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长江源头已近枯竭 [打印本页]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7-4-29 13:10     标题: 长江源头已近枯竭

张晓中(重庆特派员)

  中国长江源头已经枯竭到可怜的程度,冰山雪线退缩,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如果中国政府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等于是给日益恶化的长江资源雪上加霜。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调水至黄河。即在长江上游通天河、长江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坝址海拔高程2900米至4000米,采用引水隧洞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调水入黄河。

  中国著名环保人士杨勇,去年夏天到今年春天,对长江源头及流域进行历时180天的考察,总行程2万公里。20年前,他也是长江漂流探险队主力队员。他在北京接受本报电话专访时说,与20年前他所见到的长江源头相比,今天长江源头自然条件恶化的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杨勇住在成都,这次到北京就是要将这次长江源头考察发现的最新情况汇报给中央有关负责人。他表示,目前类似他这种独立人士与政府沟通的渠道不通畅,即使表达了意见,由于触及一些利益和政策,往往也被忽略。即使这样,他还是要为保护长江奔走呼号。

  他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职业探险家,环境地质高级工程师,在青藏高原进行江河探险二十年,自称为体制外科学家,不少户外著作都将他列为中国探险第一人。

  20年后,从新回到长江源头,他发现了什么呢?

  他用沉重的语气告诉记者:“长江源头已经枯萎到可怜的程度。在夏季,庞大的河床中,只有一小股细细的水流,周围已经被大片的沙漠包抄过来,很多地方的水永远断流,形成一些死湖。死湖慢慢变成咸水,这个地方就随之慢慢死去。”

  “这个源头地区,一些城镇因为缺水已经搬走,沿江已经有一些死城。而新城也面临缺水的困难。就在这样可怜的长江源头上,还将有七座水电站落成。其实,很多修好的电站因为没水已经成了死电站。长江源头的冰川退化,沙漠扩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对已经脆弱的长江源头生物带来毁灭性灾难,甚至威胁长江中下游的安全。”

  20年前,他和长江漂流探险队在长江源头立了一块纪念碑。去年,当他旧地重游时,发现纪念碑离现在的源头有300米距离。在长江上游的通天河,他们有两天没有见到水。挖来的积雪融化后有一半是黄沙。
他说:“万源之流的长江恶化成这个样子,现在令人难以想象。”

  他说,自然规律是不能违背的,否则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长江源头地质背景复杂,属于地震带,南水北调这么大的工程肯定会给已经脆弱的自然环境带来很大影响,风险极大,必须谨慎。

  他认为,长江中下游集群式地建设水电站,本身就是一种无序强度开发。如果在上游再展开南水北调工程,无疑是给长江水利资源和周围的环境雪上加霜,给水资源调配造成更大的矛盾。

  另外,在长江上游有许多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和中国国家自然保护区,如果进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就势必破坏这些自然遗产保护区。“这与中国的法律是相违背的,它使得中国法律和国际公约显得尴尬。”
作者: 小看看    时间: 2007-4-29 13:40

太可怕了
作者: Jogurt    时间: 2007-4-29 15:45

中科院那群高级专家,简直就是一群白痴,读书读SB了,硬是要去破坏自然规律,真的是不打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痛
作者: Jogurt    时间: 2007-4-29 15:46

严重鄙视那些高呼南水北调,和支持三峡工程的SB
作者: yamato    时间: 2007-4-29 19:25

造孽啊。
作者: 从心开始    时间: 2007-4-29 19:34

让我这个学环境的看到这种情况,真的要吐血。
作者: 999皮炎平    时间: 2007-4-29 22:07

没办法,北方缺水太厉害,又找不到什么方法,就南水北调呗~~,不得以而为之,要不北方人民怎么办?
作者: ivydy    时间: 2007-4-29 23:27

这是拆东墙补西墙啊,应该在节流的基础上开源,首先进口以色列的先进农业灌溉技术,其次分析全球大气状况,找到临近海面的水气来源,想个办法把水气引到中国西北上空。。。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7-4-29 23:35

都是人类的贪婪的后果。
作者: 从心开始    时间: 2007-4-30 15:30

原帖由 ivydy 于 2007-4-30 00:27 发表
这是拆东墙补西墙啊,应该在节流的基础上开源,首先进口以色列的先进农业灌溉技术,其次分析全球大气状况,找到临近海面的水气来源,想个办法把水气引到中国西北上空。。。

是啊,更让人担心的是西墙补了一半,东墙的砖头就用完了。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