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印度拒绝与中国签自由贸易协议
[打印本页]
作者:
真精不怕火恋
时间:
2006-11-24 01:10
标题:
印度拒绝与中国签自由贸易协议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呼吁中国和印度“采取积极措施消除贸易投资障碍”的声音还没有完全散去之际,印度商务部长施密兰(Jairam Ramesh)11月23日明确表示,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是一个“遥远的梦”,并强调印度必须以“国家安全”为首先考虑因素。
中央社报导,施密兰是在新德里“印度和中国:世界两大经济动力”的圆桌会议中表示,中国印度或许在四至五年之后才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并形容其为“遥远的梦”。他表示,在印度实施商品暨服务税之前,政府不会考虑与中国谈判自由贸易协议,而制定商品暨服务税至少需要四年的时间。
施密兰表示,印度政府也必须考虑若干国防安全,例如巴基斯坦从中国获得核能,中国在印度边境多个省份进行投资,又想参与印度的港口电讯建设工程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议题。
他还表示,现阶段与中国谈判自由贸易协议并不符合印度的利益,因为印度对中国出口最主要的产品是铁砂,占总出口一半以上,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优势产品,一旦订立自由贸易协议,则在贸易壁垒相互拆除之后,中国廉价产品势必倾销印度,因此印度必须首先提升自己产品的附加价值。
报导指出,施密兰发表上述观点时,胡锦涛仍在印度访问。胡锦涛22日在印度科学宫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和印度应该妥善处理两国经贸合作中产生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消除贸易投资障碍,扩大贸易规模并提高贸易品质。
星岛日报说,尽管印度不考虑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但胡锦涛此行并非一无所获。据报道,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和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纳特21日在新德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的协定》。根据这一协定,两国政府将鼓励双方的相互投资,互为投资者提供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保障双方投资者的正当权益。
薄熙来表示,中国企业在电信、电力、公路、机场建设等领域已具有成熟的技术,品质可靠,价格合理,希望以两国签署双边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为契机,为中国企业赴印投资提供公平竞争的有利环境。
分析指出,薄熙来这番表态恰恰说明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矛盾。据悉,印度企业界抱怨中国方面透明度不够,仍然对出口产品附加有很多隐性补贴,从而增强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印度政界和民间也有很多人担忧,大量中国廉价商品涌入会最终摧毁印度本身的制造工业。
此外,中国方面在与印度交往中也有自己的顾虑。中国企业界指责德里对中方投资项目重重设障。据悉,印度方面往往以安全理由拒绝中国资金流入港口、电信等项目。
大公报报导,有分析认为,对中国而言,目前正处于和平崛起的重要发展时期,急需和谐的周边环境,而且历史经验也证明,与邻国交恶将极大阻碍和牵制国家发展。正因如此,胡锦涛放下历史恩怨,展开印度「互信之行」。尽管印度与中国除边界外仍有不少分歧,但对于胡锦涛提出的中印两国是合作夥伴而非对手或竞争者,也在崛起中、同样寻求和平的周边环境的印度予以积极回应。
尽管中印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了,中国原驻孟买总领事袁南生指出,历史上、感情上的伤痕,确实使印度对中国资本怀有戒备心理和防范心理。印度人对中印边界问题也依然介怀。
香港公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教授赵雨乐指出,印度人对边界问题很重视,与他们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有关系。但是,这一地区的两个强者,和则两利,相信双方都知道这一道理。
在胡锦涛二十日和印度总理曼辛格会谈后,双方在《联合宣言》中表示,双方致力于透过和平途径,以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分歧,包括边界问题。特别代表将早日商定一个适当的框架,以便最终一揽子解决边界问题,包括中印边界各段。此外,双方签署了十三项协议,双方同意将促进在核能领域的合作。
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何亮亮认为,冷战后的印度,开始重新思考国家发展的方向,开始靠拢全球市场,虽然对外开放晚于中国,但是近年来所显示的惊人活力与潜力,逐渐为外国所注意。专家指出,胡锦涛这次是中国国家主席十年来首次访印。
中印人口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又是同处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如果两国能在短期内消除合作障碍,达到彼此互信,那不仅意味着「亚洲世纪」的到来,而且将会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双引擎」。
从总体上看,随着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印对对方成长崛起的心态必定日趋平和,而双方在反恐、环保、地区安全、经贸交流和合作等方面的利益重叠也势必越来越多,最关键的是,双方经过数十年的多重博弈,也渐渐积累起处理并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智慧,中印关系经过胡锦涛此访而再求十年的积极效果,完全值得乐观期待。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