做的是如何让农民通过种地致富

还有,过去数十年,中国政府把自己对于百姓的诚信几乎糟蹋干净了,要重建,不容易啊
老百姓不信任自己的政府,这新闻的可信度就不高
不说这是不是真的事实,重要的事,怎么让大家都能相信它
作者: 汉风    时间: 2007-10-13 14:34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7-10-13 15:30 发表
种地不赚钱,农民都到城市打工也会造成农村人口下降,这可不是好事
人人想的都是如何致富,政府要做的是如何让农民通过种地致富

还有,过去数十年,中国政府把自己对于百姓的诚信几乎糟蹋干净了,要重建,不容易 ...


欢迎讨论,城镇人口是常住人口,农民工并不被计算在内
作者: 贺贺有名    时间: 2007-10-13 17:00

城市总会饱和的,过多的外来人口给城市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治安问题尤为突出。
所以解决农村的根本问题还是要发展农村,发展多种经营方式,不能光种地,种地也不能傻种地
作者: bbbinbin    时间: 2007-10-13 18:07

原帖由 汉风 于 2007-10-13 15:24 发表
当中国人口12亿的时候,有9亿农民,现在中国人口13亿,农民人口已经降到了7亿多.

"国家统计局2007年9月27日发布的报告披露,中国城市化水准不断提高,2006年全国城镇人口达五亿七千七百零六万,占全国总人口百分之43 ...


我老家种地不能解决温饱,只能靠出来打工。云贵川这样的地方太多了
作者: uranus421    时间: 2007-10-13 20:28

种地又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闲了干吗去?不去挣钱?到了城市,有点头脑的就会有新的途径,新的技术。有了这些,谁还呆在农村种地?农民是最苦的
作者: 丢手绢    时间: 2007-10-13 23:24

一人耕种八千英亩 美国农民过得怎么样


初到华盛顿时,外国记者中心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华盛顿并不代表美国,如果没有到过农村,对驻美记者来说就不算是真正了解美国”。日前,在美国农民协会的帮助下,记者到北达科他州河谷市的一家农场,与主人格雷格夫妇同吃同住同劳动,着实体验了一次现代化的美国农村生活。
  美国农民住得不比城里人差
  美国农民协会刚把联系成功的消息通知我,女主人玛茜就打来电话询问记者的行程。她通过MSN告诉记者,她家的地址是北达科他州河谷市109大道3546号。记者注意到,她的网名叫“聪明狗的主人”。尚未启程,与美国农民短暂的远程接触已让记者大开眼界。
  北达科他州位于美国北部,与加拿大接壤,农业是最主要的产业,亚麻籽、小麦、大麦、葵花籽等11种农作物产量均名列全美第一,农业产值在全州经济中所占比重高达25%(约为美国平均水平的4倍),农民占该州就业人数的24%(美国的平均比例还不到2%)。河谷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沿途所见都是一望无际的农场和高大的储粮罐,由于正值春季,地里没长庄稼,露出黑黝黝的土地。记者按着行车路线图的指引,循着109大道的标牌,在当地农民指点下,终于来到了格雷格家。与想象的不同,格雷格的“家”并不是农家小院,而是一栋普通的两层民居,看上去跟美国城镇里的大多数私人住宅没有任何区别。
  美国家庭都很注重厨房和餐厅的装饰,格雷格家也不例外。厨具整齐地摆放在壁橱里,操作台整洁而明亮,冰箱、洗碗机、电磁炉、烤箱、微波炉等一应俱全。最让人感兴趣的是电动垃圾处理器,这台机器能将大量的生活垃圾压缩处理。格雷格家的餐厅宽敞明亮,可以看到外面的树林和田园,突然有几十只鹿闯入记者的视线,它们成群结队嬉戏跳跃。格雷格说:“那是野生鹿群,我们已经司空见惯。”格雷格家每个房间都挂着具有浓郁田园色彩的装饰画。格雷格的办公室与客厅相连,里面是全套的现代化办公设备,除了打印传真一体机外,还有一台通过卫星连接上网的电脑。
  有丹麦血统的格雷格47岁,生长在河谷市,比格雷格小3岁的玛茜具有挪威血统。他们的女儿叫莎拉,今年23岁,在该州一个印第安保留地当老师。儿子叫亚当,今年21岁,在河谷市一家建筑公司当木匠。玛茜在河谷市一家公司干了23年会计,公司已经为她全家购买了医疗保险。在美国,购买一般的医疗保险,每月需要支付800到1000美元,这对农民家庭来说不是一笔小钱,光靠农场的收入难以支撑,这算是“一家两制”的好处。平时家里的农活都由格雷格承担,休假时玛茜就帮着丈夫干一些农活。玛茜的父母就住在附近,也经营着自己的农场,都还没有退休。跟美国城市家庭成员之间少有走动不同,格雷格全家虽然都已经分开过日子,但仍走动频繁、互相照应。
  1人耕种8000英亩土地
  格雷格夫妇的农场和牧场,加在一起大约有8000英亩(1英亩约合6市亩),农场的主要农作物是大豆、小麦、玉米和荞麦。格雷格夫妇共拥有1185头母牛和208头公牛,所有这些牛都是肉牛。牧场上,许多牛在悠闲地“散步”,每头牛的两只耳朵上都戴着一个橘黄色的塑料卡片。格雷格说:“这是牛的身份证,上面有牛的出生日期、亲属关系及编号等信息,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电脑一览无余。”
  格雷格说,他的全部家当包括农场、牧场、房屋、牲畜、农机具等在内,总价值约为120万美元。为了打理这120万美元的家产,他平时忙得不亦乐乎,需要同时扮演许多种角色:农民、经理、会计、机械师、焊工、木匠、兽医、化学家、农艺师、教师(向帮工演示如何当农民)、市场营销师、投资者、餐馆老板(格雷格一家与别人合作在华盛顿开了一家高档餐馆,专门经营北达科他州的本地菜)、电工等等。格雷格根本就没有时间休假。
  农场里高科技无处不在


  仅占全国人口1%的美国农民,不仅养活了近3亿美国人,而且还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和粮食出口国。2001如果离开了高科技,这样的农业奇迹根本就不可能!

:astonishment: :astonishment: :astonishment:


  格雷格的仓库里堆放的农业机械令人眼花缭乱,早听说美国农业机械化普及程度高,看来确实名不虚传。联合收割机、四轮驱动拖拉机、风钻机、农用轨道拖车、捆草机、播种机……这些农业机械的总价值大约为22万美元。很多大型农机是格雷格从别的农民手里买来的“二手货”,小型农机具则大都是原装货,很多还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格雷格十分珍爱他的“秘密武器”――一台安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大型拖拉机。这套自动驾驶和卫星定位系统是他今年春天花7500美元买的,可以使拖拉机由电脑控制作业,无需人工操作,而且耕地质量高。在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方面,格雷格算是后来者。实际上,已经有20%的美国农场开始用直升机进行耕作管理,很多美国中等规模的农场和几乎所有大型农场都已经安装了GPS定位系统。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农业机械每个都有特定用途,正是它们把格雷格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格雷格告诉我,美国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农民根据市场信息独立做出生产和销售决策。美国农业的信息化程度已经高于工业,上网、读报已成为美国农民生活的一部分。离开了准确、及时、权威的市场信息,美国农业将无所适从。
  补贴、保险保障农民利益
  
  从表面上看,格雷格似乎很富有,但由于油价飞涨,化肥、农药也越来越贵,高科技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等原因,农场的利润实际很小。格雷格每年在农业上投入39万美元,收入约40万美元。格雷格说,之所以还能够赚到1万美元,是因为联邦政府对农业进行补贴。如果联邦政府取消农业补贴,他的农场只能维持一个不赔不赚的局面。对政府的补贴,格雷格并没有记者预想的那样有感激之情,反而有很多不满。他认为,政府把最大的实惠都给了大农场主,中小农场主所得有限。
  农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天气、病虫害、化肥和农药价格、油价、市场需求等因素都会影响收成。大部分美国农民都欠了银行一大笔贷款,所以有句话在美国农民中很流行:“在美国务农就像赌博,也许到拉斯维加斯赢钱的几率比种田还大!”格雷格家买了名目繁多的保险,如农业总收入保险(只保总收入的75%)、房屋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事故保险和牲畜保险等。玛茜开玩笑说,记者如果不小心在农场摔倒,保险公司也要承担治疗费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农村保险体系覆盖范围广,保障水平高。据统计,美国目前农作物可保品种已达100余个。在全美200万农户中,有近150万户投保了农业险。
  美国农民的两大忧虑

  美国农民有没有特别担心的事情呢?格雷格夫妇异口同声地回答“有”。他们最担心两件事情:一是现在的美国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当农民,农村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二是工厂化农业对传统家庭农业的威胁越来越大。
  美国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本来就很低,但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到城市谋生,农业人口一直在下降。北达科他州农民协会甚至把“增加农业人口”作为头等大事。格雷格说:“老一代农民对农业的感情非常深,如果中了巨额彩票,我会把钱都捐给慈善机构,然后回到农场继续当我的农民。当农民收入不高,而且农村缺少娱乐,年轻人喜欢追求刺激,所以不愿意留在农村。”格雷格把10头牛的所有权放到儿子名下,每到农忙时节,格雷格就会打电话给儿子,“快回来,这里还有你10头牛呢!” 格雷格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城里的儿子继续保持与农场的联系。
作者: 丢手绢    时间: 2007-10-13 23:28

中美农民来个PK:,兴许能从中得到点什么启发.


一.人口比例的PK:

中国有13亿多人口,农民占70%,还有很多流动人口未列其中.我在网上看到一组2005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农民人口达到9亿多.

美国有3亿多人口,农民现在占不到1%了,大概有200多万,可是美国却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二.农民的文化素质PK:

中国农民中的大学生很多已经脱离了土地.真正端着泥饭碗的现有农民以初高中为主.而贫困地区还有很多文盲,即便是北京,还有60万文盲,当然这里不都是农民了.贫困落后地区的文盲占全国50%,已经形成恶性循环.

美国有70%的农民为大学学历.

三.耕作方式PK:

中国农民目前依然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 原始的小农经济.
过去农村搞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针对当时农村的大锅饭提出的,再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真的连粥都喝不上了.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小规模的经营模式越来越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农村都很少看到联合收割机和播种机了.以前生产队都有这些设备.由于一家一户作业,粮食收割完,没有一个统一的地方晾晒,很多放在马路上,严重影响了交通.

美国农民呢?
实行农场经营,平均每个农场拥有4500英亩农田.农民竞争激烈.

四.如何管理呢?

中国农民使用科学技术的比例在上升,可仅仅停留在农作物生长上,果树管理运用科学技术程度较高.

而美国有80%的农场主动用直升飞机进行田间管理,有的大型地块采用遥控拖拉机自动耕种.

美国200万农民中有88%拥有互联网接入技术,互联网在农民日常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为科学种植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

五.如何交易?

中国农民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一直行同一盘散沙,什么挣钱就一窝蜂的搞什么?还记得去年的芹菜丰收却卖不出去的十大新闻之一吗?亲手铲除自己的劳动成果,农民的心在滴血.希望能够有人记住这个教训!

那么谁来管理这个农业市场?我想计划经济肯定不行了.市场经济要靠互联网来管理.如何运用互联网管理,就是人脑要考虑的问题了?否则历史还会重演.

而农民卖粮难,卖水果难的很多问题,会在不同时期出现在不同地区.农民人口多,管理也确实难啊!

美国农民在收获后就是通过互联网,在电脑上浏览期货市场行情,国际型粮食出口公司会每天对外公布大豆和玉米的收购价格,一旦觉得价格合适,就可以向其出售.

六.国家怎么来帮助农民?

收益和风险同在.看天吃饭依然是风险的主要问题,美国政府并不干涉市场供求,政府帮助农民主要体现在农业保险项目上.由政府出资30%补贴保险公司,农民每一英亩需交保险金30美元.农民购买了农业保险,一旦土地收成比历史上平均产量少很多,或者当年的整体收入锐减,就可以获得保险赔偿.
作者: 丢手绢    时间: 2007-10-13 23:35

东北部Vermont 的农场!





作者: 丢手绢    时间: 2007-10-13 23:44






作者: 丢手绢    时间: 2007-10-13 23:45

中国!!



作者: 丢手绢    时间: 2007-10-13 23:48


作者: 丢手绢    时间: 2007-10-13 23:50


作者: 丢手绢    时间: 2007-10-13 23:51

美国的北方--Vermont !!





[ 本帖最后由 丢手绢 于 2007-10-14 00:55 编辑 ]
作者: 陈进男(亚琛)    时间: 2007-10-14 08:13

很有说服力的对照。
套用中共一贯的论调,那些整天为"祖国"唱赞歌的爱国青年应该放开自己的出生祖籍客观公正地想想,究竟是谁代表了进步和文明,谁在顽固坚持野蛮落后?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农民,你愿意做哪国的农民?如果你的祖国是个小国无法独立存在的时候,你愿意加入美国联邦还是成为中国的某个省?请凭良心说话!
作者: oywz    时间: 2007-10-14 09:33

原帖由 陈进男(亚琛) 于 2007-10-14 09:13 发表
很有说服力的对照。
套用中共一贯的论调,那些整天为"祖国"唱赞歌的爱国青年应该放开自己的出生祖籍客观公正地想想,究竟是谁代表了进步和文明,谁在顽固坚持野蛮落后?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农民,你愿意做哪国的农 ...



设想一下,如果阁下出生于一西北农村,不小心来到城市,结识一“富婆”,阁下是不是应该放开自己的出生祖籍,抛弃自己在破落农村的老妈,认富婆为娘?请凭良心说话!
作者: Ordensmeister    时间: 2007-10-14 10:59

我想提醒总是拿美国与中国做对比的人一件事。美国建国于1776年,已是一个有着231年历史的国家。

建国后54年,即1830年,美国开始了西进运动。屠杀了100万印第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到今天才刚度过58周年生日。

美国建国后72年,无数穷人跑到加利福尼亚。即1848年的淘金潮。无法统计有多少人死在那。

有人想拿中国的事说文章时,先提醒自己:中国是一个多么年轻的国家。这个国家是怎么把你养大的。你应该为她做些什么,让她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赶上美国领先了176年的脚步。
作者: oywz    时间: 2007-10-14 11:38

楼上的说得好。

看到自己和欧美国家的差距,应该成为今后中国努力发展的方向和驱动力,而不是成为某些“有奶便是娘”的家伙放开自己的出生祖籍以便于加入美国联邦的理由。
作者: metaxa    时间: 2007-10-14 11:42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石,农富是国强的基础,发达国家验证了这个道理
作者: wzhmao    时间: 2007-10-14 11:43

原帖由 Ordensmeister 于 2007-10-14 11:59 发表
我想提醒总是拿美国与中国做对比的人一件事。美国建国于1776年,已是一个有着231年历史的国家。

建国后54年,即1830年,美国开始了西进运动。屠杀了100万印第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到今天才刚度过58周年生日。

...


如果你说中国和美国在科技对比、耕地利用对比等方面有差距的话,我可能会支持你。毕竟在这两个方面美国占优势。毕竟是实事求是。

但是,问题在于,中国不等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历史五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更多是一个政权概念,是1949年产生的。如果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岁月当成中国的年纪,我问你,家中超过58岁的人该如何对待?

看中国农村的成效可以对比日本、南韩等国家的农村,他们现在的政治体系和中国目前的政治体系产生时间大体相等,此外,还可以对照台湾地区农民的生存状态。毕竟在耕地、人口密度方面具有更大的相似性。
作者: wzhmao    时间: 2007-10-14 11:46

原帖由 Ordensmeister 于 2007-10-14 11:59 发表
我想提醒总是拿美国与中国做对比的人一件事。美国建国于1776年,已是一个有着231年历史的国家。

建国后54年,即1830年,美国开始了西进运动。屠杀了100万印第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到今天才刚度过58周年生日。

...


你的逻辑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说屠杀了多少原住民的问题。
是不是说,中国目前没有达到美国的程度是因为中国没有屠杀多少人?或者是,中国要想达到某种发达程度必须要屠杀多少人?
作者: Ordensmeister    时间: 2007-10-14 11:51

原帖由 wzhmao 于 2007-10-14 12:46 发表


你的逻辑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说屠杀了多少原住民的问题。
是不是说,中国目前没有达到美国的程度是因为中国没有屠杀多少人?或者是,中国要想达到某种发达程度必须要屠杀多少人?
我想说的是,别老拿中国的一些历史错误说事。这种东西哪个国家都少不了。随着发展会逐渐变好。
你要说中国整个的历史,那在说美国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从罗马史甚至更远去追朔?
作者: 柳漫3    时间: 2007-10-14 12: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柳漫3    时间: 2007-10-14 12: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囧囧囧囧囧    时间: 2007-10-14 12:34

原帖由 柳漫3 于 2007-10-14 13:29 发表
提出美国历史上的阴暗面,不是为了掩护今天中国现实中的阴暗面,而是为了以史为镜,避免走美国的弯路。所以要一边批判美国历史的阴暗面,一边鞭挞中国现实的阴暗面,相辅相成。

问你个问题,你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么?比较乐观还是比较悲观?
作者: 柳漫3    时间: 2007-10-14 12: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柳漫3    时间: 2007-10-14 12: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Ordensmeister    时间: 2007-10-14 13:22

原帖由 wzhmao 于 2007-10-14 12:43 发表


如果你说中国和美国在科技对比、耕地利用对比等方面有差距的话,我可能会支持你。毕竟在这两个方面美国占优势。毕竟是实事求是。

但是,问题在于,中国不等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历史五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
在农业上的科技,中国当真与别的国家有差距吗?也许的确是有,但绝不像现在所表现出得那么大。中国有不少农业上的先进科研成果,可是问题在于,没有钱实现利用。就拿滴灌来说,的确是能省水。可是就算如此,农民一年的亩产收入也够不上滴灌设施的保养费用。工业产品在国际上的价格基本上是统一的,这是由石油价格而定。可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却根本无法上升。一美元和一人民币在本国所能买到的农产品基本相等,可是工业用品就不一样。这就是差距的由来。农民无法从土地中解放,大农场经济就没法产生。
中国的发展并未赶上好时候。这里指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政府大笔的白银赔款,养活了资本主义经济,却也将中国经济带入低谷。美国一直在利用美元大量掠夺财富。这种状况,只能靠时间来解决。
作者: wzhmao    时间: 2007-10-14 13:42

原帖由 Ordensmeister 于 2007-10-14 14:22 发表
在农业上的科技,中国当真与别的国家有差距吗?也许的确是有,但绝不像现在所表现出得那么大。中国有不少农业上的先进科研成果,可是问题在于,没有钱实现利用。就拿滴灌来说,的确是能省水。可是就算如此,农民一年 ...


这个蛮有道理的,呵呵,你所说的滴灌技术最先是以色列发明,中国引进的。
成本比较大,小农根本没有资本来支付;即使是其他国家比如说韩国和台湾在这个方面也是问题
这时就需要政府的扶持,从而实现弱质农业的跨越。
而我们国家的政府就是在这个方面极其不开明。
并且国家对农民的课税也是恨严重的,也影响了农业的投资,进而影响了生产。。
作者: 陈进男(伦敦)    时间: 2007-10-14 16:34



规模经营.............规模经营................规模经营........................都什么时代了!!
作者: 陈进男(伦敦)    时间: 2007-10-14 16:36


作者: 陈进男(伦敦)    时间: 2007-10-14 16:38




作者: holmes    时间: 2007-10-14 16:39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7-10-13 15:30 发表
种地不赚钱,农民都到城市打工也会造成农村人口下降,这可不是好事
人人想的都是如何致富,政府要做的是如何让农民通过种地致富

还有,过去数十年,中国政府把自己对于百姓的诚信几乎糟蹋干净了,要重建,不容易 ...



正解,支持
作者: 陈进男(伦敦)    时间: 2007-10-14 16:40

澳大利亚,   2000 万的人口,  1% 的农业人口,  99% 的人口居住在几个都会区,

仅仅 20 万的澳大利亚农民 却 向世界各地 出口 那么多 牛奶,  粮食和农业产品.........

本身澳大利亚的食品都丰富多彩到死了!

而中国呢?  
作者: holmes    时间: 2007-10-14 16:42

原帖由 bbbinbin 于 2007-10-13 19:07 发表


我老家种地不能解决温饱,只能靠出来打工。云贵川这样的地方太多了



确实,许多农民在自己家里混不下去了,才背井离乡,舍弃家人, 跑到城里
作者: 陈进男(伦敦)    时间: 2007-10-14 16:44

昔日的荒野之地,  没有人烟----------现在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世界大都会-------澳大利亚第2大城市的Melbourne-------350万人口,  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 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






作者: 陈进男(伦敦)    时间: 2007-10-14 16:47

墨尔本的 St Kilda Road 大街 !
相比混乱的柏林城市规划,  澳大利亚的城市超越了柏林!

整整齐齐的墨尔本  PK   德国混乱不堪的柏林规划!!







作者: 陈进男(伦敦)    时间: 2007-10-14 16:54

整整齐齐的墨尔本



作者: MaxPayne    时间: 2007-10-14 17:12

没有大部分先穷起来,怎么让某些人先富起来?那是谁说的“为了达到改革的目标,必须牺牲一代人”,哈哈。
作者: holmes    时间: 2007-10-14 17:27

应该不只一代人吧,
他们超额完成任务了
作者: MaxPayne    时间: 2007-10-14 18:31

中国农民穷,至少还有快地可以自给自余,下岗工人城市贫民走投无路的时候,只有上山了。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