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送与有缘之士 - 缘起武当太乙铁松别派 [打印本页]

作者: 行者匆匆    时间: 2006-11-21 16:00     标题: 送与有缘之士 - 缘起武当太乙铁松别派

广清先生诗曰

    此 宗 承 传 太 虚 间 , 隐 踪 世 上 不 知 年 。
    千 古 风 云 多 变 幻 , 盛 世 法 显 玲 珑 天 。
    龙 虎 战 罢 风 雨 住 , 玄 机 停 轮 法 光 圆 。
    法 入 凡 间 合 至 道 , 太 乙 红 尘 显 真 乾 。
    百 代 英 侠 狂 歌 剑 , 留 下 叹 息 在 人 间 。
    真 封 五 百 踪 不 显 , 法 封 三 百 少 人 传 。
    甲 子 元 年 宗 风 现 , 入 世 法 传 地 人 天 。
    太 和 法 传 大 千 界 , 接 渡 故 人 续 前 缘 。
    宗 风 吹 遍 神 洲 地 , 金 华 点 点 证 罗 天 。



    “道”随千古一贯,而“法”则幻化万千,古老的炼形之法、纳气之术、全神之功于吾中华古国流传有数千年,渊远流长,其源头似已无法考证,似乎是与人类同生共存,伴随人类从远古的阵阵战鼓声中走来,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浮几度,隐显于世态变化之中。随着历史的进程而形成了“风格独特、风姿各异“的传统修真文化,其真髓则隐迹于玄门之内,而显化于武林之中。由盛唐所形成的”贤、侠、剑、道“之风,演变至宋、元的”九脉燕阵“"之术,完成了”道与术合、法由形显“历史演变过程。

    在中国传统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修真之学,也离不开其特有的所谓"否极泰来、盛极则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传世古律,而产生了明朝永乐年间的"九脉合真"之盛况。九脉合真后,由于时局的急骤更迭,"九脉至尊隐江湖",形成了武林中的"封真五百年"盟约。使古老的修真文化隐于山野之间,藏于石壁之内。随着明王朝的灭亡,和清王朝入主中原,在中原大地上又掀起了无尽的血雨腥风,使大汉民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也就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武林各派和广大的爱国志士投入了声势浩大的"反清复明"运动,演出了多少令人"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和传说。这场运动造成了武林的浩劫,为了保存元气,一些大德先贤在原"封真五百年"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封法三百载"之禁规。

     反清复明运动洗劫了武林的有生力量,一些内功精湛的大德高贤也难逃此厄,武当派也在劫难逃的身陷其中,面临这种不可挽回的绝境,本门先祖铁松子提出了"跳出三界、不问尘事、专心事教、守吾真元"的精辟方针,远走长白,在原武当功法的基础上,引入"寒山内功"等诸功法,开创了铁松别派,为武当分支,使一些武当先辈在东北"怀技守真、隐踪课徒"而隐居塞外,融汇了数百年来闯关东流传下来的武学,开创了一代风姿。

    悠悠五百载的青葱岁月过去了,宇宙更替,甲子轮转,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天垂法象,九星联珠",昭示着神州古国开始步入了又一个全新的太平盛世(《史记天官书》: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而尘封了数百年的传统修真文化,也开始了一个"盛世复出,古壁洞开"的崭新时代。在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应武林旧盟,1984年,万轮真甲子第一年,封法开禁,真阳出山,武当太乙铁松别派正式走向社会,开一代宗风,启动了传统的修真文化"弘扬于世,造福人类"的先机。从1984年到2004年,已经跨越了两个世纪,经历了20年的风风雨雨了。20年的岁月,风烟几度,神州大地上经历了"武术热""气功热""宗教热"等一次次浪潮,每一次浪潮,都以波澜全球之势,留下无数余波。而作为一代宗风的先启者,武当太乙铁松派,则以其超尘的雄姿,博大精深的修真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浪潮的洗礼,正一步步深入人心,深得广大有识之士的喜爱,绽放出宝光万道的异彩,这也正展示了千古修真神髓所孕育出的经久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而广大的有缘之士,也由此而沐浴着传统宗风的法雨,滋养着自己的身心,各展天资,各尽其缘。

    20年来,真阳先生和广清先生,作为宗风传人,两辈师徒,在社会上四处奔波,历尽艰辛,为弘扬传统修真文化,造福大千世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师辈们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无庸多言。先祖常言:一代宗风的阐扬,通常需要老少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以太乙铁松派道入火宅,传至十二代的铁松三公算起,由十三代掌门李真阳先生,集文武道诸艺之大成而出山,传至十四代广清先生,正好经历了老少三代。

    广清先生幼时在领受师尊真阳所传的传统法乳之时,更以无上法缘,得太乙铁松十二代师祖徐公殿明老先生之偏爱,授以武当真宗丹脉之太乙混元大法的镇山绝学。广清先生得真传而功臻大乘之境界。20年来行踪遍及大江南北,遍撒黄金真种,使混元秘术,真宗一脉,传遍神州大地,造福无数人众。而为使宗风不堕,法脉长存,先祖所授传宗有人,更为使广大学文习武、修真炼性之士,登真有路,步霄有途,劈破旁门,开终南蹊径,时值先祖徐公虹光弥天20周年纪念之际,在广清先生的指导下,推出此"塞外福地,混元洞天"之网站,以慰先祖徐公在天之灵,以还三丰祖师当年"驰剑南天"之宏愿。
   
    征得广清先生的同意,本网站创办的宗旨有三:

    一、 劈破混沌,正本清源
   20载风烟,泥沙俱下,在师辈们弘扬的一代宗风、传统修真文化越来越受到大众喜爱和重视的同时,由于客观及人为的种种原因,同时无庸讳言,也包括一些居心叵测之辈,为了一己私利而刻意歪曲与捏造事实,而网络的传播,资讯的发达,以讹传讹,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社会上对太乙铁松派的种种不必要的猜疑和误解。故本网站开宗明义,在清晰地介绍完整的师承法脉之外,也同时向大众展现了宗风中传统的修真文化理论,更推出几套经过无数古人验证的,简单实用,朴实无华的原传功法,以还修真本来面目,以正世人之耳目。
同时,也在此严正声明:为了维护修真学术的严谨与纯正,本网站只论修真,不论是非,凡是一切混淆视听的是非言论,都不允许在本网站出现。

    二、 炼形纳气,康健身心

    中华古国传统的炼形纳气之术,既是修真武学必备之基,也是对大众身心健康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修持手段。虑及网站是以大众传播为主流,故在此不尚高论,不尚玄谈,以炼形为入手,以实修为主,首批推出的是铁松入门必修之基:六部初功,太乙元明功,小炼形。通过元明功与小炼形的修持,学者可以体验到修真气化之意趣,开关展窍之妙得,适合任何体质,尤其体质较差的初学者习练。六部初功作为铁松派武学入门之首功,也将首次系统、完整地公开批露,通过六部初功的专持,更可一窥武当内家武学之玄奥,体会到古人所说“以武挡天下之求道者”的良苦用心,适合体质比较好的人习练;也可在通过元明功养气柔体,增强体质之后,再习之更有相得益彰之妙。这三套功法,动作简单,功效明显,安全实用,适合于大众习练。
同时铁松派出山20年来,很多的学者都心存高渺,往往忽视对炼形演真的基本功的苦修,对太乙元明功及六部初功这两部基础功法,多数人都忽略之,常言“根深才能叶茂”,希望借网站的推出,能为广大学子补上这重要的一课。而经过养气柔体、抻筋拔骨、通关开窍的炼形苦修,再进一步转入太乙混元大法的修真专持,则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
先贤所授:太乙混元大法乃武当派“教外别传”之镇山绝学,其独立成章,乃是“由浅入深、层次分明、系统完整”的修真体系,将传统的“太乙事仙、混元练气、太极呈形”等诸层次之功溶于一炉,而直入大乘。故其不在门中任何修持次第之中,而又包涵了任何修持之次第。其修持,已经超越了门派与宗教之界限,故其深浅同源,无论各种次第,各种体质,甚至各种门派或宗教之学士,也可直接以太乙混元大法为入手,因缘而修,因缘而得,有缘者可直入先天真境、修真捷途。

     三、 混元真宗,广渡有缘

    传统的修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包括了琴棋书画,旗幡剑令,武学奇兵,更包括了金丹大道,开慧证真之学,她需要广大有缘之士共同去继承与弘扬。本网站以武当真宗丹脉之三球专持法(太乙混元球、八卦震元球、如意紫金球三乘法第,简称“三球专持”)为修真主线,是为了使广大修真之士能得终南捷径,尽快步入修真正途。由于修真之持需要以身心健康为基础,不是人人可为,故部分栏目将采用会员制,开放给有一定基础的学员。同时,本网站将首次尝试以网络声像互动的形式教学,这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一次新的尝试,以期使古老的文明,修真的文化,在网络信息时代,通过高科技的手段,超越时空,焕发出熠熠夺目的宝华。。。


    宗风日畅之举,既是师辈们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学子之义务,而继承与弘扬传统修真文化,更应是我中华儿女之志向。愿“塞外福地,混元洞天”这个网站的创办,犹如一道天外清泉,滋润着大众的身心;也衷心地希望她能成为每一位修真炼性之士的理想家园。
故园明月朗,几趁返归航。。。。。。

    还是以广清先生的《太和赋》做结吧:

      苍海洪波激浪去,千古留传太和风。
      先祖传下混元法,内外同形示此宗。
      妙法呈真周丹野,象呈龙虎乱峥嵘。
      封法乱世三百载,时逢盛世示宗风。
      文功武法证真吾,法演周宫造化穷。
      从此世间存真迹,道法自然现本源。
      三球专持混元术,妙术回天渡有缘。





        
                                             甲申夏六月初三日   
                                             于穗万法真音阁

作者: 行者匆匆    时间: 2006-11-21 16:09

上文乃为转贴。记得曾经看武侠小说,电视电影,震撼于武林绝技,也往往为中原武林而嗟叹,得遇此文,方知人间有,戏上才有,并非完全虚构。中华传统文化当珍惜之。
作者: 行者匆匆    时间: 2006-11-21 16:33

塞外福地,混元洞天
www.tiesong.com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