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unrisesunset 于 2007-7-4 23:35 发表
贴mp3只要点文本框上方的工具栏倒数第二个图标,在弹出的窗口中贴上你的链接就可以啦![]()
基本上到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春之祭]就已经是极限了。有两次被骗去听了,因为是小 ...
原帖由 fussfun 于 2007-7-8 19:44 发表
何占豪和陈钢据说现在在上音名声不好,尤其是陈钢,喜欢和女学生潜规则![]()
年轻的时候还是有点才华的,不过后来也是有点黔驴技穷了![]()
艺术领域竞争很激烈不说,革新也是很快的,嗯,刚刚从 ...
原帖由 fussfun 于 2007-7-8 19:44 发表
何占豪和陈钢据说现在在上音名声不好,尤其是陈钢,喜欢和女学生潜规则![]()
年轻的时候还是有点才华的,不过后来也是有点黔驴技穷了![]()
艺术领域竞争很激烈不说,革新也是很快的,嗯,刚刚从 ...
原帖由 sunrisesunset 于 2007-7-6 20:00 发表
这个我相信,期待将来有机会在音乐厅听一次,一定非常难忘。
感觉多调性适合像双子,双鱼,水瓶这样跳跃性思维又想象力超发达的。偶现在对它的兴趣大大的。
说实话看你治学的态度可一点也感觉不出来你是双鱼座的,倒是像摩羯多些,你上升是什么星座啊?...
原帖由 fussfun 于 2007-7-9 14:59 发表
mm 你就记住我的太阳和金星水星都在双鱼,月亮在摩羯,火星在巨蟹,木星在双子
至于那个很重要的上升星座....我不敢说,怕说了mm也怕我了
因为是我最讨厌的星座![]()
原帖由 fussfun 于 2007-7-9 19:14 发表
马勒(Gustav Mahler)+Johannes Brahms就是维也纳学派(Wiene Schule)第一代人的代表。无调性的创世人勋伯克,韦伯恩则是属于第二代维也纳学派(Zweite Wiener Schule)了。
我是先接触到无调性 ...
原帖由 fussfun 于 2007-7-9 19:47 发表
...音乐有多美,我无法用语言描述。我想说的是,在长达一个小时三十分的音乐中,到了最后这个曲子
In croce,整个音乐会也达到了高潮,在手风琴和大提琴的合奏下,
我的汩汩热泪仿佛热泉喷洒,而我当时竟然自己一点都没有意识到,我流泪了,
唯一能感觉到的是从眼眶里竟然迸出那么多发烫的液体.....![]()
内心的那种震撼和搅动实际上完全是被音乐所控制住,而不是我的思想和情绪。
第一次听到让自己内在的身体都会跟着如此澎湃的音乐,我想是永生难忘吧
...
原帖由 carlo 于 2007-7-8 23:57 发表
最喜欢听浪漫派的很正常了,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美妙的旋律是所有人最容易接受的.
不过我觉得如果喜欢浪漫派的音乐,接受马勒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从他的第一,四,五或九交响曲听起.个人认为Mahler的东西 ...
原帖由 carlo 于 2007-7-9 22:32 发表
不知道你对“现代乐”是如何界定的,我想大概泛指20世纪以后以打破传统和声、调性、节奏等规则为特征的音乐。我特别欣赏的几位作曲家如Mahler, Scriabin都生活在跨世纪的过度时期。很多人都认为Scriabin的 ...
原帖由 carlo 于 2007-7-9 22:44 发表
马八这部“千人交响曲”之所以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一是音乐篇幅的冗长和编制的浩大,另外对于东方人而言还有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这个大部头作品的第一部分以古老的拉丁文诗歌为基础,而第二部分又转用歌德 ...
原帖由 fussfun 于 2007-7-10 11:39 发表
yes yes![]()
Chopin is too much![]()
sunrisesunset mm, you are sooooooooo :naughty:sentimental!
原帖由 carlo 于 2007-7-9 23:18 发表
对我而言,Strawinsky的这些作品是一场音响的盛宴,挑战人们的感官极限。春之祭给我带来的快感和刺激绝对要高于古典和浪漫乐派的作品,当然前提是必须要在现场听。但是,仅此而已,总觉得内容比较空洞。
原帖由 carlo 于 2007-7-10 19:13 发表
呵呵,我上次是在Philharmonie Koeln听的Le Sacre du Printemps, Mehta指挥的VPO.
其中打击乐扑面而来的气势真是令人瞠目.
想想那低音大鼓......我现在头皮还发麻呢.
原帖由 carlo 于 2007-7-11 00:50 发表
没错,我的确最欣赏忧伤深沉的音乐, Brahms, Schubert, Schumann, Rachmaninov, Scriabin, Mahler都是我的挚爱.
而Bach的一些钢琴作品最能使我进入所谓的无我之境, 读书学习的时候听听不会影响工作效率,更 ...
原帖由 sunrisesunset 于 2007-7-11 12:34 发表
Fussfun,有好事等你~
http://www.csuchen.de/bbs/viewthread.php?tid=257937&pid=810093291&page=3&extra=page%3D1:flyheart:
原帖由 carlo 于 2007-7-11 00:50 发表
没错,我的确最欣赏忧伤深沉的音乐, Brahms, Schubert, Schumann, Rachmaninov, Scriabin, Mahler都是我的挚爱.
而Bach的一些钢琴作品最能使我进入所谓的无我之境, 读书学习的时候听听不会影响工作效率,更 ...
最近刚收了一套Barenboim(自弹自指)和柏林爱乐的Mozart 钢协, 正在一首首地细细品味. 刚刚爱上了其中的第15号, 非常喜欢第三乐章中如泉涌般流淌出的旋律和其跳跃性的舞蹈性节奏.
原帖由 carlo 于 2007-7-11 00:50 发表
... 我也曾不太喜欢Mozart,觉得他的音乐太过平淡,缺少大悲大喜的戏剧张力. 最近意识到了要对其进行再认识的必要性. 也许是发现了"最深沉的悲哀和忧伤是从不会被表露的吧",也许和自己年龄的增长有关吧. 说到安魂曲嘛,其实我是对所有的宗教题材的作品感兴趣的,所以Mozart也没放过.最近刚收了一套Barenboim(自弹自指)和柏林爱乐的Mozart 钢协, 正在一首首地细细品味. 刚刚爱上了其中的第15号, 非常喜欢第三乐章中如泉涌般流淌出的旋律和其跳跃性的舞蹈性节奏. 听了太多浪漫乐派的东西, 大概耳朵已经有些麻木了, 所以一听到这么欢畅的音乐竟有些难以自已的兴奋! 真是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原帖由 carlo 于 2007-7-11 20:33 发表
你对自己感受音乐的描绘真是又细腻、又贴切!![]()
我一谈音乐总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呵呵![]()
对星座实在没什么研究,查了一下,应该是摩羯座。不知道有什么说法么?
原帖由 carlo 于 2007-7-11 20:03 发表
夜后要复仇的那首华丽的咏叹调(Der Hölle Rache kocht in meinem Herzen)估计是《魔笛》里最脍炙人口的唱段了,不过它对花腔技巧的要求太高,功力欠佳的女高音唱出来效果会打不少折扣的。我其实更喜欢第一幕夜后最初登场对王子唱的那首咏叹调(Oh zittre nicht,mein Sohn!),其中兼具深沉哀挽和华丽惊艳的花腔唱段。若是在现场观看,加上舞台布景和灯光的效果(一般夜后会在布满星光的夜空背景和烟雾缭绕中隐隐出现),绝对是赏心、悦耳更悦目!
原帖由 carlo 于 2007-7-11 20:33 发表
你对自己感受音乐的描绘真是又细腻、又贴切!![]()
我一谈音乐总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呵呵![]()
对星座实在没什么研究,查了一下,应该是摩羯座。不知道有什么说法么?
原帖由 sunrisesunset 于 2007-7-11 20:16 发表
专业人士为他绚丽多姿的完美技法和精妙构思如痴如狂,据说后世有好事者专门考证过,拿了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乐谱原稿比较过,前者工整清丽,一气呵成,完全没有涂改痕迹,仿佛有人用心地誊抄过一遍一样,天才的大脑就是发达,所有的音乐都先在脑子里构思成熟,人们看到的他作曲的过程,其实只不过他把脑海里的东西复制在乐谱上的过程而已,所以有时候世人为他作曲效率之快,产量之丰而惊诧不解,但真正的乐曲产生的过程,别人是不得而知的;而后者的就惨不忍睹,一团乱麻,他靠的就不是天才,而是harte Arbeit。
有人说莫扎特的音乐是需要剥去外面的糖衣理解隐藏在背后的东西,所以很多年之后你的心境改变回过头去听,会听出和当初不同的心情。这也许就是他与众不同,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吧。
至于为什么他的音乐似乎从不为生活和境遇的困苦所影响,也一直是困惑我的问题,我听不出一丝故意做作和掩饰的痕迹,一切都是那么流畅自然,也许是天性使然吧。很久以后的后来才知道他是水瓶座的,就试着从星座上去分析,似乎能够说得通:瓶子们的思想总是流动的,是最博爱(大同思想)和富人道主义的人类,常常对自己的具体境遇特别是物质和名誉上的东西是不上心的,所以总是能从本身的磨难中跳脱出来,带着超脱戏谑的心在观察和体会人类的生活和情感,所以虽然没比较过,但我感觉他的安魂曲应该有和其他人的不同的境界在里面,即使偶尔想起悲惨的境况也会忍不住掉下泪来,也会偶尔表现和掺杂在乐曲里,但是很快孩童的心就跳出来,占据了他的思想,挑动他的灵感,虽然有悲伤,但流动的心绪却不会停留和沉浸在里面,直到生命之末,能量耗尽,所有的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才不受限制地宣泄出来,就好像我们在第41号交响曲和安魂曲中所感受到的...
原帖由 sunrisesunset 于 2007-7-11 20:52 发表
厚厚,本来很想说摩羯的啦,保险起见最后还是忍住,又唬倒一个,好开心:girlshy:
Fussfun应该很开心,看她特别欣赏魔羯金牛什么的![]()
没有啦,瞎猜的,因为感觉你性格比较沉稳,比较符合土 ...
原帖由 carlo 于 2007-7-11 22:38 发表
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有不少人要yy般地把音乐构建成一种理性模式,并把自己的主观想象强加到作曲家身上混淆视听甚至误人子弟。反正那些经典人物大多作古了,怎么说都死无对证,呵呵。搞得古典音乐被夸张地“神圣化”,好象变成了少数人的专利,而我们在这里谈论这些内容就会莫名其妙地被称作“高人”。坟墓中的大师们若是知道会是这样,估计也会哭笑不得吧。
原帖由 carlo 于 2007-7-11 23:19 发表
说点题外话吧。以前看了很多看似高深,实则令人不知所云的“乐评”,比较典型的一路就是言必称哲学和宗教,似乎不这样做就显得自己不够档次。但其表达和逻辑又大多含混不清,让人看了摸不着头脑,只能怪自己造诣不够而望乐兴叹。这也许是在一段时期内中文乐评语境里的一个特色吧,所幸的是这种现象目前已经有所改观了,具有一定引导性、启迪性的关于音乐的推介性文字越来越多。
最关键的莫过于用一颗平常心去感受音乐了。但愿能够做到这点的人会与日俱增。
原帖由 carlo 于 2007-7-12 13:43 发表
本周末Arte,3Sat又有不少值得关注的音乐节目:
http://www.rondomagazin.de/tv/klassik.htm#Samstag
我个人很期待观看今年柏林爱乐欧洲音乐会的重播和Schleswig Holstein 音乐节开幕音乐会的现场。![]()
原帖由 carlo 于 2007-7-12 16:08 发表
还有就是要充分利用德国各个城市Stadtbuecherei的资源,无论是总谱和各类音像资料都十分齐全。在鲁尔区,Dortmund, Essen, Duisburg那边图书馆的Musikabteilung都很不错。Bochum的相对差些,不知道你在哪个城市?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