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中国龙 [打印本页]

作者: 先薇之风    时间: 2006-12-7 11:33     标题: 中国龙

转点 关于8一8中国龙的各种小道消息,大家也一起来长长见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也是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类进步本源。从认识“龙”与“凤”两个字开始,就深知:龙是指男的――古代皇帝都是龙,着龙袍、坐龙椅、称龙子;凤是指女的――古代皇后就是凤,戴凤冠、着凤袍、插凤饰。攀龙附凤、龙凤呈祥等语,好象说的都是男男女女之间的那点事儿。读大学的时候,对神话传说比较痴迷,就了解了一下龙、凤从文字到形体的来源,但总是不得全知,只知道研究家们说是什么图腾,再去看什么是图腾?也还是不太好懂,无非是些部族神崇拜之类的话。近日,重读何新先生的《诸神的起源》,忽然就有些异样的念头,忽然好象觉得自己搞懂了一些东西,其中,对龙、凤的起源与来历有些意想天开的推测。
   对龙有起源,我觉得专家们的论证大致两类:一是图腾说,是一种部族神崇拜,其演变也许是从蛇、晰、鹿等实有动物中抽象组合而来;二是表记说,是从自然现象、自然意象中演变而后生物化的。我比较赞同第二说。因为,人首先是要与自然相处,对自然中的现象作些解释,然后再赋予其生物性的形。
   先说“龙”意象与形的产生。龙出现在何时,我觉得也许是无考了,等有了文字典籍记载,那已是后来的事。但龙与云、雨、水的关系显然是什么密切的。古书上说“云从龙”“ 召云者龙”“龙举而景云属”,就是古人认为,龙入地则为泉、为水,升天则为云、为雨。从书上所列的由新石器时代到商代出土的文物上,可以看出龙的形体演变,其最初就是单线条、螺旋形的云纹,以后逐步赋予了动态的动物之形。
  既然龙形最初可能来自云纹,那我突然就觉得龙的起源与女性的关系就十分清晰了。
   一是龙形不是来自云纹,而应该是水纹。我觉得最初的螺旋纹,也不应该叫云纹,而应该是水纹,其形状就是雨落在水面形成的圆圈,是那种涟渏状的,也象人把东西丢在水里,产生的逐步扩散的波纹。这应该是原始先民与水接触的最初最直接的形象,这种水纹状在原始先民的早期士陶的纹饰上也经常出现。云纹更应该是块状的,不应该是单线条的。
   二是最初先民对水纹的认识解释是来自对女性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螺旋水纹,其实也正是原始先民对母体的最初认识:现在所能知道的先祖女娲,就有她用黄土造人的传说。“娲”读音同“娃”、“蛙”,而其古代音、形就是“蜗”,就是蜗牛,而蜗牛的外壳之形,从正面向下看,就是螺旋形体;也许说就是“水涡”。还有,传说中黄帝之妻名为“嫘母”,又称累祖。“嫘”音就是“累”,而累在古代读音中又叫“螺”,就是田螺。而蜗和螺在上古就是通指水中甲贝类。蜗和螺共同点有三:一是外形都是蜗旋状(蜗旋状),二是都是与水相关的,生活在水里;三是都是多子,繁殖力强。所以在新石器用蜗、螺外形作为母题的陶器非常突出。水是生命之缘,母是生命之本,水与母在先人看来也许是同体的。突然又想到,在古代西方传说中,维纳斯女神不也是从海水的泡泡中出生的吗?
   三是螺旋形水纹可能与先民的纹身有关。从现在原始部族还能看到古人的纹身习俗,在身体的各个部位用彩色涂成各种图案,许多是线条形的。而我国,周朝是来自于西北的正统部族,其周祖姜原与神龙交合生后稷,所以,其最大特点就是“文”。“文”在甲骨文取象于一个雕饰纹身的人形。“周”字本身有古义训“彫”、“雕”,也许就是来自其有明显的纹身之俗。周金文中盛赞先周诸王为“前文人”。(《诸神的起源》p328)既然纹身,古人最初又是不着衣的,裸体而生,特别是在母氏主宰部族的时候,对母性生殖崇拜也是主流,所以,女性乳房亦或是怀孕突起的肚皮,用线条纹身之后,不正是水纹的形状吗?更极端地想象,水纹其实也许正是女性外阴的外形意象。所以,先民以水纹装饰或是用螺形造型的陶器,其实正是对女性、对母体的一种生殖崇拜,而这些陶器里装着的也正是象征生命之缘的水。
   四是为什么“龙”的读音是“long”?这是突然想到的一个有点发呆的问题。尽管人的发音与文字的表意相比,以形表意更容易懂一点,在中国象形为主的文字构成上更说明了这一点,但对为什么读音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许是很难探寻的。但在我把龙的外形和隐意与女性相联之后,突然有一种感觉,龙的读音也应该是与女性有关的。比如,云和雨与女人是相关,云雨之说证明了这一点,水上升成云,云相聚为雨,雨滋润万物而有生命,所以,中文中的“云”与女性怀孕的“孕”其实就是同一个音。从古文中“云”的文字结构来看,就是一个怀孕了的女人外形。在我苦思之时,忽然就看到《诸神的起源》p65上,何先生一段话让我顿开茅塞,何先生说:“龙”是云神的生命格。而这也正是中国神话中,云、雨、雷神名叫“丰隆”(隆、龙古字相通)的原因。这感兴趣的是,既然龙与隆同字,那龙的发音不仅仅是与雷神“丰隆”的隆字相同,更重要的也许是“龙”的发音正来自女性怀孕而隆起肚子的“隆”字,来自于女性发育之后,隆起的乳房。在这些隆起的部位纹身之后,那水纹状、螺旋状的线条,既有了龙的最初之形,也有了“long”的读音。如果是这样,那么,中国古代远古的“龙”,无论是从外形、从内涵、还是从读音都是与女性有关的,而龙的本质指向也应该是母体,是女性。那为什么后来“龙”转向男性了呢?
   还不懂。再想想。
作者: 先薇之风    时间: 2006-12-7 11:35

讨论"龙"的翻译 Loong

讨论"龙"的翻译
“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龙”不应该翻译成 dragon。Dragon 的本意是凶残的有翼巨兽、恶魔、悍妇等。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自称 dragon,是自我妖魔化。“龙”也不应该翻译成 long。Long 的英文发音不是“龙”,而是“狼”,这不是真正的音译。“龙”应该翻译成 loong,它的发音和“龙”相近,在英文中本来就是“龙”字的音译,有些西方人也把龙称为 loong,有广泛的使用基础。Loong 的两个“O”字母象龙的两只眼睛,loong 使人联想到 long(长),所以它也是一个象形文字,和汉字特色相通。而 long 在形象上是独眼龙。

....................................................................................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译英时,“龙”被翻译成 Dragon。

  但是在英文中,dragon 是邪恶的有翼怪物,还有“凶暴的人,悍妇”等含义。在图画中,dragon 的身躯庞大笨拙,颜色是黑灰色的,长着巨大的翅膀,口中吐火,吞噬人和动物,非常丑陋恐怖,和中国的龙完全两样。
“中国威胁论”   中国人在西方人面前自称“Dragon”或“Descendants of the Dragon”(龙的传人(后裔)),西方人当然要把中国人看成是恶魔和坏人了。所以我们再也不能把“龙”翻译成“Dragon”了!
  建议今后也不要再把英文单词 dragon 翻译成中文的“龙”,可以对它进行音译,如“得拉根”,解释是:“西方神话中凶恶的带翼巨兽”。

  有人建议把“龙”音译成“Long”。


  但是“long”的英文发音和“龙”完全两样,相当于中文的“狼”,并非真正的音译。当西方人指着龙说“long”时,中国人还必须纠正他的发音,不仅增加了交流的困难,还会引起对方的困惑。Long 在英文中是一个使用非常普遍的常用词,含义本来就很多,把龙翻译成 long 也会造成意义上的混乱。所以不能简单地把龙的拼音字母作为龙的英文音译。


  既然是把中文“龙”音译成英文,那么在英文中的发音就应该和“龙”相近,否则就不是真正的音译。

  英文中对“龙”字的音译是“Loong”,姓氏“龙”和人名中的“龙”字也被翻译成“loong”,例如著名武术家李小龙的英文名字是“Lee Siu Loong”,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名字被翻译成“Lee Hsien Loong”。在一些涉及龙的文字中,“龙”也的确被称为“loong”。因此,把“龙”翻译成“loong”才是真正的音译,而且它已经有了广泛的使用基础,也符合海外华人的习惯,有利于团结海外华人。

  曾有研究者指出:英文可能最初也是一种象形文字,例如:eye(眼睛),bed(床),broom(扫帚。字母 b 有扫帚的形状,扫帚在扫房间 room)。Loong 的两个“O”字母,就象龙的两只大眼睛;Loong 在文字上又和“long”相近,给人“长”的感觉(很多西方人的确有意把“long long ago”写成“loong loong ago”),因此 loong 还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和中文汉字有暗合之妙。而 long 则有“独眼龙”之嫌。

  英文中本来没有 loong 这个单词,因此把“龙”翻译成 loong,不会引发歧义。所以,“龙”应该翻译成“loong”。


这样就不用改变中国龙的形象迎合外国人了吧,他们该名称就行!:naughty:
作者: 先薇之风    时间: 2006-12-7 11:37     标题: 讨论:中国人为什么崇拜龙

龙为古人想象中的神物,实际上并不存在,谁也没有真正见过,以至后世留下“屠龙之技”这样一个成语,它是对蛇的神化。
  中国人号称是龙的传人,子虚乌有的龙竟成为最受尊崇的动物。据现有资料,新石器时代的龙形象除了著名的河南濮阳西水坡用蚌壳堆的龙现象外,还有辽宁阜新查海石块龙、湖北黄梅县焦墩卵石龙和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1998年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的玉龙,距今5300年左右,相当崧泽文化晚期及薛家岗文化二期。玉龙首尾相接,略呈椭圆形。吻部突出,阴线刻出嘴、鼻,阴刻圆点为眼,头部阴刻几条线呈皱纹和龙须,头雕两角。龙身脊背阴刻规整的弧线,表现龙为圆体,连着弧线阴刻19条斜线,表示为鳞片。靠近尾处对钻一圆孔,可能系拴挂之用。表面抛光。这种首尾相接的龙又见于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浙江反山良渚文化遗址出土圆形牌饰13件,有的琢成龙首形装饰。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属龙山文化晚期,这已经新石器时代的末期,文化相当发达,彩绘盘上的龙图案已经非常维妙维肖,公认为是彩绘艺术的杰出代表。这件陶盘用了新颖的构图和题材,由一条蟠龙构成圆形画面占据了整个盘心,产生出一种与二方连续图案不同的艺术效果,“造成了神秘、威严的视觉形象”。
  以上是长江以北的情况。长江以南的龙题材稍逊一筹。1994年发掘的浙江余姚鲞架山河姆渡文化遗址,于第一期文化遗存出土堆塑纹器底陶片,堆塑的是蜥蜴形动物纹样。蜥蜴形泥塑于仰韶文化已有多例。可能与龙蛇崇拜有关吧。良渚文化陶器上多见鸟、蛇组合纹饰,见于上海福泉山M101:85豆、M74:66壶,江苏吴县草鞋山M198I:2鼎、M198II:7壶,浙江余杭良渚庙前H2:50罐,奉化名山后H14豆盘,等等。苏州草鞋山良渚文化M198陶鼎,通高26、口径26厘米。夹砂红陶。侈口折沿,器身盆式,浅腹平底,腹外壁有平行弦纹,按三个丁字形足,足内侧中部有圆形和新月形组成的镂孔。有覆盆形器盖,高6.4厘米,系泥质红陶,盖面弧凸,盖沿宽平,有桥形宽纽。器盖的内外壁敷贴一层光亮的黑皮,部分已剥落。盖面外圈饰一周竖向曲折纹,内圈对称阴线细刻四组龙纹图案,作圆头卷尾回旋盘曲状,形如鸟头蛇身,并填刻由卷云纹、短直线、弧线组合而成的纹饰。发掘者也指出,类似图案已见于上海市金山亭林、青浦福泉山、浙江余杭庙前、奉化名山后所出陶器上,皆为鼎、豆、壶等礼器,具神秘色彩,反映其信仰观念。总之,龙蛇图案在南方也颇为常见。
  紧接新石器时代的是夏代,现在还没有文字出土。商代和西周都有甲骨文,都有金文(卽铜器上的文字,金者铜也)。商代金文龟与蛇组合在一起,很早引起我的注意。例如著录于《缀遗》17.3的一件商代尊(《殷周金文集成》11.5550),铜器很大,腹底有巨大的龟蛇纹,因此这件尊过去被称为玄武尊。整个纹饰的布局是被两条首尾相接的蛇环绕的乌龟,龟身又有一个被一条蛇环绕的铭文,这个铭文应当是族徽。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是先秦重要典籍《国语》中的《郑语》叙述夏代有二龙同于王庭,留下的龙漦被封藏,至周厉王时才打开,化为“玄鼋”,后来生下赫赫有名的褒姒,直接导致西周的灭亡(此种美人亡国主题,甚可研究)。韦昭注:“漦,龙所吐沫,龙之精气也。……鼋,或为蚖。蚖,蜇蜴,象龙。”玄鼋既然是龙漦所化,当然与龙有关。这也说明鼋(龟)与蛇有关。《楚辞•远游》云:“叛陆离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时暧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洪兴祖补注云:“说者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蔡邕曰:‘北方玄武,介虫之长。’《文选》注云:‘龟与蛇交,曰玄武’。”杨向奎先生指出,玄武谓龟蛇之说,来源很早。许道龄《玄武之起源及其蜕变考》曾以汉镜为证,说明西汉时所云玄武皆指灵龟言,杨先生引用他的话说:“北宫七宿既总称曰玄武,而玄武又为灵龟的别名,故西汉中叶以前,世人都以灵龟为他的象征,后来因为民间相信龟蛇为雌雄二物,故以‘龟蛇合体’代之,而北方属水,龟为水母,水能胜火。故庙祀玄武,则可以防御水火的灾祸。”1985年,湖南洞口县一妇女发现一只“怪龟”,重1斤,长35厘米。身躯外形背甲象鳖,腹似龟,头和尾又似蛇,长着一条长1.5厘米的尾巴,触时凶猛异常。在广西西部大山种中有一种鹰头蛇尾龟,尾巴特别长而于普通的龟有别,大小与蛇相似,后面拖着长长似蛇尾的尾巴,有时尾巴甩到龟背,很象蛇缠绕其身。后世龟与蛇为雌雄异体的观念最早上溯到何时、是否与见到上述奇特的龟有关等等,都是今后需要研究的问题。
  总之,按目前的认识,崇拜神龙,就是崇拜神龟。大概龟的长寿和龟壳之坚硬很使古人着迷。刘向《九叹•远游》:“囚灵玄于虞渊”,“灵玄”指灵龟或玄龟而言,也就是天鼋或玄鼋。据《左传•成公六年》,春秋时宋国公子韦龟字子灵,按古人名、字照应之习,可见人们以龟为灵物。
  我们常说中国人是黄帝子孙,而黄帝号称轩辕氏(鲁迅不是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名句吗),他呆的地方呌轩辕台(《山海经》)。《国语•周语下》有云:
   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颛顼之所建也,帝喾受之。我姬氏出自天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则我皇妣大姜之侄,伯陵之后,逄公之所凭神也。
  郭沫若先生对“我姬氏出自天鼋”的解释是:“天鼋即轩辕也。《周语》下,‘我姬氏出自天鼋’犹言出自黄帝。十二岁之单阏,即十二之天鼋。”杨向奎先生认为这的确是最好的解释。出自天鼋即出自轩辕,而轩辕即黄帝,也就是姬氏出自黄帝。而黄帝之称作“轩辕”(天鼋)实在是水族动物龟蛇的崇拜。先生在《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一书中虽然只列举了几件铜器,但已够说明问题。我后来搜集到一百二十多件,统称为“天鼋铜器群”。上面的铭文有的单铸一个乌龟字形 ,如50年代在郑州白家庄一座商墓里出土有一件二里冈时期的铜罍(也有称为铜尊者),其肩上所铸之龟字,唐兰前辈释“黾”。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14.24.1录有且(祖)乙觚一件,我们将它与《集成》11.5598收录的一件商代祖乙尊(乌龟什么一个人)比较,我主张意义应当是一致的,商周习在族名前缀以“天”字,只是美称,神圣其族,关键词还是“天”字后面的族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曹淑琴殷玮璋是资深铜器学家,他们主张将一个人加一个乌龟释为“大黽”,我曾与他们反复辩论。
   我国第一个王朝夏,其统治者是姒姓。襃姒就是姒姓(襃是国名),她是玄鼋所化,实际暗示夏是姒姓。铜器铭文有两个字,上面像一条蛇缠在杆上,下面是个乌龟,杨向奎先生首次释为玄鼋,眞是无比的正确。从音韵学的角度看,天、玄古音本相通。《淮南子•原道》称赞舜“执玄德于心”,《览冥》:“星耀而玄运”,高注:“玄,天也。”据《宋史•天文志》,“天戈”星又叫“玄戈星”。夏的先人为禹,禹有句(念gou)龙的说法,再次说明龙卽龟。
   夏之后是商,它是崇拜鸟的,《诗经》说得深切著名:“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甲骨文、金文、考古证据见《古史考》第六卷顾颉刚、石兴邦、吴锐。(李学勤在这个问题上有个大硬伤,所以吴锐驳斥他)商之后是周。周人姬姓,他们自己说“我姬氏出自天鼋”。
  综合一下:黄帝、夏、周都是崇拜龙(龟),这一系是中国历史的正统。后来都被这一系同化了。拿孔夫子来说吧,他是宋人,而宋是殷商的后裔,他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经常做梦梦见周公。而儒学是中国古代的三个代表,普天同奉,加深了龙思想的信仰。像儒家的经典《周易》鼓吹“时乘六龙以禦天”,“飞龙在天”,后世帝王以龙自居,北京故宫那块从河北运来的几万斤的巨石,雕的正是龙。均可见皇家狗仗龙势。
  总之,说中国人是龙的子孙眞还有几分道理。但商朝、秦朝都是鸟夷人建立的(详《古史考》第六卷),可见也不能说中国人全是龙的子孙。也可见拿“中国人是龙的子孙”统战则很荒唐。
作者: 先薇之风    时间: 2006-12-7 11:38

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来概略。

  在龙的神性中,“喜水”位居第一。这是因为,龙本来就是“水物”和“水相”,或者说,龙本源于“水物”和“水相”。龙的诸多的模糊集合对象,可以说都是“水物”或“水相”。鱼、鳄、河马、海马、水牛等生活在水中;蛇、蜥蜴喜处水湿阴潮之地;猪、陆牛、陆马、鹿等离开水也活不下去;而云、雷电、虹、海潮、龙卷风、泥石流等自然天象,全都和雨、水关系密切棗似乎完全可以用“水相”称之。本源于水物、水相的龙,怎么可能不“喜水”呢?

  “喜水”的神性,使龙对行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特别胜任。

  “好飞”在龙的基本神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龙之“好飞”,原因有这么几条:一是作为龙的模糊集合对象,云、雷电、虹霓等本来就是飞腾在空中的“天象”;二是鱼、鳄、蛇等在水中潜游之快,马、牛、鹿等在陆地上奔跑之速,都类似于“飞”;三是古人由于思维的模糊性,往往将潜游于水中的鱼、鳄、蛇等,奔跑于陆地上的马、牛、鹿等,和飞升腾跃在空中的云、雷电、虹霓等看成一个神物的不同表现,从而认为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飞。四是人类自从有了精神生活以后,就一直幻想超越自身的局限,摆脱现世的苦累,飞腾、翱翔到高妙阔远、有星星,有月亮,白云缭绕的空中去。而龙作为寄托着、体现着古人理想的神物,要是不能飞,不好飞,那也就不是龙了。

  “好飞”的神性,使龙很自然、很方便地成为某些神仙、圣杰、帝王的乘御对象。

  “飞”的方向和域界,自然是,也只能是神秘、辽阔、至高无上的天空。因此,“好飞”必然“通天”。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双耳盆上,就有将“鱼藻纹”和“鸟纹”刻划在一起的图案,陕西北首岭遗址出土的“鸟鱼纹”(亦称“龙凤纹”),也将天上飞的鸟同水中游的鱼棗龙的模糊集合对象联系起来,这就透示出,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龙的模糊集合之初,龙就开始有了“通天”的意味。后世的许多建筑雕刻、绘画,人们都让神龙出现在浩渺无垠的昊天云气中,如北京故宫的云龙望柱、天坛的云龙石、孔庙的戏珠飞龙,等。

  龙“喜水”,水聚流于地;龙“好飞”,飞升于云天。于是,龙就具备了沟通天地,做天地间的桥梁和信使的能力。那些帝王君主们之所以以龙自比,其根本点就在于瞅准了龙的“通天”的神性,和充当天地间桥梁和信使的能力。

  由于龙是由众多的对象模糊集合而成的,各集合对象之间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别,因此,龙又有了“善变”的神性。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在天可以是云、是电、是虹,在地可以是猪、是马、是牛,在水可以是鱼、是鳄、是蛇。换句话说,天上的云、电、虹,地上的猪、马、牛,水中的鱼、鳄、蛇,等等,都可以是龙的变体和化身。

  龙具备了“善变”的神性,而变,就免不了要变出些“灵光”、“灵通”、“灵妙”、“灵验”和“荒诞”、“离奇”、“怪异”来。因此,龙又有了“灵异”的神性,成为古人心目中的“四灵”(其它三灵是麟、凤、龟)之一。

  人们造神、敬神的目的之一,是相信神能给自己带来好处。龙是古人模糊集合了众多的动物和天象,从而创造出来的神物,如果这个神物不能给人间带来福祉和祥瑞,古人创造它做什么呢?上述龙的种种神性,又都为龙的征兆吉祥嘉瑞的神性提供了基础:龙喜水,而水是生产、生活的命脉;龙好飞,飞是对超越苦难、摆脱困境的向往;龙通天,天是天帝和诸神居住的地方;龙善变,变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龙灵异,灵异使龙神奇莫测、非凡不群。将这种种优长集中于一身,龙又怎么能不祥瑞呢?

  龙可以“征瑞”,也可以“兆祸”。棗这倒也符合辩证法,其根据是现实的验证和历史的、道德的评价。如导致西周灭亡的“龙鼋之怪”、造成古时三苗地区大乱,的“日妖宵出,龙生于庙,犬哭于市”,等等。

  龙的性情中,也有凶猛威厉、乖张易怒的一面。我们概而称之为“示威”。龙之“示威”,盖源于龙的模糊集合对象的习性和危害。如湾鳄凶残伤人,蛇类阴毒咬人,雷雨使江河水涨成灾,龙卷风卷走人畜树木,泥石流冲毁房舍田园,等等。古人对这些现象不会有科学的解释,只好以“龙怒”、“龙怨”、“龙报仇”、“龙做孽”等说之。
作者: 先薇之风    时间: 2006-12-7 11:39     标题: 探究中华龙的原型是什么

  龙的原型究竟是什么动物一直众说纷纭,要揭开这个谜团,须从华夏民族的悠久历史中去追溯龙与扬子鳄的渊源关系。
   当原始人类从采集野果和渔猎转向以种植为生的时候,谷物成了主要食物,而收获数量就决定了人们的生存质量。还处在幼年时期智慧尚不发达的古代人,面对自然界变化无常频繁发生的各种灾害,既无法理解也无力控制,又不甘心听任自然摆布,于是就寄希望出现一些可以左右自然力以帮助抵御灾害的神灵,企图通过祈祷和供奉这些神灵偶象以求得护佑。
   在华夏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洪涝灾害对人威胁极大,所以渴求有一种能主宰雨水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神灵便是古代先民的最大愿望。处在不同地域和环境中的古代人类,由于受到身边不同自然物的益处和害处,因此,人们心目中代表自然物精华和灵气的对象各不相同,某种生活在身边的动物就是最常用的造神素材,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创造出一种以我国特有的鼍属鳄科爬行动物扬子鳄为原型的寓意性主水神灵形象——龙。
   扬子鳄这种曾与恐龙共同生活了一亿多年延续至今仍奇迹般保持了原始形态的“活化石”是如何被塑造成龙呢?夏商朝以前,黄河流域的环境像《水经注》记载的“杂树交荫,云垂烟接”,曾是山清水秀植被丰富的地方,古气象学表明气候还相当温暖潮湿,因此生活着大量的扬子鳄。由于扬子鳄狰狞的相貌,能在水中和陆地两栖生活的奇特习性以及经常半潜水中似隐似现的诡秘行踪,引发古人对它产生了既恐惧又敬畏的心理,所以在众人眼中具有威严和神秘感的动物——扬子鳄便成了主水神灵形象的必然选择鄂象。
   尽管龙的形象在古人以言传口授的形式相传中融合、兼并其他动物的内容,人为扭曲变形,导致走失了原来的模样,但仍然具有扬子鳄的全部基本形态特征:1、披满鳞甲的身躯;2、长颚大口和位于头顶的翘鼻;3、锋芒毕现的锥型尖牙;4大而圆的突起眼睛;5粗壮的长尾;6、强健的四肢和五指利爪;7、有横条纹的腹部。
   为了弥补扬子鳄秃头尖尾有损神灵形象的缺陷,古人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给它添加了角、须、尾鳍以及把背部纵向排列的突起角质棘刺也变换成锯齿状背鳍,并拉长躯体以渲染气势,充实装饰效果,于是扬子鳄就被塑造成了传说中描绘的张牙舞爪、能腾云驾雾的龙形象了。虽然经过艺术夸张后,幻化的龙与现实中的扬子鳄有了许多不同之处,但对比之下,仍可看到扬子鳄——长颚、尖牙、披鳞、利爪等主要特征。
   后来黄河流域由于人为破坏生态,刀耕火种,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气候变冷,适宜于暖湿环境的扬子鳄难以生存便逐渐绝迹了(现仅存于我国安徽省南部)。因为扬子鳄在现实生活中不复存在,人们记忆中的印象淡化消失,只留下祖先们创造的龙形象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结果龙与扬子鳄成了两种不同的概念,龙的来历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早期的龙是无角的,1987年河南濮阳发掘出土的一个距今6000年前古墓葬中就曾发现用蚌壳摆的扬子鳄(龙)图形。在仰韶文化彩陶上描绘的龙也是大头长尾的爬行动物。四川大足南山的云龙石刻雕塑则更是一个无角无须、蹩眉瞪目、活灵活现的扬子鳄形象。有角的龙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和青铜器上,山西省出土的一个商代青铜器龙纹觥的造型即出现双角,器身纹饰则与扬子鳄的体纹完全相同。
   汉字是象形文字,甲骨文中的龙字便是大口、曲体的动物形象。龙字的读音则是鳄的叫声的模拟音,鳄发出的吼叫是低沉的“隆隆”声,因此,“隆”(龙)声就成了古代时对鳄的称谓,时至今日,扬子鳄在我国南方民间的俗称仍是“土龙”、“猪婆龙”。
  神灵的出现并非是盲目的有意编造,它是人类认识和经历的真实记录,古往今来,许多有关龙的记载、传说、民俗都与扬子鳄的生活习性相关。
   扬子鳄生活在河湖沼泽地带,《左传》中“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就是指龙(即扬子鳄)与蛇是同样生活于类似环境之中,习性相近的两种动物。
   扬子鳄在水边打造迷宫似的地下洞穴,洞深距地面2—3米,平时也多栖息水中,故人们想像出“龙王居住在水底龙宫”的神奇景象。而在看到每当发洪水时扬子鳄因洞穴被冲毁四处逃避,便认为“龙王在兴风作浪”,岂不知扬子鳄也是洪水的受害者。
   扬子鳄以鱼、蛙、蚌等为食,蚌壳内多有珍珠,鳄生性凶残,长期饥饿时还会自相残杀。当有人看到扬子鳄争食蚌类时,嘴里吐出珍珠,便有了“二龙戏珠”之说。
   扬子鳄是六月交配,七月产蛋,雄鳄是通过叫声寻找雌鳄的(鳄是唯一会叫的爬行动物),而每年六月正是黄河流域多雨夏季的开始,于是人们把扬子鳄响亮的叫声与风雨的来临联系在一起,每当风雨欲来时的电闪雷鸣也启发了古人,以为风雨雷电与龙有密切的关系,于是古人视龙为雷雨之神,《山海经》中就有“雷泽有神,龙身而人头。”的记载,认定“龙可以呼风唤雨”。
  《说文解字》中描述“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世界上仅有扬子鳄与密西西比鳄两种生活在温带需要冬眠的鳄。因气候原因每到初冬时它们便进入冬眠期,当春天(农历二月)大地解冻时,蛰伏了一冬天的它们开始外出活动,同时也到了黄河流域开始下雨的季节,先民们把二者也联系在一起,于是就有了祭祀“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
   诸如此类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至于龙与其它实有动物一起出现在十二生肖中也很自然,因为在夏商以前,古人所指的龙就是现实中的扬子鳄,而鳄是全球范围人们普遍关注崇拜的动物之一,在埃及以及希腊的十二生肖中也都有鳄。
   龙是祭神文化的特定产物,古籍中说:“水以龙。”可见龙是作为主水神灵被创造出来的(传说中的龙王),关于龙与古代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有关的说法,没有充分的依据。有文字记载以来,远古华夏民族的各氏族都是以汉字姓氏作标志的,没有用动物图形作标志的记载。远古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很低,还不能用逻辑的方法思考问题,只能用类比、表象的方法认识事物,要创造一种综合各种动物特征的虚拟动物形象,是古代先民难以做到的,人的想象力总会受某种制约,无论多么奇怪的神灵,只能以真实性为背景创造出来,多么离奇的神话,最终都能在现实中找到构成它的原始素材,因此,龙不是虚拟的动物。《尔雅·翼》中谈到龙有“九似”(角似鹿、颈似蛇、爪似鹰……)是指龙的局部形态与一些动物相似而已,并没有具体指龙是综合九种动物特点创造的。即使是古代外国民族的崇拜标志也都是实有动物(鹰、虎等)或人兽结合(狮身人面)的形象。
  署名:建一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6350853
作者: 先薇之风    时间: 2006-12-7 11:40     标题: 龙之九子

赑屃(音毕喜):最喜欢背负重物,所以背上驮一块石碑. 形似龟,好负重。一冲在各地的宫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见到其背负石碑的样子。在龙子的各类说法中赑屃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

鸱吻/螭吻(音吃吻):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参见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的装饰小兽,喜欢东张西望,口润嗓粗而好吞,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

飸餮(音滔帖):最贪吃,能吃能喝,常饰于鼎的盖子上。因它能喝水,也有装饰在桥栏板的,防止大水将桥淹没。美食主义者,性贪吃。夏商时期出土的青铜器上经常可见饕餮纹,为有首无身的狰狞怪兽。

睚眦(音牙自):嗜杀喜斗,常饰于兵器刀环,剑柄. 性情凶残易怒,喜欢争杀。民间成语"睚眦必报"所讲即为此物。通常在一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环上上面可以见其雕像,以加强杀气。

狴犴(音毕岸):最憎恶犯罪的人,所以常饰于监狱的门楣上. 掌管刑狱。常被装饰在死囚牢的门楣上,因其形状似虎,所以民间又有虎头牢的说法。

狻猊(音酸泥):性好烟火,常饰于香炉盖子的盖钮上. 身有佛性,喜好香火,于香炉盖上可见。而且狻猊还是文殊菩萨的座骑,在供奉文殊菩萨的寺庙中均可见到。在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上还建有供奉狻猊的庙宇。因狻猊为龙的五子,所以庙名为五爷庙,在当地影响颇大。一冲曾游过此庙,香火极为旺盛。

趴蝮/蚣蝮(音八夏):位于桥边的最喜欢水,常饰于石桥栏杆顶端。在后门桥的四个角上趴蝮,造型非常优美。

椒图/淑图(音书图):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常饰于大门口。形似螺蚌,性情温顺,有点自闭症。所以将他安排在门上衔着门环,免得宵小光顾。

蒲牢(音仆劳):最喜欢音乐和吼叫,常饰于大钟的钟纽上。有摇滚气质,爱好音乐,也爱吼叫。古代乐器编钟顶上就用它来装饰,寺庙大钟上的钟钮上也可见到他的身影。

貔貅(音皮休):在南方及东南亚一带都称其为龙的第九子,大嘴无肛,只进不出,深为赌徒所喜。澳门赌场便摆了一只玉貔貅,予意嘴大吃四方,只挣不赔。

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

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麒麟,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雄的名麒,雌的名麟。麒麟的形状像鹿,尾似牛尾,麒有独角,麟无角。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现在有人认为麒麟是长颈鹿。

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华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又有文献记载,观音菩萨的坐骑即为“朝天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本帖最后由 先薇之风 于 2006-12-7 11:53 编辑 ]
作者: 先薇之风    时间: 2006-12-7 11:44

更多有关龙的知识看这里
http://wenxue.daqi.com/bbs/20/947675.html

龙的起源——身世之谜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诗人同时又是哲人的士大夫在洞庭湖畔徘徊。他时而低首思索,时而仰天咏叹。在珠走玉盘级的诗句中,他把积郁在心头的那种疑惑一泻而出:

  那远古的初态,是谁传告下来?
  天地还未成形,凭什么来考证?
  日夜水分,一片黑暗。
  有谁能分辨极限?
  天气运动,克盈无形。
  如何可以识得天地?
  禹用应龙。
  如何沟通江海?
  应龙怎样以尾划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经历?
  日光无处不到,
  烛龙如何再照?
  太阳尚未升起,
  神树为何闪耀光华?

  这位士大夫就是春秋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

  上面的诗句来自他的《天问》。在诗中,屈原一口气提出了百余个问题,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传说,他都大胆地提出了怀疑,自然,“龙”这个神物也没逃脱他那敏锐的目光。因为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曾有应龙(一种有翼的龙)以尾划地,为禹指出疏导洪水的路线,于是才有后世江河的浩荡。

  在屈原的时代,对龙敢于疑问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龙具有神的意象。但屈原提出的这类问题,却一直在历史的山谷中激起回响。当我们倘佯于九龙壁前,漫步于紫禁城中,或仁立在太和殿内时,威武神奇、神态各异的龙的形象,使人有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真像它们就要喷云吐雾、腾空而去。但科学与理性告诉我们,龙是一种虚构的神物,它的形象是吸收了许多动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组合而成。汉代学者王充就曾指出过,龙的角像鹿,头如驼,眼睛如兔,颈如蛇,腹似蜃,鳞如鲤,爪似鹰,掌如虎,耳朵像牛。龙的这种形象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要回答这类问题,需要我们把目光移向遥远的史前时代。

  我们的先民从猿转化为人类时,面对的是十分艰苦的自然环境。由于生产能力的低下和知识的落后,原始人类一方面要竭尽全力,从自然界中获取赖以生存的食物和其它资源,一方面又对强大而神秘的自然界产生崇拜与敬畏,这样便逐渐产生了原始的宗教和巫术。原始宗教认为自然万物都是有灵的,而且冥冥之中,还有主宰自然界的“神”。这个(或多个)神掌握着宇宙间的一切权力,可以福佑人类,也可以惩罚人类。但人们可以通过巫与神相通,求得神的庇护和帮助。

  在原始宗教中,对动物的崇拜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人类最初的经济活动是狩猎,因而动物是人类在自然界中最感兴趣的对象。原始人要靠捕捉到动物果腹,还要躲避那些对自己生命构成威胁的凶猛动物的袭击。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对某些动物的体态,如鳄、鲵、蛇、鸟及某些昆虫等,以及这些动物奇异的能力,如可以翱翔于天空、潜游于水底,可以无足而行,可以蛰伏而届等,产生了崇拜和幻想。

  对动物的崇拜和对自然现象的崇拜,成为巫术活动中的极重要的内容。原始人类往往把狩猎的成功与失败、是否遭到猛兽的危害与主宰自然界的神联系起来,看作是神意志的表达,而这些动物就成了神意志的体现。由此产生了原始人的献祭活动,即在狩猎归来后,先要以猎获动物的一部分祭神,对神的赐予表示感谢,然后才食用。在这种活动中,献祭的动物就成为人与神联系的中介,在这些动物身上表达着原始人对神的祈望和崇拜之情。当原始人类由狩猎经济向农业与畜牧业经济过渡后,虽然猎获动物作为食物来源的重要性逐渐减弱,但在献祭中以动物为祭物这一点并没有变化,动物依然作为人神沟通的工具。

  由此,献祭的动物也逐渐神圣化。

  这种献祭活动最初可能是简单的,但逐渐演化成一种庄严的仪式,并且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需要向神祈求的事项,如部族成员疾病、死亡,部族之间的冲突,狩猎、耕种采集、迁徒等等。仪式上除了以动物作为祭物外,还要使用大量的祭器和礼器。在这些祭器和礼器上,原始人类以极为虔诚的心情,绘出或刻出他们所崇敬的各种自然形象,如日、月、山、川、云、动植物等。这些彩绘或雕刻虽然是一种摹拟,但不少摹拟,特别是对动物的摹拟进行了夸张,在夸张中体现了创造者的宗教观念。因此,这些由摹拟而形成的图案、饰纹或雕刻不仅与原型动物有了某种差别,而且具有了神圣的宗教含义。正是在这种具有宗教性的动物形象中,出现了最初的带有龙特征的动物纹饰,专家们把这种纹饰称为原龙纹。

  1987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濮阳西水坡的一处距今6500年左右的古墓中,发现了墓主身旁有一具用白色蚌壳摆塑的“龙”的图案。在甘肃也出土过绘有鲵纹的彩陶,在东北的辽河流域发现过距今5000年的玉“龙”,山西出土过带有“蟠龙纹”的彩陶。当然,这种“龙”与今天我们见到的龙形象还有很大的差距。

  远古“龙”的起源,除了上述原始宗教与巫术的原因外,还与图腾崇拜有一定的联系,图腾是原始社会中一个氏族的标志,又称为族徽。氏族社会中,人们往往相信自己的祖先是一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其它无生命的东西,这种物种就成为氏族祖先的象征和保护神。据古代文献记载,中国不少氏族曾以龙为图腾,如远古的黄帝、炎帝的氏族,共工氏、祝融氏、尧、舜、禹的氏族,以及吴、越等氏族。但是,这些文献成书较晚,属后人的追述,文献产生时,龙的观念已经形成,因而不可避免地在记述上有附会和渲染加工的可能性,古代氏族的图腾传说往往变成了神话故事,不过还是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据专家考证,这些所谓的龙图腾,实际上是与后来的龙形象相近的蛇、鳄、蜥蜴等动物。这些动物在氏族的祭祀中,不仅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而在形态上也被神化。在漫长的远古岁月中,动物图腾形象与其它原始宗教中动物崇拜形象融和在一起,形成了原始的龙形象。

  “龙”脱掉“原始”二字,即由原龙纹变成真正的龙纹,约在商代。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产生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王朝。夏之后是商王朝。商的国势强大,空前繁荣,《诗经·商颂》中说,商“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商的国土千里之广,广大的国土上到处都有民居住,商的疆域达于四深,四海中的人都来赞美商王朝,人数众多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商王朝的强盛和一统,推动了不同区域问的文化交流,如百川归海,文化在商代出现了空前的融和。商人在文化上比较开放,肯于接纳其它类型的文化,有利于文化的融和。商王朝非常重视宗教与巫术,也就十分重视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青铜器作为沟通天他的礼器,本身就有宗教的意义,青铜器上的纹饰则有更浓郁的宗教色彩,即通过各种象征性的纹饰,向人们展示应崇拜的神灵,求其保护,免受怪物的侵害。这种纹饰中,原龙纹成为主要的部分。   
作者: 先薇之风    时间: 2006-12-7 11:46

起源四问——(1)龙起源于何时?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些是采拾得来的野果了,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湾鳄声形俱厉,蛇类阴森恐怖,蜥蜴形色怪异?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浪翻卷,虹贯长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

  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个头领那样;或者说,这些动物和自然天象是这个“神物”的品性体现,像人要说话,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骂一样。

  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有文章称,山西省吉县柿子滩石崖上有一幅距今达一万年的鱼尾鹿龙岩画,当是龙的最早的雏形。这幅岩画未见发表,其面目如何,还不得而知。)接下来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龙纹等。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这个“基本”有两个意思,一是说构成龙的框架、要素、样式,秦汉时都基本具备了;二是说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纳新的系统,它并不满足秦汉时的基本成形,之后的历朝历代,直到今天,还都在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

起源四问——(2)龙是怎么形成的?


  龙是怎么形成的?历来众说纷纭,有从鳄、从蛇、从蜥蜴、从马、从猪、从闪电、从虹霓等等说法。笔者的观点是“模糊集合说”,其思路是这样的:新石器时代的先民是以原始思维面对身外世界的,而原始思维又是以直观表面性、整体关联性、非逻辑的神秘性和群体表象性为待征的“模糊思维”。这样的思维足以导致我们的祖先不清晰、不精确、不唯一地将身外世界的种种对象,集合、升华成若干个“神物”,然后加以崇拜。

  在古人心目中,身外世界是神秘混沌难以捉摸的,模糊思维的直观性和表面性,使他们不可能像现代人这样,将云、雷电、虹、海潮、泥石流等分辨得清清楚楚;也不可能像现代人这样,运用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将鱼、鳄、蛇、蜥蜴,以及猪、马、牛等动物的生活习性研究得明明白白。在他们看来,云、雷电、虹等在天上弯转,都和雨相关,差不多是一类;鱼、鳄、蛇等在江河湖泊中穿游,都和水亲近,大体上也是一类;猪喜欢水,马、牛等也都离不开水--河马、水牛更是水中物。而且,天上的雨,落到地上便是水;水升到天上,再朝下落,便是雨。既然天上下的雨和地上流的水是一回事,那么,和雨相关的在天上弯转的云、雷电、虹等,就和与水密切的在江河湖泊中穿游的鱼、鳄、蛇等差不多都是一回事了。雨水适度,牧草丰茂,谷物有成;雨水乏缺,叶草干枯,百谷旱绝;雨水过量,人畜受淹,农田泡汤。生产和生活不能不依赖雨水,雨水却常常让人们依赖不上。再看这些与雨水相关的物象:云团滚滚翻卷,变化万方;雷电叱咤长空,霹雳千钧;虹霓垂首弓背,色像瑰奇;还有大小不一,脾性不同,长短参差,阴森怪异的鱼、鳄、蛇、蜥蜴等等:这一切是多么神秘,多么雄奇,多么可怖可畏啊棗令人惊惧不已!

  于是,古人猜想了:一定有一个“神物”,主管这一切,总领这一切,支配这一切,排演这一切。这个“神物”,体型是很大的,而且是能大能小的;肤色是多样的,而且是能明能暗的;还应当是有头有尾的,能起能卧的,擅爬会游的,弯转曲折的,快速行进的;总之是能量巨大的,能上能下的,善于变化的,天上可飞水中可藏的,集合了种种“水物”特性的,又和雨水有着特别特别密切关系的。

  该怎么称呼这个“神物”呢?人们发现,雨水降临时,乌云汹涌,电光闪闪,相伴随的,是“隆隆”的雷声;海潮涨落,龙卷风吸水,泥石流下山,也都发出“隆隆”的声响;而鳄、牛、蟒蛇等动物的吼叫,也和“隆隆”声接近;而“隆隆”声本身具备着粗壮、雄浑、深沉和悠远等特点,给予人的感觉是恐怖、壮烈、崇高和神秘。于是,人们就取其声,将这个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以“隆”这个音呼之了。

  “神物”的发音是拟声,“神物”的形象该是个什么样子呢?一些人说像鱼,一些人说像鳄,一些人说像蛇,还有一些人说像云,像闪电,像虹霓;也可能今天看像这个,明天看像那个,后天看又像别一个;还可能觉得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升到天上就是云是闪电是虹,落到水中就是鱼是鳄是蛇,来到陆地就是猪是马是牛。模糊思维是不讲逻辑、意识不到矛盾的,这种思维容许同一个物体在同一个时间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容许部分和整体、单数和复数的同一。

  造字的时代到了,需要给这个以“隆”音呼之的神物搞个符号了。老祖宗最初造字,多以像形为之。那么,让这个神物像什么形好呢?有人说像鳄,就造了几个像鳄的“龙”字;有人说像蛇,就造了几个像蛇的“龙”字;还有人说像闪电,就再造几个像闪电的“龙”字;另有人说身子像鳄像蛇还像闪电,头却像马像牛还像猪,那么就造几个像这像那像……的“龙”字好了。于是,甲骨文和金文中便有了各式各样的“龙”字。后来,逐渐演化,直到最后简化成现在这个“龙”。

  这样,我们就可以说: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先民们是以现实生物和自然天象为基础,将自己的对身外世界的畏惧、依赖、疑惑、想象、崇拜等等,都贯穿、投注、体现到龙的模糊集合中了。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起源四问——(3)龙是图腾吗?


  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世界各国不少学者,都对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做过考察和研究,普遍认为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氏一多。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那么,龙图腾是如何形成的呢?闻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龙图腾说,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如:“无论如何,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因为说到底,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因此,如果依据通行的理论和被学界接受的材料,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阎云翔)“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刘志雄、杨静荣)

  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时空范围上讲,前者比后者大得多。因此,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腾划等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论,如: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

  总观龙图腾说的争论,觉得起码有这样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个问题是,图腾说来自西方学者,中国远古氏族部落是否也像澳洲土著、北美土著那样,有过一个图腾崇拜时期?分析古籍中的有关记载,回答似乎是肯定的。但是,按学界的普遍观点,图腾文化发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繁荣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进入新石器时代便趋于衰落,步入阶级社会,就只剩下一些残余在延续。按考古学提供的实物资料,龙的起源当是新石器时代开始以后的事,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图腾崇拜已走向衰落了,龙却起源了。将方兴未艾的龙归划于一个趋于衰落的崇拜现象,有悖于事物发展的基本逻辑。

  另一个问题是,图腾概念有其原有的为学界所基本公认的内涵和外延,这样的图腾是严格意义上的图腾,或可称为“狭义图腾”。增其内涵、扩其外延之后的图腾,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图腾了,或可称之为“广义图腾”。严格意义上的图腾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实物,而龙不符合这个条件,它们是自然界里没有的神物,因此,要说龙为图腾的话,就只能将龙划归到广义图腾的框框里。问题是,狭义图腾和广义图腾时不时地会发生冲突。比如,按狭义图腾的要求,图腾物是不得被侮辱被杀害的,而身为广义图腾物的龙却屡屡被惩罚被斩杀棗这个问题如何解释?如果要在狭义图腾和广义图腾之间选择的话,我倒更倾向于狭义图腾,因为我觉得图腾就是图腾,应该尊重原初的内涵和外延,如果太广义了,也就没有图腾了。

  鉴于此,我在一系列谈龙的著作、文章中,都没有用“图腾”一词,而选用了“图徽”这一概念。

起源四问——(4)龙有哪些神性?


  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来概略。

  在龙的神性中,“喜水”位居第一。这是因为,龙本来就是“水物”和“水相”,或者说,龙本源于“水物”和“水相”。龙的诸多的模糊集合对象,可以说都是“水物”或“水相”。鱼、鳄、河马、海马、水牛等生活在水中;蛇、蜥蜴喜处水湿阴潮之地;猪、陆牛、陆马、鹿等离开水也活不下去;而云、雷电、虹、海潮、龙卷风、泥石流等自然天象,全都和雨、水关系密切棗似乎完全可以用“水相”称之。本源于水物、水相的龙,怎么可能不“喜水”呢?

  “喜水”的神性,使龙对行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特别胜任。

  “好飞”在龙的基本神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龙之“好飞”,原因有这么几条:一是作为龙的模糊集合对象,云、雷电、虹霓等本来就是飞腾在空中的“天象”;二是鱼、鳄、蛇等在水中潜游之快,马、牛、鹿等在陆地上奔跑之速,都类似于“飞”;三是古人由于思维的模糊性,往往将潜游于水中的鱼、鳄、蛇等,奔跑于陆地上的马、牛、鹿等,和飞升腾跃在空中的云、雷电、虹霓等看成一个神物的不同表现,从而认为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飞。四是人类自从有了精神生活以后,就一直幻想超越自身的局限,摆脱现世的苦累,飞腾、翱翔到高妙阔远、有星星,有月亮,白云缭绕的空中去。而龙作为寄托着、体现着古人理想的神物,要是不能飞,不好飞,那也就不是龙了。

  “好飞”的神性,使龙很自然、很方便地成为某些神仙、圣杰、帝王的乘御对象。

  “飞”的方向和域界,自然是,也只能是神秘、辽阔、至高无上的天空。因此,“好飞”必然“通天”。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双耳盆上,就有将“鱼藻纹”和“鸟纹”刻划在一起的图案,陕西北首岭遗址出土的“鸟鱼纹”(亦称“龙凤纹”),也将天上飞的鸟同水中游的鱼棗龙的模糊集合对象联系起来,这就透示出,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龙的模糊集合之初,龙就开始有了“通天”的意味。后世的许多建筑雕刻、绘画,人们都让神龙出现在浩渺无垠的昊天云气中,如北京故宫的云龙望柱、天坛的云龙石、孔庙的戏珠飞龙,等。

  龙“喜水”,水聚流于地;龙“好飞”,飞升于云天。于是,龙就具备了沟通天地,做天地间的桥梁和信使的能力。那些帝王君主们之所以以龙自比,其根本点就在于瞅准了龙的“通天”的神性,和充当天地间桥梁和信使的能力。

  由于龙是由众多的对象模糊集合而成的,各集合对象之间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别,因此,龙又有了“善变”的神性。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在天可以是云、是电、是虹,在地可以是猪、是马、是牛,在水可以是鱼、是鳄、是蛇。换句话说,天上的云、电、虹,地上的猪、马、牛,水中的鱼、鳄、蛇,等等,都可以是龙的变体和化身。

  龙具备了“善变”的神性,而变,就免不了要变出些“灵光”、“灵通”、“灵妙”、“灵验”和“荒诞”、“离奇”、“怪异”来。因此,龙又有了“灵异”的神性,成为古人心目中的“四灵”(其它三灵是麟、凤、龟)之一。

  人们造神、敬神的目的之一,是相信神能给自己带来好处。龙是古人模糊集合了众多的动物和天象,从而创造出来的神物,如果这个神物不能给人间带来福祉和祥瑞,古人创造它做什么呢?上述龙的种种神性,又都为龙的征兆吉祥嘉瑞的神性提供了基础:龙喜水,而水是生产、生活的命脉;龙好飞,飞是对超越苦难、摆脱困境的向往;龙通天,天是天帝和诸神居住的地方;龙善变,变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龙灵异,灵异使龙神奇莫测、非凡不群。将这种种优长集中于一身,龙又怎么能不祥瑞呢?

  龙可以“征瑞”,也可以“兆祸”。棗这倒也符合辩证法,其根据是现实的验证和历史的、道德的评价。如导致西周灭亡的“龙鼋之怪”、造成古时三苗地区大乱,的“日妖宵出,龙生于庙,犬哭于市”,等等。

  龙的性情中,也有凶猛威厉、乖张易怒的一面。我们概而称之为“示威”。龙之“示威”,盖源于龙的模糊集合对象的习性和危害。如湾鳄凶残伤人,蛇类阴毒咬人,雷雨使江河水涨成灾,龙卷风卷走人畜树木,泥石流冲毁房舍田园,等等。古人对这些现象不会有科学的解释,只好以“龙怒”、“龙怨”、“龙报仇”、“龙做孽”等说之。
作者: 先薇之风    时间: 2006-12-7 11:49

龙的发展——气象万千


  龙的图腾形象自商代形成后,随着悠悠岁月的流转,其形象也在变化和发展,政治的兴衰、朝代的更替、人世的沧桑,历史的一流一脉都在龙的形象塑造上刻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商代,龙被作为一种形态怪异的神兽。它那令人可怖的、幻想的形象给人强烈的神密感和一种狞厉的美,显示出龙有超越世间的神的权威。商代的龙主要铸造刻饰在青铜礼器上,线条错落凸突,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铜礼器那厚重沉稳的造型,使龙有一种巨大的威慑力,折射出一种无以言表的宗教理念。

  商王朝在公元前11世纪被周王朝取代。周人的原始宗教中,人文的色彩较为浓烈,这是因为周伐商并推翻商王朝的理由是商王朝无德害民,周人是代表天来对商进行惩罚。因周人有“德”,得以配天,夺取了天下。周人打败商人后,不但夺取了体现商人通天权力(实际上是统治权力)的鼎器,而且在新铸的礼器中,突出了自己的宗教观念。据说周人伐商之时,曾有一巨大的赤色的凤,口衔玉硅(也有记载说是口衔丹书)落在周的社庙,代表上天降瑞应给周,所以在周代的礼器上,凤的形象更为突出,龙的形象趋于弱化,甚至在一些图案中,将凤的冠状物安到了龙的头上,龙的体态少了那种张扬和狞厉,失去了商代龙的摄人气势,变得比较平和,更趋于艺术化与图案化。

  春秋以降,礼崩乐坏,政治上群雄割据,学术上百家争鸣,原始的宗教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重要一点,是原始宗教中吸收了阴阳交合、化育万物的思想,与此相应,龙也逐渐演变成以阴阳相合为特征的吉祥图案,出现了大量的蚊龙、蟠曲龙以及龙凤合壁的造型。龙的形象也不仅仅出现在礼器上,开始出现于一般的日用器具,如铜镜、丝织品、帛画上,变成了一种突出祥瑞气氛的图案。龙的形体上突出了兽的特征,龙被加上了与虎相似的四足,使龙看起来更像是用四肢奔跑而不是如蛇、鳄那样爬行。这种加工使龙变得孔武健骏,神采飞扬。

  秦汉时期,龙的形象基本定型,即长角、尖耳、兽足,蛇躯。由于自秦汉始,皇帝被说成是真龙天子,所以龙就有了三重的含义:一是通天的神兽,二是君主的化身,三是吉祥瑞兽。

  秦汉后,表现龙形象的,一般不再是铸造的青铜或其它金属的礼器,而主要集中在帛画、墓画、画像砖石、石玉雕、陶瓷彩绘上,风格上更加艺术化与世俗化,宗教的色彩逐渐淡化。虽然风格也有差别,如六朝时期的南朝,龙像往往是傲骨嶙峋、潇洒恣肆,而北朝时则华贵雍荣、矫若流云,但总体上变化已不大。

  隋唐时期,除了一般传统的龙形象外,又出现了一种龙首鱼身的形象,学者称其为“鱼龙变纹”。“鱼龙变纹”的产生,除了龙的历史渊源的因素外,还与当时的社会心理现象有密切的关系。

  在龙的形成史上,鱼本来就是龙的原摹本之一,在上古神话中早就有鱼变龙的传说,在古代典籍中更是言之凿凿。据说大禹在治理黄河时,曾将河东界的龙门山凿开里余,名为龙门。

  黄河从龙门流过。每年春未,就会有黄鲤鱼争先恐后地从各江河游到龙门之下,若有能逆湍急的水流跃上龙门者,就可化为龙。当有鱼跃上龙门时,不仅云雨相随,而且还有天火自后烧其尾。正因为如此凶险,所以一年之中,能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条,未能过龙门者,点额而返。这就是中国民间传说的“鲤鱼跳龙门”。从这个传说的角度看,龙首鱼身正是变化过程中的形象。

  然而,龙首鱼身的半龙形象在隋唐时代的兴盛,并不完全是上古传说的诱惑,而是人世“龙门”带来的效应,这座人世龙门,就是隋唐时期兴起的科举制度。

  东汉直到南北朝,是豪门大族的时代和天下,朝廷用人行政,重视的不是人的才情能力,而是出身门第,这一套制度称为“九品中正”制度,也叫门阀制度,结果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政治上的黑暗自不待言。隋唐王朝建立后,统治者为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创立了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来选拔入才,授以官职。科举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文人既憎恨又依恋的一脉长流,多少文人的升沉荣辱都与科举息息相关。

  一代代知识分子的最高愿望,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而进入统治集团,跻身上流社会。所以“金榜题名”就成为人生的一大快意。科举并不特别重视门第出身,对那些出身寒微的读书人有特别的吸引力,一旦高中,便可平步青云,即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与鲤鱼跃龙门的情形颇有相似之处,所以人们就把科举看成是寒士的“龙门”。

  有人干脆就把考场的正门称为龙门。如《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九回写宝王与贾兰一同去应科举,考完后宝玉不见了踪迹,贾兰回到家中说道:“我们俩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来,在龙门口一挤就不见了。”大诗人李白在《赠崔侍卿》一诗中写道:“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诗中即以不得成龙的鱼比喻科举落第。在这样的社会文化氛围下,象征着变龙的“鱼龙变纹”自然适应了人们的心理需要而成为受人喜爱的瑞符了。

龙的发展——飞龙在天


  自远古以来,广袤无际的天空一直是人们幻想驰骋的场所。

  星河的浩瀚,明月的皎洁,朝阳的灿烂,云霞的瑰丽,都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把天上视为人间无法比拟的美境;而斗转星移的天象演化,冬去春来的四时变迁,电闪雷鸣、雨雪霜冻、洪水飓风乃至地震山崩、潮汐海啸等自然现象与自然灾害,又引起人们巨大的惊惧,认为上天存在着无限的权能,既可对人佑护,又可对人惩罚的神抵.这些神居住在美妙无比的仙境之中,注视着地上芸芸众生的一举一动,以威力来表达他们的喜怒。于是先民们产生了最初的仙及仙境的概念。按古代典籍《淮南子》、《穆天子传》的记述,天分为三,昆仑之上有凉风之水,称为下天,人登上可以长寿不死;再向上是中天,称为悬圃,是无风无雨的灵界;再向上是上天,是大帝为首的诸神的居住之所。这里有春山之泽,有清水之泉,温和无风,飞鸟翔而百兽戏。

  古人对仙境的设想并不是一个模式。除了西北高耸的昆仑外,东方浩瀚的大海也同样激发起人们的想象力。《列子》中这样描绘:在渤海东下知几万亿里的地方,有一条大山谷,实际上是个无底的沟壑,称为旧墟。天地间的江河之水,全都流到这里,但壑中之水既不增,也不少。其中有5座仙山,分别是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每山高下周围约3万里,山顶平坦之处9000里。山与山相距7000里。山上有金石之台,禽兽个个通体洁白如雪,又有丛生的珠玉之树,上结甘美异常的果实,吃了不老不死。仙山上所居之人非神即圣,不可胜数。一日之内即能飞翔往来。

  我们知道,在原始宗教中,龙的摹写原本是用以祭神的若干动物。在祭祀中,这些动物同时也有了神圣性,成为人与神沟通的中介,也是巫砚联系天人的助手,这些动物形象被绘刻到礼器上、并逐渐演化为龙纹之后,它们沟通人禅的中介或助手的作用被进一步放大,商周时代鼎器时尚一时,而且又多用龙纹来装饰,体现的正是这一点。这时,献祭牺牲的沟通天地、连接人神的作用已被鼎和鼎上的龙所承担。龙成了人神联系的使者。《史记》中记载了齐国术士所说的神话:

  “黄帝采首山的铜,在荆山下铸成了鼎。鼎成后,有龙垂下胡须,迎黄帝上天。黄帝登上龙背,群臣后官相随而上者七十余人。龙这时盘旋升天,一些人抓住龙须下放,以致将龙须扯下,黄帝的弓也掉在了地上。百姓看着黄帝冉冉升天,都抱着弓与龙须号啕大哭。”

  龙沟通天地,并能飞升上天的功能使龙在远古神话中被视为通天的工具,成了神仙们的坐骑或脚力。庄子在他的《追遥游》中写道:“藐姑射山上有神人居住,这些柳人肌肤如冰雪般洁自,行动飘迟有如美女。仙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能够驾驭龙,乘云气而遨游于四海之外。”《韩非子》中也引述过一段远古传说,说黄帝曾与许多神仙在泰山相会,黄帝驾象车、驭六龙,风神清路,雨神洒水,虎狼在前开道,鬼神在后护卫,下有腾蛇,上有凤凰,威风凛凛。除黄帝外,其他的远古圣人如瑞项、帝眷、夏禹等,部被描绘成能乘龙飞天的人物。楚国诗人屈原以炽热而浪漫的笔触将人乘龙的传说变成了瑰丽旖旎的诗句:

  “龙驾兮帝服,聊翱翔游兮周章。”

  (驾起龙车,穿上帝服,暂时邀游四方。)

  “驾飞龙兮北征,遭吾通兮洞庭。”

  (我驾着飞龙向北行,转道来到洞庭。)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神人驾起龙车,车声隆隆,向上驰骋,直达天庭。)

  春秋后,驭龙升仙的思想兴盛一时,这是与当时社会的巨大变化有密切联系的。春秋以降,周王室衰微,中国社会进入了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传统贵族逐渐失势,新兴地主阶级新贵族兴起,出现各国争霸的割据局面。社会的变革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的文化思想,各种救世思想萌生,出现了空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文化中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趋势增强,人与神的世界被拉近,神仙世界有了世俗的具象。如东海中的仙山方丈,传说有许多龙聚集在那里,有金玉琉璃的宫殿,不愿升天的众仙数十万人都在此安居,并且如人间农事一般种植灵芝仙草,还要按亩课税。另一仙山瀛洲长满奇花异草,有千丈高的玉石,还有甘醇的玉礼泉,喝了泉中之水就可长生,洲上仙家多处,风俗颇似中国的江南。

  与此相应,升仙的思想弥漫于世,并且出现了许多自称有仙术的术士。他们四处游说君主寻仙访药。在术士的鼓动下,战国时期的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人都曾派人入海寻仙,结果是泥牛入海,秦始皇对海外仙山更是深信不疑,派出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去海上求仙,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在历史上留下了徐福东渡,传裔扶桑的一段佳话。

  升仙思想由于道教的产生进一步光大。道家与上古的仙家方士有着渊源关系。道教在早期主要追求生命的永恒,长生不死。要达到这个目的,或通过修炼,死后灵魂升仙;或炼丹寻药,吃后长生;或灵魂与肉体一起升仙,即举形升仙,这一种被视为最高的境界:“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在举形升仙中,龙被当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于是,仙云袅袅,龙车辚辚,就成了汉、魏时代的艺术主题。各种质地的绘画、画像砖石、随葬的器物包括棺木,都被饰以有升仙内容的画图,有的是以墓主升仙为主题,有的是以传说中的仙人世界为对象。这些图案纹饰里,龙那飘逸矫健的身影到处可见。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幅帛画,整个画面分为三个部分,下部是巨兽与力士承负着板状的大地,中部表现的是人间的情景,平台之上,有一老妪徐行,前有侍者举案跪迎,后有侍女拱手相随。两侧有两条巨龙,龙头高昂直达天门,龙尾相绕曳至地底。画的上部是天门之上的仙境,中有一天神人面蛇身,夭神两侧有日、月,其下是两条展翼欲翔的飞龙。整个画面表现的是墓主在龙的接引下升天成仙的情形。这种驭龙升仙的思想,到了隋唐以后,才渐渐的淡化。

  在上古时代,龙因其有通天的能力又被人们与天象联系在一起。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一种龟形之神)为名。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或苍龙;西方七星奎、娄、胃、昂、毕、角、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其形如龟,称玄武。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成为镇守天官的四神,辟邪恶、调阴阳。四神之中,青龙与白虎因为体相勇武,主要地被人们当作镇邪的神灵,其形象多出现在宫阙、殿门、城门或墓葬建筑及其器物上,在最后一种场合里,龙已不是助墓主升天,而是镇慑邪魔,保卫墓主的灵魂安宁。

  在中国龙文化中,龙不仅被视为一种通天的神兽,而且还被视为一种吉祥瑞兽。在古人看来,龙既然能沟通天地,具有神力,当然也能代表天或神,给人庇佑。当统治者顺从天意、统治稳固、政治清明、社会繁荣、百姓安乐之世,就会有龙出现于世,代表上天表示鼓励。这时的龙表示的是吉祥。“见龙”成了“瑞应”,即上天降下祥瑞以应人君的德政。

  龙的吉祥瑞兽的地位在战国时期随着五行说的兴起而更为巩固,也更受人重视。所谓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古人认为这五种元素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础,由五行的不同组合而形成大千世界。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有一家为阴阳家,他们把五行说与阴阳说又糅合在一起,提出了一个神神秘秘的“五德终始说”,并用来解释自然的变化与政治的变迁。所谓“五德终始”是说五行之间有一种相克的关系,即一种元素可以制胜、克服另一种元素,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如此循环下去。这种相克关系本来是古人对自然界观察得出的某种粗略的规律性认识,但古人同时又把它运用到人类社会中,去说明政权的更迭与变化。按这样的解释,每一个朝代都有与五行相应的“德”,如周王朝为火德,秦王朝为水德,汉王朝为土德等等,五行的相克导致了五德的相克,于是水德胜火德,秦取代东周,而上德又胜水德,汉王朝又取代了秦王朝。汉代学者在五行相克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一套五行相生的理论,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也是往复循环。这相生的理论也被用到了政治上,即一个王朝的德如果不再有生命力的话,就会有另一个代表德的新王朝来取代,如尧禅让给舜,就是火德生土德。

龙的发展——龙施雨沛


  中国龙文化中,龙的另一项功能是司水布雨。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龙湫歌》勾画了湫龙行云施雨的壮观场面:

  环湫巨木老不花,渊沉千尺龙所家。
  爪痕入木欲数寸,欢者心掉不敢哗。
  去年大旱绵千里,禾不立苗麦垂死。
  林神社鬼无奈何,老龙欠伸徐一起。
  隆隆之雷浩浩风,倒卷江水倾虚空。
  鳞间出火作飞电,金蛇夜掣层云中。
  明朝父老来赛雨,大巫吹箫小巫舞。
  词门人散月娟娟,龙归抱珠湫底眠。

  龙何以被当作司云布雨的神灵?这与龙的摹写原型有密切的联系,也与远古的农业经济息息相关。我们知道,龙虽然是由多种动物的形体结合,并经过艺术的夸张和变异而成,但这些动物大都是与水有关,如鱼、鳄、鲵、蛇等,某些与龙的起源有关的自然现象,如云、虹、闪电等,也与水或雨有密切的联系。这样,龙很容易被远古的先民想象为一种下可潜于渊、上可腾于天、行有从云雷电、可影响川泽云雨的神兽。《易经》中就认为云从龙,凤从虎。东汉的学者王充说:“龙听到雷声而起。龙起必有云相伴随,夏季则多有雷雨,龙多登云,乘云雨而行走。”

  龙有司水布雨的功能,又是神的助手,因此在上古传说中,龙也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工具。《山海经》中记载了一则黄帝与蚩尤作战的故事,故事中说蚩尤率军队进攻黄帝,黄帝命令应龙在冀州之野抵抗蚩尤的进攻。应龙受命后用它司水的本领将水蓄积起来,造成缺水,以图阻止敌人。但蚩尤请来风伯和雨神,纵风下雨。黄帝又从上天派下一名称作魃的女神协助应龙,止住了风雨,最后将蚩尤击败。但应龙与魃也无法回到天上,于是地上大旱。

  在大禹治水的传说中,也有龙的活动。据说大禹治水前,有应龙以尾画地,为禹画出应开挖的浚水导水的水道线路,也有传说说禹治水时疏导河川、挖去山岩,有应龙在前曳尾,有玄龟在后挖泥,当疏导到巫山县时,一条应龙画错了水道,被禹处死。巫县现在仍有错开峡和斩龙台两处地名。

  传统中的应龙是一种有翼的龙,颈细腹大,鳞身。脊上有棘礼四肢强健,而且喜欢独处。古人曾有诗咏应龙:“应龙未起时,乃在渊底藏,非云足不踏,举则冲天翔。譬彼野兰草,幽居常独香,清见播四远,万里望芬芳。隐居可颐志,自见焉得彰。”这首诗实际上是借应龙而指人,借题发挥了。

  从上述传说中可以看出,布雨还不是应龙所独有的功能,因为蚩尤也请来了正规的神抵——雨师。但应龙有布雨的本事则是无疑的。据说黄帝战胜蚩尤后,由于应龙不能再上天,所以先民们用上造出一条状如应龙的“土龙”,同时施以巫术,才使得上天降下了甘霖。于是以“土龙”呼风唤雨就成了祈雨的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虽然上古时代的雨师有多种名目,但随着龙崇拜的普及,其它雨师的形象乃至名称都弱化、模糊了,只有龙的布雨形象日益强化,所以龙也就成了雨师。

  龙的司水与布雨形象的鲜明,又与祈雨巫术的发展有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国家,在远古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天气的阴晴旱涝、雨雪冰霜都对农业生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农业收成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先民们的命运,所以祈雨就成了最重要的巫术。在上古的祈雨活动中,虽然离不开龙,却不以龙为主角,因为上古时期龙是沟通神与人的工具,是天神的助手,本身还不是神,所以在祈雨巫术中,龙还只是布雨的工具。

  那么,上古祈雨是什么样子呢?

  据文献记载,上古祈雨巫术主要是焚人祭天。当作牺牲而被焚烧的是两种人:巫和魍。巫在原始宗教中是天神的使者,所以要用火焚死,使其能升天向天神介绍旱情,求天降雨,魍是一种残疾之人,据说身躯矮小、腹部高耸,总是仰面鼻孔朝天。

  天哀怜这种人,怕下雨雨水流进魍的鼻孔,所以不肯降雨,造成干旱。这样,魍就成了一名召致旱魔的不祥人。所以要在巫术中焚烧魍,是因为在远古先民看来,既然上天哀怜其病不肯降雨,自然也会哀怜其被焚而降雨人间。在这个仪式中,要使用龙状的祭器和“作土龙”,用龙来通神,求上天降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文明的进步和人文精神的兴起,上古时那种残酷的焚人祭天的祈雨方式有了重要的变化,不再焚人,而改为曝晒。担任祭司的巫和作为牺牲的魍要在炎炎烈日下曝晒数日。但这种作法也已受到怀疑和指责。《礼记》记载说,有一年大旱,鲁穆公召见县子商量。穆公问道:“天久旱不雨,我想准备一场祭天曝晒的仪式,你以为如何?”县子回答说:“天不下雨,您却去曝晒残疾之人,如此施虐,是不可以的呀!”穆公又说:“那么我举行祭天曝巫的仪式是否可以?”县子说:

  “靠巫这种愚蠢的妇人来祈天降雨,难道不是自己的疏忽吗?”这段对话显示出,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是曝晒巫和魍这种求雨巫术也已受到冲击,被视为是虐待和愚人之术。

  战国以后,祈雨的仪式更多地转向用龙,并将阴阳五行的内容融进了仪式之中。如在汉代,春旱求雨时,地方官要选择水日祭把社稷山川,不得斩伐山林名木。在城邑的东门外建四通之坛,坛方八尺,周围树立八面黑旗,以水官之神共工为神主。祭祀之时,用八条生鱼和玄酒(一种用来祭祀的清水),并准备清酒和大块的肉脯。用洁净善言的巫人主持祭把,要连续三夭举斋。巫要穿黑色衣,先向神主祭拜,然后念祝词,祝罢再拜。祝词是:“上天生五谷用来养人,现在五谷受到旱灾的危害,难以成熟结出果实。诸神享受清酒与肉脯,拜请神灵降雨。

  雨降而大地湿润后,我门就奉献牲物再表感谢。”在水日作一条8丈长的苍龙,置于中央,作7条4丈长的小龙,龙头皆向东方。

  各相距8尺。再选小童8人,食斋沐浴3日,穿青衣而肃立。把祭祀土神的“社”与闾外的沟挖通,用5只蛤蟆放在社中央方8尺、深1尺的池内,注以水。然后再准备清酒肉脯,斋戒3日,穿上黑衣向神祝祷。用3岁的公鸡与雄猪,将其作为祭神用的炙肉,在四通神的供室中炙烤。谕令百姓关闭南门,门外放置盛水的容器,开北门,村内放一口雄猪,北门之外的集市里也放置一口雄猪,听到鼓声响起后就炙烤猪尾。间里周围如有未掩埋的骸骨要埋于地下,沟峪有草木壅塞的,用火将柴草烧掉,如河沟已被桥道堵塞,要疏通。求得雨后,向林献一口猪及酒、盐、黍等物。作龙必须要在水日,必须要用洁净的上。还要在庚子日令吏民夫妇同居,以取阴阳调和之意。在汉代的祈雨仪式中,龙的地位与作用已与远古时期有了差别,汉代祈雨用龙,主要的不是用龙来通神乞雨,而是因为龙本身就可以招云,云从龙,有云自然易于降雨。
作者: 先薇之风    时间: 2006-12-7 11:49

龙的发展——真龙天子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大诗人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作了手脚,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气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表上后,新党官员们马上从中嗅出了苏轼的不满情绪,他们决定找一个借口,再给苏轼一点颜色。

  借口很快找到,这就是苏轼的诗。

  诗人的天性是吟颂,无论是欢乐还是愤怒,都可入诗。苏轼的弟弟苏辙知道乃兄的毛病,所以特意告诫他:“北客南来休问讯,西湖虽好莫吟诗。”但苏轼还是借诗抒发胸臆,宣泄胸中的块垒,于是被人抓到把柄。到任三个月后,即被押回乌台(即御史府,宋代纠弹百官的机构)。

  令苏拭倒霉的诗句是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这两句诗被人指称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这不过是封建社会千百起文字狱中的一起,但原因较为特别,即因“龙”而起,文字中对“龙”的态度有了问题。因为龙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又是皇帝的代称,皇帝是“真龙天子”。

  那么,龙是怎样与皇帝结下了缘的呢?

  在上古时期,由于龙是通天神兽,是神的助手而被先民们所尊崇。这样就产生了居于一国之尊的国玉或国君有被喻成龙的可能性。春秋时代,龙逐渐被视为君象,如《易经》中就有“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之类的句子。而当五行循环、五相终始的理论与瑞符说产生、龙作为瑞符而起到表明某一统治有合法性的作用时,龙就与君主有了直接的联系,上古时期的统治者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人在春秋后形成的文献中都被说成是与龙有关。秦始皇曾被称为“祖龙”。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三十六年(前211年),秦的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一块玉璧拦住使者说:“请把这块璧交给缟池君(即水神)。”然后又说:“今年祖龙死。”使者想问清楚,但人忽然不见,仅有玉璧放在地上。使者将壁带回,并将经过奏报给秦始皇。秦始皇默然不语良久,才说:“这个妖孽能预知的不过是一年之内的事情。”退朝后他说:“祖龙是指人的祖先。”又谕令御史大夫看那个玉璧,发现是8年前秦始皇渡江时为祈福而沉于江的那块。据后人的解,这是因秦暴虐无道,上天已不再福佑秦的统治,派妖鬼化人形将秦始皇奉献的玉璧退还,以示不庇护之意,要使者将此壁交给如周武王那样的有德者,讨伐暴秦,取而代之。祖龙即指秦始皇。

  后人有诗论及秦始皇焚书:“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困锁祖龙居,坑灰未冷东山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里的祖龙同样指秦始皇。

  龙作为皇帝的代称,换句话说,“真龙天子”出现,是在汉初。汉高祖刘邦首先利用龙来给自己涂上一层神秘色彩。《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父太公,母刘氏。刘氏在大泽坡上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此时雷电交加、天昏地暗,大公去看视,见刘氏身上附有一龙。不久刘氏就怀有身孕,生下刘邦。刘邦高鼻梁、龙须,左股上有七十二黑症,未发迹时常向人赊酒喝,醉倒的时候,其身上有龙盘绕,显然这是为神化刘邦而编造的故事,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意图。

  在刘邦始作俑后,历代帝王也深悉了其中的奥秘,都在“龙为君像”上打算盘,神化自己。汉武帝在龙的皇权化方面比刘邦要厉害得多。他特别相信五行之说与方士之术,对龙为帝瑞笃信不移。在武帝一朝,因龙瑞符而发生的折腾有几十次,河溃认为是神龙动怒,建龙渊宫以敬龙;有人献犀牛,以为是麒麟出现;有人献异马,他将其当作龙马。他相信可以乘龙登天派出数千方士去寻找神仙,采制芝药。东汉光武帝刘秀有“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王”的受命之符。唐太宗4岁时。

  有书生称他“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及冠,必能济世安民”,说完即不见踪影,于是他改名为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以黄袍加身的方式夺得了后周政权,因此更需要神化自己来避免舆论的指责,于是便称他在任宜州王、镇守荆州时,就有黑龙跃上他所乘之船。如此种种,史不绝书。

  龙成了皇帝的化身和权威的象征,一些带龙字的词汇就成了皇帝的专指词汇,如皇帝即位称为“龙飞”,帝王未即位或在民间时(多指开国之君)称“龙潜”,新王朝创立称“龙兴”,皇帝的容貌称“龙颜”,皇帝死亡称“龙驭宾天”,即乘龙升天,此外还有龙椅、龙印、龙裳、龙辇等。一些帝王热衷于以龙为年号,据研究者统计,在中国历史上,以龙字作年号的君主不下20位,但可笑的是,其中多数国势衰微,甚至是国灭身亡。龙并不能为他们帮什么忙。

  帝王对龙的利用,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对龙纹的把持与垄断。

  这主要体现在对带有龙形象的服饰的使用上。东汉时,九卿以下官员已经没有资格穿有龙图案的服装,元代不但不准常人穿用有龙凤图案的服装,市街店铺也不准织造、出售有龙凤图案的布匹,违者除物品没官外,还要把犯禁之人拘捕严惩。但由于龙纹的流行年代久远,统治者一时不能完全禁绝,又采取了变通方法,即将龙分为三六九等,那种双角五爪的龙形象由皇帝专用,其它三爪、四爪的龙纹可以民用。明代模仿前代,禁止民用龙纹,同时对大臣朝服的图案也作了规定。相比之下,倒是清王朝相对宽松一些,它规定文武百官可穿蟒服,但蟒数及颜色各有等差。龙纹器物,除皇帝专用色(明黄)外,一般不禁止。历代皇帝的服装则极尽华丽,滥用龙纹以示帝王的威权。

  以明清帝王的服饰为例,皇帝的衮服为玄衣黄裳,装饰有12种图案,称十二章。衣自上而下织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裳自上而下绣宗彝(本意为一种祭器,上有虎与雉雉两种兽形。

  这里指两种兽的图案)、藻、火、粉米(白色米形花纹)、黼(黑白相同如斧形的花纹)、黻(青黑相间的花纹)。蔽膝与裳同色,绣龙、火和山的图案。十二章中以龙纹最为突出,其他不过是点缀。明代又规定皇帝的朝服除了十二章外,还要有十二团龙。帝王的其它衣服也尽力“龙”气,可称满身皆龙,甚至皇后的朝服也爬满了龙。

  封建帝主垄断龙纹的目的是加强专制统治,使自己的权威不受到挑战。因而,任何时龙的冒犯常常被君主视为对专制皇权的冒犯,都可能招致大祸。韩非子曾说过,龙虽然有时柔顺得可以与它一起嬉戏,但它颈下有逆鳞径尺,碰了逆鳞,龙就会翻脸不认人而杀人。韩非子认为君王应有逆鳞。历代帝王神化自己为真龙天子,也就自然地承继了龙的逆鳞。触犯专制皇权、包括对龙表现出不敬的言行,都可能遭到严惩乃致杀身灭族。所以大诗人李白在《猛龙行》中感叹:“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明清以降,中国封建皇权达于鼎盛,极度膨胀,帝王猜忌心极强,对皇权有意无意的冒犯都是犯龙鳞的行为,由此形成了一系列血案和文字狱。明代画家盛著善画山水花鸟人物,名重一时,洪武年间供事内廷,为皇帝服务。他奉旨为一寺院画影壁,画了一幅“水母乘龙背”,结果朱元璋以“不称旨”为罪名下令将盛著处死。朱元璋出身卑贱,疑忌心极强,很可能是他认为这幅画中龙被人骑是对他的嘲讽,于是制造了这起冤案。清代乾隆二十年(1756年).内阁学士胡中藻主持广西学政,出试题取《易经》中“乾之爻不像龙说”一句,结果被控为低毁乾隆。因为隆与龙同音,是暗指乾隆不是真龙天子,因而获罪,收监后又顺蔓摸瓜,查出胡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类的句子,于是胡中藻被处死。
作者: 先薇之风    时间: 2006-12-7 11:51

龙文化——龙的传说


  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龙不是被帝王们全部霸占。在民间,龙仍然以各种方式出现。中国的各个民族几乎都有以龙为主题的传说和故事,人们以赛龙舟、舞龙灯来欢庆节日,以祭祀龙来祈求风调雨顺,下面介绍一些龙的传说:

 
(1)天龙

  太原晚报副刊以“天龙”为名。有朋友问:天龙是怎样的龙?为什么会有天龙?

  天龙,当然指天上的龙,或升天的龙。龙能够腾翔于云天,是由其取材对象和神性决定的。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兆祸、示威来概括。其中的“好飞”和“通天”,是“天龙”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知道,作为龙的集合对象,雷电、云雾、虹霓等本来就是飞腾在空中的“天象”;而鱼、鳄、蛇等在水中潜游之快,马、牛、鹿等在陆地上奔跑之速,都类似于“飞”棗古人由于思维的模糊性,往往将潜游于水中的鱼、鳄、蛇等,奔跑于陆地上的马、牛、鹿等,和飞升腾跃在空中的雷电、云雾、虹霓等看成一个神物的不同表现,从而认为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飞。
  
  “好飞”必然“通天”。因为“飞”的方向和域界,自然是,也只能是神秘、辽阔、至高无上的天。因而,从远古到如今,人们总是让神龙常常出现在浩渺无垠的昊天云气中。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双耳盆上,有将“鱼藻纹”和“鸟纹”刻划在一起的图案;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鸟鱼纹”,也将天上飞的鸟同水中游的鱼棗龙的集合对象联系起来。这就透示出,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龙的模糊集合之初,龙就开始有了“通天”的意味。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了一件“龙凤导引升天帛画”。画面上的龙,竖身卷尾,头脸朝天,肢爪划动,跃跃而上。旁边是它的同伴棗昂首展翅的凤。龙凤之下,站一位双手合十的裙服女子。显然,这位女子在祈祷着、接受着龙凤的导引,要飞升到天上去,做一名自由自在的“女仙”。
  
  于是,龙就有了沟通天地,做天地间的桥梁和信使的能力和身份。那些专制帝王们之所以称自己为“真龙天子”,其根本点就在于瞅准了龙的“通天”的神性,和充当天地间桥梁和信使的能力。
  
  对于老百姓而言,“天龙”则是一种民族心理的对应、释放和外化。我们的祖先们,生活在异常艰辛的环境里,自然界灾害频仍,氏族间你争我斗,自身面临生老病死诸多苦痛。进入阶级社会后,又增加了来自专制皇权的压力,而这后一种压力又同道德伦理相结合,以“三纲五常”等形式箍桶填鸭般灌进人们的血脉中,不容分说、无可拒绝地捆绑住人们的手脚。然而,追求自由乃是人之为人的天性棗天性自由却无时不在羁绊之中,于是,人们期冀着、希求着、幻想着挣开绳索,超脱尘世,过一种能使天性充分展开的无拘无束的生活。
  
  龙为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提供了可能。它既可以舒畅地在水中游,矫捷地在地上走,更可以潇洒地在天上飞。天上多么美妙啊!皎洁的明月,雪白的云团,艳丽的霞光,更有长风千里,电掣万仞,雷霹八方……天龙,天龙,实际上是人心想高飞、在高飞啊。

龙的传说——(2)龙珠


  人们在建筑彩画、雕刻、服饰绣品等载体上常见“龙戏珠”(有“单龙戏珠”、“二龙戏珠”、“三龙戏珠”、“多龙戏珠”之分)图案。有朋友问了:什么是“龙珠”?“龙珠”因何而来?“龙戏珠”又是怎么回事?

  龙珠是与龙有关的珠。“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颌下。”这是《庄子》的说法了。《埤雅》也言“龙珠在颌”。《述异记》讲,“凡有龙珠,龙所吐者……越人谚云:‘种千亩木奴,不如一龙珠。’”上述说法讲了两个意思:一是龙珠常藏在龙的口腔之中,适当的时候,龙会把它吐出来;二是龙珠的价值很高,用民谚来说,就是得一颗龙珠,胜过种一千亩柑橘。
  
  那么,龙珠从何而来呢?龙为什么要戏珠呢?
  
  我们知道,珠,是水中的某些软体动物,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刺激下,其贝壳内分泌并形成的圆形颗粒,因其有亮丽的光泽而被人们所喜爱,因而被称作珍珠。既然水中的动物能生出珠来,作为水族之长的龙,自然也要有珠而生了棗这该是龙珠神话产生的一个基本思路。
  
  但是,事情好像还不是这么简单。龙是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集合的对象有鱼、鳄、蛇、猪、马、牛,以及雷电、云雾、虹霓等等。其中,鳄类和蛇类是卵生的。卵是圆形的,也可以说是颗粒状的,是比珍珠大得多的颗粒。那么,古人会不会把鳄卵蛇卵当作一种“珠”呢?回答是肯定的。古人能将鳄蛇作为主要的集合对象,对其卵自然不会忽略;对鳄和蛇来说,卵的意义是重大的,是生命之源,有卵便有鳄、有蛇,进而才有龙。因此,卵是完全可以以“珠”的身份进入龙的生活之中的。那么,龙珠就是龙卵;龙戏珠,实际上就是龙戏“卵”,是龙这个神物,对生命的呵护、爱抚和尊重。其中体现和表达的,是古人的一种“生命意识”,即对转承不息的生命现象的认识、理解和发挥。
  
  民间吞珠化龙的传说为我们的看法提供了注脚:某少年割草(或打水)得一宝珠,此珠放到米缸涨米,放到钱柜生钱。某财主知道后,带人来抢珠。少年情急中将珠放到口里,却一不小心咽了下去。于是口渴求饮,缸水喝干了,又去喝河水、江水。喝着喝着,头上冒出了角,眼睛朝外凸,身子变长出鳞棗化为龙了。这样的传说广泛地流传于四川、浙江、广东等地,从中透示出“珠”的珍贵,以及珠和龙生命相依的关系。
  
  太阳,是我们对“珠”的另一个理解。我们见到的一些龙戏珠图案,尤其是那些二龙戏珠图案,其珠多有火焰升腾,分明是一枚“火珠”或“火球”;下面是滔滔海水,可以理解为火球跃出海面。在人们的视野和观念中,堪称“火球”的,太阳可排在第一。那么,很显然,火球出海也就是太阳出海了。既然是太阳出海,为什么要龙来“戏”呢?这里要引入古人眼中的四方神: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龙则是代表东方的神物。这样看来,龙戏珠就有太阳崇拜的意思了,该是太阳崇拜和龙崇拜的交融。
  
  龙分雌雄,这是二龙戏珠的图案比较多的原因。如果珠作卵解,就是父母双方共同呵护、爱抚他们的子女;如果珠作太阳解,就是雌雄二龙共迎旭日东升,让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再者,二龙对称,龙体弯长,珠形滚圆,在构图上也具有一种美感。

龙的传说——(3)乌龙


  少华山下的龙潭堡,原先只有十来户人家。村里住着:一家姓刘的父女二人,靠做卖豆腐为生。女儿名珠凤,出落得俏模俊样。

  有一天珠凤去挑水,钩搭上挂上来一条小黑蛇。她把小黑蛇捉下来放到井台上,说:“怪可怜的,放了去吧!”小黑蛇对她点了点头,一转身窜到井里去了。

  珠凤挑水刚进屋,听见背后有人叫她。转身一看,是个二十来岁的漂亮小伙。小伙拉住珠凤的手,在她手心里放了一粒滚圆滚圆的珠子,说:“我是渭河龙君的五太子,刚才在龙潭中戏游,不小心撞在你的钩搭上挣脱不得,多谢大姐救命之恩。这是一颗龙珠,你把它放在水缸里,就不用天天挑水了。往后有啥为难事,大姐只管说一声吧。”说完,顿时不见了影儿。珠凤追出门外,只见井口一团白雾,听得井水哗啦啦响了几声。她觉得像是在梦中一般,再看手里,分明是颗宝珠。进屋后,她将龙珠往水瓮里一丢,哗棗,水花翻溅,泛起满满一瓮清水,尝一口,比那井水还甜,珠凤知是宝物,对谁也没讲,连她亲大也瞒着。只是常常想起乌龙,每天都去井台上挑一担水,偷偷往井里看上几眼。

  离龙潭堡四五里的孙家堡住着一家财东尹立先。珠凤他妈死的时候,刘老汉没钱殓葬,借了尹财东十两银子。日子穷,还不起,却常给尹家送些豆腐,权当付了利息。这十两本银尹财东也不催要,乐得一年到头吃豆腐不花钱买。

  珠凤姑娘年长一年,越发出落。尹立先贼眼骨碌一转,打起了珠凤的鬼主意。先是请了个能说会道的媒婆,给珠凤说媒下聘礼来了。刘老汉执意不肯,珠凤心性刚烈,提起礼盒子摔到门外,媒婆碰了一鼻子灰。

  尹财东知道了,气得直翻白眼,骂道:“老东西给脸不要脸,十两银子的财十几年咧欠着不还。哼!连本带利纹银百两,三天内交来啥说不说,交不来银子棗哼哼!”他眯起眼一声冷笑:“叫珠凤姑娘来顶账!”话传到刘老汉耳朵里,他也没了主意。珠凤只是爬在炕沿上哭,左思右想没办法”等到半夜她大睡定,跑到井台儿上,牙一咬,心一横,大叫一声:“妈,儿跟你来了!”眼睛一闭,纵身扑进井里。

  珠凤只觉得头晕目眩,像是腾云驾雾一般。忽听得耳朵边有人呼喊:“珠凤,珠凤妹妹!”慢慢睁开眼一看,原来自己不曾落到水里,却躺在乌龙的胳膊上。“乌龙哥!”她像见到亲人一般,伏在乌龙的怀里大哭起来。乌龙劝她说:“珠凤,你的事我都知道,你不要难过。狗财东为富不仁,天理难容,看我收拾这条老狗”……我送你回去吧!”珠凤不肯,他在她耳边一阵悄声絮语,说得珠凤含泪带笑,连连点头。

  听得珠凤投井、乡亲们打着火把下井救人。乌龙见有人下来,轻声对珠凤说:“好妹妹,我不送你了。”双手将珠凤托起。下井的人摸到珠凤,连忙绑上绳子,把她救了上来。

  夜深人静,珠风把她和乌龙的事从头到尾给父亲学了一遍,老汉听了暗暗惊喜,却又半信半疑。珠风从瓮里捞起龙珠,老汉见果然不是世俗之物,才信了珠凤的话。珠凤跳井得救的消息传到尹立先耳里,老贼捋着鼠须一阵奸笑:“嘿,分明是天公作美。我尹某人家财万贯,金银满箱,再能有这么个美人几,可真是……啊,嘿……”贼眼一转,吩咐下人分头准备去了。第二天一大早,老贼带着一伙家丁朝珠凤家奔去。走到半路,一阵狂风卷着沙石吹得天昏地暗,带来的财礼早刮得没了影儿,尹贼连人带马翻倒在地。狂风过后,老贼一看,财礼虽空,人马俱在,就揉了揉被摔歪的鼻子,带着一帮家院,挥棍舞棒,直奔刘老汉家来抢珠凤。

  乌龙见老贼三番事过,仍不知改,待老贼冲到井台边,便现出真形,口含龙珠,喷出一股清泉。一时间电闪雷呜,恶浪滔天,尹贼一伙狼哭鬼嚎,随波翻滚,被冲入渭水河中,喂了鱼鳖。

  一会儿云消雾散,满天霞光,云端里舞起一条黑色巨龙,龙背上坐着珠凤姑娘。飞到山顶,乌龙卧下歇息,珠凤向父亲和乡亲们挥手告别。

  从此,人们就把这村子叫做龙泉村,后来又改成龙潭堡,把龙歇息的山头也起名叫做乌龙山,年代久了,都叫做五龙山了。
作者: 先薇之风    时间: 2006-12-7 11:51

龙的传说——(4)龙舟


  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其起因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事物原始·端阳》)吴越交战,勾践败而被俘,在吴国过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他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终于在数年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了昭彰勾践这种坚韧不拨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二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和曹娥。传说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命人抛于钱塘江波涛之中,有曹娥驾舟去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曹娥碑》)。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
  
  三说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这种说法普遍被接受,其文字记载始见于南朝梁人撰写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除上述外,各地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在贵州黔东南地区,有说法认为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舍身杀死毒龙的老人;云南傣族认为是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又作“岩宏窝”)。还有“迎夏至”、“避恶日”——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月初五是不祥的日子等说法。
  
  这些说法,都各有各的道理,但都没有说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不管是为了纪念某某人,还是为了“迎夏至”、“避恶日”,为什么偏偏要举办“龙舟”竞渡呢?也就是说,为什么要赛“龙舟”而不赛其它什么“舟”呢?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龙的基本神性入手。我们说过,龙有喜水、好飞、善变、征瑞等神性和兴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既然有这样的神性和神职,被生活在江渎四流、湖泊星罗的水乡各族人民所崇拜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崇拜意识必然要外化为具体行为。这些行为包括:祭神,将人间美味敬献给神灵,并伴之以香火,让其款款享用;娱神,歌唱、舞蹈,想着法儿让神快乐;拟神,模仿神的举止形态,表示自己和神物有密切的关系,自己身上已秉赋了“神性”,从而能够“神灵活现”。这大概是“龙舟竞渡”的深层动因。人们相信,通过声势浩大的竞赛龙舟,能使天上水中的神龙心神感应而大娱大悦,从而焕发神性,克尽神职,保佑一方水土风调雨顺,稼渔丰成。同时,也使人们自身秉赋龙性,像龙那样强悍矫健,进而怯邪弥难。至于纪念某某人云云,只不过是一种附会。原因大概在于,这些人杰的“人性”和龙的“神性”有相通一致之处,又多少分担了龙的一部分“神职”。比如伍子胥就曾被奉为长江水域的“水仙”、“涛神”、“潮神”和“江神”;屈原也曾被封为“广源顺济王”,有“江神即楚大夫屈原”之说。
  
  “龙舟”是做成龙形或刻有龙纹的船只。古代那些有“真龙天子”之称的帝王们,行走水路时一般都要乘龙舟。如“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穆天子传》),“上御龙舟,幸江都”(《隋书·炀帝纪》)。皇帝乘坐的龙舟,高大宽敞,雄伟奢华,舟上楼阁巍峨,舟身精雕细镂,彩绘金饰,气象非凡。南宋画院待诏李嵩画的“大龙舟”,即是一例。民间用来竞渡的龙舟和皇家龙舟不可比肩,一般都做得窄小狭长一些,以利赛事。
  
  用作竞渡的龙舟,其形制因时代而变化,因地域而不同。据载,旧时西湖上的龙舟,约四五丈长,头尾高翘,彩画成龙形;中舱上下两层,船首有龙头太子和秋千架,均以小孩装扮,太子立而不动,秋千上下推移;旁列弓、弩、剑、戟等“十八般武艺”和各式旗帜。尾有蜈蚣旗,中舱下层敲打锣鼓,旁坐水手划船。
  
  苏州的龙舟分成各色,四角插旌旗,鼓吹手伏在中舱,两旁划手十六人。篙师执长钩立于船头,称作挡头篙。船头亭上,选面端貌正的儿童,装扮成台阁故事,称龙头太子。船尾高丈余,牵系彩绳,由擅长嬉水的小儿表演“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等节目。
  
  当代用来竞渡的龙船,形制比旧时简化了许多。船以色彩分赤龙、青龙、黄龙、白龙、黑龙等。船身、船上的罗伞旌旗等装饰,以及划手们的服装乃至船桨,都要求一色。湖北、湖南等地的龙舟短则七丈多,长则十一丈余,划动时有如游龙戏水。福建的龙舟,船首雕刻龙头,口能开合,舌能转动。贵州的龙舟由三只独木船联合而成,中间较长的一只称“母船”,船上有鼓手指挥,两边的两只船身稍短,称“子船”。
  
  有关竞渡的仪式、规定、技巧和情景也因时因地不同而丰富多彩。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锣挟鸣涛鼓骇雷,红旗斜插剪波来。锦标夺到轩腾处,风卷龙髯雪作堆。”古人的诗句将几百年前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跃然纸上。
  
  诗中提到的“标”即“标竿”或“标船”,是各龙船争夺的目标。“标竿”上悬挂锦彩、银碗、钱钞等赏物,立于水中,快捷先到者可得。“标船”设置在终点,当竞渡的龙舟接近时,将“标”抛入水中,让诸“龙”争夺。标有“鱼标”、“鸭标”、“铁标”等。鱼标鸭标是活的,投入水中即刻游走,要一下子捉住,是不容易的。铁标沉重,抛落便到水底,如果没有相当棒的潜水本领,同样是捉不起来的。因此,龙船上一般都要安排一两个水性极好的“标手”,专司夺标之职。
  
  有的地方还流行“做胜会”——即由看船上的游客买土罐或鸭子,掷入水中,由参与竞渡的龙舟,入水争夺以为娱乐。
  
  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如在屈原投水的汨罗江畔,每年龙舟竞渡前,都要先祭屈子庙。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幼,抬着龙头,一批一批地汇聚在屈原像下,叩拜、吊唁、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然后由主祭人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上,由“头桡”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澡,洗完后将龙头安于船首,这才开始赛龙舟。地域不同,讲究不同。有的地方出龙前数日,要祀神演试一番,名曰“下水”。上岸送神,称作“拨龙头”。竞渡的组织者,年前率众位游手,将一根带叶竹竿竖立桥头,以便来年“出龙认色”,其名曰“钻五”;月朔互相往来,名曰“拜客”,等等。
  
  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龙舟竞渡也传到了日本及东南亚诸国。比如,日本的九州、冲绳等沿海地区,就流行一种赛船活动。不过他们不叫龙舟竞渡,而叫“爬龙”。新加坡常在端午节这天,举行全国性的龙舟比赛。他们的龙舟披红挂彩,扮作“狮子”、“狗熊”的司鼓手站在龙舟最前面,擂动大鼓,指挥和协调划手动作。整个比赛,一般从下午两三点开始,直到夕阳西下才告结束。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84年5月16日作出决定,将龙舟竞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年10月,在广东佛山举行了全国首届屈原杯龙舟赛。1985年6月6日,中国龙舟协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宣告成立。7月,第二届屈原杯龙舟赛在葛洲坝三江航道举行,观众多达十余万。这样的龙舟竞渡至今已举行了十数届。近年来的龙舟竞渡,赛制趋于完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向国际性赛事进展。
  
  龙舟竞渡需要宽而深的江海湖泊,水域浅小浮不起船的地方就竞渡不成了。于是,浅水地的人们就做成“旱龙舟”,在街市、高台、场地上游走,俗称“迎鬼船”。江西一带有这样的风俗,时间亦在端午节。
  
  造龙船也不只是为了竞渡。如贵州黔东南和湘西一带苗族同胞的“龙船节”,所做的龙船就不是为了竞赛,而主要是为了乘坐龙船游村串寨,会亲访友。龙船下水前,先由歌师唱吉祥祝福歌,祝愿龙船一路顺风。每条船上都有一位“鼓头”,由全寨推选出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坐于龙颈击鼓发令,主持船上活动。龙船过寨,鸣放铁炮传告亲友,岸上报以“接龙”鞭炮,亲友遂上前向船上的人敬米酒,并将鸭、鹅、彩绸等礼品挂于“龙头”。龙船靠岸,水手们将糯米饭团和菜肴放在船帮上就餐,不用碗筷。妇女、儿童这时纷纷前来“讨路边饭”,据说吃了龙船上的食品能消灾避难。龙船形制精巧美观,龙身由一只母船和两只子船捆扎而成,叫做“子母船”,皆为独木镂空。龙头约长两米多,用水柳木雕刻,装有一对一米多长的龙角。因龙头着色不同,分为青龙、赤龙、黄龙等。各寨为了保护龙船,还专门建有“龙篷”。龙船节从农历五月十六日开始,具体节期各地各寨略有不同,只要全寨薅完秧,本寨龙船即可下水,历时三天左右。在广东水乡,龙船出游时,家家送米酒给划船的人,并由老人为龙点眼,然后才下水游去。游完后,龙头供奉在龙王庙,船身埋入河床沙泥中,第二年挖出来再用。傍晚,村民们还要烧一大锅“龙船饭”,不管什么人都可以食用,以广结“龙缘”,遍得“龙福”。

龙的传说——(5)舞龙


  每逢节日庆典,我们都能看到欢腾旋跃,让人兴奋不已的舞龙。舞龙也称“龙舞”、“耍龙”、“闹龙灯”、“玩龙灯”、“龙灯会”。那么,为什么要舞龙呢?

  舞龙的用意,概括起来不外乎这么几条:一为祈雨祈福,二为娱神娱己,三为彰显力量,四为兴旺人丁。

  其中,祈雨祈福是最基础的。两湖一带民间传说,战国时的鬼谷子和金角老龙相遇,鬼谷子说:“据我掐算,近日有雨,城内三十六点,城外四十八点。”金角老龙有意让鬼谷子的预言落空,便利用职务之便,让城内下了四十八点,城外下了三十六点,结果城内不少老百姓死于水患。后来玉皇大帝问罪,金角老龙受到贬黜。为了赎罪,老龙便在每年的新春到来之际,逐门逐户地向老百姓鞠躬赔礼,并承诺一年的风调雨顺。于是,人们便据此传说,用竹条铁丝、绸缎纱布扎制成彩龙,每逢年节舞耍一番,表达欢快喜悦之情,也寓意老龙臣服,天随人愿。四川铜梁一带的传说也异曲同工:东海龙王患腰痛病,变成一个老头上岸求医。大夫通过把脉知其非人,便让其恢复原形,并从其腰间捉出一条蜈蚣。龙王病愈后,以泄露天机为谢:言人们只要照它的样子造一条龙四处舞游,便能保雨水及时,五谷丰成。

  舞龙祈雨在先秦时期已开始流行,到汉代已具相当规模,形式也多有讲究。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汉代人春旱求雨舞青龙,炎夏求雨舞赤龙或黄龙,秋季求雨舞白龙,冬天求雨舞黑龙。这些龙长达数丈,每次出动五至九条不等。

  后世的舞龙,大都包含有祈雨祈福的意味。如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山区的“龙头蚕身灯”。该灯由“龙”的头和“蚕”的身与尾组成。制作考究,形体小巧,头尾能曲能伸,宛转灵活。竹圈联成蚕身,绳索系其内,白布蒙其外,外用红绿彩环缠身,由三个舞技出众的民间艺人分别持头、腰、尾三个部分执耍。“龙头蚕身灯”一般都是成对出行。出灯前,每对灯都要下到江边“吸水”,然后才沿门沿户祝福吉祥。为什么要“吸水”呢?很好理解,龙吸饱了水,才能保证雨水充足。

  南方一些地方流行舞草龙棗由柳条、青藤、稻草扎成,夜晚舞耍时,龙身上满插香火,因而又称“香龙”、“香火龙”。舞龙结束时,还要在喧天的锣鼓鞭炮声中,恭恭敬敬地将草龙送到江河溪潭之中。其用意也是让龙回龙宫,以保佑一方地面风调雨顺。

  以娱神娱己为目的舞龙可追溯到汉代的“鱼龙曼延”。《汉书·西域传赞》载:“孝武之世……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颜师古解释说,巴俞都卢、海中砀极都是歌舞名,而“鱼龙”,则是由人装扮成一种来自西域的巨形珍兽棗舍利之兽,先在庭前舞蹈戏乐,然后到殿前激水,水花飞溅中,化作一条巨大的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目”。然后,再化作身长八丈的黄龙,“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故又名“黄龙变”。由此看来,“鱼龙”,当是一种由人装扮成巨鱼和巨龙进行表演的大型舞蹈。由于巨鱼和巨龙之间有一个“变”的问题,因此在表演时,可能还需要幻术、布景、烟雾等来配合。

  那么,“曼延”又作何解释呢?“曼延”也作漫衍、曼衍、蔓延等,是古代一种大兽的名字。据说这种大兽“似狸,长百寻”,可以“仿此演为百戏。”古代八尺为一寻,百寻就是八十丈。因而《西京赋》中有“巨兽百寻,是为曼延”之句,薛综注曰:“作大兽,长八十丈,所谓鱼龙曼延也。”由此推断,“曼延”是“假作兽以戏”,是由人扮演成各种巨兽的舞蹈。“鱼龙”当是其中典型的主要的一种,因而称作“鱼龙曼延”。

  东汉张衡在《西京赋》、李尤在《平乐观赋》中都有对“鱼龙曼延”的生动描述。从中可以看到,作为汉代的大型歌舞,“鱼龙曼延”集合了当时最高水平的演员阵容以及布景、道具和特技,可谓规模宏大,幻象纷呈。除中心节目“巨鱼变巨龙”外,还有由人扮装的熊、虎、猿猴、大象、大雀、大龟、大蟾蜍及其它不知名的奇兽参与演出。

  史料之外,还可以从汉代画像石上找到“鱼龙曼延”的影子。如铜山洪楼发现的乐舞百戏画像石,山东沂南出土的角抵百戏画像石,上面都有鱼龙作舞的图像。

  “鱼龙曼延”从汉至唐,延续了将近七八百年的时间,唐以后,整体上逐渐失传,后世传留下来的,只是其中的部分节目。民间的龙舞、狮子舞、麒麟舞等,可视作对“鱼龙曼延”的传承和演变。

  灯与龙的结合,大约起始于宋时。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道:“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这样的龙灯,即是我们所说的放置在那里专供人们观赏的龙形灯饰。问题是龙是一个能行走、善飞腾的神物,总不能呆到那儿不动啊,况且无论宫廷还是民间,自古都有舞龙的传统。既然舞,就不光在白天舞,晚上也要舞,晚上舞就离不开灯,因此大凡舞之龙,都通称“龙灯”。

  “龙灯会”一般在佳节、盛会时举行,场地选在长街广场、村头湾边开阔平坦的地方。龙的品种丰富多彩,有竹龙、木龙、荆龙、草龙、布龙、纱龙、纸龙;有由荷花和蝴蝶组成的“百叶龙”,用刨花扎成的“木花龙”,用铁皮卷成的“铁皮龙”,等等。

  龙灯各地都有。四川省铜梁县的龙灯比较出名。国庆50周年大典上的金色巨龙,就出自这个县。铜梁龙灯有“正龙”:头大、胫长、节内点灯,以灯光取代烟火,玩时比较安全。还有用竹编作龙骨,纸扎龙头,布做龙脊,借助灯火而起舞的“彩龙”;用皮纸或绢绸做皮,彩绘鳞甲,龙身能伸缩转动的“肉龙”或“蠕龙”;天旱时求雨,舞时可泼水的“黄荆龙”;用白花扎成,用来祭祀亡灵的“孝龙”;用稻草扎成,插入竹竿,执持起来耍舞的“草把龙”;以及由孩子们耍舞的,用一棵棵大白菜插上竹竿,点燃红烛,中间串以绳索的“菜龙”,等等。

  铜梁人舞龙有不少讲究。过去沿袭汉代的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现在逢年过节舞彩龙,舞到人家门前就暂时停下来,龙头频点向主人拜年祝福,然后再上下翻腾,左盘右旋。这时,主人必须鸣放鞭炮以示欢迎,并有所答谢:裹着钱的“红包”或糖果香烟等。

  广东佛山人也喜欢舞龙。四五十年代,佛山龙多是用一把把雨伞连接再绘上图案的“伞龙”,或用稻草扎成的“草龙”,做工比较简单。现在的佛山“彩龙”,用竹篾、铁丝做骨架,龙头、龙尾用纸糊,龙身蒙丝绸,配以金属镜片、铝金纸、剪纸、绒球做装饰,造型美观,色彩艳丽。佛山彩龙的品种多样,有金龙、烟花龙、火龙、彩灯龙、坐龙、卧龙等。近年来,“机械龙”、“电脑龙”也走进佛山彩龙的行列。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龙能喷出水柱和肥皂泡,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佛山彩龙出游时很壮观,旌旗、日月旗前边开路,塔灯、鲤鱼、龙珠作引,然后才是张牙舞爪的龙,龙后面跟着锣鼓音乐。舞龙者在锣鼓音乐的伴奏下,表演盘龙、跳龙、扣龙门、穿龙尾、龙过桥、玉龙盘柱、二龙戏珠、蛟龙漫游、巨龙腾空等舞蹈造型。香港回归期间,九龙各界举办“万尺金龙献瑞祥活动”,其高10米、长9米、宽3米,重一吨多的巨型龙头就是由佛山工艺社承造的。佛山彩龙近年来还走出国门,远渡重洋,出现在墨尔本、夏威夷、温哥华、伦敦、路易港等地的街头广场上。

  陕西省汉中地区的“板凳龙”也很有特色。此“龙”源于一个传说:一位以打卖草鞋为生的老人,收养了两女一男三个孙子。某年春节,有钱人家的孩子舞龙灯,欢天喜地。三姊弟十分羡慕。回到家中后,聪明的小弟看到爷爷打草鞋用的长凳子,一端系着未打完的草鞋,活像一只龙头,就高兴地喊:“看这草鞋凳,活像一条龙!”两姊妹一看确实像,三个人就各举起凳子的一条腿舞了起来。他们舞得开心,村邻们发现后也觉得有趣,就领他们到街道上去舞。从此,“板凳龙”这个民间舞蹈便形成和流传开来。

  “板凳龙”制作简单,用一块长凳木板,雕刻成龙的样子,一头为龙头,一头为龙尾。龙鳞是画在色纸或彩绸上,然后贴上去的。三只木腿分别安在龙肚的两端,都可自由活动。舞时挑选两女一男,装成青春男女,身上披红挂绿,男的头上围白毛巾,女的头上插花朵。三个人各握一只板凳腿,两个女的舞龙头,一个男的舞龙尾,三人密切合作,舞出“龙翻身”、“龙滚水”等种种花样。

  中华民族是拥有五十六个成员的大家庭,同汉族一样,各少数民族也都与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许多动人的关于龙的传说和各种各样的龙舞。如云南彝族的“牵手跳龙门”,阿昌族的“舞白象青龙”,苗族的“接龙舞”,仡佬族的“打花龙”等。这些龙舞,大多欢快活泼,轻松有趣,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色彩。

  除了祈雨祈福,娱神娱己之外,舞龙还有彰显力量的作用。人们相信,歌之唱之,可以召唤龙的神灵;舞之蹈之,可以模仿龙的神态;有歌有舞,既可以使神龙欢愉喜悦,也可以使自身秉赋龙性。同时,通过舞龙,也使舞龙人的力量得以显示。这里有几层意思:一是舞龙本身是一个“力气活”,那些由腾跃、翻滚、盘回、穿插、耸立等构成的诸多套路、造型,不出大力就完不成。二是龙是力量的集合、力量的象征,自然界的诸多动物和天象,都将自己的力量投赋在了龙的身上。舞龙也就是显天力,显天力的同时也显了人力。第三,不排除对龙的“调侃”和“不敬”。由于龙既是自然力的象征,也是帝王皇权的象征,常常以张牙舞爪、狰狞蹈厉、耀武扬威、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神圣不可侵犯的面目出现,使芸芸众生不得不以敬畏的心态相对待。现在好了,机会来了,老百姓可以借助舞龙出出气了,可以按龙头、折龙身、揭龙尾,尽情地把这个帝王之象折腾、戏耍、嘲弄一番了。

  四川铜梁、广东丰顺等地流行的“烧龙”,就含有多重意味。铜梁人认为,烧龙是为了送龙上天,龙上天后才能负起职任,及时地兴云布雨。于是,在龙灯会达到高潮时,狂欢的人们,或点燃鞭炮朝龙身上扔,或释放焰火喷龙,或把熔炉里滚烫的铁水倒出来,让四溅的火花烧龙……丰顺人烧龙源于一则传说:很早以前,一条火龙来到丰顺地面,此龙浑身喷火,致使禾苗焦枯,田地干裂。一对年轻夫妇领着大伙凿山引水,渠成水到之时,火龙赶来破坏,烧死了年轻夫妇,也烧干了水源。年轻夫妇的儿子继承父母遗志,外出学法三年,归来后和火龙苦战三天三夜,终于以毒攻毒,用神火将火龙烧死,自己也力尽而亡。从此这一带风调雨顺,再也没有闹过旱灾。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当地老百姓便年年举办烧龙活动。所烧之龙一般用竹纸扎成,长15米到20米,龙身扎满鞭炮。经过引龙出海、请龙、戏龙耍龙等程式,直到鞭炮放完,龙体烧尽为止。有的地方做得更干脆更彻底:在龙身里装满土火药、土烟花,耍到最热闹的时候,一把火点着,只听“轰隆”一声响,龙嘴喷火,龙尾冒烟,龙身开裂燃烧棗我们的龙神,就在震耳的镲锣鞭炮声和喧天的欢呼惊叹声中渐渐地化为一团团灰烬。

  稍稍分析,我们就会明了烧龙是集祈雨祈福、娱神娱己和彰显力量为一体的综合性习俗。因为所烧之龙,既是水神或火神,也是帝王之象,通过烧龙,既能送龙上天,让其负起布雨的责任;也能产生十分壮观的场面,让目睹者喜闻乐见;还能体现一种力量,正胜邪,善胜恶,受压迫的民众反抗、戏弄皇权的力量。

  兴旺人丁是舞龙的深一层寓意,其根据是“灯”与“丁”的谐音象征。中国民间有元宵节做“桔灯”(谐“吉丁”)、“添灯”(谐“添丁”)、用面粉捏制“十二生肖灯”(生肖和生育关系密切)、“送灯”(谐“送丁”)、“偷灯”,尤其是偷庙里的“莲灯”(谐“连丁”)、“迎花灯”(谐“迎花丁”)、“接灯”、“还灯”、“完灯”(小孩长到十二岁时,由舅家送最后一次灯),以及“上灯棚”、“穿灯脚”、打“点仔灯”、挂“子孙灯”、燃“照岁灯”等习俗。这些灯俗,都含有繁盛人丁,兴旺家族,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求吉祈福的寓意。

  龙灯也是灯,是“灯”就谐“丁”。而且,龙是中华民族的图徽,是力量的象征,龙灯也就寓意着“龙丁”棗谁不希望自己的家里出一个“龙子”呢?这样,在全国各地的舞龙活动中,常有一些和“龙丁”相关的程式、讲究、说词。

  浙江奉化流行“盘龙灯”棗龙灯队“盘”到子孙众多的大户人家,放“百子炮”;盘到小户人家,放三只连响炮。放炮者不能将炮蹲在地上放,认为炮一蹲地,就意味着这家子孙是“泥坯子”;要将炮提在手中放,寓意“龙子”一步登天。盘到新屋落成的人家,要让这家的妇女“摸龙须”和“龙角”(象征性地与龙交会),让其小孩“钻龙门”(和“登龙门”意同,认为钻过“龙门”就有了成“龙”的希望)。龙灯不会白舞,钱呀物呀,总是需要的,而且多多益善。平时生活再节俭的人家,这个时候一般都表现得慷慨大方。

  湖南湖北一些地方,人们相信龙灯对生育有利。在龙灯舞到门前时,那些多年求子不得的妇女,往往加钱加物,让“龙”绕一绕自己的身体,并让一个小男孩骑到龙背上绕着厅堂转一圈,扮演一番“麒麟送子”。对此,有人还作了这样一首诗:“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如纸龙好,能作麒麟送子来。”安徽伙县流行中秋节小儿舞草龙,有孩子的人家都愿意让娃娃们出来舞一舞,没有孩子的人家怎么办呢?找机会用新灯烛去换插在龙头上的灯烛,据说这样做便能得“龙子”之兆。

  浙江东阳、金华、贵州桐梓等地的龙灯会,有“分子息”(舞完龙灯会分灯或分糖果礼物)、“挂红”(村主或族长给龙头上披挂红绸被面)、“抢红”(谁家将此被面抢购到手,谁家就子孙兴旺)、“产龙蛋”(舞龙者进屋后,将两个红鸡蛋送给主人,让主人放到被窝里)、“放圆宝”(将逗耍龙灯的“圆宝”在家中存放一年,来年灯会前奉还)等节目。因为人们祈求子息、兴旺人丁的愿望代代传承,这些节目也就常演不衰。
作者: 先薇之风    时间: 2006-12-7 11:53

龙的传说——(6)龙王爷


  天皇皇来地皇皇
  海里有个海龙王
  广钦顺闰多厉害
  旱涝丰欠由它掌
  当!当!

  这首民谣,是旧社会久不下雨,农民们向龙王爷求雨时唱的。迷信者认为,刮风下雨是受“龙王”支配的。并认为:龙王有“兴云布雨”的本领。所以他叫下雨,就下雨;他叫刮风,就刮风。还说:年景是风调雨顺,还是水涝旱灾,都得任凭“龙王爷”的高兴。因而在旧社会向龙王祈雨的特别多。那么到底有没有龙王、“龙”是什么东西,龙王爷的由来又是如何呢?

  关于“龙”的传说

  据史书记载,早在四、五千年前,人类处于氏族社会时,每一个氏族,都拜一种动物,如牛、马、虎、鹿、蛇等,作为本氏族的标志。后来,有个强大的氏族,把其他氏族都吞并了,就把各个氏族的动物标志挤凑在一起,虚构出一个最凶猛的动物形象,这就是所谓“龙”的来历。

  “龙”在我国古代书籍中的记载,一向是众说纷坛的《礼记·礼运篇》中就称“‘龙、鳞、凤、龟’,谓之四灵。”《说文》中说“龙”是鳞虫之长,能细能巨,能长能短。《北大荒经》:“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具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谓之龙。”可见很早就把龙当作灵气的神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龙有九似:头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龙被想象成为一身具备各种动物之所长,成了一种神异之物。《疏引正义》说:“龙为岁星,岁星木也,木为青龙”;又说“天宫东方之星,尽为苍龙之宿”。说龙王就是龙属之王,对其眷属而称王也。所以《大云请雨经》上说:“有一百八十五龙王,为兴风致雨之神。”四海龙王,是小说《西游记》上说的四个龙王,即东海敖广、南海敖钦、北海敖顺、西海敖闰。又说,龙王有九子,据《玉芝堂笔荟》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这是很有趣的神话。其九子的名字和特点爱好是:长子囚牛,生平好音乐,今胡琴头刻兽是其遗像;次子睚眦,生平好杀,今金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三子嘲凤,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四子蒲牢,生平好呜,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五子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六子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头上狮子头是其遗像;八子蛮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其原文少一子的记载)。不过《升庵外集》也载有龙有九子的事,除与《玉芝堂笔荟》所载蒲牢、狴犴、睚眦三名相同者外,又说:“形似龟好负重,今为碑下龟跃是也;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脊兽头是也;饕餮,好食,故立于鼎盖;趴蝮,性好立,故立于桥往,金猊,形似狮,好烟火,故立于香炉;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故立于门首。”按《升庵外集》的记载,恰好为龙王九子。《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也有一段龙的描写,曹操和刘备谈起龙的变化,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这些文字无非是说,龙是一种世上没有、人们看不见的异灵之物。

  龙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凡到北京参观过北海北岸天王殿西那座彩色玻璃砖影壁的,就可看到壁面前后各有九条形态各异的龙,它们体态矫健,龙爪雄劲,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似奔腾在云雾波涛之中。这就是有名的“九龙壁”。看了九龙壁,心里多少会有点“龙”的概念。我国殷墟甲骨文中,就有“龙”字。字有繁简四体,从龙字的繁体来看,象是一种头有角、大口、纹身、婉曲的动物;另有简体字三种,也表现了口大、身曲的形象。《左传》中有“深山大泽,实生龙蛇”之说。《出海经》中记载:“蛇身人面,发如赭,居于钟山之下。”看来古代所指的龙是一种似蛇的动物。据《神农本草经》中,称蜥蜴为石龙,称蛇蜕为龙衣。可见,想象中的龙与蛇或晰锡,属于同种的爬行动物。

  龙王是水族的总管。民间认为:江河湖海,凡是有水的地方就有龙王存在。龙能生风雨、兴雷电,人们祭祀龙王,多把它作为兴云播雨之神。如遇久旱不雨,一方乡民必先到龙王庙祭祀求雨,如龙王还不显灵,则把它的神像抬出来,在烈日下暴晒,直到天降大雨为止。古人认为:东南西北四海都有龙王管辖,叫四海龙王。另有五方龙王、诸天龙王、江河龙王等。

  有一个关于龙王的故事是这样的,唐之初。安徽省颖上县百社村,有个名叫张路斯的人,夫人石氏,生有9个儿子,他曾在河南南阳做过照灵侯。自罢官归里后,经常到一处小地名叫“焦氏台”的河边树阴下钓鱼。有一天,在他垂钓的地方,突然出现一座宫殿。他好奇地走了进去,因此,便成了龙王。后来他天天清早到龙宫去,天黑才回家,回到家里身体还凉冰冰的,衣服湿漉漉的。他的妻子问他为什么这个样子,张路斯说:“我已是龙王了。外地也有一个叫郑祥的人,也是龙王,他要与我争夺地盘,我们约好明天进行决战,谁赢了,这个地盘就归谁管。为此,请你转告9个儿子明天去为我助战。头上扎红巾的是我,头上扎青巾的是郑祥,记住,不要认错标记了。”张路斯的9个儿子听从了他父亲的话,第二天便拿着弓箭去为他们的父亲助战,朝扎青巾的郑祥猛射,结果把郑祥射中了,郑祥受伤以后,愤怒地逃离焦氏台,张路斯父子在后面紧紧追击,直追到淮河边上,郑祥逃到合肥的西山上死去了。唐乾宁中(公元894—898年间)刺使王敬尧还在颖州建了一座龙王庙,里面祀的龙王神就是张路斯。

龙的传说——(7)百叶龙


  很久很久以前,在浙江北部的苕溪岸边,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青年夫妇。妻子怀胎一年,生下一个怪胎,似人非人,似蛇非蛇。

  老族长知道后,大发雷霆,一口咬定这是不祥之物,逼着夫妻俩立即把婴儿卡死。夫妻俩不忍心,就咬咬牙,叫男人掇起脚盆,将婴儿倒入门前的荷花池中。

  几天后,妻子下床,到荷花池中淘米,猛然看见她那儿子从荷花丛中游到石埠上,向娘讨奶吃。娘总是爱儿子的,于是抱起来喂了奶,就这样,她一天三次淘米,就喂儿子三次奶。一天,两天,一直过了三百六十天,儿子渐渐长大,却现出龙的样子来。

  这消息又传到老族长的耳朵中,他知道怪胎非但没卡死,反而长大了,大为恼怒,于是想出一条毒计,要宰掉它。

  一天中午,这个老头儿身边藏把砍柴刀,偷偷躲在池边树丛里。等到那个女人淘米时,果然看见有条小龙游上岸来向她讨奶吃。

  老头儿见状举刀就砍,小龙连忙跃人荷花池中。可是迟了,这一刀,把小龙的尾巴砍了下来,霎时间鲜血淋漓。刚好池中停着一只美丽的大蝴蝶,那蝴蝶见小龙无故受害,没了尾巴,心里十分同情,就立即飞过去,用自己的身子接在它的尾巴上,于是变成了一条美丽的龙尾巴。

  就在这时候,狂风大作,乌云翻滚,满池荷花的花瓣纷纷扬扬飞旋起来,那条龙一下子长到十几丈长,骤然从池中跃起来,身上插满了荷花花瓣,直向天空飞腾而去。

  那老头儿见到这股气势,吓得昏过去,死了。小龙的娘一见儿子飞人云层,含着眼泪连唤三声小龙,但是小龙已经飞得无影无踪了。

  自此以后,苕溪两岸每逢干旱,小龙就会飞来降云播雨,使乡亲们获得丰收。长兴一带老百姓为了感谢它,就用彩布做荷花瓣龙鳞和蝴蝶龙尾,制成长兴著名的“百叶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舞龙,用来纪念和庆贺。

  (据《浙江风物传说》,朱正贤整理,编者有删削。)
作者: 先薇之风    时间: 2006-12-7 11:54

龙的传说——(8)雪山龙


  大雪山的顶上,有个龙池。据说,凡是向它祈求晴雨的,它总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老人们说:

  当年,健驮逻国有个罗汉,常常到龙池的龙王那儿去做客。罗汉神通广大,坐在床上,就腾云驾雾地飞去了。他的徒弟小沙弥就躲在床底下,紧紧抓住床脚,跟着师父一起去。一直要等到了龙宫里,小沙弥才出来。

  罗汉师徒两人到了龙宫,龙王就请他们留下来吃饭。龙王拿出天上的甘露饭来招待罗汉,而拿给小沙弥的却是人世间普普通通的饭菜。

  罗汉吃完了甘露饭,坐下来为龙王讲经。小沙弥呢,就到厨房间去替师父洗饭钵。饭钵里有师父吃剩下来的饭粒,喷香喷香的。小沙弥想:怎么我刚才吃的饭菜一点也不香呢?喔,原来你这个龙王看我不起。好,今天要你知道我的厉害,我杀了你,自己来当龙王。

  小沙弥这样想的时候,龙王已觉得头里疼得不得了。等到罗汉讲经完毕,龙王就再三道歉,请求原谅。沙弥还是不答应,回到寺院里以后,就立誓要实现这个愿望。

  当天晚上,小沙弥死了,变成一条龙,腾空而起,飞到雪山顶上的龙池里,和龙王狠狠地打了一场,终于把龙王杀死了,住进龙宫,发号施令,把龙王原先的部属都收归自己管辖。

  沙弥还不满足。他想,龙王不给我吃天上的甘露饭。你师父也是知道的,为啥也不开腔呢?所以,他连师父也怪上了,就刮起狂风来,把连片的树木连根拔起,想要砸毁师父的寺院。

  这时,迦腻色迦王知道了这件事,就来过问。罗汉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告诉了迦腻色迦王。迦腻色迦王就给沙弥在雪山下专门造一个寺院,修一座佛塔,有一百来尺高。想给他们做做和事佬。可是沙弥不答应,老是呼风唤雨来捣乱,寺院和佛塔造了七次,被沙弥龙毁了六次。

  迦腻色迦王也发火了,心想我堂堂一个国王,连小小的沙弥也制服不了,像话吗?就点起了大批兵马,来到雪山下,非要把龙池填平了不可。

  沙弥龙害怕起来,摇身一变,变成个老波罗门,去对国王说:

  “你是个堂堂的国王,所向无敌,至高无上,怎么无缘无故去和一条龙打起仗来呢,龙不过是一种动物,它力大无穷,腾云驾雾,上天入地,也不是我们人类的对手。国王今天兴师动众,去跟一条龙打,实在不值得。打赢了)你也讲不响;打输了,你更加下不了台。我劝你还是赶快收兵回去吧。”

  迦腻色迦王不听他的话,坚持要打。

  沙弥龙回到龙池,发起威来,顿时雷声隆隆,电光闪闪,狂风拔起了大树,沙石像雨滴一般打过去。天昏地暗,国王的军马被打得狼狈不堪,四下逃散。

  国王只好去请求如来佛来保护他,说道:

  “我这个国工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今天却输在一条龙的手里,我的命太不好了。祈求我祖如来,大慈大悲,保佑我打败恶龙。”

  于是,国王的两个肩膀上冒出了熊熊的火焰来,狂风平息了,云雾散开时,沙弥龙再也施不出威,只好逃回龙池。

  国王命令每个军士挑一担石头来,发誓要填平龙池。沙弥龙又变成婆罗门,去对国王说:

  “我就是雪山龙池里的龙王,被你打败了,只好来请求饶恕。你要是真的杀了我,我怀恨在心,生生世世也要寻找机会报仇的,你看着办吧。”

  迦腻色迦王就和沙弥龙讲和了,跟它订了誓约,如果以后再犯,就不再饶恕它。

  沙弥龙说:“我是一条龙,龙性发作的时候,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请你再把寺院造起来,我一定不摧毁了。你可以常派一个人望着山顶上。如果发现山上涌起了黑云,就赶紧敲响牛骨头,我听到了这声音,就可以控制住自己了。”于是,迦腻色迦王就在那里造了座寺院,建起了佛塔。派人看望山顶云气的习惯,一直流传到现在。

  (据唐朝玄奘《大唐西域记》译写,见《龙的传说》。)

龙的传说——(9)龙与虎


  在我们民族的语言中,常常出现龙虎并称的现象,如“生龙活虎”、“降龙伏虎”、“龙韬虎略”、“龙潭虎穴”、“龙虎风云”,等等。

  虎为什么要和龙并称呢?换句话说,龙为什么要选择虎作自己的合作、比照甚至争斗的对象呢?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考察二者的“神性”入手。

  我们说,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神物,反映和表现着先民们对身外异己力量的疑惑、敬畏和崇拜。集合对象的多样性使龙具备了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等神性。

  和龙有别,虎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所谓“状如猫而大如牛,黄质、黑章、锯牙、钩爪,须健而尖,舌大如掌……声吼如雷,风从而生,百兽震恐。”作为令百兽震恐的“山兽之君”,虎对古人的生活秩序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它不但噬吃野兽、家畜,还伤人吃人。于是,虎很容易被古人因恐惧而神化而崇拜。人们崇拜虎无非两个目的,一是愿这位“百兽之长”不要危害自己、亲属、族人及家畜;二是幻想借助虎的神力来制服其它野兽及鬼怪。这样,被放到崇拜位置上的虎就具备了显猛、示威、怯恶、驱邪等神性。

  那么,潜池升天的龙就与下山出林的虎有了合作的基础:神性的对应与互补。一个水中游,天上飞,一个山中吼,林中行;一个灵异善变出神入化呼风唤雨,一个勇猛异常威风八面震兽避邪:二者携起手来,就神也有了威也有了,灵变也有了勇猛也有了,就可以“龙吟虎啸”、“龙骧虎步”、“龙蟠虎踞”、“龙腾虎跃”、“龙争虎斗”了。

  考古发现中,最早出现龙虎对应图案的要数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蚌塑。蚌塑中的龙和虎分处墓主人的遗骨两侧,表明这位墓主得龙虎之助,既有“神”又有“威”,其身分和地位不同寻常。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尊”,其肩部饰有蜿蜒的龙纹,龙首悬出于肩外;尊腹饰虎食鬼魅图像,虎首居中突出,虎口张开作欲噬状,虎口之下是蹲踞的似人非人的鬼魅。尊是盛行于商周的祭祀礼器,将龙虎雕饰其上,无疑是为了强化其神其威。春秋以降,龙虎对应、互补,甚而交缠、融合的图案就更常见了。如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造型别致、琢工精细的“龙虎纹玉带钩”,其首端一节为龙头,尾端一节为虎头,中间部分的五节饰龙虎并体纹——龙和虎合而为一了。

  龙与虎还以互相对应的身份进入“天之四灵”,用来“正四方”,即所谓的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道教将龙虎相提并用,作为山门的两大守护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神君”。龙虎并称以命名事象、褒颂人物的现象也多见于史籍。如夏代的“龙旗虎历”,唐代的“龙虎榜”,金朝设“龙虎卫上将军”;以及周文王“龙颜虎肩”,刘邦“龙虎气”,诸葛亮“龙骧虎视”,刘裕“龙行虎步”,等等。

  既然成对出现,就不一定都是合作的关系了。和人一样,夫妻、朋友之间常有矛盾斗争甚至反目成仇相互撕杀,何况龙与虎?相传,一只老虎到思州一个水潭饮水,潭中的蛟龙(大概是龙的模糊集合对象之一湾鳄吧)认为这只虎侵犯了自己的领地,就跳出水面与虎搏战,结果渴虎不敌饿蛟,被“尾而食之”,即用尾巴击昏缠起吞吃了。苏东坡据此作诗道:“潜鳞有饿蛟,掉尾取渴虎”。由于龙有司理雨水的神职,而龙与虎的关系又这么微妙,于是就有了天旱时投虎头骨求雨的事情。相传唐时中南一带大旱,乡民们便常常以长绳系虎头骨,投入龙潭。俄倾,“云起潭中,雨亦随降”。至于粤菜中的“龙虎斗”,不过是一个象征的夸张的取名,实质上不是“斗”了,而是“烩”——“豹狸烩三蛇”而已。
作者: 先薇之风    时间: 2006-12-7 11:54

龙的传说——(10)曲阜龙图


  出圣人的地方,三轮车都和别处的不一样。别的地方是蹬车人在前,坐车人在后;这里是坐车人在前,蹬车人在后:给人的感觉好像坐在铲车上似的。一下汽车,我们就被这样的铲车“铲”了起来,沿着圣人当年走过的“神道”,驶向绿意森森的孔林。

  坐这样的车子前无遮拦,想看那里,就可以看到那里。更好的是,蹬车人兼作导游,一串串解说词很顺流地从脑勺的后上方传下来。我们这位说他也姓孔,是圣人的七十五代孙,“繁”字辈的。“你们没听说过吧,”在介绍了石坊、碑亭等之后,圣人后裔说,“那年新加坡总统李光耀来曲阜,在圣人出生的尼山发现了朱砂石,说这种石头可以开采做章料。后来我们这儿就有了采石加工厂,还兴起了送图章的风俗。青年人结婚,男的选龙,女的选凤,小娃娃过岁,大人们就为孩子选一枚夫子像:都是吉祥的意思。你们也可以选几枚,做纪念品挺好的。”

  多年来对龙文化的关注,使我的脑子里总有一根对龙敏感的神经。来曲阜之前,就想着将龙和圣人及其家族的关系考察一番,蹬车人的介绍,使我的兴趣更浓了。依我的考察,作为古人由鱼、鳄、蛇等动物和云、雷电、虹等天象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龙一直按天神与人杰交渗益彰的规律演进着。孔子当年就曾将老子比作龙。传说他专程去洛邑拜见老子,回来后,对弟子们大发感慨:“我竟然见到了龙!龙,不像鸟那样可以用箭去射,不像鱼那样可以用勾去钓,也不像走兽那样可以用网去捕。它合起来是一个整体,散开来各自成章,驾着云气飞翔于阴阳之间,令人口张不能合拢,舌举不能问讯,简直捉摸不透!”不错,老子的静动自如的神态和纵横天地不拘一格的才思确实有“龙”的风采。

  那么,孔子自己和龙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呢?相传,孔子出生的那天夜里,有两条苍龙从天上盘旋而下,落附在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居住的房顶上。还有两位神女,手擎香露,从空中而来,为孔子沐浴。如今,这个传说已和“尼山祈祷”、“匡人解围”、“西守获麟”等人们熟知的故事一起,被精制地刻绘在“曲阜孔子精华苑”里。——当年,六十六岁的叔梁纥先生为了有个健全的儿子继承家业,不惜和礼仪相悖,娶十七岁的颜征在小姐为妻,生孔子于尼山崖洞。如果史书记载属实的话,孔子就不会诞生于屋下,苍龙又怎么盘附在屋顶呢?这里,传说和史实有了矛盾,——为了增添人物的神圣,请奇异非凡的神龙来帮帮忙,倒是可以理解的。不光孔子,中国的不少帝王人杰也都是这么做的。

  在孔子的大弟子颜回的庙门前,我们见到了朱砂石的龙章凤印。一溜十几个桌子,不待你走近,热情的招徕声就拉拢着你。要价不算高,还现场给你刻字。同行的几位女士每人都选刻了一对两对。我选了一枚龙章和一枚夫子像。龙是透雕在章料上部的,扬首飘发,瞪目含珠,龙身蜿转起伏,鳞爪清晰可辨。夫子像也挺好,老人家高髻畅服,额头宽阔突出,垂洒着瀑布般的须髯,笑眯眯地向你拱手。

  也许是圣人爱龙吧,走在曲阜的地面上,那些盘伏、旋升、飞腾的龙图会再再地撞到你的眼前:孔林石坊上的盘龙,孔子墓碑上的二龙戏珠,孔庙中的龙柱龙陛、游龙枋檩,孔府中慕恩堂绘龙彩画,以及出土文物龙形玉带钩、龙纹供璧等。这些龙都是神灵美善之龙,寓示着吉祥嘉瑞的神性。就连驮石碑的“龙子”——龟趺,即“霸下”,也被拿小喇叭的导游员寓以祥瑞:“摸摸霸下的头,一辈子不发愁;摸摸霸下的背,长命到百岁;摸摸霸下的脚,升官发财样样好……”只是那些石碑都被铁栏围着,让想摸的人摸不着。

  像不会放过天地间的任何好事情一样,中国的帝王们自然不会放过具备通天、灵异、兆瑞、示威等神性的龙。他们认为自己是“授命于天”的,是代表上天管理人间的,因而是百分之百的“真龙天子”。而龙又源远流长,广布世间,谁也不能垄而断之。这样,就有了喻示人杰的“龙”和做为“真龙天子”的“龙”相遭遇的情形。

  孔子是被帝王们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和“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其庙府用龙,按说该不会有什么忌讳。但“王”也好,“先师”也好,在“真龙天子”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曲阜孔庙中的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该殿四周廊下有雕龙石柱二十八根,前檐下的十根尤其壮硕美观:造型华赡富丽,刀法刚健精巧,条条盘龙扬首奋髯于祥云间,大有冲天之势。这些石柱龙,雕得很深、很美,似乎比皇宫里的龙还要“龙”,因此,在乾隆皇帝来曲阜祭孔时,孔氏后裔就不得不用红绫将石柱包裹起来,并为此而提心吊胆——唯恐“真龙天子”看见后有所怪罪。

  清皇室因“龙”而怪罪孔氏后裔的事不是没有:也是在乾隆年间,清廷观天象的人忽然发现天上的紫微星暗淡了——这是有人要篡夺皇位的征兆。巫师们紧张地卜算了一番,算出此人在东南方向,即山东曲阜一带。最后经过确认,定在孔子的第六十九代孙孔继涑身上。乾隆皇帝立即派人赴曲阜查抄孔继涑的家。查抄者发现其家堂屋屋脊九间连在一起,这当然是犯禁的,即令立刻拆断。接着又去挖他的祖坟,发现其父母墓室左右各埋着一条像龙的大虫子,每条都缺一只爪。巫师解释说,只待龙爪生长齐全,孔继涑就要篡夺帝位作“真龙天子”。于是,孔继涑一下子变成罪人,孔氏家族也赶快将其开除出族籍。孔继涑后来发愤研究书法,曾有法帖行世,晚年病死在北京。这位圣人后裔死后身上还背着山一样重的罪名,棺材朝家乡运的时候,也要锁一道铁链,再锁一道铁链,再再锁一道铁链,而且不准埋进孔林:你说可怜不可怜?

龙的传说——(11)二郎逐蹇龙


  (广元县)又二十里为神宣驿,即古筹笔驿也。相传武侯出师驻此。……神宣驿者,世传二郎神持剑逐蹇龙过此,故名。(明,曹学*《蜀中名胜记》卷二四)

  二郎,李冰子。《朱子语类》卷三:“蜀中灌口二郎庙,当是因李冰开凿离堆有功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按李冰于“二郎”之名已早见于此书。有关二郎神话,古籍不载,仅见于近人记述。)《都江堰功小传》云:“二郎为李冰仲子,喜驰猎,与其友七人斩蛟。又假饰美女,就婚孽鳞,以入祠劝酒。”《灌志文征》卷五《李公父子治水记》亦有记载。现代民间所传关于二郎之神话则甚多,兹节述其一:秦灾蜀,秦王命李冰为蜀郡守,二郎亦偕其父同至蜀。时蜀地多水患,二郎奉父命往寻洪水祸源,思有以治之。二郎跋山涉水,自秋徂冬,从冬及春,沓无消息。一日入山林,遇猛虎,二郎射虎死,方割取虎头。七猎人出,二郎举虎头示之,七人咸惊。乃求共往侦水患,二郎允之。遂同至灌县城边一小河,闻茅屋内有哭声,觇之,乃老妪哀其幼孙将往祭水怪孽龙者,知洪水患害,乃在于斯耳。遂与七人同往白父,李冰授以擒龙之法,众人依计而行。至祭日,二郎持三尖两刃刀,与七友同入江神庙,伏神座后。顷之,孽龙随风雨入庙攫祭物。二郎率七友遽出,齐战孽龙,龙不支,窜出庙。四山锣鼓喧天,人声如潮。龙惧入水,二郎与七友亦俱入水;龙上岸,亦俱上岸,遂擒孽龙。二郎与七友斗疲,暂憩于王婆岩下,而置龙于河中。河有龙洞,通崇床州河,孽龙乃伺机逃。二郎以三尖两刃刀置河上,倾耳近柄而听之,惊曰:“龙遁矣!”乃与七友急往觅龙,终复擒之于新津县童子堰。方返至王婆岩,遇前日茅屋泣孙老妪,持铁锁链来谢赠之。二郎即以此锁链锁孽龙,系之于伏龙观石柱下深潭中,后遂无水患。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 

龙的传说——(12)九龙公道杯


  明代洪武间,官府在景德镇开设“御器厂”,亦名“御窑厂”,专门为皇宫制造御瓷。当时的景德镇隶属于江西浮梁县,临近的都昌、抚州、丰城、乐平、波阳等县的瓷工听到景德镇开办“御窑厂”的消息后,纷纷聚集到景德镇,其中以都昌、抚州的瓷工人数为最多。御瓷要求高,制造难度大,凡是选到“御窑厂”的瓷工都是一些制瓷手艺高超的能工巧匠,经他们之手造出的御瓷皆是精巧之至的佳品,“九龙公道杯”便是其中一种。

  据传说,当时的浮梁县令为了讨好皇帝,博得皇上的赏识,指令“御窑厂”的瓷工半年内制出一种“九龙杯”用来进贡皇上,好则赏,不好则罚。指令发出后,县老爷亲自监制。由于“九龙杯”的制造难度大,时间又短,瓷工们个个急得寝食不安。他们日夜研制,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经过三个多月,几十次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看到精制的“九龙杯”,县太爷喜笑颜开,亲自快马加鞭将“九龙杯”送至京城,进贡皇上。洪武皇帝朱元璋看着浮梁县令进贞的艺术珍品棗“九龙杯”,爱不释手,连声夸赞景德镇瓷工制瓷技艺高超,夸赞景德镇不愧为瓷都之称。浮梁县令由于进贡有功,得到了皇上的赏识,不久便加官晋级,由县令升迁为府台。

  朱元璋得到“九龙杯”后,便经常使用这种珍品盛酒宴请文武大臣。在一次宴会上,洪武皇帝有意奖赏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酒,便特意为他们把御酒添得满满的,而对其他一些平时喜欢直言不讳进谏忠言的大臣则将酒筛得浅浅的。结果事与愿违,那几位被皇上有意照顾的大臣点酒未喝,御酒全部从“九龙杯”的底部漏光了,而其他大臣都高高兴兴地喝上了皇帝恩赐的御酒。皇帝对此甚是不解,究其原因,方知此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为了谨记“九龙杯”的公道,洪武皇帝便把“九龙杯”命名为“九龙公道杯”。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九龙公道杯”的典故告诉了人们办事必须讲求公道,为人不可贪得无厌。

  “九龙公道杯”是运用虹吸原理制造而成的。为了进一步发掘陶瓷传统工艺技术,景德镇曙光瓷厂陶瓷艺人王梓良、熊素兰等人对“九龙公道杯”实行了大胆的改进,原来的杯子龙头角度朝下,装饰单一,且盛水不足杯子容量的70%时所盛之水便全部漏光。经他们反复试验改进的“九龙公道杯”龙角朝上,用青花、粉彩装饰得五彩缤纷,美观之至,且盛水容量也由原来的70%上升为90%。现在的“九龙公道杯”驰名中外,可称得上是一种陶瓷高级艺术珍品。1982年,工人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九龙公道杯’轰动日本”的报道,指出此杯深受外商青睐。现在,凡是来瓷都观光的游客,见到这种珍品都是赞不绝口,皆为“九龙公道杯”所倾倒。

  (江冬旺《九龙公道杯的典故》)
作者: 先薇之风    时间: 2006-12-7 11:55

龙文化——龙的艺术


  8000年源远流长的龙文化,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积淀。而数不清的美术、书法、服饰、瓷器、建筑、雕塑等艺术作品更成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1)大龙邮票


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全套共有3种面值,币制为关平银,1分银为绿色,3分银为红色,5分银为黄色,刷色有深浅暗亮等差异,采用凸版印刷,有背胶,齿孔12.5度。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先后分三期印制、发行,根据票幅和纸张等特征分为:

  薄纸大龙 1878—1882年印制,为第一期。纸质韧薄,略呈透明,图框间距约2.5mm,后期全张为25(5×5)枚,但3分银全张为20(5×4)枚。此期印量最多。

  阔边大龙 1882年印制,为第二期。图框间距约4.5—5.0mm,纸张比较复杂,有的脆薄而易裂损。因纸张尺寸关系,3分银全张改为15(5×3)枚,除3分银外,另外两种印量较少。5分银新票存世尤少,为名贵品,俗称黄5分,全张新票为孤品,原由美国集邮家施塔收藏,曾被中华邮票会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1991年由香港林文琰购藏。

  厚纸大龙 1883—1885年印制,为第三期。纸质厚而不透明,图框间距2.5—3.25mm,因子模磨损和纸张尺寸关系,全张都改为20(4×5或5×4)枚。按齿孔形态又分光盼、毛齿2套。

  大龙邮票发行量共约法100万枚,关于它的具体发行日期迄今为止未见记载,经研讨,大龙邮票的最早发行日期被认为在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之间。因此,大龙邮票的发行史、子模特征和版式、邮戳、实寄封等,长期以来都是集邮研究的重要课题。

还有很多关于龙的服饰,瓷器,绘画,建筑,书法等图片,偶就不一一贴了,在这里,有兴趣,请看:naughty:
http://www.yangss.com/bbs/dispbbs.asp?boardid=114&replyid=270625&id=13628&page=1&skin=0&Star=4

[ 本帖最后由 先薇之风 于 2006-12-7 11:57 编辑 ]
作者: 先薇之风    时间: 2006-12-7 11:55

坐龙  

坐龙呈正襟危坐的形式,头部正面朝向,颏下常设一火球,四爪以不同的形态伸向四个方向,龙身向上蜷曲后朝下作弧形弯曲,姿态端正。坐龙一般设立在中心位置,庄重严肃,上下或左右常衬有奔腾的行龙。在封建社会中,坐龙是一种尊贵的龙纹祥。  

行龙  

行龙呈缓缓行走状,整条龙为水平状态的正侧面。行龙常常作双双相对的装饰,构成双龙戏珠的画面,常装饰在殿宇正面的两重枋心,器皿的狭长形装饰面上也常常用到。倘以单相出现时,龙的头部常常作回头状,使画面更显生动。  
升龙  

升龙的头部在上方,奔腾飞舞,呈升起的动势。倘若龙头往左上方飞升,称“左侧升龙”,龙头往右上方飞升,称“右侧升龙”。升龙又有缓急之分,升腾较缓者,你“缓升龙”。升腾较急者,称“急升龙”。头部在上的升龙又作往下的动势,称为“回降龙”。  

降龙  
降龙的头部在下方,奔腾飞舞,呈下降的动势。倘若龙头往左下方俯动,称“左侧降龙”,龙头往右下方俯动,称“右侧降龙”。降龙又有缓急之分,下降较缓者,称“缓降龙”。下降较急者,称“急降龙”。头部在下的降龙又作往上的动势,称为“回升龙”或“倒挂龙”。  

云龙  

泛指奔腾在云雾中的龙。龙和云是结合在一起的,云,是产生龙的基础。而龙嘘出的气便成了云。云龙纹就是云和龙的共同体,将龙的头、尾、脚“打散”又和抽象的云融汇在一起,显示出一种似云非云,似龙非龙的神秘图案。  

草龙  
是一种含有龙形象的卷草图案,又叫“卷草缠枝龙”。头部有明显的龙头特征,而身、尾及四肢都成了卷草图案。整体往往呈现出“S”形的主旋律,并将“S”形继续延伸,产生一种连绵不断、轮回永生的艺术效果。头部与卷草曲卷的丰富变化,形成动静参差、相互呼应、层次丰富的画面。在构图上,采用均衡的形式,讲究曲线美,富有动律感。在表现形式上,则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带有吉祥含意的“如意纹”内容,综合到一个画面,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卷草缠枝纹常应用在建筑、家具和器皿的装饰上。  

拐子龙  
拐于龙源于草龙,又脱胎于草龙,形成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拐于龙的线条装饰显的挺拔、硬朗,转折处呈圆方角。龙的头部也呈方圆形,整体协调一致,简洁、明快,又有一定的装饰意趣,常用在家具、室内装饰及建筑的框架上。  

团龙  

把龙的形体适合为圆形称为团龙。它源于唐代,明清时运用较为普遍。“四团龙”、“八团龙”等团花定为当时的冠服制度,即一件服饰上有四个或八个团龙是最尊贵的。后来发展为十团、十二团、十六团、二十四团,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也放宽了,织锦、刺绣、陶瓷、建筑、家具等装饰上都有团龙,团龙适用性强,又保持了龙的完整性,装饰味也很浓,运用十分广泛。团龙的表现形式也很丰富,有“坐龙团”、“升龙团”、“降龙团”等。团龙的圆边还装饰有水波、如意、草龙等图纹,使团龙纹华丽而又丰富。  

双龙戏珠  

双龙戏珠是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它的起源来自天文学中的星球运行图,火珠是由月球演化来的。从汉代开始,双龙戏珠便成为一种吉祥喜庆的装饰图纹,多用于建筑彩画和高贵繁华的器皿装饰上。双龙的形式以装饰的面积而定,倘是长条形的,两条龙便对称状地设在左右两边,呈行龙姿态。倘是正方形或是圆形的,(包括近似于这些形态的块状)两条龙则是上下对角排列,上为降龙,下为升龙。不管是长条形的,还是块状形的,火珠均在中间,显示出活泼生动的气势。
作者: 不朽的神话    时间: 2006-12-7 19:49

好贴~!!


作者: 不朽的神话    时间: 2006-12-7 19:54

有一个问题:

既然是龙生九子,为何列出来的有14个,不过图片倒是9个,但是图片中“螭首”的孩子在文中没有,看说的内容应该就是指飸餮。

……? 疑惑……
作者: 先薇之风    时间: 2006-12-7 21:57

原帖由 不朽的神话 于 2006-12-7 19:54 发表
有一个问题:

既然是龙生九子,为何列出来的有14个,不过图片倒是9个,但是图片中“螭首”的孩子在文中没有,看说的内容应该就是指飸餮。

……? 疑惑……

:girlshy:
待我研究一下。。。。。。
作者: 不朽的神话    时间: 2006-12-8 23:32

en ... ...
作者: chinesehejing    时间: 2006-12-11 14:33

那些名字让我无法将自己从文盲的行列里面刨除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