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江苏无锡自来水遭污染市民抢购纯净水 [打印本页]

作者: 半人马    时间: 2007-5-30 16:52     标题: 江苏无锡自来水遭污染市民抢购纯净水

居民抢购饮用水


超市内空荡荡的纯净水货架。 图片来源:人民图片网


点击观看本新闻视频
  新华网无锡5月30日电(记者 刘兆权 韩瑜庆 黄海波)29日开始,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和面包。
  各方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地水质。
  30日下午6时左右,记者走访了无锡市城区的大润发、家乐福等几家超市,发现各种瓶装、桶装的纯净水已被抢购一空。超市工作人员介绍,29日上午开始出现市民抢购,到晚上货源就发生紧缺。一些小商店的纯净水也是一瓶难求,少数经营户还趁机提高了价格,原本6元一桶的纯净水被卖到了10元。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不少市民开始大量购买其他品种的饮料,也有不少市民开始排队买面包。他们担心用变质水做饭影响健康。
  无锡市委、市政府已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通过地方媒体及时向公众披露消息,避免市民过度恐慌,另一方积极研究对策,加大市场成品饮用水供应量,并要求市自来水总公司全力以赴,不计成本,采取技术措施强化处理,尽快使自来水恢复到安全饮用标准。有关方面专家正在赶往无锡研究对策。
  据了解,无锡市有关方面正在密切关注水质变化。
作者: STROM    时间: 2007-5-30 16:54

侧那。。。苏州看来也快废了。。。
作者: 半人马    时间: 2007-5-30 16:56

中国开始为透支的环境买单了

迟早要还的。。。
作者: sailorman    时间: 2007-5-30 17:42

哈哈,德国今年的奇怪天气是不是也要大陆来还?
作者: 发情的马甲    时间: 2007-5-30 17:43

这个柳漫怎么就没来呢?!失职啊!
作者: Julia727    时间: 2007-5-30 23:04

我妈说用自来水洗手,手都发臭:papa:
作者: sailorman    时间: 2007-5-30 23:05

原帖由 Julia727 于 2007-5-31 00:04 发表
我妈说用自来水洗手,手都发臭:papa:




啊,那可就不仅仅是环境污染的问题了
作者: 柳漫2    时间: 2007-5-30 23: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柳漫2    时间: 2007-5-30 23: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老虾    时间: 2007-5-30 23:26

政府转移广大人民群众投资方向的强有力的手段
作者: 柳漫2    时间: 2007-5-30 23: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7-5-31 00:00

原帖由 柳漫2 于 2007-5-30 23:47 发表
德國呼籲中國和美國重視環保時,真沒覺得有什麽不誠懇的態度。歡迎找出不誠懇的證據,讓我也見識一下德國對中國和美國的“別有用心”。
我第一知道德国先发展再环保带来的教训,就是从德国之声上看到的。

如果德国真心的,诚恳的帮助中国解决环境问题,或者说,防止中国环境恶化,就应该不再把工厂开到中国,不再用中国的廉价资源来丰富自己的市场

不要说是中国要出口,德国美国从中国的环境污染中获利良多,并且所做的事也是朝着同样方向发展的,而呼吁,只在口头



这就是你说的诚恳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7-5-31 00:04

原帖由 柳漫2 于 2007-5-30 23:47 发表
德國呼籲中國和美國重視環保時,真沒覺得有什麽不誠懇的態度。歡迎找出不誠懇的證據,讓我也見識一下德國對中國和美國的“別有用心”。
我第一知道德国先发展再环保带来的教训,就是从德国之声上看到的。

你,在这个论坛的所有帖子,几乎是从来无视你所支持的人物的缺点,也几乎从来无视你所反对的东西的优点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7-5-31 00:06

aldi的廉价商品哪里来的知道么?

知道德国人对于aldi的廉价商品的来源什么看法么?

德国人诚恳的要以自己的经验教训来呼吁中国注意环保?

也就是口头的,而且这个呼吁的诚意实在是太不明显了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7-5-31 00:09

中国好比为了生计廉价卖血的人

而那些发达国家,就一边指责中国卖出来的血带有什么什么病菌,危害着他们人民的健康,一边低价买高价卖,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作者: tonywong    时间: 2007-5-31 00:09

这个不是真心不真心的问题,你这样的观点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寻求最低廉的成本和劳动力,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个是客观规律,不管是德国还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可能违背,即使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市场经济也不能违背。
退一万步讲,如果真的所有发达国家都不来中国开场投资,中国还发展什么?
为了不污染环境就放弃引进外资和技术?那样的话估计500年也没办法现代化!!
保护环境是自己的事,德国政府没有任何责任有诚心地帮中国政府作任何事情。
做了,是友好,不做,也不欠中国什么。
关键还是自己的政府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其他纯属白费力气。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7-5-31 01:00 发表

如果德国真心的,诚恳的帮助中国解决环境问题,或者说,防止中国环境恶化,就应该不再把工厂开到中国,不再用中国的廉价资源来丰富自己的市场

不要说是中国要出口,德国美国从中国的环境污染中获利良多,并 ...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7-5-31 00:14

原帖由 tonywong 于 2007-5-31 00:09 发表
这个不是真心不真心的问题,你这样的观点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寻求最低廉的成本和劳动力,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个是客观规律,不管是德国还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可能违背,即使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市场经济也不能违背。
退一万步讲,如果真的所有发达国家都不来中国开场投资,中国还发展什么?
为了不污染环境就放弃引进外资和技术?那样的话估计500年也没办法现代化!!
保护环境是自己的事,德国政府没有任何责任有诚心地帮中国政府作任何事情。
做了,是友好,不做,也不欠中国什么。
关键还是自己的政府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其他纯属白费力气。

国家和国家之间,我一向认为不存在诚恳,我这么说,完全是那个柳什么的再说德国对中国的呼吁诚恳,可笑可怜

中国现在这条路没有什么好选择的,透支着自己的身体赚着第一桶金,就看在身体垮掉前能不能形成稳定成熟的经济体系
作者: tonywong    时间: 2007-5-31 00:18

nod。
中国现在就是世界工厂,什么东西都造,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料全部自己吸收。
如果一定要在不发展和先发展后治理之间选择一个,那还是先发展后治理吧。
只能希望在实现了现代化以后国家还没有坏到治理不了的程度...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7-5-31 01:14 发表

国家和国家之间,我一向认为不存在诚恳,我这么说,完全是那个柳什么的再说德国对中国的呼吁诚恳,可笑可怜

中国现在这条路没有什么好选择的,透支着自己的身体赚着第一桶金,就看在身体垮掉前能不能形成稳 ...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7-5-31 00:20

原帖由 tonywong 于 2007-5-31 00:18 发表
nod。
中国现在就是世界工厂,什么东西都造,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料全部自己吸收。
如果一定要在不发展和先发展后治理之间选择一个,那还是先发展后治理吧。
只能希望在实现了现代化以后国家还没有坏到治理不了 ...

这没得选择,只能先发展后治理

如果不发展,国家产业就只能以工业为主,中国的资源不足以自给自足,因此必定要参与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当世界工厂世界垃圾场的命运无法改变
作者: 小看看    时间: 2007-5-31 00:21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7-5-31 01:00 发表

如果德国真心的,诚恳的帮助中国解决环境问题,或者说,防止中国环境恶化,就应该不再把工厂开到中国,不再用中国的廉价资源来丰富自己的市场

不要说是中国要出口,德国美国从中国的环境污染中获利良多,并 ...


你这种论断最好有事实的依据。而不是想当然。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7-5-31 01:04

原帖由 小看看 于 2007-5-31 00:21 发表


你这种论断最好有事实的依据。而不是想当然。

阿欧,发达国家将工厂开到中国,或者极低价把中国工厂当作代工厂,并以此渔利的事实依据难道不是到处都是么?

欧洲最高级的品牌,有多少是在中国生产的?中国工人的工资和能源消耗与他们贴个牌子后的售价之间的差别10倍以上

这些正是污染最严重的工厂
作者: everest    时间: 2007-5-31 01:42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7-5-31 02:04 发表

阿欧,发达国家将工厂开到中国,或者极低价把中国工厂当作代工厂,并以此渔利的事实依据难道不是到处都是么?

欧洲最高级的品牌,有多少是在中国生产的?中国工人的工资和能源消耗与他们贴个牌子后的售价之 ...

这个事情不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么,全世界那么多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偏找中国?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7-5-31 01:52

原帖由 everest 于 2007-5-31 01:42 发表

这个事情不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么,全世界那么多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偏找中国?

只看了我这一个帖子?
作者: 柳漫2    时间: 2007-5-31 0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发情的马甲    时间: 2007-5-31 09:04

原帖由 柳漫2 于 2007-5-31 10:00 发表
原来如果德国真心的,诚恳的帮助中国解决环境问题,或者说,防止中国环境恶化,就应该像制裁苏丹那样、或者像89年那样制裁中共辖区,不再把工厂开到中共辖区,禁止德国企业在中共辖区投资,否则就是“用中国的廉 ...


柳漫,这么晚才来上班啊?失职啊!你看我7点就来了。又要炒股。又要关注论坛动向。命苦啊!还是有洋爹养着的好啊!
作者: neig_xp    时间: 2007-5-31 09:04

原帖由 柳漫2 于 2007-5-31 10:00 发表
原来如果德国真心的,诚恳的帮助中国解决环境问题,或者说,防止中国环境恶化,就应该像制裁苏丹那样、或者像89年那样制裁中共辖区,不再把工厂开到中共辖区,禁止德国企业在中共辖区投资,否则就是“用中国的廉 ...


抽完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7-5-31 09:26

原帖由 柳漫2 于 2007-5-31 09:00 发表
原来如果德国真心的,诚恳的帮助中国解决环境问题,或者说,防止中国环境恶化,就应该像制裁苏丹那样、或者像89年那样制裁中共辖区,不再把工厂开到中共辖区,禁止德国企业在中共辖区投资,否则就是“用中国的廉价资源来丰富自己的市场”。
反西方的一个简单思维就是哪国在中国得利,哪国就是别有用心。你多吸一口气,我就少一口氧。他们不懂得,全球化时代的双赢定律和双输定律。
当然有一点我的确也是承认的,谁反对斧镰帮,谁就是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友好。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501&postID=6813

我说“没什么不诚恳的地方”。“没什么不诚恳”不等于“诚恳”。我从没说过“德国诚恳”。思维不能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还玩文字游戏,不好意思,别有用心我从来没说过,谁说的请你引用他们的话别来用我的

看看你自己说的话,你也知道思维不能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作者: 古堡游零    时间: 2007-5-31 09:36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7-5-31 10:26 发表

还玩文字游戏,不好意思,别有用心我从来没说过,谁说的请你引用他们的话别来用我的

看看你自己说的话,你也知道思维不能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别理那个人了。他聊这种话题起劲得很,耗得起时间,也聊不出所以然。咱是学生,干手头正事学习去吧。
作者: sailorman    时间: 2007-5-31 19:21

无锡离长江边有多远?  太湖毁掉了,真惨,怀念小时候的银鱼羹。
作者: Flea    时间: 2007-5-31 20:02

怀念无锡排骨
作者: sailorman    时间: 2007-5-31 20:06

还有小笼包,泥人就算了~~~~~~~
作者: sailorman    时间: 2007-5-31 20:19

还有油面筋
作者: sailorman    时间: 2007-5-31 20:22

小时候去舅舅家,路边的水沟里有鱼的,可以用鱼叉叉鱼。

那时候的出租车都是小三轮,一路青烟跑过去
作者: pingliangxin    时间: 2007-5-31 20:51

这和环境污染有什么关系,自然的植物生长吧
作者: njuct    时间: 2007-5-31 23:17

小时候还在河里游泳的呢!那个时候自己不想游泳,还是妈妈逼我去河里游泳。
但是现在的河。。。。。。。。。。
作者: 老虾    时间: 2007-6-1 08:43

70年前,咱那是国破山河在
到今天,咱这是国在山河破
作者: STROM    时间: 2007-6-1 09:27

妈的,以后谁还敢吃河里湖里的东西。。。
作者: nancyina    时间: 2007-6-1 15:04

何止不敢吃河里湖里的东西,现在买菜都不敢买绿叶菜了,面包馒头什么的都不敢买。我妈买了很多西瓜香瓜,她说这些不用洗。现在洗碗洗衣服洗澡全要用矿泉水,有的地方1桶水卖到50块,谁用得起啊。。。。。太惨了。
作者: MaxPayne    时间: 2007-6-2 01:18

个人认为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不可能投资治理污染,计划经济时代好办,都是国有企业,都有责任,现在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只顾自己赚钱,把恶果留给子孙。
目前环保困难有两个:
1. 要从根本上治理环境肯定要牺牲一定经济增长,这样会牺牲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地方的既得利益者。环境改良,经济减缓,人民可以忍,但是当官的不能忍!
2. 中国政府对经济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因为地方经济圈正在通过依附外资和外来技术逐步独立于中央,网上时时出现的“长三角”“珠三角”对骂就说明了两个区域基本上是竞争关系,而不是互补关系。
作者: 柳漫2    时间: 2007-6-2 20: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