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潘石屹确实精 [打印本页]

作者: 班超    时间: 2006-8-8 07:45     标题: 潘石屹确实精



                              


提示:潘石屹毫不掩饰自己作秀背后的商业目的,“说我善于表演,其实质是商业的需要。你不出去表演没人知道你,房子就买不出去了。”

    “我对媒体一直深怀敬畏,再小的报纸,也有成千上万的读者,比你一个人挨个宣传省力多了。所以,只要可能,我会尽量满足媒体的采访要求,像祥林嫂一样,一遍又一遍讲述自己的童年往事、创业史、人生观、世界观、财富观、地产观、艺术观……”

    “房地产开发商一天到晚去写文章,去爬山,去吹,去拍电影,你怎么是企业家呢?”有着“地产教父”美誉的邓智仁,曾这样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评判说。






    “拍电影的”,其实说的就是潘石屹。

    但是,潘石屹并不在乎“冤家对头”老邓怎么说他,而且,他和梅婷合作主演的电影《阿司匹林》的巨幅海报,在京城街头也并不少见。

   比明星还抢眼

    今年初,身穿PRADA西服、带着黑边工艺眼镜和招牌式的笑容,潘石屹出席了搜狐新视角高峰论坛。对于这个经常在国内外各大媒体露脸的地产商人来说,这不过是他的日常活动之一而已。

    与其他企业家“踩着铃声”进入会场不同,老潘到得早了些,并坐在了第一排写着他名字的座位上。他还没坐稳,就不断有人来找他换名片、签名、合影,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大会正式开始,老潘才被会议工作人员解救出来,坐到主席台嘉宾席上。当然,老潘也十分耐心,他站起来咧着嘴憨厚而狡诘的笑着,以满足“粉丝们”的合影要求。

    看到这一幕,相信没有人会怀疑潘石屹的号召力与影响力。这个相貌平平的甘肃人,早已成功的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明星人物”,并巧妙地将媒体对其个人的注意力转化为对SOHO中国公司房地产项目的关注上了。

    事实上,潘石屹毫不掩饰自己作秀背后的商业目的,他曾说:“北京楼盘旋产推广费用占楼盘销售的百分之二三,而我花在推广宣传方面的费用只是相当小的数字,可是效果却很好。说我善于表演,其实质是商业的需要。你不出去表演没人知道你,房子就买不出去了。”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全中国再没有第二个商人在娱乐圈的曝光率比潘石屹高了。

    他先后接拍过摩托罗拉、IBM、索尼、LG的电视广告片,今年又当上了男主角,与梅婷合作出演了电影《阿司匹林》。尽管他多次表示自己首次触电后并不喜欢演戏,因为完全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喜好,“真是折磨人”。

    尽管老潘认为当演员是件折磨人的事情,但是最近又传出消息,美国好莱坞一家经济公司将与潘石屹签署一个“艺人协议”,在中国拍系列电视节目。谈到即将签约的是美国好莱坞经纪公司,潘石屹说:“但他不给我发年薪,还要从我做艺人的收入中提成10%,而且合同还规定我收到的1万元以上的礼物也要提成10%呢。”

    此外,老潘还是各种电视节目、网络聊天以及平面媒体宣传的座上宾。有时候,你打开电视机会看见他坐在那里神侃,翻开报纸又会发现他是重磅人物。而自从2004227开始,他每周五都会准时坐镇SOHO小报网,与网友畅谈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在北京CBD地区活动的人,抬起头,你经常可以在SOHO现代城、建外SOHO、蓝岛大厦附近看到老潘的巨幅照片,或者是与SOHO公司员工的合影,或者是与梅婷的宣传海报,或者是他的个人照,但是在所有的照片里,潘石屹都带着一副黑边眼镜貌似憨厚的笑着。

    据说,老潘已经把这几个广告位长期买下来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会继续天天在路上与他相见。

   比作家还勤奋

    尽管很多地产商人都写博客,但是再没有任何一位商人博客的点击率能与老潘相比,当然,也没有任何一位地产商人像老潘那样勤奋地写博。

    尽管是石油管道学院的毕业生,老潘似乎难以割舍对写作的热爱。如今,他新浪博客的点击率已经超过1500万。与老徐(徐静蕾)不同,老潘很少在博客上写鸡毛蒜皮的小事和风花雪月的故事,他告诉人们自己的国外见闻、童年往事、生活趣事以及他对社会经济问题的看法。甚至,他还跟一个专业记者那样报道2006年达沃斯经济论坛,连续发回九篇报道。当然,老潘不会忘记在博客中提到SOHO中国的房子。

    几个月前,老潘还将自己博客上的文章集结成一本新书《潘石屹的博客》。现在,很多网民已经养成了每天阅读潘石屹博客的习惯,并以在第一时间抢到“沙发”为荣。拥有如此众多而忠实的读者群,即使是一个职业作家,也并非一件易事。

    在写博之前,潘石屹还支持自己的公司办了一份内部刊物《SOHO小报》,请一些知名人士撰写文章,题材不限,内容独到文法幽默,并逐渐成为北京知识分子认可的一份刊物。如今,这个刊物每期印刷2万至3万份,每年花费200万元,不以盈利为目的。

    现在,老潘似乎更愿意向人们表明,自己早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近日,一帮诗人艺术家在SOHO现代城搞了一场大型诗歌朗诵会,前来参会的老潘自称已经仰慕诗人舒婷十多年,还抢着替舒婷朗诵其代表作《致橡树》,双手发抖声音发颤。很难想象,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老潘会在一场诗歌朗诵会上紧张。

    比公关还高明

    尽管老潘的正式身份是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总裁,不折不扣的房地产开发商,但如果有人说他还是一个公关高手,相信没有人会反对。

    老潘十分懂得利用媒体的宣传效应,他深谙此道,认为媒体铺天盖地连篇累牍的报道比单纯的广告更能吸引广大购房者的注意。“我对媒体一直深怀敬畏,再小的报纸,也有成千上万的读者,比你一个人挨个宣传省力多了。所以,只要可能,我都会尽量满足媒体的采访要求,像祥林嫂一样,一遍又一遍讲述自己的童年往事、创业史、人生观、世界观、财富观、地产观、艺术观、热门话题等等。企业发展哪能离得开媒体,为了企业牺牲我一个好了,苦点儿、累点儿,不算什么,何况还可以苦中寻乐。”所以,他对记者也相当和善。若是在会议上论坛上遇到相熟的记者,他总是笑容可掬的向对方问好。

    当然,老潘的回答也很少让媒体记者失望。他善于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事情,且通俗易懂,类似“鸡蛋”、“粮票”、“菜农”、“二道贩子”这样的比喻,都是他发明的。他发言时也从不拿讲稿照本宣科,总是即兴发挥并不乏精彩言语。同时,他又表现的较为谦虚,参加会议时总是手里拿着纸笔不时记下些什么,这与其他企业家的两手空空形成鲜明对比。

    他也很擅于危机公关。19998月,潘石屹与曾经的合作伙伴邓智仁矛盾激化,邓利用潘的“末位淘汰”制度挖走了现代城23名销售,包括四名销售副总。对此,老潘没有遮遮掩掩,而是写了一封名为《现代城的四名副总监被高薪挖跑》的长信刊发在京城各大媒体上。利用此事,老潘成功的吸引了大众对现代城的关注,并在此后发起了冬季营销攻势。

    后来,老潘曾说:“这两年我们最感谢的人有两个,一个是邓智仁,另一个是任志强。这两个人虽然一开始都来者不善,但最后都帮了我们的大忙。”

    拍电影,拍广告,办小报,写博客,出书,不断在媒体上作秀曝光,人们不禁会问,老潘到底是地产商人还是娱乐明星?老是做些不务正业的事情,老潘还有没有时间来管理企业内部问题?

    对此,潘石屹觉得没必要去把人分门别类,因为,“如果一个人身上的专业特征太明显,就会阻碍他体验生活中原本丰富的东西。如果他除了做商人赚钱外对别的所有事情都没有了兴趣,他就不能体会到很多别的乐趣,生命内涵也会因此大大缩水”。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