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获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打印本页]

作者: wamway    时间: 2006-10-4 18:47     标题: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获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快讯:瑞典皇家科学院4日宣布,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0月4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4日宣布,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一份声明中说,科恩伯格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而理解这一点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
  真核生物是有细胞核的生物,相比起细菌更为复杂,动物和植物都是真核生物。
  科恩伯格现年59岁,目前供职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他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科恩伯格的父亲阿瑟·科恩伯格是1959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之一。

引文来源:http://news.sohu.com/20061004/n245645731.shtml

[ 本帖最后由 wamway 于 2006-10-4 20:29 编辑 ]
作者: wamway    时间: 2006-10-4 18:57     标题: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6

"for his studies of the molecular basis of eukaryotic transcription"
[tr]Roger D. Kornberg[/tr]
Photo: Stanford
USA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 USA
b. 1947


Original website: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2006/
作者: wamway    时间: 2006-10-4 19:31     标题: 06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贡献 动态记录真核转录过程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4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4日宣布,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罗杰-考恩伯格因其在有关真核转录分子领域研究上的贡献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据美联社报道,在得知获奖时,考恩伯格刚刚花了两天的时间从欧洲返回其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家中。考恩伯格在接受瑞典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说:“当听到电话响时我都蒙了,我现在仍感到很震撼,希望我能早点平静下来。”
  考恩伯格现年59岁,其父亲亚瑟-考恩伯格曾于1959年与美国纽约大学的萨韦罗-奥乔亚教授(SeveroOchoa)一起因在基因方面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考恩伯格称他现在仍清楚地记得和他父亲一起前往斯特哥尔摩参加诺贝尔颁奖大会时的情景。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文告中称,考恩伯格的研究工作详细的记录了真核转录的过程,描述了如何从基因中获取信息、进行信息备份、传送至细胞的外层,并转变成人们称为RNA的分子的。这些分子将这些信息传送到干细胞的蛋白质生成机制中,然后蛋白质进行运作,构建了生物和生物体的运行。这种信息备份的过程被称作转录,对转录的干扰在人类很多疾病中都有涉及,如癌症、心脏病以及其他种种炎症。对转录的理解对干细胞疗法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考恩伯格是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唯一的得主,也是今年第5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人。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文告中表示:“考恩伯格研究中所创造的图片真正革命性的方面在于它动态连续的捕捉了真核转录的过程。科恩伯格用一种独特的方式使真核转录过程凝固。”
  另据路透社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还表示,真核转录对生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过程,“如果转录停止,基因的信息将无法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如果它们不能得到更新,这些组织器官几天内就会死去。”而考恩伯格是首位在分子基础上动态详细展示真核转录过程是如何运行的科学家,他的描述如此详尽,人们甚至可以分辨出单个的原子。(章田/雅龙)

引文来源:http://news.sohu.com/20061004/n245645935.shtml
作者: wamway    时间: 2006-10-4 19:58     标题: 诺贝尔化学奖简介(附奖章图)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 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遗嘱。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据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授奖仪式。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原则是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有重大价值贡献的人,并优先奖励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贡献者。
  1990年诺贝尔的一位重侄孙克劳斯·诺贝尔又提出增设诺贝尔地球奖,授予杰出的环境成就获得者。该奖于199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的奖金数视基金会的收入而定,其范围约从11000英镑(31000美元)到30000英镑(72000美元)。奖金的面值,由于通货膨胀,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约为3万多美元,60年代为7.5万美元,80年代达22万多美元。金质奖章约重半镑,内含黄金23K,奖章直径约为6.5厘米,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不同奖项、奖章的背面饰物不同。每份获奖证书的设计也各具风采。颁奖仪式隆重而简朴,每年出席的人数限于1500人至1800人之间,其中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装,女士要穿严肃的夜礼服,仪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黄花必须从圣莫雷空运来,这意味着对知识的尊重。
  根据诺贝尔遗嘱,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
  遵照诺贝尔遗嘱,物理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经济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该委员会三年一届。其评选过程为: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通常每尻推荐的候选人有1000— 2000人。
  ——具有推荐候选人资格的有:先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奖)、国际性会议和组织(和平奖)。
  ——不得毛遂自荐。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对被推荐的候选人。
  ——2月1日起,各项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审定,工作情况严加保密。
  ——10月中旬,公布各项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天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分别隆重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瑞典国王出席并授奖。
  本文摘自中国科普网
作者: wamway    时间: 2006-10-4 20:46     标题: Advanced information on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6

Molecular basis of eukaryotic transcription: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2006/chemadv06.pdf,

It is worth to read very much, especially for chemists!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