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中国新闻] 一个德国人的“上海一千天” [打印本页]

作者: 日月光    时间: 2007-3-31 14:54     标题: 一个德国人的“上海一千天”

一个德国人的“上海一千天”
' a- W* d, E* Q& e$ g. w$ O$ H  D+ t& M# X  V7 y
) G, G  O) m8 F6 K, x1 z
马丁.波斯特曾担任大众汽车公司的董事,上世纪80年代他被派遣到中国上海负责上海-大众合资公司项目。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但仍担任多家大公司和企业的顾问,行走于德中两国之间。上海一千天这本书是他对80年代在中国工作期间的一段回忆。
7 Z. e* Q  M- a3 t9 n0 d
3 b; P9 Z) I/ w* k- g: U上海一千天,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好书名。如今的上海已成为世界著名的繁华大都市,而这本书让我们看到的是20多年前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段重要历史往事。在这本浓缩于200多页的书中,作者以一个德国高管的视角讲述了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公司“上海-大众”创建初期所遇到的各种难题。他所描述的这些障碍和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即便到了今天也仍然存在。因此可以说,这本书对于推动今天和未来的德中经贸合作不失为一本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 D: o# \3 _' z. b8 R
" N) T" D0 n% F) _) c& [
难得的是,这本用德文写的书没有故弄玄虚的文字游戏,语言如此流畅,诙谐和通俗。深刻的大道理见于对往事的侃侃诉说之中。这本书虽然以德中合资生产汽车为题材,但内容广泛。不但涉及了当年中国的落后状况,还以客观和公正的心态描述了德中一代政治家和工业家们的开拓精神。9 j* f; J2 V: q4 k

# g2 n4 O4 b* ?0 [5 K8 J就通过这本书要告诉读者什么?波斯特说:“希望告诉那些要去中国的德国企业我们的经验。告诉他们最基本的认识,以便他们带着一定程度的信任,带着对合作伙伴的信任前往中国。如今许多到中国去的外国公司,包括德国公司都说,中国人就想剽窃技术。带着这样的想法怎么能去中国呢?而我当年去中国就象是要去结婚似的。既然要结婚,那么就要了解对方的文化和历史。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发展积极的关系。我希望我的书能给德中双方的关系加温,能够促进双方的合作,而不是对峙和贸易保护主义。”2 l8 f: e% t- ~9 Q# ], ^) s% L

. h' c3 W) Z. @) W6 q上海一千天这本书开门见山,一开始就将读者带到了80年代的上海合资方的厂房前,“我的呼吸一下子停止了。我站在一些破败不堪的厂房前傻了眼。这些布满灰尘的破旧棚子难道就是我们未来的汽车制造厂吗?”
6 ~9 ~' n6 P& v: k' \2 }, B- q  J9 l& e% S0 i$ Z# U
书中还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中国选中大众公司作为首家汽车生产合作伙伴完全是出于偶然。由于社会封闭,当1978年前第一机械部部长周子健率代表团到德国寻找合作伙伴时,中国只知道斯图加特有个戴姆勒奔驰。当他们在路上发现还有个大众汽车公司时,周子健决定立即前往沃尔夫斯堡,“到了沃尔夫斯堡火车站,代表团徒步来到了大众公司门前。通过翻译,周子健向门卫说:我是中国工业部部长。我要见大众公司的负责人。门卫大惑不解地打量着眼前这位身穿蓝色中山装,走着上门并要求同公司领导见面的部长。”
9 d* D/ j1 l' i' e5 O; k( Z. U: `: a) G" p( j
波斯特在回答记者关于他在中国工作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时,他说:“我们要学会同人合作。我们不可能同机器和金钱发展关系。我们应当在真诚和谦虚的基础上发展关系。不要以为自己代表德国大公司,什么都懂。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什么都不懂。我们应当尊重中国的合作伙伴,不论他们的专业程度如何。在上海大众工作期间我们也犯过不少错误,也吵过架,但是我们双方相互之间能够开诚布公,这一点非常重要。” - `, ]9 J' i2 P2 r+ x

- {! ?2 v4 w3 L书中还用工厂里发生的事实专门描写了德中两国的文化差异,并借用翻译的话回忆说:德国人办事喜欢直来直去,中国人喜欢兜圈子。
8 g; @& r0 _% m# G: G- T
, E* D: i# T+ k! [桑塔纳汽车国产化的过程,发行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债券的起因,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如何给汽车定价的争论,以及合作双方如何为了合资公司“上海大众公司“的长远利益巧妙地同上级领导交涉等历史片段,作者都在书中以叙述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书中还在每一章末尾专门给希望去中国开辟业务的德国公司写下了具体的提示和警言。作者指出,即便到了现在,合资公司遇到的80%的问题并不是因为生产本身,不是因为成本合算,也不是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自己打败了自己。失败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出了问题。
- e7 h4 A- U" ?3 a
+ R1 w, G$ b) i& ]' C$ {5 V据波斯特说,上海一千天这本书还将有中文版。但中文版的书名是“桑塔纳是如何进入中国的”目前这本书正在上海加紧翻译。书的背面还可以看到德中一些知名人士写的读后感。前上海市长徐匡蒂的概括最为简练:“对于中国人来说,马丁.波斯特的这本书是反映中国开放政策的历史性文献,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物。”

6 H0 E4 k$ h! B9 s
' N" u% m1 S3 _: X  p: k[ 本帖最后由 日月光 于 2007-3-31 15:55 编辑 ]

图片附件: [德国人设计的安亭新城。那时可不是这样的] Anting.jpg (2007-3-31 14:54, 25.43 KB) / 下载次数 48
http://csuchen.de/bbs/attachment.php?aid=250399&k=ed3a93aad8c3c652288224420fa56434&t=1718777706&sid=rNGnmt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