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读书:“正说清代名臣”之刘墉篇、纪晓岚篇、和珅篇 [打印本页]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3:47     标题: 读书:“正说清代名臣”之刘墉篇、纪晓岚篇、和珅篇

本书是纪连海先生在CCTV《百家讲坛》中“正说清代名臣”之刘墉篇、纪晓岚篇、和珅篇的集结。聪明诡谲的刘罗锅、铁齿铜牙的纪晓岚、狡猾贪婪的和珅,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他们都是乾隆皇帝的臣子,亲厚疏近,演绎出复杂多变的政治风貌。刘墉根本就不敢得罪和珅?和珅是纪晓岚着力帮衬的顶头上司?刘墉和纪晓岚是师兄弟?乾隆为何格外宠爱和珅,甚至不辨是非?帝王心术、忠臣、勋臣、佞臣、奸臣,这一顶顶帽子合不合体?恃才傲物,委曲求全、趋炎附势、颐指气使,这样的政治江湖谁才是赢家?不同的出身,不同的气质、不同的道路、不同的结局,三个人的命运扣人心弦,随着纪连海的讲述,数百年前的大戏再次开锣……


[ 本帖最后由 Challenger 于 2006-8-31 15:13 编辑 ]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3:48


连载:纪连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   作者:纪连海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提起刘墉,我们都不陌生,许多人对他似乎很是了解。他与和珅、纪晓岚是整个清朝大臣中“上镜率”最高的三位。我们要了解刘墉,一般而言,无外乎以下三种手段:

  第一,年龄稍大的,多是通过刘宝瑞先生的相声《金殿斗智》(又叫《君臣斗智》、《满汉斗智》),知晓刘墉与乾隆、和珅斗智的故事。这个本子是由刘宝瑞的嫡传弟子殷文硕根据其口述整理而成的。

第二,一般的年轻人,多是通过数年前风靡全中国的一部四十集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开始知道刘墉这个人。剧中说刘墉是清朝乾隆年间山东人,进京赶考巧遇皇帝并与之下棋,与和结怨。于是和念念不忘要置刘墉于死地,此后刘墉与和在朝廷、在民间,对公事、对私事发生了一系列斗智斗勇的故事。

  第三,也有人是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刘墉的。比如书法爱好者知道刘墉其实是个大书法家。当然,更有些人本身是史学爱好者,早就知道刘墉了。

  我们此次的《正说刘墉》将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

  第一,刘墉的家世与乾隆皇帝的关系之谜。

  第二,刘墉真的与和珅斗过智吗,结果如何?也就是刘墉与和珅斗智之谜。

看过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的观众,一定对电视剧里面刘墉与乾隆皇帝的特殊关系印象深刻,剧中说刘墉是六王爷的女婿、皇太后的干儿子。这样的事有可能是真的吗?

  查阅《清史稿》,上面写得很清楚,刘墉既不是六王爷的女婿,更不是皇太后的干儿子。但是,刘墉他们家与乾隆皇帝的关系的确不一般。

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清史稿》所说的呢?

  要说这《清史稿》,可是研究大清朝二百九十六年历史最为重要的一本参考书。因为我们“正说清朝二十四臣”系列讲座经常要引用到《清史稿》的内容,所以,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其相关内容。

  《清史稿》的地位

  中国历史上,向来有后朝为前朝修史的传统。比如宋、辽、金三朝灭亡以后,元朝统治者就分别成立了宋史馆、辽史馆、金史馆,先后用了几十年的时间,陆续修成了《宋史》、《辽史》、《金史》这三本“正史”;元朝灭亡以后,明朝统治者又依据惯例成立了元史馆,修撰了《元史》一书;明朝灭亡以后,清朝统治者又依据惯例成立了明史馆,修撰了《明史》一书。

  因此,清朝灭亡以后,北洋政府经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批准,于1914年成立了清史馆,负责修纂《清史》,由近代著名史学家赵尔巽总负责。

  在这部《清史》的编纂过程中,中国一直处于军阀割据混战的动乱年代。就在书稿刚刚修成、还没有经过正式校订之时,国内发生了南京国民政府“二次北伐”成功、北洋军阀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等一连串的大事件。

  此时,清史馆失去了资金方面的支持者,也失去了一个安宁的修史环境,那些修纂者们担心自己十几年辛勤劳动将被化为灰烬,于是决定立即付梓刊行,正因为如此,只称之为“史稿”,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以正史命名。

  参与《清史稿》修纂的工作人员前后有三百多人,编纂时间长达十四年多,最后成书五百三十六卷,八百余万字。此书记事上起努尔哈赤称汗(1616年),下至宣统三年清帝退位(1911年)。部分内容涉及辛亥革命之后的张勋复辟、溥仪离宫后出走天津等事件。

  《清史稿》的大部分内容依据《清实录》、《清会典》、《国史列传》及其他一些档案资料写成,修纂者将这些史料汇集起来,做了一些初步整理,使读者能够从中看到比较详细、系统的清代历史面貌。其中一些清末人物的列传并非取材于常见的史料,当另有所本。

  但是,《清史稿》在政治观点、体裁体例、史实内容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有不少甚至是错误的。由于当时的编写者大多为清室的遗臣遗民,他们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来写清朝史,不免有个偏向;更因为全书成于众人之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也没有经过认真校对,是以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于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往往可见。

  南京国民政府“二次北伐”后,故宫博物院接收清史馆,并组织人员对《清史稿》进行检阅和审查,谓该书错谬,“计反革命、反民国、藐视先烈、体例不合、简陋错误等,十有九项”。国民政府遂将该书定为禁书,不准刻印、发售。

  《清史稿》有如上很多缺点,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部完全符照正史体例的纪传体的《清史》问世,因此,几十年来,《清史稿》仍然是清史研究者最为倚重的一本参考书。

  刘墉的家世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说刘墉他们家与乾隆皇帝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就不一般了呢?刘墉他们家绝对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只是一般的汉族官宦之家,刘墉家世与清朝几代皇帝的关系非常特殊。

  刘墉他们家可以说是清朝皇帝的忠实臣民,这要从顺治皇帝算起。顺治皇帝也就是爱新觉罗·福临,他继承清朝皇帝之位不久,1644年清军入关,随即迅速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在清军征服中原的过程中,因为政策不是很对头,激起了汉族人民的纷纷反抗。在因为清朝政府的错误政策而导致人民群众的反抗方面,最为典型的事例便是“剃发令”了。

  清军入关后,规定所有汉族男子一律要按照满洲男子的发式,“平定四夷,定鼎中原”。我们经常说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剃头挑子一头热”等等话语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出现的。严酷的 “剃发令”激起了广大汉族人的反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血案就是因此而起的。

  当然,刘墉的祖辈不属于那样的人,他们很早就归顺了清朝,早就剃发易服了。我这里交代一下刘墉先祖的情况。

  刘墉的先祖原来是世代居住在江苏徐州砀山县大刘村(今砀山县属安徽,所以安徽人也认为刘墉是他们的乡亲),与汉朝的建立者刘邦是同乡、同族。元末明初社会动乱,他们迁居到今天的山东日照。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又迁居到今天的山东诸城。所以,我们常常称刘墉是山东人。这一点,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里面没有说假话。

用“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来形容刘墉的家族一点都不为过。在山东诸城,没有一家敢与刘家叫板。

  刘墉的高祖父刘通明末时曾考中了秀才。清军入关时,刘家率先归顺了大清朝,逐渐受到重用。此后刘家在历次的科举考试中接连得中,官运也逐渐亨通起来了。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3:50

 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于顺治九年(1652年)参加顺治朝的进士考试,一举考中。从这一年算起,到嘉庆十九年(1814年)为止,前后一百六十二年间,山东诸城刘家共计考中进士十一位、举人三十五位。

  刘必显考中进士后当上了户部广西员外郎,是刘氏家族在外任职的第一任高官;刘墉的祖父刘后来官至四川布政使,刘的二哥刘果则官至江南学政。员外郎就是朝廷的备选官员,江南学政是主管江南地区学生学习及参加科举考试的官员。

  刘墉的祖父刘是清代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曾和张伯行、陈鹏年等并称,入选《国朝循吏传》。

  《国朝循吏传》是八卷本的《历代循吏传》中的最后一卷,《历代循吏传》是康熙、雍正朝时的著名大臣朱轼和蔡世远两个人合写的一本书。这里的“国朝”实际上指的就是清朝。本书写作的时间是在康熙年间,正式出版于雍正七年(1729年)。朱轼和蔡世远曾被雍正皇帝指定为接班人弘历——日后的乾隆皇帝——的老师。也就是说,乾隆皇帝在当皇帝前由其老师介绍,已经很了解刘墉祖父的为人了。

  从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开始,刘氏一门出了“文正公”刘统勋、“文清公”刘墉、“文恭公”刘之祖孙三公二宰相,成为实实在在的名门望族。其中,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最受清朝廷重视,官居内阁大学士、漕运总督、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刑部尚书、《四库全书》正总裁等要职,乾隆十九年又加太子太傅。刘统勋死后,清朝皇帝赐其谥号“文正”——关于这个词的含义,我们后面再讲。

  刘统勋与《天下粮仓》

  提起刘墉的父亲刘统勋,相信很多人都是从电视剧《天下粮仓》里知道的。历史上,乾隆年间的粮食问题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乾隆年间的粮食问题其实是人为的,直接责任者应该就是乾隆皇帝本人。

  乾隆初年,乾隆皇帝出于备荒考虑,决定拿出银两采购粮食以充实国家粮库。他当时甚至采取了禁止以粮造酒、落榜生员可用银子买秀才等措施。但囤粮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十年时间国家粮库不过增加了六百多万石粮食。

  由于忽视粮食流通这一最基本的规律,使得地方粮价高涨,引发多起民变,饥民抢粮抗租的事时有发生。

  后来乾隆皇帝放宽了粮食政策,这场危机才渐渐平息下来。刘统勋与乾隆初年的粮食案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而《天下粮仓》把这笔账算到了一些贪官头上,也是冤枉了他们。其实那个时候的贪官还不是很多,为什么呢?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此前的雍正皇帝下手极狠,已经杀掉了很多贪官,使得很多官员只能夹着尾巴做官,哪里敢贪污呀!

  第二,乾隆皇帝刚刚即位,很多官员还在察言观色、等待时机。清朝皇帝有上任就杀掉一批前朝重臣以确立自己权威的传统,所以当时就连清官都怕被砍头,更别提贪官了。此前有康熙皇帝擒拿鳌拜,此后有嘉庆皇帝杀掉和,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刘统勋在官运上可以说是亨通了,他曾任工部、刑部、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上书房总师傅等职。由于他清廉有为,深为雍正、乾隆倚重。

  也许有人看得出来,刘统勋所担任的这些职务很有意思。

  我们先说这个容易的:工部相当于建设部,工部尚书相当于建设部部长。刑部相当于公检法机构,刑部尚书相当于公检法机构的最高领导人。吏部主管官员的考核和选拔,相当于人事部及组织部,下面分为四个具体机构,俗称为“喜、怒、哀、乐”:喜,指文选清吏司,主管选缺、补缺,故曰“喜”;怒,指考功清吏司,主管处分,故曰“怒”;哀,指稽勋清吏司,主管丁忧,故曰“哀”;乐,指验封清吏司,主管抚恤、恩荫,故曰“乐”。

  再说这个东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这都是什么官职呢?

  大学士是唐朝的时候开始设立的,最初由宰相兼领。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四个馆,大学士的主要职责是陪着皇帝练习书法、欣赏绘画、欣赏音乐、协助编练舞蹈等。明朝的时候以儒臣为殿阁大学士,大学士成为内阁长官,负责起草诏令、批答奏章,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清代的大学士是荣誉官职。专以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为名称,汉人非翰林出身不授此官(少数例外)。刘统勋担任的就是三阁大学士中的东阁大学士。

翰林院也是个官署名称,开始设置于唐朝,供职者称“翰林学士”。清朝时的翰林院掌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其长官为掌院学士,所属职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翰林。刘统勋所担任的就是翰林院的最高长官——掌院学士。

  由此看来,到刘墉的爸爸刘统勋这一代,刘墉家族与乾隆皇帝的关系已经达到了一个新
的高峰。

 那么,刘统勋干过什么重大的事件,能够让乾隆皇帝看重?这些与刘墉日后的遭遇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呢?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3:51

说到刘统勋让乾隆皇帝如此看重的原因,我们还要从乾隆皇帝的内心世界谈起。

  乾隆皇帝最想成就的是“三立”。

  什么叫“三立”?“立德、立言、立功”。古人曾说人有三不朽:“其上立德,其次立言,再次立功”。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先生的名字“三立”指的就是“立德、立言、
立功”这“三立”。看来,马先生是做到了。
所谓“立德”,指的就是在政治思想上:皇帝的德行要好,要能够听从不同意见,也就是要虚心纳谏。

  所谓“立言”,指的就是文化上:不但皇帝本人的文章要好,而且还要让天下所有的好文章发扬光大,也就是要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所谓“立功”,指的就是在军事上:皇帝在其统治时期的疆域要广大而且要不断扩大。

  刘统勋作为一个汉族官员,他也必须要认真研究乾隆皇帝的内心世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便投其所好,只有这样他才能赢得乾隆皇帝的赏识和重视。

  那么,刘统勋是如何做到为乾隆皇帝的“三立”添光增彩的呢?

  刘统勋如何为乾隆皇帝“立德”

  在为乾隆皇帝“立德”方面,刘统勋做得最为出色的是这三件事。

  第一件事:清代新任命的地方大员惯例总是自带一批亲信,以备日后任用,而这些亲信往往形成私党。刘统勋为改革这个弊端,上书朝廷,建议今后一律停止地方大员自带亲信的这种做法。这个建议得到乾隆的批准,并交吏部实行。

  第二件事:有一次户部上奏说,各省州县管理钱粮库的官吏多不尽职,弊端甚多。乾隆皇帝当时考虑,还不如将不尽职尽心者罢免而以笔帖式(秘书)代为管理仓库钱粮好呢。于是,乾隆皇帝找来刘统勋与他商议此事。

  刘统勋沉默再三,回复乾隆皇帝说:“我老了,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主意,您容我回去思考之后再给您一个准确的答复吧。”第二天,乾隆皇帝又召见刘统勋。刘统勋向乾隆皇帝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州县官员是老百姓的父母官,只要他们能够为百姓效力,那么仓库之事自然可以解决,不必将各省州县管理钱粮库的官吏尽行罢免。其核心意思就是不要因噎废食。

  乾隆皇帝点头,表示很同意刘统勋的看法。

  第三件事:刘统勋监督河南黄河工程期间,一天晚上他走出驻地,微行河岸,看见几十个用大车送秫杆的老百姓都露宿在河旁,人和牲畜都是疲惫不堪,有的大人和孩子相对而泣。

  刘统勋询问是怎么回事,那些人回答:“我们是某县的老百姓,离这里有三天的路程,奉县官的命令运送秫杆到这里。可是负责收料的某官员每车索钱数贯,拿不出钱,料便不能入。我们都是穷人,哪里来的钱?在这里滞留已近十天,所带的盘缠已花完,打算逃跑又走不了,所以在这里哭泣。”

  刘统勋听后半信半疑,后来灵机一动,告诉他们:“我也是来送料的,与某官手下人是老相识,一会儿便能将料缴完,现在我去替你们去缴。”说完便赶起一辆车前去。到了收料场,拜见了某官员。某官员见刘统勋面色细润、衣着整洁,便断定他是乡间富绅,于是加倍索取,共十余贯钱。刘统勋略与之争辩,某官员便大发雷霆,命令随从挥动皮鞭将其驱走,并将其牛车扣留。

  刘统勋一见该官员的所作所为,比老百姓反映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便急急赶回驻地,一面命随官手持令箭绑某官员前来,一面召集管治河工程的官员开会。

  不一会儿,某官员被押至,刘统勋略加审问,即令推出候斩。管理治河工程的官员纷纷长跪为其请罪求恕。

  坚持了好久,刘统勋才命令将某官员押回,罚以大杖杖数十,再戴上重刑具沿河示众。各料场官员闻讯惊恐万状,从此对来料随到随收,再也不敢欺负老百姓了。

  刘统勋如何为乾隆皇帝“立功”

  在“立功”方面,刘统勋做得最为出色的事情就是第二次大、小金川战役。

  要弄明白这大、小金川战役,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一个名词——土司制度。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一种名为“土司”的机构,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称为土司官。土司官与普通官员最大的不同点是,土司官是可以世袭的,而普通官员则是有任期限制的。土司官对于本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但要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调兵从征,职位的继承也必须要取得中央朝廷的批准,这就是土司制度。

  由于土司的职位可以世袭,往往会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统治。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采纳大臣鄂尔泰的建议,在西南广大地区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称为“改土归流”。但是,直到乾隆时期,四川省西部的金川地区尚未实行“改土归流”政策,也就是说,这一地区仍然由土司负责管理。

 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金川的土司莎罗奔未经过清朝廷的同意,趁机兼并了小金川。随即乾隆皇帝派大军打败了莎罗奔,恢复了大、小金川地区的原状。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的侄子郎卡继位后又不断滋事、恃强欺弱、对抗朝廷。向来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有了前一次用兵大、小金川的经验,决意再度用兵大、小金川,用武力解决问题。刘统勋考虑到金川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曾建议改用政治手段(
也就是恩威并施的办法)加以解决。但是,乾隆皇帝没有听从刘统勋的正确意见,仍坚持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对金川地区用兵。结果不出刘统勋所料,前线接连传来战败的消息。此时乾隆皇帝“烦懑无计”,不知道是该“用兵乎”,还是该“撤兵乎”,于是,他急急忙忙召来刘统勋,问刘统勋今后应该怎么办?这时刘统勋考虑到连年用兵,双方损失都很巨大,不如一鼓作气彻底平息金川动乱,以解决土司制度,因而答曰:“日前兵可撤,今则断不可撤。”并推荐大学士阿桂接任原来的将领,最终取得第二次大、小金川战役的胜利。这也成就了乾隆皇帝“十大武功”其中的一个。

  刘统勋如何为乾隆皇帝“立言”

  在“立言”方面,刘统勋做得最为出色的是编纂《四库全书》。

  乾隆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圣明君主”,“康乾盛世”的缔造者之一,尤其懂得思想统治的重要。他继位之初,就开博学鸿词科,扩充科举取录名额,搜罗天下人才为他效劳。同时下令开馆修书,先后完成“清三通”(即《皇朝通志》、《皇朝文献通考》、《皇朝通典》)等一大批史籍的编纂。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皇帝为了宣扬他的文治武功,进一步笼络天下的文人学子,决心要编纂一部囊括中国古今图书典籍的大丛书。在规模上,不但要超过康熙、雍正时编辑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而且要超过明代的《永乐大典》(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创中国亘古未有之伟业。

  可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代书籍浩如瀚海,若想成此大业,非有学识渊通、博闻强记而且年富力强的奇才不足以担此重任。

  乾隆思来想去,将朝野的文人学士一个个地排队,确信东阁大学士刘统勋能够担总裁之任,并由其他大学士以及各部尚书协理,在头脑中形成了总裁、副总裁一班人马的考虑,只是总纂一职却无人能够胜任。

  这天,乾隆皇帝又把刘统勋召进宫来,商议由谁来担任总纂一职。乾隆皇帝叹道:“古来兵家常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编纂《四库全书》一事乃千秋伟业,比疆场征战更难啊!朕沉思已久,难道以中国之大竟无一人堪当此任吗?”

  刘统勋早就有心想在皇帝面前举荐自己的门生纪晓岚。纪晓岚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因“漏言”案被充军发配新疆,这时正是为纪晓岚奏请开释的好时机。于是刘统勋慢吞吞地说道:“圣上乃真龙天子,当朝以后,天下太平,四夷臣服,可谓国泰民安,万民乐业,为旷古未有之盛世,文治武功皆胜于往昔,今圣上创千秋之伟业,成万世之宏章,地辅天助,定早已降下堪当此任的辅臣。只是老臣愚钝不慧,不敢贸然荐举。”

  乾隆从刘统勋的话中听出他已物色好了人选,便催促说道:“看来你心中已有人选,何不从快快奏来?”

  刘统勋看乾隆催促如此急切,欲擒故纵,更不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笑道:“哪个朝代都有杰出的人才,但往昔各代皆不可与国朝相比。依老臣看来,堪当此任者已侍奉圣上多年,也深得圣上垂爱,只是这位才子远离圣上几年,圣上一时想不起来罢了……”说到这里,刘统勋又故意十分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乾隆看刘统勋胸有成竹而又有意绕弯子,便又催促道:“老爱卿,此人是谁?你快快为朕奏来!”

  刘统勋这个时候才说:“圣上操劳国事,日理万机,此人又久居边塞,所以圣上一时想不起来啊!这人就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当过侍读学士的纪晓岚啊!”

  乾隆听刘统勋这么一说,若有所思地沉默片刻,然后问:“老爱卿,难道你是有意为他说情来啦?”

  刘统勋连忙下跪,说:“圣上明鉴,臣蒙圣上恩宠,处以高位,自当鞠躬尽瘁,报效万岁隆恩。几十年来,臣以国事为重,忠心耿耿,今万岁爷求贤若渴,臣若知而不言,埋没了人才,岂非罪在不赦?臣尝思古人尚能‘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今吾皇万岁乃贤明圣主,广开言路,故而老臣敢直言以陈。纪昀虽是臣的门生,但他更是圣上的宠臣。中进士之后,他恭敬侍上,深得圣上嘉许。此后坐‘漏言’案发戍乌鲁木齐,乃圣上英明,爱惜英才,免其死罪,宽大至极。他在西域军中也勤奋不已,并深为往事愧悔,一旦赦免回京,定能不负圣上隆恩!”刘统勋侃侃奏来,入情入理,乾隆听着不由得频频点头。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3:52

这三年的时间,内廷中没有纪晓岚往来走动,乾隆总感觉缺点什么,遇有许多事情时常着想要是纪晓岚在朝中就好了,尤其在诗、联属和之时更感到如此。

  但乾隆也有他难言的苦衷,不好将纪晓岚马上召回京城。自从动了纂修《四库全书》的想法之后,乾隆也在想,由纪晓岚主持总纂恐怕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了。现在刘统勋奏请,正中下怀。乾隆于是顺水推舟,说道:“看在老爱卿的面上,朕赦纪昀回京。”

  于是,乾隆颁下诏书,要纪晓岚火速回京。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六月,纪晓岚回到了北京,成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四库全书》的编校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乾隆年间的一桩盛举。对刘统勋来说,他于《四库全书》最大的贡献倒不在于他担任正总裁,而在于他推荐了一个很好的总纂官。因为刘统勋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刘统勋之死和刘墉的继任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二月,刘统勋黎明入朝,至东华门外,猝死在轿内,时年七十五岁。

  乾隆皇帝亲自前去吊唁,因为刘府大门矮小,他的轿子去掉顶盖后才得以进入。乾隆皇帝十分感动,回到皇宫,流涕对诸臣说:“朕失一股肱!刘统勋乃不愧真宰相。”因而在其死后特赠谥“文正”。

  中国古代,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死后都要由在世的大臣根据他一生的品行做出评判,并根据这个评判给出相应几个字的谥号。一般的大臣都是两个字,武将的第一个字是“武”,如岳飞死后的谥号就是“武穆”;而翰林出身的文臣的第一个字一般是“文”,第二个字则有些区别。

  “文正”一词是清朝皇帝对于官员评价最高的谥号。文正,按谥法:道德博闻曰文(清朝时有个规定,谥号曰“文”的人必须是翰林出身,也就是必须在翰林院做过官),靖共其位曰正。也就是说,能够被赐予“文正”的官员,生前不仅德才兼备,而且要恪尽职守、忠君爱民。整个大清王朝一共有八位“文正”。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说,刘统勋居第二位。

  除了“文正”,其次好的是“文忠”,凡是谥为“文忠”的大臣都是真正实心为朝廷办事、受人尊敬,比如李鸿章、林则徐等。有武绩的大臣可以谥为“文襄”,典型的是福康安、左宗棠等。

  刘统勋去世后,乾隆皇帝想起了刘统勋一家三代(刘必显、刘、刘统勋)一百二十多年来对大清朝的贡献,又想起了刘家的第四代刘统勋的儿子——刘墉,正式决定一旦等刘墉三年守孝期满,就将长期外放为官的刘墉调至自己的身边做事。这之后方有君臣俩之间嘻笑怒骂的逗弄及弹劾皇帝等极度荒诞的种种传闻,真真假假,都被编入相声、电视剧中。这是一个历史契机,隐藏了谜团。

  事实上,从前文所述来讲,乾隆皇帝自小就与刘墉他们家的人很熟悉。也就是说,乾隆与刘墉双方在君臣礼节方面存在着不很严格的可能,存在着双方开玩笑的可能性,而且在双方开玩笑的时候,还可能有皇帝最为宠信的大臣和在一旁站脚助威。

  正因为如此,如果我们非得要考证刘墉弹劾乾隆皇帝一事是否发生过,那我说,假设君臣二人在朝廷之下,在开玩笑的情况下,这种事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在真实的生活中,这类玩笑在乾隆皇帝身上屡见不鲜。

  问题在于,既然我们前面说乾隆皇帝如何如何器重刘统勋,那为什么刘墉长期以来却一直在外为官呢?刘墉回京以后,会对和产生哪些威胁呢?他们斗的究竟是什么呢?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出生;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十九年(1754年),因受父亲案件的牵连被革职;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任安徽学政;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任江苏学政;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任山西太原知府;

  乾隆三十年(1765年),升任冀宁道台;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因在太原知府任内失察阳曲县令段成功贪污公款,被发往边疆的军队中效力改造;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任翰林院编修;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任江宁知府;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任陕西按察使;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因父亲逝世,丁忧守孝三年;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授内阁学士;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兼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任江苏学政;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升迁为户部右侍郎和吏部右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升迁为湖南巡抚;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任三通馆总裁兼任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年初因漏泄与乾隆皇帝的谈话内容而受到申饬,同年八月受乾隆委托主持祭拜文庙,因未行规定的一揖之礼受到太常寺卿德保的弹劾;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任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

  嘉庆二年(1797年),授体仁阁大学士;

  嘉庆九年十一月(1805年1月),去世。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3:54

 提起纪晓岚,大家都不陌生。近些年播出的由著名演员张国立、张铁林、王刚三个人主演的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已经深入人心。张国立版的纪晓岚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是:风流倜傥、铁齿铜牙。

  在电视剧里,纪晓岚的身边总是有很多美女与他有着说不清楚的关系;纪晓岚风趣、幽默、机智、勇敢;纪晓岚一心为百姓、为国家;纪晓岚主持正义,好打不平,经常在乾隆皇
帝面前与大贪官和进行斗争,而且每每或化险为夷或最终胜利。而乾隆皇帝也是常常游离于大是大非之间,是个亦正亦谐的人物。

  与纪晓岚同一时代或稍晚些的清朝人的笔记告诉我们,历史上的纪晓岚比张国立版纪晓岚还要英俊潇洒。

  那么,纪晓岚的真实形象到底如何呢?纪晓岚与乾隆皇帝的关系到底如何呢?

  说出来可能会让人大吃一惊:乾隆皇帝不太喜欢纪晓岚!乾隆皇帝不太喜欢纪晓岚的首个原因就是纪晓岚的家庭背景。

  我这里有些证据。我们做这样一个假设:假如电视上正在上演一部歌颂您祖先的电视剧,您和您的家人肯定都特别高兴,是吧?可纪晓岚的后代看完后不但不高兴,还发表文章指出了这部作品的不是之处。为什么呢?这还要从纪晓岚的姓氏谈起。

 纪晓岚到底姓什么?有人说,这不是废话吗?要我说,这还真不是废话。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从“纪”字这个姓氏的来源及其正确的读音谈起。

  纪姓之来源

  中国人的姓氏是很有讲究的。姓和氏最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汇。那时候,姓是女人的
专利;男人没有姓,只称氏。

  早在母系社会人们就有了姓。古人造字,“姓”这个字就是由“女”、“生”两个字组成的,也就是女子所生为姓。“氏”比“姓”的出现要晚一些,到父系社会才出现的。

  姓氏的区别在于:氏是用来表明身份的高低贵贱,姓是用来区分婚姻,判可否嫁娶的。

  由于此前没有专门的家谱,秦朝之后,经过几次大的社会动乱后,姓氏就全乱套了。最根本的一个变动就是男子开始以氏为姓。姓氏系统的乱套直接导致宗族的混乱。

  汉族人姓氏的起源主要有这几种方式:

  第一种是以祖先不同氏族或部落图腾崇拜的自然物为姓氏。如熊、牛、云、池、柳等最早就是以不同氏族或部落图腾崇拜的自然物为姓氏。

  第二种是以地名或者方位为姓氏。如鲁、韩、宋等就是以地名为姓氏;东门、西门、东郭、南郭、西郭就是以住地的方位为姓氏。以地名或者方位为姓氏有二百多个,大部分都是中国古代的小国。纪晓岚的“纪”就是以地名为姓氏的。

  第三种是以先人的职业、地位、谥号或者名号为姓氏。这又包含以下四类——

  一、以先人的职业为姓氏:如姓巫的是从事占卜的人,“巫”姓就是先人的职业为姓氏,上官、司马、司徒、司空等是以官职为姓氏的。西方最常见的姓中,“史密斯”是工匠,“乔治”是农夫,“亨利”是统治者。日本有一个姓叫“犬养”,就是养狗的。

  二、以先人的地位为姓氏:如公孙、王孙等,他们的先人应该是公或王。

  三、以先人的谥号为姓氏:如穆、庄、武等。

  四、以先人的名号为姓氏:这种现象在现在的汉族人中已经不多见,但古代尤其是先秦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是很常见的。后来,汉族周边的少数民族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典型的如唐时南诏国国王的姓氏。南诏国的第一个国王叫盛罗皮、盛罗皮的儿子叫皮罗阁,皮罗阁的儿子叫阁罗风,阁罗风的儿子叫风加异,风加异的儿子叫异牟寻,异牟寻的儿子叫寻阁劝,寻阁劝的儿子叫劝成龙、劝丰等等。这种姓氏实际上是人们在没有文字状态下记住祖先的一个办法。

  第四种是借用少数民族的姓氏,如宇文、呼延、慕容、尉迟等。康、安、石、何、史等等这几个姓也都是唐朝时从西域(今天的新疆)过来的。

  第五种是改姓。改姓的情况比较复杂,这又包含以下三类——

  一、因居住地迁移改姓:最为典型的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现在汉族人中还有姓“第五”的。

  二、避仇或者避讳改姓:如韩信被杀之后,其后代就把韩字劈开,分别姓“韦”和“卓”;司马迁出事后,其后代把司马分开,姓“同”和“冯”;姓查的出事后,其后代改成姓香。此外还有因为避当朝皇帝的姓名改姓的叫“避讳改姓”。

  三、皇帝给改的姓,也就是赐姓: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丽的时候有个姓杨的人趁机祸乱,隋炀帝说,你不能姓杨了,把脑袋给砍了,你们家姓“肖”。这个肖字的原意是什么呢?说猫头鹰不讲孝道,猫头鹰老了之后,小猫头鹰就啄老猫头鹰。最后啄得老猫头鹰眼瞎了,没有办法跑,最后被吃得就剩下脑袋了。所以把人杀了,把脑袋挂上去,就叫“肖”。

  纪晓岚的“纪”属于以地名为姓氏,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呢?

  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神农氏的一个后代于纪(在今山东寿光县东南),建立了纪国。春秋时,纪国被齐国所灭,纪国王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纪。与“纪”同为神农氏后裔的还有“齐”、“甫”、“申”、“吕”、“姜”、“许”、“向”等,也都是以地名为姓氏的。

  这里我们得说说,纪晓岚的后人为什么对《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歌颂纪晓岚的电视剧有意见和不满呢?

  因为呀,《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作品最大的一个差错,就是给人家的姓改了音调!换句话说,就是给人家纪晓岚改了姓!

  有人说了,难道纪晓岚不姓“纪”(jì)吗?说对了,纪晓岚还真不姓“纪”(jì),不但纪晓岚不姓“纪”(jì),我也不姓“纪”(jì),我们都姓 “纪”(Jǐ)!不信,您可以去查阅任何一本汉语字典或者词典。我们知道,“纪”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上声和去声。其中,这个上声“纪(Jǐ)”只有一个意思:姓。
“纪”字读音之辨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中国汉字的音调。中国古代,汉字有四个音调:平、上、去、入。随着时代的发展,平声因分化为阴平和阳平。阴平就是一声,阳平就是二声,上声就是三声——这里的“上”读三声,去声就是四声。入声则没有了。我们这个姓氏“纪”的正确读音应该是“Jǐ”。

  这里有什么讲究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纪”这个字最早的含义谈起。这里,我要先介绍一本书——《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本字典,是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著,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年历史。《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字学的成果,为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汉字演变不可缺少的工具书。特别是《说文解字》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其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字义很有帮助,是研究汉字最早的一本权威专著。

  “纪”这个字,查《说文解字》:“纪,别丝也。”段玉裁注:“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故“纪”的本义为丝头丝端,后引申出“系”这个动作。因此我们可以说,“纪”这个字虽然有两个读音,但它的最早读音应该是表示某种物质方位的上声,然后才延展到了表示动作的去声。

  值得注意的是,纪国先祖的居住地名字“纪”,按照我们正常的推理,它的原意应该是指丝头丝端,其最早的读音应该是表示某种物质方位的上声。

  因此,纪晓岚的姓氏“纪”正确的读音应该是上声,要念成“Jǐ”,不能读去声“jì”。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1999年版的《辞海》从第768页至第769页所收“纪(jì)”字的23个词条中,关于人物的只有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和法国作家纪德的名字,一个中国名人都没有;而在第764页“纪(Jǐ)”字条下面不仅有纪昀(晓岚),还有纪昌等其他中国历史名人。

  像纪晓岚的“纪”这样读音发生音变的姓氏还有很多,诸如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先生的“盖(Gě)”(演员盖丽丽的姓也是这个读音);著名武侠小说家、笔名金庸的查良镛先生的“查(Zhā)”;中国明代画家仇英的“仇(Qiú)”;唐代诗人员半千的“员(Yùn)”;楚国的开国之主能释的“能(Nài)”;《雷雨》中的繁漪的“繁(Pó)”(开封城里著名古代建筑繁塔的“繁”字也是这个读音);令狐冲的“令(Líng)狐”等。

  有的观众说了,纪(Jǐ)晓岚,这念着多么别扭啊!难道就真的不能读成纪(jì)吗?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审订为近年也有把“纪”姓读“jì”的。真要把纪(Jǐ)这个姓氏读成纪(jì),虽然也可以,但是我的看法是,你在读这个字之前,应该征求人家的同意。纪晓岚已经作古,这个意见没有办法征求了,就只能读成纪(Jǐ)了。

  此外,汉语语法还规定:两个上声连读,前一个字可以读为阳平,这样就可以把纪晓岚这个人名读成纪(jí)晓岚。这样可能也要好一点。

  旧的问题刚刚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有人不禁产生疑问:我怎么看到有的书上说纪晓岚又叫纪昀呢?这个“昀”字和“晓岚”两个字有什么关系吗?我怎么还听说纪晓岚的后代都称纪晓岚为“文达公”,这是怎么回事呀?难道这里面也有讲究吗?

  纪晓岚的“名”和“字”

  古代的中国人有名、字、号等不同的区别。名、字、号是分开的。所谓“名”,是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

  “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到二十岁、女子到十五岁时起的,供朋友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要进入社会了。女子长大后将离开母家而许嫁他人,未许嫁的叫“未字”,也可叫“待字”。“待字闺中”就是这个意思。十五岁达到许嫁年龄时将举行笄礼,也要取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

  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子平、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名字中的“观”就是“游”。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渔”(打鱼)、“樵”(砍柴)常为侣,《通志》的编者郑樵字渔仲。

  “名”和“字”也有意义相反的,如前任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的名字,其“战”字是连战的爷爷连横给起的,他当时认为中日之间将来必有一战,因此给孙子起名曰“战”;而连战的妈妈则认为中日之间应该永远和平友好相处下去,因此给儿子取字曰“永平”。
  那纪昀、纪晓岚的来源呢?纪昀、纪晓岚就属于第三类,其“名”和“字”的意义是完全相反的。“岚”的意思是云雾缭绕,“昀”的意思是喷薄而出的日光。当日光喷薄而出的时候,缭绕的云雾还能存在吗?

  古人的“名”和“字”还常常用来表示本人在家族中的行辈。

  先秦时,人们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示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

  汉代以后逐渐流行在“名”中用同样的字或同样的偏旁表示同辈关系,如明朝崇祯帝朱由检和他的哥哥明熹宗朱由校的名字第二字共用“由”,第三字共用“木”字旁。

  在这种情况下,姓名中的第一字是和父、祖共用的族名,第二字和第三字的一半是和弟兄等共用的辈名,具体到个人身上就只有半个字了。

  是“纪文达公”还是“观弈道人”?

  除了有“名”和“字”之外,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号又分为别号和绰号两种。

  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包括斋名、室名)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如苏东坡)甚至超过本名。

  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像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本人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是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宋代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就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取号。画家朱耷在明朝灭亡后取号“八大山人”(“八大”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来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

  那么纪晓岚的别号是什么呢?纪晓岚的别号很多,最能代表他个性的别号是“观弈道人”和“孤石老人”。观弈道人是他一生的写照,孤石老人则是他晚年境遇的注解。

  另外,古人还常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宋代王任宰相十多年,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当时号为“三旨相公”;《水浒》里梁山上一百零八人都有绰号,大多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

  除了上述的“字”、“号”外,历史上常用来代替个人姓名的还有这几种:

  一、地名(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职所在地)。如东汉孔融称“孔北海”、唐代韩愈称“韩昌黎”、柳宗元称“柳河东”或“柳柳州”等。以地名称人在封建时代是表尊敬,也叫称“地望”。清末时有人做了一副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指任北洋大臣(宰相)的李鸿章(合肥人)、下联指任户部尚书(司农)的翁同 (常熟人),却是利用“地望”的双关语义讽刺了封建官僚的贪婪豪奢。因此,从地望角度说,也有人称纪晓岚为“纪河间”。

  二、官爵名(包括职衔、封号)。如唐代杜甫称“杜工部”、“杜拾遗”(杜甫曾任工部员外郎、左拾遗)。

  三、弟子或后人所上的尊称。如王夫之称“船山先生”。还有在本人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谥”),如晋代陶潜的“靖节”等。

  四、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岳武穆”、明徐光启称“徐文定”、清纪昀称“纪文达”等。

  五、在姓氏前加形容词指称特定的同姓者。如唐代诗人中“老杜”(亦作“大杜”)专指杜甫,“小杜”专指杜牧。“老苏”、“大苏”、“小苏”则分别指苏洵、苏轼、苏辙。

  六、以几个姓并称特定的几个人。如“马班”(亦作“班马”)指司马迁(《史记》作者)、班固(《汉书》作者);“李杜”是李白、杜甫。

  七、唐代还常以行第连同姓名官职等称人。如杜甫称“杜二拾遗”、白居易称“白二十二舍人”等。至宋代时也还有此风习。

  上述这些起着标注姓名作用的地点、官职,大多是他人、后人为表示尊敬或方便而使用的,本人并不使用。

  因此,我们后世人一般应该尊敬地称呼纪晓岚为“文达公”。这“文达”二字是清朝皇帝在纪晓岚去世后赠的谥号。

  讲了这么半天,有人问,这与乾隆皇帝不太喜欢纪晓岚有什么关系呀?当然有关系了。

  我说了这么长段,不都是在介绍纪晓岚是一个汉人吗?纪晓岚是一个汉族人,而清王朝却是满洲人建立起来的,他们还是喜欢用本族人作为他们的亲信,也就是说,乾隆皇帝从心底里面更喜欢满洲人。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3:55

 那是不是说,汉族人就难以被乾隆皇帝喜欢了?话可不能这么说。对有些汉人,乾隆皇帝还是非常喜欢的。可惜的是,这些人里面不包括纪晓岚。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3:55

 乾隆皇帝首先喜欢满洲人,其次才喜欢汉族人。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那么,乾隆皇帝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汉族大臣呢?

  能够讨乾隆皇帝喜欢的汉族大臣有两类:一类是相貌英俊、仪表堂堂、有学问的,比如王杰、董诰;第二类是世代均为清朝高级官吏的,比如刘墉,虽然他长相不怎么样,还有些驼背,但他符合这第二个条件呀!

  其实,乾隆皇帝不仅仅对汉族官员如此,对满洲官员也是如此。乾隆皇帝喜欢的满洲大臣也是两类:一类是相貌英俊、仪表堂堂、又有学问的,比如和、福康安;第二类是世代均为清朝高级官吏的满洲贵族,比如阿桂。

  可惜,纪晓岚完全不符合乾隆皇帝的要求:他既不相貌英俊、仪表堂堂,其家也不属于世代为官的。

  有人疑问:不对呀,纪晓岚不是个长得很帅气的人吗?前面我们不是还说了历史上的纪晓岚比张国立版的纪晓岚还要英俊潇洒吗?怎么,有问题吗?还真有些问题。

  纪晓岚的长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历史上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认为纪晓岚风流倜傥、一表人才、风趣幽默;第二种说法则认为纪晓岚貌丑、近视、口吃……到底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呢?

  “貌寝短视”的纪晓岚

  要想确认纪晓岚的相貌到底如何,就需要逻辑严谨的历史考据学。

  历史考据学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如第一手材料的原则,就是说,你要证明你的观点,所用历史材料必须是最早的第一手材料,不能是辗转引用的别人观点;又如“孤证不立”的原则,就是说,单一的历史材料不能成立。

  我们先分析这第一种说法:通过考证,纪晓岚长相英俊潇洒的说法还真能得到某些第一手历史材料的认可。能够证明纪晓岚风流倜傥、一表人才、风趣幽默的典型史料是清朝一个名叫江藩的所著《国朝汉学师承记》一书。江藩这个人生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比出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的纪晓岚要小三十七岁。他的一生,除了辅助纪晓岚修纂《四库全书》,就是写出了《国朝汉学师承记》八卷、《宋学渊源记》三卷等著作。

  《国朝汉学师承记》第六卷记载,纪昀“胸怀坦率、性好滑稽……然骤闻其语,近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这段材料证明纪晓岚具有说话诙谐幽默的特点。

  这是一段当时人记载的材料,属于历史考据学的第一手材料,具有很强的可信度。但按照“孤证不立”的原则,只有这一段历史材料还不足以证明纪晓岚风流倜傥、一表人才、风趣幽默这一说法成立。我们还需要找到其他当时人记载的材料。

  为此我们找到了一首诗,作者是洪亮吉。洪亮吉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比纪晓岚要小二十二岁。他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考中进士后就一直在纪晓岚手下工作。洪亮吉与纪晓岚有个共同点,就是二人都曾因为获罪而被发配到新疆。洪亮吉素以诗闻名,著有《北江诗话》。洪亮吉在《续怀人诗十二首·纪尚书昀》里也称赞纪晓岚是“子云笔札君卿舌,当代无人可共论”,证明纪晓岚说话具有诙谐机智的特点。

  这两段考证可以说完全符合了第一手材料的原则和“孤证不立”的原则。至此,我们是否可以说纪晓岚真的是风流倜傥、一表人才、风趣幽默了呢?

  且慢,注意到没有?江藩、洪亮吉这两个人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他们在年龄上都比纪晓岚小二三十岁;第二,他们在参加工作后经常与纪晓岚接触,当时他们都是纪晓岚的部下。因此,细分析一下,是否还有这种可能:他们在非常尊重纪晓岚的前提下撒了谎,亦或是捧了纪晓岚的场。在历史学家而言就是“为名人讳”。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这两个人写的材料只说到纪晓岚“风流倜傥、风趣幽默”,并没有说到纪晓岚“一表人才”!

  而据另几位历史考据学家的考证,真实的纪晓岚有三大缺陷:

  第一,纪晓岚貌丑。据清史专家邓之诚先生考证,纪晓岚“貌寝”。所谓“貌寝”,就是相貌丑陋,野史上有人说纪晓岚是个黑胖子。

  第二,纪晓岚近视。这得从《东华续录》中记载的海升殴死其妻吴雅氏案件说起。乾隆五十年(1785年),大学士阿桂的姻亲海升殴死其妻吴雅氏,谎称吴雅氏是自缢身亡。乾隆皇帝派左都御史纪晓岚去复验,证明的确是自缢。吴雅氏的弟弟贵宁不服,上告,随后乾隆皇帝又派阿桂、和会同刑部共同查核,发现尸身并无缢痕,结果阿桂被罚俸五年、革职留任。而对纪晓岚,乾隆皇帝则说“纪昀本系无用腐儒,原不足具数,况伊于刑名事件素非谙悉,且目系短视,于检验时未能详悉阅看”云云,则虽交部严加议处,实已为之开脱。这里乾隆皇帝说纪晓岚是“短视”,“短视”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近视。这个材料出自皇帝的圣旨,可以判断是真实可信的!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3:56

 第三,口吃。纪晓岚居然口吃,这在各种传记中都没有提起。只有他的好友、跟他交游数十年、曾为嘉庆皇帝师傅的朱著的《知足斋诗集·续集》中先后两次直言不讳地写到这事。现录一首如下:“宗伯河间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余。抑扬百代上,浩博衡锱铢……食肉不食粟,清浊同一盂。非真佛不度,凭君意踟蹰。”

  由此,我们是否应该相信邓之诚先生的判断,说纪晓岚有貌丑、近视、口吃上述三大缺
点呢?

  且慢,这种观点也不能完全成立!

  因为,按规矩,封建社会里选拔官吏有“身、言、书、判”四项标准的考核。

  在这四条标准之中,“身”居首位,“言”居次席。纪晓岚既然能通过选拔任官,那必然是在“身、言、书、判”这四个方面都合格。其必然通过了形体长相以及说话能力的考核。也就是说,纪晓岚长相可能是有些缺陷,但至少不至于丑得没法见人。

  那么,纪晓岚的相貌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认为,纪晓岚在相貌和个人日常生活上有如下特点:

  第一,纪晓岚从相貌来说一般,与和、王杰、董诰、福长安等人相比,不是很英俊,在乾隆皇帝身边的众大臣当中应该算是长相比较不好看的。如果我们认识到乾隆皇帝身边英俊潇洒的男人比比皆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说纪晓岚貌丑了。

  第二,纪晓岚的确有些口吃的毛病,但并不严重。否则,刘统勋作为主考官,也不敢录取纪晓岚。

  第三,纪晓岚的近视应该是真的,这与他看书时不注意姿势、平时又缺乏身体锻炼有关。不过,那个时候像纪晓岚如此有学问的人,近视一些倒不算什么大缺陷!

  长得不太帅气,有些近视眼,又有些口吃。这样的人能得到向来喜欢英俊潇洒的男人围在身边的乾隆皇帝的喜欢吗?

  纪晓岚这些并不突出的缺陷在乾隆皇帝的眼中人为地被放大了。乾隆皇帝看惯了美的,这会儿在他眼中,纪晓岚简直太难看了!这样的人,他是不会喜欢的。除非他必须用到这个人,否则还是别在我身边的好!

  由于相貌不太符合乾隆皇帝的要求就不被重用,这会给纪晓岚的人生及心态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嘴损的纪晓岚

  因为自己相貌不太符合乾隆皇帝的要求就不被重用,这给纪晓岚带来的第一个影响是造成他在待人接物方面有些偏激、刻薄、讽刺多于幽默。

  在纪晓岚生活的时代,在同样的工作成绩基础上,那些容貌英俊的官员升迁要比纪晓岚快得多。这就使纪晓岚心中多少会产生一些不平衡。他经常会想方设法、利用一切机会去挖苦、讽刺别人,来发泄他心中的郁闷和不满!用大白话说,纪晓岚这个人嘴有些损,他的眼睛里经常闪烁的都是别人的缺点,经常是骂人不带脏字。

  关于这一点,我的第一个证据来源于清朝文人牛应之的著作。牛应之,湖南人,又名朱克敬,著有《雨窗消意录》一书。这部书中记载着“纪文达公昀,喜诙谐,朝士多遭侮弄”这样的话语。可以看得出,这里的“遭侮弄”就不是在夸赞纪晓岚的口才了。

  这第二个证据来源于另一位清朝文人钱泳的《履园丛话》一书。书中说:“献县纪相国善谐谑,人人共知。”这里的“谑”也不是在夸赞纪晓岚的口才。

  这第三个证据是来源于很多人都知道的关于纪晓岚的一些奇闻逸事。

  纪晓岚善于对对子。他对的对子里经常有一些挖苦讽刺同僚的话语。比如钱泳在《履园丛话》中就记载着下面一件事:

  一次,京城工部衙门失火,乾隆命令大司空金简召集民工重建。朝中有一官员百无聊赖,遂根据此事自题一上联:“水部火灾,金司空大兴土木。”由于此句含有 “水、火、金、土、木”五行,所以很久都没人能够对出下联。当时朝廷中有位状貌魁梧、老炫耀自己是南人北相的中书科,他也挺爱对对子,然而他左思右想,却始终得不出下联。于是他求助纪晓岚,要纪晓岚帮忙想想。纪晓岚笑笑说:“对上此句不难,只是怕对出来有妨先生哟。”中书科急切地说:“啊,无妨无妨,只要对得上就行!”纪晓岚于是对曰:“南人北相,中书科什么东西!”纪晓岚用上了“南、北、中、东、西”五个方位,与“水、火、金、土、木”五行相对本来很合适,但放到一起就变成了一句骂人的话了。

  又如一个我们都知道的笑话:有一天散朝时,一个太监想听纪晓岚讲笑话,纪晓岚假装沉思半天,说:“从前有一个太监……”说了半句就不再说了。这个太监等了半天,就问:“底下如何?”纪晓岚答道:“底下一样没有。”闻者绝倒。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3:57

 依我看,如果把身份放在遭到讽刺挖苦的当事者角度去想,纪晓岚肯定不讨人喜欢。乾隆皇帝也是很在意这一点。

  因此,纪晓岚在待人接物上的偏激和刻薄,也是乾隆皇帝不喜欢他的一个原因。尽管这是一个连锁反应,本身并不怨纪晓岚。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3:58

如果把成功人士以相貌英俊与否分成两类,就可以发现一种现象:大凡相貌不太英俊的成功人士都有些孤芳自赏。原因无外乎这些人不太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如若自己再不时时鼓励自己就很难取得成功。也就是说,这些人要想取得成功不但要在工作上面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代价,而且还要不断地鼓励自己。纪晓岚就有些孤芳自赏,这是他因相貌不足不被重用的第二项影响。

  按我的理解,孤芳自赏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自卑的表现。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纪晓岚依据自身外在条件在当时是难以出头的,可他最终居然也成功了。他要付出那么多辛苦,不时时鼓励自己行吗?

  孤芳自赏的表现其一就是炫耀自己,其二就是看不起别人,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得偏激和刻薄。

  这里再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有一次纪晓岚入值南书房,有位老太监久闻纪晓岚大名,特地前来一睹风采,只见纪晓岚身穿皮袍,并按当时文人的习惯手持折扇。老太监出题:“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此联巧妙地将春、夏、秋、冬四季相嵌,且暗含对纪晓岚打扮的讥讽,非常不易回对。不料纪晓岚轻松应对:“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此事迅速被传为笑谈。这里纪晓岚公然拿太监的生理缺陷作笑料,有些缺乏厚道。

  再有一个,说的是纪晓岚当礼部侍郎时,一天尚书和御史联袂来访。几个人聊着聊着,突然外头跑来一只狗,这只狗还有个名字,叫“四儿”。看到这条狗,尚书心中突生一计,欲取笑纪晓岚,便道:“咦,你们瞧那是狼是狗(侍郎是狗)?”纪晓岚知道尚书是在捉弄自己,当下不动声色地说:“要分辨是狗还是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看它的尾巴,尾巴下垂的是狼,上竖是狗(尚书是狗)。”

  一旁的御史大笑道:“哈哈,我还道那是狼是狗呢,原来上竖是狗,哈哈,哈。”

  纪晓岚不慌不忙地接着又说:“另一种分辨的方法就是看它吃什么。狼是非肉不食,狗则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

  这下子连御史也噤声无言了。

  纪晓岚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偏激和刻薄,在某种程度上会给他本人带来一时的快感,也会给不相干的人茶余饭后增添一些笑料;但是,对那些遭到纪晓岚讽刺挖苦的当事者而言,就不那么好玩,就不那么有趣了。他们心里面肯定保存了对纪晓岚的不满,一旦有机会,就会在皇帝面前使绊子,说纪晓岚的坏话。说的次数多了,来反映纪晓岚问题的人多了,长期以往,皇帝自然对纪晓岚不会有好印象,会不自觉地疏远他。

  针对我这个论断,有人会提出异议:不见得吧?你有证据吗?还有人会好奇:在这众多被纪晓岚惹恼的人中会不会有和呢?

  关于第一问,我真有证据。不过现在不出示,等讲述乾隆皇帝将纪晓岚发配到新疆时再说。

  关于第二问,可能是你多想了。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纪晓岚得罪诸大臣结果被乾隆皇帝发配到新疆时,和才十八岁,还没有当官呢,他还没有参加工作呢,用我们现在的话讲,他正忙着新婚蜜月呢。和出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比纪晓岚要小上二十六岁呢。纪晓岚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上进士的时候,和才四岁,那时两人是不会有什么冲突的。

  孔子在《论语 ·阳货》中指出:“宽则得众。”《增广贤文》也说:“得饶人处且饶人。”纪晓岚的刻薄做法不符合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更为重要的是,纪晓岚他得罪不起乾隆皇帝,只拿太监和一些职位比自己低得多的人出气,也让人有点看不起!本来是没有必要得罪的人他却给得罪了,得不偿失。

  历史上关于纪晓岚孤芳自赏的记录很多,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纪晓岚的出生之谜及其幼年时特异功能之谜了。

  “火神下凡”的纪晓岚

  在民间传说中,纪晓岚可不是一个凡人,有人说他是“火神下凡”。这也就是说,纪晓岚他是前世的火神托生出来的。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上述这些说法不但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居然还被写进了他的墓志铭里。

  纪晓岚,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十五日出生于直隶河间府献县崔庄。直隶,其范围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河间府,相当于保定地区,当时河间府的办公地点在今天的河北省献县;崔庄现在叫做崔尔庄,已经被划归沧州管辖。

  在纪晓岚死后,著名文人、他的好友朱为他撰写了墓志铭。上面说,在纪晓岚出生前夕,“水中夜夜有光怪”,并有一道火光闪入其出生地对云楼,后来人们就认为他是“灵物化身”,“昀”就被用作他的名字。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3:58

 既然能被写进墓志铭里,显然这传闻在纪晓岚生前就已经流传了,至少纪晓岚本人对此并不否认。

  我认为,对此应该做如下理解:纪晓岚出生时刚好赶上了特殊的天文现象。当时人们限于对科学所知,就把这些无法理解的现象附会在纪晓岚出生这件事上,从而给纪晓岚的聪明睿智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这也正中纪晓岚下怀,长相不英俊的纪晓岚太需要这些了,
他太需要神话自己了。于是,以讹传讹,越来越像是真事。

  在纪晓岚自己的著作里,上述的神奇还在继续发展。《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中有这样一段自述:“余四五岁时,夜中能见物,与昼无异。”如此看来,纪晓岚幼年时还真有特异功能了。奇怪的是,这个小时候“夜中能见物,与昼无异”的奇才长大后居然是个近视!

  纪晓岚小时候是否有特异功能暂且不论,假如他真有特异功能,依照常理推断,他这个特异功能是从哪里来的呢?肯定应该与他的出生相关吧,这么一来,不是与他独特的身世——“火神下凡”联系上了吗?

  关于人类尤其是小孩子是否有特异功能,科学界还在继续探讨。不过,我是不太相信这些的。尽管纪晓岚出生前可能出现有一些当时人们无法解释的科学现象,但据此说纪晓岚是“火神下凡”,应该是纯属子虚乌有,是纪晓岚孤芳自赏的一种表现。

  虽然我们否定了纪晓岚出生前后的一些神话,但不可否认,纪晓岚这个人从小就很聪明,有“神童”之称。

  纪晓岚的祖父纪润生在清朝是个小官,官至刑部江苏司郎中。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举人,官也没做大,曾担任云南姚安知府,此外他还是个文学名士,写过一些书。

  由此可以看出,纪晓岚的家庭没有什么特殊背景,在与他同殿称臣的官员中算得上是出身卑微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纪晓岚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在这方面,他不能与刘墉比。不过,纪晓岚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也受到了一些文学上的熏陶,少年时就显现出了才华。

  关于纪晓岚少年时的才华,民间有很多故事流传。据说,纪晓岚一日在街上与同伴们玩球,正好河间知府经过,球被误扔进知府的官轿。别的孩子早就四处逃散,纪晓岚居然上前拦轿索球。知府见他憨态可掬,说:“我有一联,如果你能对上,就把球还你,否则这球就归我了。”纪晓岚表示同意。知府出上联:“童子六七人,唯汝狡。”纪晓岚不假思索地答道:“太守二千石,独公……”纪晓岚吞了最后一个字迟迟不说出来。知府问:“何以不说出末一字?”纪晓岚回答说:“知府大人若将球还我,就是‘廉’;若不还球,便是‘贪’了。”知府闻言不禁大笑,自然把球还纪晓岚了。

  不过,故事归故事,不可以当真的。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大凡人出了名,他便会不断得到神化,说他小的时候如何如何。

  如果出的是个好名,那么肯定你就是少年有为、天生聪明伶俐异常等等,而把后天的努力置之度外。

  如果出的是个坏名声,对不起了,肯定你小时候就不是个好东西,就会被人为地妖魔化!

  纪晓岚是幸运的,落得个好名声,这就给了他日后孤芳自赏的资本。

  纪晓岚渐渐长大了,已经到了参加科举考试的年龄。纪晓岚出生时的神奇、幼年时的特异功能能够帮助他顺利通过科举考试吗?也就是说,纪晓岚的特异功能现象到底能够维持到多久呢?

  雍正十二年(1734年),纪晓岚的父亲卸去了姚安知府之职,到北京户部任职。纪晓岚随父入京,在天子脚下过生活。乾隆五年(1740年),十六岁的纪晓岚又从京城回到家乡准备童子试。

  科举考试的门类

  什么叫做童子试?先介绍一下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后历朝沿用,满洲人入主中原后承袭了这一制度。清朝举行科举考试有三个目的:

  一是为选官取士。由于疆域辽阔,需要大批官僚来管理政事,帮助维持统治。从科举考生中选拔官员,有助于克服长官意志,扩大选官基础。

  二是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缓和民族矛盾。这个目的在清初尤其明显,范文程说:“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出于这个目的,康熙、乾隆二帝还分别在正常的科举考试之外还搞了一次制科考试——博学鸿词科。

  第三是有助于加强思想统治。通过考四书五经、默写《圣谕广训》,可以有效地统一全国人民思想。

  清朝科举制度仿照明朝制度,分童子试和正式考试。童子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通过童子试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参加正式考试。正式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会试实行回避制度,试官子弟、亲戚不能参加当次的考试。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3:59

 县试在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考生考前要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和三代履历。倡优、皂隶的子孙与居丧守孝者不能参加考试。考生由五人联保,再另有本县一名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人作保人。县试考四场或五场。前两场考八股文与试帖诗,默写《圣谕广训》。第三场考诗赋,第四场、第五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解释。县试录取后即可参加府试。事实上,考生在第一场被录取后即可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

  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时间大多在四月。参加府试,报名、保结及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只是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保人要多一名。府试通过后是院试。

  院试由学正主持考两场。第一场为正试,考八股文两篇,试帖诗一首。第二场为复试,考八股文一篇,试帖诗一首,默写《圣谕广训》。考生院试录取后获得生员资格,生员俗称秀才,被送入府县学官,准备参加正式考试。

  乡试是正式考试的第一级,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因是八月考试,又称秋闱。考试分三场:初九为头场,考八股文七篇;十二日为第二场,考论一篇;十五日为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考生必须于前一天进场、第三天交卷出场。考生录取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是正式考试第二级,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时间是二三月,所以又叫春闱。由举人与国子监的监生参加考试,为防止假冒举人参加,举人在会试前要复试。会试由礼部主持,大总裁(主考官)为内阁学士或六部尚书。副总裁为六部侍郎或内阁学士。考试场次和内容与乡试同。考生会试取中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是最高级考试,由皇帝主持,考策问。策问是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内阁拟题,皇帝选定。答题用字千字以上。旧历四月二十一日举行。考试三天后读卷官送前十名呈献皇帝。由皇帝确定名次,并召见这十人,叫小传胪。余下取中的也由皇帝确定名次。内阁中书负责填写金榜。不过,这个前十名呈献皇帝的制度是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才确定下来的;乾隆十九年(1754年)纪晓岚参加考试时,还是所有的试卷都要密封后交给皇帝本人确定名次。二十五日殿试名次揭晓,在太和殿举行典礼,这叫大传胪。金榜张贴在长安街宫墙上。二十六日举行恩荣宴。考中者为进士,前三名叫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后七名叫二甲。

  殿试后,除前三名外,其他人还要在保和殿举行考试。由皇帝命题,钦定大臣阅卷,分别等次。

  状元、榜眼、探花授予翰林院修撰和编修,其他新进士由掌院学士带领引见,由皇帝派遣任官,有的选为庶吉士,一般的授予六部主事、国子监博士或县令。

  纪晓岚参加科举考试本是踌躇满志,又岂料失意挫折的纠缠。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4:00

雍正二年(1724年),出生;

  雍正十二年(1734年),随父入京;

  乾隆十二年(1747年),应顺天府乡试,考中解元;

  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此后多次出任考官;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擢为京察一等,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因父亲逝世,丁忧守孝三年;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任翰林院侍讲学士;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因卢见曾贪污案被发配新疆乌鲁木齐;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回到北京,任《四库全书》总纂官;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一部《四库全书》抄录完成;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库全书》编纂工作最终完成,迁左都御史,再迁礼部尚书,复为左都御史。

  嘉庆元年(1796年),为兵部尚书,复为左都御史;

  嘉庆二年(1796年),复迁礼部尚书。

  嘉庆十年(1805年),任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去世。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4:00

 现在的影视节目中播出的清宫戏,大多数演的都是康乾盛世时期的事。在这些作品中,和珅常常是第一重要的角色。

  《宰相刘罗锅》和珅《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由著名演员王刚主演的和珅,是一个完全的反面角色:他靠溜须拍马为生,不但自私,而且极端贪婪。

  《乾隆王朝》中年轻演员陈锐扮演的和珅,则是一个完全正面的角色:他忧国忧民,公而忘私,是一个“高大全”式的正义者的化身。但这个和珅形象得不到公众的认同。

  查阅历史,无论是《清史稿》还是我们现行的中学、大学的教科书,和珅都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反面典型。据记载,和珅的家产至少价值清朝十五至二十年收入的总和珅。

  历史上的和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该怎样还和珅以本来面貌?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4:01

 为什么和珅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贪官?他的家世给他带来了什么?他的童年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导致他后来如此作为?

  和珅不姓“和”

  说起和珅的姓名,恐怕很多读者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和珅当然是姓“和珅”啦。其实,这
真是大错而特错了。

  和珅的姓和珅名都是怪怪的。他这个人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上学以后才由学校的先生改名叫和珅。但一般来说,我们为了方便起见,还是直呼其名“钮祜禄·和珅”为“和珅”。

  “钮祜禄氏”是一个满洲人的姓氏,这是一个非常不平凡的姓氏。“钮祜禄氏”家族在满洲可是一个大而古老的姓氏,清朝时编撰的《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里关于这个姓氏来源有详细记载:“钮祜禄氏”是满洲人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是女真时期就有的一个姓氏。这一姓氏原来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长白山区。“钮祜禄”在满语中的意思是“狼”。狼是满族的前身女真族最为重要的图腾之一。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女真人出于对狼的崇拜而以其为姓氏。

  在漫长的历史中,“钮祜禄”这个姓氏称谓曾几度变化:辽代称“敌烈氏”,金代称“女奚列氏”,元代称“亦气烈氏”,明代以后开始称为“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是典型的“一氏冠两姓”的满洲姓氏。清朝灭亡后有些姓这个的按照“钮祜禄氏”汉语音译的第一个音节改姓“钮”了,更多的人则是按照汉语意译“狼”的谐音而改姓“郎”。也就是说,今天“钮”姓或“郎”姓的满族人,其先祖都应该是与和珅的先祖同族。

  正红旗下的和珅

  和珅属于满洲正红旗人。正红旗的名人除了大贪官和珅,还有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和珅的家原来应该在哪里呢?这就需要我们去考证满洲正红旗在清朝前期的分布情况。

  根据考证,满洲正红旗原来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查布盟的东部。正红旗是满洲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为纯红而得名。正红旗属于下五旗,由诸王、贝子和珅贝勒统领。至清末时正红旗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下辖七十四个整佐领,兵丁两万三千人,男女老少总人口约十一万五千人。

  根据史料所载满洲八旗在北京城内外的驻防情况,可以做出如下的推断:

  满洲正红旗在北京生活的地域有北京城内的西直门内、北京城外的北安河桥西北、香山附近,共三处。和珅出生的地点就应该是上面三处地址中的一处。

  再从香山附近实际上是乾隆年间才开始有满洲人居住的这一点来分析,和珅的出生地应该不是在这里。和珅的出生地应该是其他两处地址中的一处。

  其实,和珅就出生在今天的北京市西城区的西四北头条胡同。那个时候,这个地方不叫西四北头条,是叫驴肉胡同。当时驴肉胡同是满洲正红旗居住的地区。

  当然,和珅后来发迹了,就不在这儿住了,他选择北海、前海、后海的正中间建了一座豪宅,他们家后来就在那儿住。这个地方就在今天北京市西城区的柳荫街,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对面。

  有人要问:这不是恭王府吗?

  的确,和珅的豪宅就是著名的恭王府。

  恭王府这个府第,原本是和珅的家产。和珅被抄家后,这个产业几经辗转,后来就落到了恭亲王奕的手里,于是顺理成章地成为恭王府了。

  不仅如此,现在的郭沫若纪念馆,原来也是和珅府第的一部分,这个院子是和珅家养马的马棚。

  和珅并非“和珅二”

  据考证,和珅是在1750年出生的,清朝乾隆十五年——也就是说,和珅出生的时候乾隆都已经当了十五年皇帝了;和珅要比乾隆皇帝小三十九岁。如果照此比下去,那么,和珅要比出生于1719年的刘墉小三十一岁,要比出生于1724年的纪晓岚小二十六岁。也就是说,在这四个人中,乾隆皇帝最大,刘墉其次,纪晓岚再次,和珅最小。

  至少从年龄上来说,《乾隆王朝》这部影视剧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而《宰相刘罗锅》和珅《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两部影视剧对于和珅年龄的描述是不准确的。

  说到和珅在他们家里面的排行,根据考证,他应该是老大,他还有个弟弟排行老二。也就是说,管和珅叫“和珅二”也是错误的。

  将门之后

  最初,和珅的祖先因为跟着努尔哈赤和珅皇太极不断打仗,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和珅家被授予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爵位。

  也就是说,和珅只要一出生,将来一定就能当官,就会受封三等轻车都尉。

  轻车都尉是清朝为了酬劳功臣、奖励阵亡官兵、推恩外戚,以及嘉奖其他有特殊意义的人员(如优遇孔孟等先圣先贤后裔、封赐前朝功臣子孙等)而规定可以世代承袭的爵位。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4:02

轻车都尉的品秩相当于正三品。与它相配的文职京官有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大理寺卿等,文职外官有顺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等,与它相配的武职京官有一等侍卫,武职外官有城守卫、参将、指挥使等。

  和珅的父亲叫钮祜禄·常保,常保先是世袭了三等轻车都尉,后又在战场上屡立功勋而不断升迁,最终任职福建副都统。

  按理说,幼年的和珅是衣食无愁的。但事实恰恰相反,幼年的和珅家世悲惨,过得不幸福。这是为什么呢?

  话还要从和珅三岁这一年说起。

  这一年,和珅家发生了一场大变故。母亲在生和珅的弟弟时难产,弟弟活了,母亲却死了。紧接着,在和珅九岁的时候,他家又出了一件大事,父亲又因病死在福建都统任上。

  九岁的和珅无父无母,说他是孤儿吧,却还不对,为什么呢?

  那个时候的家庭和珅现在还不一样,现在都实行一夫一妻制,那个时候大官儿谁家不是三妻四妾的?和珅的父亲常保也是如此。和珅的母亲死了,和珅的父亲也死了,但是和珅父亲的几个妾还在,你想想,和珅要钱跟谁要去?这些人都只顾着瓜分家产、照顾自己亲生的孩子,谁还顾得上照管和珅呀!可怜的和珅哥俩儿,自父亲死后,他们过的日子是非常悲惨的。

  一个九岁的孩子要承担如此沉重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也一定会对他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逐渐地,和珅变了,他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少年迅速地变得老成。和珅知道,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今后就只能靠自己了。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4:02

和珅上过学,而且还是在紫禁城里面上的学。

  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和珅与弟弟和珅琳在经过了几年的私塾学习之后一起考上了当时京城最好的学校——咸安宫官学。

  咸安宫官学是因办学地点在紫禁城内的咸安宫而得名。咸安宫现属故宫的非开放区域,
目前游客只能看到咸安宫的大门。

  学校办到了紫禁城内,可见咸安宫官学非同一般的特殊地位。这所学校实际上是一所国家高级干部培训学校。

  咸安宫官学的管理是极为严格的,负责管理学校的官员必须是翰林,学校内的老师也大多是翰林,极少数不是翰林的也都是那个时代享有盛名的饱学之士。

  跻身于富家子弟中的贫寒儿

  和珅的家庭不是已经破落了吗?他怎么能有资格上这么好的学校呢?要按照他们家当时的条件,即使托关系恐怕也上不成这么好的学校吧。谁还肯为一个无父无母、将来对自己一点用也没有的穷孩子帮忙啊?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里有一个时间上的巧合:和珅上咸安宫官学在先,和珅父亲病死在后,两件事只是在同一年发生。和珅的父亲死后,是和珅的叔叔出钱继续供养他。

  一开始上学,和珅还真有一些不太适应,有些不怀好意的人经常会欺负他。

  有一天,和珅的一个同学写了一首诗,这位同学是一位大官的孩子,这首诗的内容是讽刺挖苦老师的。他写完这首诗后,在下面提笔加了个“和珅作”。老师刚一来上课,他就从座位上下来,告诉老师:老师,给您,这张纸上的打油诗是我亲眼看见和珅写的,他写诗骂您呢!老师一看纸上的打油诗,当然是很生气啦。于是老师不容和珅分辩,拿起戒尺就朝和珅的手上、身上一通乱打。

  此时的和珅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还没有到翻身时候,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而不是与富家子弟对抗。戒尺一下下打在和珅的身上,也打碎了和珅心中的良知。

  苦学只为黄金屋

  和珅在咸安宫官学里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别人所不具备的。

  这些知识应该包括两部分:

  一是学习本民族的知识。和珅是满洲人,他得学满洲人的语言和珅文字。

  二是学习非本民族的知识,这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学习汉人的著作,无非是经史子集之类。

  汉人的文章浩如烟海,汉人的学问学也学不完。在咸安宫官学里,和珅特别喜欢学习这些汉人的著作、文章。他知道这些是治理中国必须要学习的东西。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整日沉浸在传统的典籍之中,尤其是对儒家的经典格外下工夫。

  和珅有这种见解,在当时的社会很不容易,难能可贵。

  并不是所有的满洲人都有和珅这样的见识。试想:清朝从入关之初就开始科举考试,一直到1905年取消科考,每三年就有一批进士,可翻翻《清史稿》,考中进士的满洲人有几个?十个以内。一般的满洲人他不学这个,不是说满洲人的脑子不聪明,而是他们认为学习这些没有什么用处:不学这些,将来不是一样当官嘛,毕竟这个天下是满洲人的天下嘛!

  和珅与这些普通的满洲人不同,他学得非常认真刻苦,这种知识积累为他以后迅速升官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

  和珅还学习了蒙古语和珅藏语,并且掌握得还非常好。蒙古语、藏语等族的语言对于满洲人的统治来说更重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汉语还要重要。

  满洲人毕竟是少数民族,他要统治中国,就不能单纯依靠自身武力,他就必须要和珅蒙古族、藏族等众多的少数民族结成同盟,才能够有效地统治人数众多的汉人。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满蒙不分家”一话的由来。

  从这一点来说,和珅他不但与一般的满洲人不同,更为重要的是,他也与一般的汉族人不同。

  第三,学习乾隆的诗作文章和珅乾隆的字体。

  乾隆的诗作文章和珅乾隆的字体不在咸安宫官学的授课内容之列,这是和珅给自己加的两门功课。和珅知道,这是与皇帝打交道最为重要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地了解乾隆皇帝。

  从这里可以预见,一旦和珅碰上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肯定喜欢他,肯定会重用他!

  如此丰富的知识积累使和珅迅速成才,为他以后的迅速升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厚黑经炼成法

  和珅在咸安宫官学里面还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主要包括两项内容:

  第一,是涵养。

  涵养,是每一个成功人士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在这里读书的富家子弟们都倚仗着祖上的富有和珅权力,一个个都骄横跋扈,为所欲为。和珅这样的穷学生自然不被他们放在眼里。和珅在与这些富家子弟们相处的时候,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涵养。对无端的欺侮和珅挑衅,他总是视而不见,喜怒不形于色。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4:03

第二,是洞察力和珅谄媚讨好的手段。

  关于洞察力,和珅可是练就出来了。和珅一有机会就细心地观察老师们的举止言行,努力发掘他们内心的秘密。他很快就发现这些老师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却是猥琐狭隘:他们之间互相瞧不起,对下是幸灾乐祸,对上是曲意逢迎、溜须拍马。

  正是在这一阶段,和珅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和珅世界观。他认识到,必须迅速地改变自己的家庭状况,成为一个既有权又有钱、人人都羡慕的人——这就是和珅一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综上可以看出,和珅的知识和珅才能使他具备了成为一个国家栋梁的最为重要的条件。他现在唯一缺乏的就是皇帝的知遇了。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4:04

 在上学的时候,和珅这个英俊少年就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他叫英廉,时任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

  好一对比翼鸟

  此前,也许是老天爷太嫉恨英廉非凡的才能了,英廉的儿子和珅儿媳妇的寿命都很短,
他们生了一个女儿之后不久就死掉了。英廉一家人口凋零,只剩下他和珅一个孙女儿,他总想着把孙女儿嫁给一个好人家。

  英廉经常在北京城里转悠,经常去紫禁城里找乾隆皇帝汇报情况,也就经常能够在路过西华门时看到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学生。他在想:我这个唯一的孙女儿将来嫁给谁好呢?找孙女婿首要的条件应该是一个相貌英俊潇洒的美男子,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相貌英俊潇洒的美男子一定比我还要有学问、比我还要有本事。因此,英廉经常有目的地到咸安宫官学里面去转悠。

  他发现和珅是一个好苗子。

  英廉看中的就是和珅的老成、持重,看重的就是和珅的聪明、机智,看重的就是和珅工作能力强,还有他那喜怒不形于色的气度。

  和珅身上这些优秀的品质英廉是经过了认真了解的。老于官场的英廉非常清楚,和珅在这里学到的不光是丰富的知识,还有高强的能力,他将来一定能成就大事业。

  当然,英廉肯定还看中了和珅的英俊潇洒了——毕竟和珅曾号称“满洲第一俊男”呀。

  这样,等到和珅满十八岁时,英廉预备了丰厚的嫁资,亲自主持操办了和珅与孙女儿的婚事。

  婚后,和珅夫妻俩感情很好。

  这个时候,和珅的真实心态就是:我一定要在她面前证明我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你要什么我都能给你。

  这次婚礼是和珅人生的重大转折点——结婚之前,和珅是个无名的书生;结婚之后,和珅是个上流社会的新宠—— 一个中国版的于连·索黑尔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正史中没有留下多少关于和珅妻子冯氏的记载,我们只能从一些野史中了解一些和珅与他的妻子冯氏的关系。

  从这些史料中,可以看出和珅很珍惜与冯氏的感情。

  在这些感情的描写中,最为感人的应该说是嘉庆三年(1798年)冯氏病故前后的一段了。

  自从和珅的小儿子夭折后,冯氏便一病不起,和珅忧急万分。

  和珅便在当年七夕这天安排了一个盛大的祈祷活动。在他的指挥下,豪华的和珅府中搭起了彩棚,青案供着“牛郎”、“织女”两个天上星君的牌位。和珅和珅病中的冯氏一起诚心祈祷。

  但是,祈祷并未奏效,冯氏依然咳嗽不止,痰中还常伴有血丝。

  和珅仍然不死心。在旧历七月十五传统的鬼节这一天,和珅又用出他惯用的招法,开始贿赂鬼神。

  冯氏居然熬过了鬼节。

  但她最终未能熬过中秋节,当天夜里,冯氏病故。

  和珅悲痛欲绝,做《悼亡诗》六首。这里选取其中的三首。

  其一

  修短各有期,生死同别离。

  扬此一坯土,泉址会相随。

  今日我笑伊,他年谁送我。

  凄凉寿椿楼,证得涅果。

  其二

  夫妻辅车倚,唇亡则齿寒。

  春来一齿落,便知非吉端。

  哀哉亡子逝,可怜形影单。

  记得去春时,携手凭栓杆。

  其三

  玉蕊花正好,海棠秀可餐。

  今春花依旧,寂寞无人看。

  折取三两枝,供作灵前观。

  如何风雨妒,也紫同摧残。

  和珅的这几首诗写得质朴无华,直指人心,将他悲痛的心情描画得淋漓尽致。

  和珅安葬完冯氏后,下令将冯氏生前所居寿椿楼中的一切都按原样摆设,永远不让人居住。和珅和珅丰绅殷德时常前去凭吊、怀念。

  和珅幼年父母早亡,在家里,他缺乏关爱;在外面,他尝尽了人间的一切酸甜苦辣。是冯氏的到来,才使他感觉到了家庭的温暖;是冯氏的到来,才使他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是冯氏使他充分享受到了天伦之乐的幸福。

  和珅在官场中过着尔虞我诈的生活,但是所有的这些尔虞我诈并不是和珅主动想要的东西。在外面,伪装自己是迫不得已的;在家里,就应该还我本来面目。

  只有在冯氏面前,和珅才能够坦坦荡荡。

  女为悦己者殉

  和珅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风度翩翩,精明能干。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在《乾隆英使觐见记》中记述和珅“容貌端重,长于语言,谈吐隽快纯熟”,又说和珅“为人狡黠,善于逢迎”。这种人服侍皇上,皇上满意;服侍女人,女人也会喜欢的。当时和珅少年得志,虽年方而立即已经飞黄腾达了,所以,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说,和珅绝对很受女人的欢迎。和珅在冯氏的支持下,先后纳了好几个小妾。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4:04

和珅对自己的小妾百般宠爱,为其一笑甚至不惜日抛千金。

  为了讨小妾的喜欢,和珅动用皇室土地建了一座小楼,名曰 “迷楼”。“迷楼”装修得金碧辉煌,极尽奢华之能事。后来,和珅就整日与小妾在此楼鬼混。

  再后来和珅地位扶摇直上,他就更注重生活的享受了。清人陈悼在《归云室见闻杂记》
中记载:和珅“后方姬妾无数”。

  虽然如此,和珅仍不满足,甚至打起了乾隆后宫佳丽的主意。在乾隆南巡时沿途各地进贡不少美女佳人,和珅看中了其中一个从江宁府进贡的女子,绰号黑玫瑰,却已被乾隆占了先。不过和珅还是有办法。由于乾隆年事已高,每年春季都会遣散一批宫女,和珅略施小计,吩咐总管太监借机把黑玫瑰也遣散出宫。这样,黑玫瑰顺理成章地从皇宫转移到和珅的淑春园别墅,两人共赴巫山云雨。

  和珅也曾为他的风流付出了代价。在后来嘉庆皇帝惩讨和珅的上谕中有一条:“将出宫女子娶为次妻,罔顾廉耻,其大罪四。”据推测,这个出宫女子就是黑玫瑰。

  和珅讨好小妾很有一套,很有生活情趣。和珅为了讨小妾的欢心,也不惜使出浑身解数。他的一个爱妾爱吃荔枝,生性原本吝啬的和珅为了讨好她,不惜叫下属用快马把荔枝从广东运到京城来,重续唐明皇讨好杨贵妃之“佳话”。

  这几个小妾在和珅的蓄意讨好之下对他更加依赖了,因此在和珅被嘉庆赐死之后,好几个小妾都为他自杀殉身了。

  嘉庆五年(1801年)正月十八日,在和珅吊死的当天,其小妾豆蔻得知消息,赋诗挽之:

  掩面登车涕泪淆,便知残叶下秋山。

  笼中鹦鹉归秦塞,马上琵琶出汉关。

  自古桃花怜命薄,者番萍梗恨缘艰。

  伤心一派芦沟水,直向东流竟不还。

  豆蔻随后纵身跃楼身亡。

  小妾卿怜也于正月二十日午刻自缢身亡。死前她作诗十首,我们这里选取其中的三段:

  其一

  香稻入唇惊吐早,海珍到鼎厌尝时。

  蛾眉屈指年多少,到处沧桑知不知。

  其二

  缓歌慢舞画难图,月下楼台冷绣襦。

  终夜相公看不足,朝天懒去倩人扶。

  其三

  钦封冠盖列星辰,幽时传闻近贵臣。

  今日门前何寂寂,方知人语世难真。

  豆蔻和珅卿怜的陪葬行动说明和珅对他的这些女人是用了一定的感情投资的。从这些遗命诗中可以看出,和珅的小妾们个个都很有才学,只可惜红颜薄命。

作者: neolane    时间: 2006-8-31 14:05     标题: 好长 好长知识

从前有个太监。。。下边没有了。。。
好冷。。。
- -||||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4:05

 和珅在官场上是如何迅速升迁的呢?和珅是怎么讨好乾隆皇帝成为其宠臣的呢?这话还要从和珅参加科举考试失败谈起。

  绕过科举也能成事

  和珅十九岁时,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同年,他还参加了科举考试。

  结果和珅名落孙山,没有考中举人,这成为他一生的遗憾——毕竟,和珅太有才了,怎么连举人也考不上呢?

  道理很简单,当时的科举考试考什么,无非四书五经。当时的科举考试考的就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为其所著的注解,别人的注解都不考。像和珅这么一个博览群书的人,在这种考试制度前也是无从发挥。

  满洲人和珅汉人不一样,他们可有两种当官的渠道:一、科举考试;二、祖上的功绩。就是说,凭借祖上给自己创下来的基业,他们直接就可以当官了。

  和珅当年没考上,随即参加工作了,过了三年,也就是和珅二十二岁的时候,他被授为三等侍卫(也就是皇帝的普通保镖),成为皇家仪仗队的成员。

  做了三等侍卫,和珅终于可以接近皇帝了。

  和珅发迹的四种说法

  一般在皇上身边的侍卫都是安于现状的,他们都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整日小心谨慎,唯恐因一时差错而招来杀身之祸。但和珅并不甘心做这样的角色。

  关于和珅发迹的具体过程,我们现在所能够看得到的正史如《清史稿》里没有任何的记载——毕竟,和珅在正史里是个贪官的形象,详尽描述贪官的发迹过程也有损于乾隆皇帝的形象。因此,关于和珅发迹的具体过程只能在野史中去查阅。

  野史中关于和珅发迹的具体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是清人陈康祺在《郎潜记闻》中的记录:有一天,乾隆皇帝正在颐和珅园里面游赏春光。一名侍卫急匆匆地走到乾隆皇帝的御驾之前,奏道:“云南急呈奏本,缅甸要犯逃脱。”乾隆皇帝迅速接过奏章,细细读后眉头不禁一皱,龙颜大怒,责问:“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乾隆皇帝的这段话出自《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兕”的意思是雌的犀牛。大意是说,动物园里的动物们跑出来了,珍藏的上好的东西被毁坏了,是谁的责任?

  这时,和珅在人群里朗朗开口道:“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

  乾隆皇帝万万没料到居然有人敢应声答话,而且答得很正确,就问和珅 :“一个仪卫差役也知道《论语》,你念过书吗?”

  和珅恭恭敬敬地回复,说自己曾是咸安宫官学的学生。

  乾隆皇帝一听大喜,眼见和珅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还是官学的学生,有心考他一考,就说:“你且说说《季氏将伐颛臾》一章的意思?”

  这正是和珅梦寐以求的,他平日的攻读此刻终于派上用场了。于是,他不慌不忙地说道:“重教化,修文德以怀人,不起则分崩离析,祸起萧墙,此后圣人之见也。然,世易时移,如今之世,远方多顽固不化之人,仅以教化化之,不示之以威势,则反易生妄心。如此,于国于都,应首重教化,修文德以服人,使远者来之,来者安之,且加之以威力,防微在渐,不然,就真正是‘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了。”几句话,让乾隆皇帝从此留意上了和珅。

  又有一天,乾隆皇帝在圆明园的水榭上读书,和珅随侍在侧。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因为朱熹的注解是用小字排在《孟子》的原文之下的,乾隆皇帝看不清,就对和珅说:“和珅,去拿灯来,这行字朕看不清了。”

  和珅躬身问道:“不知皇上看的是哪一句?”

  乾隆说:“人之道也,饮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然后和珅就一口气将朱子的注疏背了下来:“……然后得以教稼穑;衣食足,然后得以施教化……”

  乾隆等他背完,说:“不知尔竟有如此的造诣!”

  于是,乾隆背文,和珅背注,君臣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背了许久。

  乾隆大喜,和珅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在朝中大臣中间,尤其是在满族大臣中间,实在太少见了。

  当时满洲人入关已经一百多年了,实际上,他们已经不再是马背上的民族了,但是,像和珅这样如此精通汉人文化的满洲人绝无仅有。

  而当时的汉人呢,他们在文学修养上似乎略胜满洲人一筹,但在武功征战上还是要差一些。

  在同等条件下,满洲人的清朝皇帝能不重用和珅这样文武双全、工作能力极高、聪明且胆识过人的满洲人吗?

  于是乾隆立即升和珅为御前侍卫(贴身保镖)。

  其二是薛福成在《庸笔记》中的记载,大体与前相仿,情节上稍有出入。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4:05

 其三是《归云室见闻杂记》中记载的。

  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皇帝巡幸山东,和珅扈从。乾隆皇帝喜欢乘坐一种骡子驾御的小车,“行十里,一更换,其快如飞”。有一天,碰巧和珅随从侍卫,于是有了君臣二人的一段对话——

  上问:是何出身?

  对曰:文员。

  问:汝下场乎?

  对曰:庚寅曾赴举。

  问:何题?

  对曰:“孟公绰”一节。

  上曰:能背汝文乎?

  随行随背,矫捷异常。

  上曰:汝文亦可中得也。

  其知遇之恩实由于此。

  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君臣二人谈到科举,乾隆皇帝问和珅能否背诵下来当年他在考试时所写的文章。和珅于是随行随背,矫捷异常。乾隆皇帝就对和珅说,你的文章是可以考中举人的。和珅的机遇实际上由此开始。

  不管以上三种记录哪一种是真实的,它们都反映了一个基本的史实:和珅能够得到乾隆皇帝的宠信既是很偶然的,也是很必然的。

  和珅得宠的诸多原因中,除了才干和珅机缘之外,最具传奇性的是“转世说”。

  “转世说”说和珅是雍正爱妃(一说是马佳氏)转世,与乾隆有宿缘。

  话说乾隆快二十岁的那一年,他还是皇子,有一次进宫,经过雍正的一个妃子身边,看见她正在对着镜子梳头,游戏之心顿起,便突然从后面捂住了她的眼睛。妃子不知道身后是乾隆,大惊,顺手拿起梳子向后边打去,正中乾隆的额头。

  第二天,乾隆的母亲,即雍正皇帝的皇后,她看见乾隆额头上有伤痕,逼问出实情,大怒,认为是这个妃子调戏皇子,将她赐死。年轻的乾隆想为这个妃子辩白,但又不敢出面。后来他跑到书房,以小指染上朱色,再返回妃子的住所,见到她已经上吊自尽,但还没有气绝。乾隆便在她颈上点了朱色,说:“是我害了你!如果魂魄有灵,二十年后再相见吧。”

  几十年以后,当和珅一露脸,乾隆皇帝发觉和珅似曾相识。一再思之,才想起来和珅的容貌跟那个死去的妃子相似,于是密召和珅觐见,令其靠近御座,俯视其颈,发现当年的指痕似乎犹在,于是乾隆皇帝便默认和珅是那个屈死的妃子的后身了,对他倍加爱惜。

  这个故事没有什么可信度。相信并且采纳这个观点的一般是有一些猎奇心理的西方人的著作,诸如佩雷菲特所著的《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之类。这个故事所透露出乾隆皇帝与和珅的那种若有若无的同性恋情感,倒似乎不是不可能。

  清代官场多有好“男风”的陋习,乾隆皇帝未能免俗。乾隆皇帝喜好俊秀之人,可以佐证他爱此“雅好”的可能性。而和珅正是一个相貌英俊潇洒的美男子。御史钱沣就曾经指责和珅办公地点过于接近乾隆皇帝的住所。

  不管上述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和珅由此迅速发迹是真的,和珅从此迅速地登上了政治权力的巅峰。

  和珅“火箭式”升迁历程

  和珅在此后的几年里迅速升迁,官位不断变化。

  乾隆四十年(1775年),和珅二十五岁,十一月,擢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御前侍卫相当于皇帝的贴身保镖;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即京城卫戎部队副指挥官。这是两个正二品的官职。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和珅二十六岁,正月,授户部侍郎。这个户部侍郎,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副部长。

  同年三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

  同年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这是一个正二品的官职。据有的学者统计,内务府本府及所属各司院处,共有各种机构五十多个,所用人员除匠役军丁、太监不计外,共有职官三千多人。管辖派驻所及包括宫廷、皇家园圃,还有关外盛京、吉林、口外蒙古的山林、土地、牧厂及附属人户。江南、浙江的织造和珅海关监督,有关税口的人役,也归内务府差遣。动员这么多的人力物力供皇帝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显示帝王的尊贵地位,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家天下”的重要特点。和珅此时的权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同年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

  同年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和珅二十七岁,六月,转户部左侍郎,并兼署吏部右侍郎。吏部主管官员的考核和珅选拔。

  同年十一月,兼任步军统领。这个步军统领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陆军司令。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和珅二十九岁,八月,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珅三十岁,正月,升户部尚书,旋命在议政王大臣上行走。户部尚书相当于现代意义的财政部长,在议政王大臣上行走相当于国务部长。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4:06

同年五月,实授御前大臣,这个御前大臣相当于副总理。

  同年六月,授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

  同年十月,充四库馆正总裁,兼办理理藩院尚书事。在清代,理藩院具有与六部同等的地位,是一个专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它的设置反映出清统治者对边疆民族问题的重视,
同时也说明我国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清代已最后得到确立。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和珅三十一岁,四月,以钦差大臣身份前往甘肃平乱。

  同年十一月,兼署兵部尚书。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和珅三十二岁,八月,加太子太保衔。

  同年十月,任经筵讲官。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和珅三十三岁,六月,赏戴双眼花翎。

  同年十月,任国史馆正总裁。

  同年十一月,任文渊阁提举阁事。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和珅三十四岁,三月,调补正白旗满洲都统。

  同年四月,任清字经馆总裁。

  同年七月,再予轻车都尉世职,旋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管户部。

  同年九月,因平回部叛乱有功,封一等男。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和珅三十五岁,闰七月,授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事。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和珅三十八岁,二月,封三等忠襄伯,并赏用紫。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和珅三十九岁,四月,任殿试读卷官;五月,任教习庶吉士。

  和珅得到了乾隆皇帝非一般的宠幸,爬到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位置。

  一旦贪婪的欲望终于得以满足,很多人就不再会有所顾忌。和珅也是如此。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4:07

 乾隆十五年(1750年),和珅出生。

  乾隆十八年(1753年),其弟和琳出生。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在这前后的几年时间里,和珅、和琳离开私塾,考入咸安宫官学读书。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与大学士英廉孙女冯氏结婚。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二月,以文生员身份承袭三等轻车都尉。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授三等侍卫。

  乾隆四十年(1775年),十一月,擢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长子丰绅殷德生。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授户部侍郎;三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六月,转户部左侍郎,并署吏部右侍郎;十一月,兼任步军统领。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因徇私舞弊被降二级留任,旋监督崇文门税务,总管行营事务。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八月,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赴云南查按察使海宁控告总督李侍尧案,回京的路上,升户部尚书,旋命在议政大臣上行走;五月,实授御前大臣,补镶蓝旗满洲都统,其子被赐名丰绅殷德,指为十公主之额驸;六月,授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十月,充四库馆正总裁,兼办理理藩院尚书事。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月,以钦差大臣身份前往甘肃平乱;十一月,兼署兵部尚书;十二月,管理户部三库。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二月,以军机大臣审办甘肃镇迪道巴彦岱,受贿徇隐事,降三级留任;八月,加太子太保衔;十月,任经筵讲官。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六月,赏戴双眼花翎;十月,任国史馆正总裁;十一月,任文渊阁提举阁事。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三月,调补正白旗满洲都统;四月,任清字经馆总裁;七月,再予轻车都尉世职,旋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管户部;九月,因平回乱功议叙,封一等男。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闰七月,授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事;九月,因徇私被降二级留任。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二月,封三等忠襄伯。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四月,任殿试读卷官;五月,任教习庶吉士。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正月,加恩赏给黄带。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四月,作为管库大臣因护军海旺等盗窃库银案,有失察之则,交部议处,降一级抵消。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九月,廓尔喀乱平,因军功加三级;十月,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任日讲起居注官。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任教习庶吉士,兼管太医院及御药房事务。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二月,库内吉林人参数量稀少,和珅瞻顾迁延,未即拟旨,降二级留任。

  乾隆六十年(1795年),四月,任殿试读卷官;五月,任教习庶吉士;九月,刑部理藩院于蒙古台吉图巴扎布凶残一案未先具奏,和珅以管理理藩院又军机书旨,始终加以庇护,降三级留任。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调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六月,调镶黄旗满洲都统。

  嘉庆二年(1797年),兼理刑部,退去户部事,旋以军需报销,仍兼理户部。

  嘉庆三年(1798年),晋公爵。

  嘉庆四年(1799年),被科道诸臣参奏,以“二十大罪”被赐自尽。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4:43

顶上去!
作者: zycoc    时间: 2006-8-31 14:56

看了几段,野史太多,不足取信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5:09

原帖由 neolane 于 2006-8-31 15:05 发表
从前有个太监。。。下边没有了。。。
好冷。。。
- -||||

这个黑胖子的经典语录还很多,要不是因为这张嘴不老实,他本来还能更得重用的.lol.gif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8-31 15:10

原帖由 zycoc 于 2006-8-31 15:56 发表
看了几段,野史太多,不足取信

觉得还可以,这个本身就是面向一般读者的,一些他自己的分析可以不用管他的.:man.gif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9-1 00:32

看这种闲书还有点意思~~~
作者: 夜半歌声    时间: 2006-9-1 10:45

这个字体颜色看起来真费劲。
作者: neolane    时间: 2006-9-1 10:57     标题: 限你录了带回来

dc上放出lol.gif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9-1 15:09

出个极端弱智的选择题:这三个人当中,谁被誉为"满洲第一俊男"?lol.gif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9-1 16:52

原帖由 Challenger 于 2006-9-1 16:09 发表
出个极端弱智的选择题:这三个人当中,谁被誉为"满洲第一俊男"?lol.gif

lol.gif没人猜啊?
作者: neolane    时间: 2006-9-1 16:57     标题: 和玉申

lol.gif 不是号称玉树临风胜潘安 一枝梨花压海棠灭lol.gif
作者: Challenger    时间: 2006-9-1 16:58

原帖由 neolane 于 2006-9-1 17:57 发表
  一枝梨花压海棠灭

敖敖X啊.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