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摩根大通预测中国将在18个月内累计加息达90点 [打印本页]

作者: 灰猫    时间: 2004-6-19 11:46     标题: 摩根大通预测中国将在18个月内累计加息达90点

6月16日,摩根大通国际总裁安浩德Andrew Crockett和中国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小加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预言。身为银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外籍顾问之一的安浩德还对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改革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摩根大通集团的国际委员会6月17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这个私人论坛形式的会议一般一年召开一次,迄今已有40年的传统。许多知名政要如李光耀、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以及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的董事长都名列其委员名单之中。

  中国经济可能实现软着陆

  《21世纪》:中国政府从第二季度开始通过财政政策、行政手段以及紧缩货币政策来进行宏观调控,对这次调控的效果各方褒贬不一,你们认为中国经济能实现软着陆吗?

  安浩德:根据摩根大通的研究报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信贷的膨胀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过度投资开始放缓,这些都是政府能够使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良好迹象。而且出口的强劲增长加上稳固的消费增长,仍然可能引导经济的软着陆。此外,投资需求并没有完全消失,特别是电力和出口行业仍然存在产能不足的现象。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困难的,是整体经济领域里面的问题,即便成功软着陆,大家也不应该乐观,认为这些问题就解决了。

  《21世纪》:大家现在密切关注央行是否加息,你们的看法怎样?

  安浩德:我们认为,自由紧缩政策失效,而通胀仍然在上升,所以需要采取广泛的宏观政策,比如加息。

  我们预计第三季度将首次加息50点,主要政策利息(一年期流动资金)上升至5.8%。同时,估计第四季度会再次加息20点,明年第一季度加息10点,第二季度加息10点。相当于在18个月内累计加息90点,到2005年第二季度末,利率将达到6.2%。

  通货膨胀增长速度如何将左右央行加息力度。迄今为止,通胀率为3.5%-4.5%。一旦通胀率持续高于6%-7%超过一个季度,我们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将再加息100点。但是加息势必打击经济增长,此外,全球需求的放缓可能导致出口货运的减少,令经济增长失去另一个关键的支撑因素。另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能会导致较预测更严重的投资回落。这些因素都使中国经济仍然有硬着陆的可能。

  《21世纪》:汇率仍然是世界关注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你们认为人民币会升值吗?

  安浩德:对于汇率制度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美元兑人民币将一次性重新定价为8.00(-3.3%)之后,人民币将实行与十种外币挂钩的一揽子汇率制度。基于摩根大通目前对美元的预测,年末人民币对美元将上升2.5%到7.8%的水平,或约低于目前即期水平。

  《21世纪》:本次宏观调控对国内和香港股市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许多人将今年的行情与1994年和1998年调整的相比,您有什么看法?另外,截止到6月16日,香港H股共挂牌了101家公司,自2003年4月摩根大通增减过的公司就有58家,摩根大通在整个香港市场上沉淀的资金量是非常大的,摩根对香港市场走势有什么看法?

  安浩德:我认为这次宏观调控对于资本市场整体的发展和前景不应该有很大的影响。和1994年相比,今天的资本市场规模要大得多,尽管中国今天仍然是非常早期的资本市场,但是和1994年相比变化还是翻天覆地的。

  1998年的时候并不是快速增长的经济放缓以后造成区域性的资本市场的危机,那个时候主要是大规模的资本输入以及资本市场本身的扩张而造成的。

  另外,1994年和1998年,资本市场中私有经济所占比例还非常小,国有经济占的比例很大,所以任何形势的宏观调控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远远大于今天的宏观调控。

  李小加:现在香港的上市公司,除了完全是本地的地产和银行以外,很多的股票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中国大陆整体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影响,因为相互的联系已经非常紧密了。但是我们对中国的整体经济和前景充满信心,对于短期的宏观调控出现的问题认为也都是可以维持的,所以即使港股短期有一定的波动性,长线来说我们是乐观的。

  现在的香港市场与去年12月和今年1-2月份相比确实很差,但是放在更长一点的时间来看,并不算太差,短期的市场波动是不可避免的风险。

  信用文化是银行发展的关键

  《21世纪》:安浩德先生另一个身份是中国银监会的国际顾问,安浩德先生对银监会过去一年多来的工作有什么样的评价,您对于中国银监会通过下一步加强监管,化解金融风险有什么样的建议?

  安浩德:首先现在进行银行业的改革具有历史转折意义,中国政府在最关键的方面找到了必须进行改革的区域和重点,即公司治理机制、风险管理、内务程序的控制、资本充足率以及在激励机制等方面。这些方面的改革将使我们最终能够形成真正有效率的,按市场原则进行分配信贷的制度,这样才是现代银行发展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技术。

  在整个银行业改革中,最重要的是巨额解决不良资产问题。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怎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第二是如何设计出好的信用机制,使得今后不再进一步地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

  对于第一个方面,政府现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例如剥离、注资、拨备等等,方向都是正确和适当的,但是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减少或杜绝新的不良资产的出现,这一挑战更加困难,更加紧迫,并且和整体的改革密不可分。

  中国经济整体的改革集中体现在怎么能够迅速的培养出真正合适的信贷或信用文化,使得我们的银行能够充分分析信贷风险,对一个项目进行评价以及对这个项目未来产生的现金流等其他一系列的指标进行分析之后,得出一个真正的价格,靠价格本身决定风险,并根据实际的风险对于信贷进行定价,而不是仅仅根据有什么抵押品和谁能够提供担保等简单的历史性手段发放贷款。培养信用文化才是真正解决银行未来的长期发展,特别是有效资源配比的根源所在。

  《21世纪》:虽然银监会去年年底的时候提高了外资参股国有商业银行的比例,但是现在有些国际的大银行仍然认为20%的上限对于他们来讲没有多大的发言权,他们进来以后对于公司的治理或者是管理方面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安浩德:中国的这些国有商业银行从总体资产规模和各个方面来看已经是非常巨大的银行了,即便摩根大通这样的世界顶级的大商业银行,真要在中国的四大商业银行里面占很大的股份,也是不现实的,持股比例的多少不应该作为极为重要的指标来评价国际银行对于参与中国商业银行改革是否有兴趣。

  像摩根大通这样的银行对中国市场非常有兴趣,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契机参与其中,但是到底该怎么做还在不断地探索之中。目前外资银行进入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因为在世界各个地方银行业的开放和重组都是花了很长的时间,国外的银行才慢慢了解到本地银行的运作模式。

  李小加:到中国来的国际商业银行的发展不外乎有几种可能性,第一种是全面铺开,和中国的国内银行进行全面的竞争,争存款和争放款,同时为了争取速度快,还要兼并其它银行,通过买股权兼并银行。这种兼并的目标肯定不会是大的银行。有些国际大银行已经准备在中国全面铺开,成为中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竞争对象,竞争最尖锐的层面实际在存款层面,因为这是中国银行的命脉。

  第二种方式是不准备直接进入零售市场。摩根大通的业务模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我们在美国以内是全方位零售银行、消费银行加上大规模的批发银行,在美国以外完全是以批发业务为主,有一个说法叫摩根大通是银行家的银行。我们到中国来不准备在零售端全面地和中国的银行展开竞争,我们必须是找重要合伙人的手段,通过找合伙人,提供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利用他们的平台和他们的客户,一起共同发展,我们没有准备在它的下端和它进行全面的竞争,这是和其他银行最主要的区别。

  《21世纪》:中国的商业银行引进了国际战略投资者以后还带来了一些问题,在国外这些银行基本上都是混业经营,可是中国现在是分业经营,外国的银行进来以后势必在一些业务上,通过自己的分支机构展开混业经营,对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来讲应该如何加强监管?

  安浩德:在中国目前这还不是一个问题。其实很多的商业银行以前也都有投资银行的业务。现在国外的商业银行在中国的银行投资,只是少数股权,并不是把这个银行全部吃下来,靠这个银行做业务。现在是买什么银行,只是在里面占有股权,比例提高了仍然只是一个股东。如果将来对中国银行的投资已经变成了中国的支柱的时候,才会出现混业经营,目前国际银行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还处于“借船进海”的阶段,现在这个问题还不存在。

  安浩德主要观点

  加息预测

  我们预计第三季度将首次加息50点,估计第四季度会再次加息20点,明年第一季度加息10点,第二季度加息10点。相当于在18个月内累计加息90点,到2005年第二季度末,利率将达到6.2%。

  人民币会升值吗?

  今年下半年美元兑人民币将一次性重新定价为8.00(-3.3%)之后,人民币将实行与十种外币挂钩的一揽子汇率制度。基于摩根大通的预测,年末人民币对美元将上升2.5%到7.8的水平,或约低于目前即期水平。

  银行改革

  最重要的是巨额解决不良资产问题。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怎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第二是如何设计出好的信用机制,使得今后不再进一步的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
作者: bovon    时间: 2004-6-19 13:04

不错的主题。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