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长安“由微入轿”先换徽标 [打印本页]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7-13 21:08     标题: 长安“由微入轿”先换徽标

长安“由微入轿”先换徽标一个嵌入矛形图案的盾型徽标,将成为CV6以及未来推出的所有长安品牌轿车、类轿车的专有标识;已经使用了9年的长安徽标,则将由长安微车专用。昨天,长安集团在京发布自主品牌轿车发展战略,为轿车量身订制新徽标是第一步。
  再过一个月,长安历时3年研发的首款自主品牌轿车CV6将在重庆下线。不过,在推出建厂以来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轿车之前,如何将“新生儿”与大名鼎鼎的长安微车区分开来,却是长安必须解决的问题。

  据介绍,由于微车产品过于知名,目前国内消费者在看到长安现用徽标总会不自觉地与微型货车、微型客车划上等号,这对一心想打造中国第一民族轿车品牌的长安来说显然不利。有鉴于此,长安集团早在去年便开始谋划为其轿车品牌设计一个全新的徽标。迥异于现有徽标、兼顾民族品牌特性和国际化长安特点,成为新徽标设计的基本要求。

  昨日发布的“最终版”,其图案由象征长安军工厂“出身”的矛与盾组成,但在圆润线条修饰和古典与现代色彩渲染下,其总体风格却散发出浓郁的欧陆色彩,同时透露出长安轿车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野心”。长安人士透露,除了迥异于微车的品牌徽标外,长安还将为其自主品牌轿车专设一个独立的市场销售渠道。在CV6正式上市前后,长安将在国内设立约150个轿车4S店,其规模将伴随着其他后续车型的上市逐步扩大。

  长安自主品牌轿车战略始于1999年,目前已在重庆、上海和意大利都灵设立了3个研发中心,并在德国、奥地利、荷兰、日本、韩国与当地研发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全球协同研发平台已成气候。迄今为止,长安在自主研发方面已投入超过38亿元,并将从明年起彻底实现轿车产品的完全自主研发

图片附件: CHANA.jpg (2006-7-13 21:08, 42.99 KB) / 下载次数 15
http://csuchen.de/bbs/attachment.php?aid=209981&k=d27673d38840c38b2b51dd7db0b07bbb&t=1732392265&sid=SRTtP4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7-13 21:09

长安自主品牌轿车将主攻小排量,2009年推出高性价比的国民车


昨天,长安汽车在北<--ADV_CONTENT-->京正式发布自主品牌轿车发展战略,并推出了为轿车量身订制的新徽标。这个新徽标将成为CV6以及未来推出的所有长安品牌轿车的专有标识。而已经使用了9年的长安徽标,则将由长安微车专用。长安还宣布,在未来5年时间里,长安将推出4个平台(其中有2个是微型轿车)共20款轿车,年销售自主品牌轿车25万辆。这是长安汽车首次发布其自主品牌轿车规划战略与发展蓝图。

    长安发布轿车新徽标

    据悉,长安的轿车徽标历时一年设计。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徐留平称,轿车徽标推出以后,长安汽车的品牌构架已经十分清晰:现有的长安品牌标识,今后只供长安微车使用,新的徽标将作为长安轿车和类轿车使用。二者在长安的品牌构架中的关系是并存的,与之前的长安福特、长安铃木和江铃陆风的品牌地位一样,都由长安集团所统领。

    新的品牌徽标对于长安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今后,长安将携这个全新的徽标全力进军轿车领域。据了解,到2010年,长安的轿车产销量占公司汽车产销量比重50%以上,轿车销售收入占整车销售收入70%以上。

    长安轿车战略从“小”做起

    长安自主品牌轿车蓝图已经绘出。长安集团总裁徐留平称,长安是从微车起家的,长安进入轿车领域后,重点还是发展微型、经济型轿车2个领域,并注重中级轿车领域,力求做强做精经济型轿车并打开中级型车市场。目前,长安已经构建了4个轿车平台和4款发动机平台(0.8—2.2升)。在“十一五”期间,长安将推出20款轿车和4款发动机,每年推出2-3款自主研发轿车,其中1—2款将实现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出口。轿车年产销量达到70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13%以上,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年产销量25万辆以上。

    最划算国民车2009年上市

    徐留平称,今年长安已经推出了一款家用MPV,在国庆前将推出两厢微型轿车CV6,年底推出CV7。其中,CV6有1.1升和1.3升两个排量,竞争对手锁定QQ和哈飞路宝以及夏利、吉利等。明年,长安将推出三厢经济型轿车,2008年推出三厢中级轿车(CV8),2009年还将推出特别适合普通家庭使用的三厢轿车,据介绍,这款车在长安内部被称为国民车,并以国产轿车“性价比第一”为研发方向。(记者 龙弟海)

图片附件: CV6.jpg (2006-7-13 21:09, 93.08 KB) / 下载次数 14
http://csuchen.de/bbs/attachment.php?aid=209982&k=f494d6104544bc44efaab92d425a22ce&t=1732392265&sid=SRTtP4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7-13 21:09

长安“由微入轿”先换徽标 CV6国庆前将上市 现用徽标将专门用于长安微车

    日报北京12日电 一个嵌入矛形图案的盾型徽标,将成为CV6以及未来推出的所有长安品牌轿车、类轿车的专有标识;已经使用了9年的长安徽标,则将由长安微车专用。昨天,长安集团在京发布自主品牌轿车发展战略,为轿车量身订制新徽标是第一步。

    再过一个月,长安历时3年研发的首款自主品牌轿车CV6将在重庆下线。不过,在推出建厂以来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轿车之前,如何将“新生儿”与大名鼎鼎的长安微车区分开来,却是长安必须解决的问题。

    据介绍,由于微车产品过于知名,目前国内消费者在看到长安现用徽标总会不自觉地与微型货车、微型客车划上等号,这对一心想打造中国第一民族轿车品牌的长安来说显然不利。有鉴于此,长安集团早在去年便开始谋划为其轿车品牌设计一个全新的徽标。迥异于现有徽标、兼顾民族品牌特性和国际化长安特点,成为新徽标设计的基本要求。

    昨日发布的“最终版”,其图案由象征长安军工厂“出身”的矛与盾组成,但在圆润线条修饰和古典与现代色彩渲染下,其总体风格却散发出浓郁的欧陆色彩,同时透露出长安轿车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野心”。长安人士透露,除了迥异于微车的品牌徽标外,长安还将为其自主品牌轿车专设一个独立的市场销售渠道。在CV6正式上市前后,长安将在国内设立约150个轿车4S店,其规模将伴随着其他后续车型的上市逐步扩大。

    长安自主品牌轿车战略始于1999年,目前已在重庆、上海和意大利都灵设立了3个研发中心,并在德国、奥地利、荷兰、日本、韩国与当地研发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全球协同研发平台已成气候。迄今为止,长安在自主研发方面已投入超过38亿元,并将从明年起彻底实现轿车产品的完全自主研发。(日报记者 王海达)

   CV6今年国庆前上市

    长安自主品牌轿车5年后市场占有率将逾13%

    到2010年,长安轿车(含类轿车)年产销量将达到70万辆以上,市场占有率将超过13%,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年产销量将突破25万辆。昨天,长安集团在京透露:未来5年,他们将每年推出2-3款自主研发轿车,其中1-2款将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出口。

    长安集团有关人士称,经过数年自主研发的艰辛历程后,长安将从今年进入其“轿车元年”,并将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将其轿车产品推向市场。据透露,在今年国庆节前,排量为1.1升和1.3升的两厢紧凑型微轿CV6肯定将上市,与QQ、路宝、飞度、祺达等目前国内市场热卖的两厢车型进行竞争。目前,CV6售价在长安仍是最高秘密,但已有业内人士预测,其市场价当在6万元左右。

    长安集团总裁徐留平表示,“由微入轿”的长安,其轿车发展之路也将是由小到大。目前,长安已拥有4个轿车平台和4个轿车发动机平台,今年底将分别在长安本部和江铃控股下线的CV11和CV7,其排量将分别是2.0升和1.6升。待明年三厢轿车CV8上市后,长安将实现从微型轿车、城市多功能车向中级轿车的跨越。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7-14 23:03

原帖由 tobornottob 于 2006-7-14 23:58 发表
奇瑞



纠正下,这个是长安2年多以前的概念车“长江寻”

[ 本帖最后由 鸟鸟爱装嫩 于 2006-7-15 00:37 编辑 ]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7-14 23:06

CHERRY和中华主要还是让外国设计公司设计,自己做,属于设计外包型

长安是走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道路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7-14 23:11

原帖由 tobornottob 于 2006-7-15 00:06 发表

哦,我错了。不是想作比较。



谢谢顶帖yes.gif[:eye:]
作者: schulmacher    时间: 2006-7-14 23:27

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希望还是应该寄托在浙江吉利的身上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7-14 23:31

原帖由 schulmacher 于 2006-7-15 00:27 发表
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希望还是应该寄托在浙江吉利的身上



不是寄托在某一个企业身上,而应该是多个。
不是只寄托在某一个或几个整车生产企业身上,而更还要寄托于产业链里的其他配件研发生产企业身上。没有配套产业链,一切都是空谈

还要寄托于完善的法律法规身上,寄托于消费者消费层次,消费素质的提高上面
作者: schulmacher    时间: 2006-7-14 23:37

浙江的汽车配套链也是全国最完善的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7-14 23:40

原帖由 schulmacher 于 2006-7-15 00:37 发表
浙江的汽车配套链也是全国最完善的



这个到是真的

不过湖北,长春,广东,重庆的配套能力也不差,而且还在持续改善。

浙江的企业也在各处投资,其他地方的配套能力提升也不小
作者: schulmacher    时间: 2006-7-15 01:24     标题: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演化:从战略失误到编造神话

中国汽车工业20年之怪现状已经是有目共睹:受到长期保护和支持的重点企业沉溺于合资模式,不思进取;而自主开发的企业却得不到公正待遇。这样鲜明的对比不能不使人对20年来的汽车产业政策产生质疑:为什么一个重点产业政策实施下来的结果反而是使中国汽车工业丧失了自主开发能力?
     
  
   中行不良资产超市 新装萨拉毕加索亮相 来F1频道看狂飙赛事 100兆时尚动感邮箱
  
     由于汽车工业的重要性,中国政府比对任何其他工业都更加在政策上关注这个工业。但是20年实践的事实证明,虽然汽车产业政策比对任何其他工业的政策都产生了更大的作用,但其结果却是失败的。失败的根本标志就是多年的产业政策使中国汽车工业没有发展起来自主开发能力,甚至连原有的开发能力也丧失了。导致这种后果的直接原因是:中国的汽车工业政策从来没有把培育自主产品开发能力作为重点,而是始终把主要的政策目标放在“产业集中度“和规模上。
  
     这种思维定势可以概括为:汽车是一个规模经济效应非常明显的工业,一个轿车项目如果不一次达到年产15万辆甚或30万辆的规模就没有经济可行性,而任何低于这种目标规模的轿车项目都是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由于单个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所以对于整个工业来说,少数大企业在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越高越好,即产业集中度越高越好。
  
     从事后看,产生上述思维定势与历史背景有关: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工业与世界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巨大差距给中国政府和工业界以强大的冲击。当时,世界主要的汽车企业都具有年产百万辆的规模。相比之下,中国的汽车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低(小而全)。这种差距所产生的冲击直接导致了“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方针的提出,而在当时的条件下贯彻这个方针,就自然地倾向于依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从而逐渐导致合资模式的产生。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并不致命,问题是在计划体制的惯性下,一旦中国政府决定把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采用行政手段来贯彻这些原则,而长期坚持行政手段则导致了结构性的僵化。
  
     汽车工业第一次被中国政府明确为支柱产业是1986年。1986年4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提到:“把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按照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和联合发展的原则,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形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济南重型汽车制造厂以及军工部门等汽车制造基地,同时改建扩建一批技术比较先进的汽车零部件专业化生产企业。“
  
     从那以后,政府在政策上对轿车领域给予了特别的注意。1987年8月,国务院北戴河会议明确建设一汽、二汽和上海3个轿车生产点。此后,进一步认定轿车生产应按“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原则,重点抓好零部件生产及相关工业,加速提高国产化率。1988年,国务院在《关于严格控制轿车生产点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轿车生产部局的“三大三小“战略,即国家只支持一汽、二汽和上汽3个轿车生产基地(三大)和北京、天津、广州3个轿车生产点(三小),而不再批准任何其他的生产点。惟一的例外是军工系统的奥拓和云雀。1989年3月发布的《产业政策要点》把已经批准的轿车项目列为国家重点支持项目。此后,1990年国务院颁布《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和1994年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仍然沿着相同思路,严厉限制定点企业之外的进入者。当然,这些政策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百分之百的执行,因为行政审批制度总是具有人为的灵活性。
  
     这种政策思维定势的形成还有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第一,在计划体制下,任何固定资产投资都涉及国家财政(这种状况只是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之后才有变化),多个主体对生产同一种工业产品的投资所产生的“风险“总会造成国家财政的损失。第二,无论是80年代后半期还是90年代前半期,中国的经济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通货膨胀的压力之下。中央政府不得不进行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宏观调控,而调控的重点则是限制投资。这些因素都促使政府严厉限制国家定点企业以外的企业进入轿车工业。
  
     于是,以“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为目标的汽车产业政策逐渐形成了两个互相联系的重点或原则:一个是以“规模“和“集中度“为原则,保护在位者,限制新进入者;另一个是通过合资引进产品技术并进行相应的零部件国产化。回顾历史,强调技术引进和向外资开放代表了对工业发展的封闭模式的扬弃,具有进步意义,但这个进步却无法弥补汽车产业政策的致命缺陷:在限制进入和扼杀竞争的同时,国家却从来没有以自主开发为目标对企业的技术学习提出过要求,甚至在引进外资和零部件国产化的运动中听任自主开发平台的丧失。
  
     问题的根源在于以行政手段代替市场竞争。所谓的“产业集中度“本来应该是一个企业层次上竞争的结果,却被用作事先在工业层次上追求的目标。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规模只能从小到大,却被产业政策当作企业出生的条件。在有关汽车工业的政策思维中,政策制定人似乎从来没有市场发育的概念,也没有竞争性企业成长的概念。公道地说,1980年代追求规模和产业集中度是受到日本模式影响的:日本通产省经常为了加强日本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促成企业之间的合并,甚至限制国内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但是,且不说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不是按照通产省的计划发展起来的,更重要的是,日本工业是出口导向型的,始终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而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从来没有出口导向的目标,甚至是一直在依靠引进外国技术和合资来发展,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汽车工业不可能是出口导向的。在这种条件下限制国内竞争,其结果就是使中国的汽车工业从来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市场竞争,而成为垄断者的天堂。
  
     不能说计划协调和重点支持对促进工业发展不重要,也不能说合资生产和零部件国产化没有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过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对自主开发的要求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中国汽车工业就沿着有悖于政策初衷的轨道演进下去。在实施了长达几乎20年的汽车产业政策框架下,中国的汽车工业和相关行政部门似乎形成了一个僵化的既得利益集团。
  
     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依赖外国产品技术和自主开发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风险程度不同、得到回报的时间长短不同、付出努力的艰辛程度不同;虽然后者比前者更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但国有企业的体制恰恰使其管理者倾向于追求没有风险、短期见效、容易成功的事情。对于政府部门的官员来说,实行计划分配和行政审批制度使他们握有对项目生杀予夺的权力,可以为他们带来难以计量的有形和无形的好处。保护在位者和限制新进入者的垄断对在位企业和政府部门都带来好处,一个长期左右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社区“由此而生。
  
     中国汽车市场的畸形需求结构强化了这种僵局。中国汽车(轿车)市场长期以公务车为主,用公款买车对价格不敏感。当日本和欧洲的汽车消费至今都是以小排量的小型轿车为主时,中国作为一个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却以中高档车为主,而且对小型车采取歧视性的限制政策。高额关税和进口配额维持了国内汽车市场的高价,对进入和竞争的限制使汽车工业的在位者居于垄断者的地位,这种地位甚至对企图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也有“政策优势“,使受保护的企业能够躺在外国技术上坐享其成,“乐不思蜀“,哪怕只不过是分了一小杯羹。
  
     在产业集中度、规模效应和避免重复投资等等说辞下,汽车产业政策成为在位者保护自己既得利益的手段。由于没有把自主开发作为准入的根本原则,产业政策的实际效果变成保护落后者而封杀自主开发企业的进入,无怪乎吉利和奇瑞都是曾经被限制进入轿车工业的企业。于是,产业政策变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操作机制。与日韩两国的经验相比,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既没有政府对企业自主开发的要求,也没有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形成。于是,对进入的限制变成了在位者的垄断,因保护本国工业而形成的畸形市场结构变成了使垄断得以持续的条件,而垄断则使中国重点企业丧失了自主开发的动力,最终导致对外国产品技术难以摆脱的依赖。这种本来是由政策失败所导致的后果反而成了技术失败主义的源泉:把由于没有进行自主开发而导致的能力不足归结为与外国的技术差距太大。
  
     如前所述,中国加入WTO前后的市场裂变已经使旧秩序无法维持。但奇怪的是,尽管时代变了,事实也证明了简单的道理,但政策思维却与20年前基本一样。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又在酝酿新的汽车产业政策。据媒体报道,新《汽车产业政策》(征求意见稿)说:“鼓励骨干汽车企业……组成战略联盟“、“鼓励以兼并重组等方式来提高市场集中度“、“力争在2010年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跨入世界500强之列“。显然,规模和产业集中度仍然是主要的政策目标。怪不得新的产业政策继续坚持以限制新进入者为目的的投资项目审批制,并规定:“设立新的汽车、发动机企业,项目投资总额不得低于15亿元,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亿元。“这个征求意见稿中惟一与以往不同之处是强调了自主开发和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大型汽车企业产品自主研发能力,2010年国内汽车企业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达到销量的50%。“为达到这个目标,“国家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建立产品研发机构“、“企业在自主开发产品的科研设施建设投资享受相关鼓励政策,可在所得税前列支“。但是,除了这一点优惠条件,《汽车产业政策》(征求意见稿)并没有说明如何提高大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特别是如何让这些企业愿意进行自主开发。
  
     正如许多评论指出的那样,酝酿中的新汽车产业政策仍然在保护三大集团。即使是第一次强调自主产品开发,政策制订人也显然是把希望寄托在三大集团身上。
  
     但是,在现在的条件下来推行思维陈旧的产业政策并不容易。要治理“散、乱、差“吗?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的跨国公司已经有十几个了,单就数量来说也明显违反了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原则?要控制过热吗?这两年跨国公司纷纷在华扩大投资,仅在2003年内就有德国大众宣布未来5年内要在中国投资达60亿欧元,使大众的产能到2008年达到160万辆;美国通用同样表示要竭尽所能地以最快和最有效的方式增加在中国的产能。这样的产业政策惟一可能产生实际效果的地方,就是继续封杀其他中国企业进入汽车特别是轿车工业。
作者: schulmacher    时间: 2006-7-15 01:24

政府决策者一定要认清,控制规模(即限制总量规模过大和单个企业的规模过小)不是问题的要害。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要害是自主技术能力的成长。中国单个企业规模小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技术能力,所以只能被“八国联军“所分割。而投资总量规模过大也与缺乏技术能力相关:在缺乏有竞争力的民族品牌的条件下,想趁市场火爆谋利的思维往往通过合资走捷径,所以导致多头引进和多头投资。
  
     中国汽车工业一定会走上集中化的道路,但在这个格局形成之前,中国汽车工业必须经历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律之一是不确定性,即没有任何人--包括每个企业的管理者--能够事先知道谁能够生存下来、谁能够胜出。惟一能够确定的是,生存者一定是发展组织能力的强者,而较强的组织能力只能从自主开发的过程中发展出来。正是因为如此,个别企业的生存不是我们关切的问题,也不是中国政府可以在市场竞争的结果出来之前就决定的。如果强行这样做,就是保护垄断、保护落后。
  
     编造神话的动机是推卸责任
  
     为了推卸责任,中国汽车产业散布过几个著名神话,除了上面提到的规模神话和产业集中度外,还有另一个已经变成陈词滥调的重要神话:即进行自主产品开发必须以相当大的生产规模为前提条件。例如,某中国汽车企业的一位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定程度也要有自己的独立发展。独立到什么程度要看市场。搞到50万辆,必然有开发能力。自己只有10万辆能力,就只配做小改进和国产化,根本开发不了新车型。“另一家中国汽车企业的领导人也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汽车工业是一个规模化产业,只有到一定规模才能搞研发,做8万辆10万辆肯定和做100万辆是不一样的。现在国内企业之所以不能自主开发,关键还是一个规模问题,因为汽车工业需要一个规模来支撑。中国汽车工业的开发现在只是用吸收方式来解决国产化的问题,这就是中国目前的现实状况。“(在今年的两会上,一位汽车集团的领导又把门槛进一步抬高:借鉴国际汽车业品牌发展经验,一个成熟的汽车自主品牌的研发,一般要求企业达到200万辆的生产规模,10亿美元的固定资产投入,10亿美元的运转费用,同时还需要8000到1万人的技术研发队伍,约30个实验室等。他强调,目前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生产规模不超过100万辆,资本投入和研发队伍就更无法与国际汽车巨头相比。据此,中国汽车业自主品牌之路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没有几代人、几十年的时间是很难实现的。另一位总经理说得更悬乎:种种迹象表明,我们中国人控股并起主导地位的汽车企业一定会出现。前提是在中国的汽车市场达到1000万辆以后,市场稳定,产业基础完备。)
  
     这个神话是无聊的。它首先就会遇到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后进者要先有生产规模才能自主开发,但没有产品就无所谓生产规模。于是,这个神话实质上就变成了依赖外国产品技术的托词:后进国家必须首先依靠引进外国产品技术把规模作大,然后才能有财力进行自主开发。但面临连续两年的市场高涨,我们只看见这些重点企业财源滚滚,却不见它们进行自主开发的努力。何况按照上述企业领导人所断言的标准,一汽和上汽早就应该“必然有开发能力“了。
  
     神话也来源于跨国公司。例如,一家中国媒体报道,“跨国汽车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年产30万辆的企业才可以支撑车身开发,年产50万辆的企业才可以支撑发动机开发,年产100万辆的才可以支撑整车的开发。而且开发全新轿车平台,周期要5-10年,耗资十几亿美元,就连一个简单的车型改脸,周期也要1-2年,耗资几亿美元。“但中国报道者也质疑这种说法:“如果真是这样,国内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走自主研发之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吓唬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跨国公司和中国几大企业的动机是一致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外国企业自己其实早就打破了这些神话。1984年上海大众的桑塔纳项目上马时只是3万辆的生产能力,与中国政策制定人的规模要求和“国际公认“的经济规模毫不相符。只是在市场潜力得到证实后,上海大众才扩大生产规模,历经6万辆、12万辆、16万辆、20万辆、23万辆几个阶段才达到今天的40万辆生产规模。德国大众与中方在决策思维上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市场概念而后者没有,而德国大众在中国20年始终一贯的战略恰恰证明,那些神话是毫无根据的。
  
     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曾经遵循过这些被某些决策者奉为真理的神话。日本汽车工业的年产量到1960年才接近50万辆,但它此时不仅已经走上全面自主开发的道路,而且开始起飞,其出口率已超过8%。始终坚持自主开发的丰田公司在1955年的汽车产量是22786辆(其中轿车占32.5%),而当其汽车产量在1960年达到近15.5万辆时,后来震撼世界的丰田生产方式已经成型。
  
     戳破这些神话的最好例子是韩国汽车工业的崛起。韩国汽车工业诞生于1962年,当时韩国政府颁布了《汽车工业扶持法》,促使第一家现代化汽车组装厂的建立。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一样,韩国汽车企业也是从组装外国车型开始的,而且也采取过向外国企业出让股份的办法来获得外国技术。但韩国企业的发展之路有两个与众不同的特点:(1)始终坚持技术学习的自主性。(2)以实现自主发展为战略目标,在技术学习的层次上不断跃升。
  
     以最成功的韩国汽车企业现代集团为例,它从1967年开始组装福特汽车,经历了从组装半拆装车(SKD)到组装全拆装车(CKD)的过程,但在技术学习上始终保持高度努力。1973年,韩国政府制订了《汽车工业长期发展计划》,要求韩国企业必须开发自主设计的韩国汽车。以此为契机,现代集团把组装全拆装外国汽车转变为发展本国设计的汽车。为达到这个目标,尽管缺乏技术能力,现代集团却坚持不引进成套技术,而是从多种渠道获取非成套技术,并派出工程师到5个国家的26个企业进行技术学习。现代集团在80年代进入国际市场后,原来的主要技术提供者日本三菱不再愿意提供先进技术,于是现代加大了自主研发的力度,通过自主开发车型和发动机而走上创新之路。这种高强度的技术学习导致韩国汽车工业的崛起。
  
     1973年,当现代集团根据韩国政府的要求进行自主设计时,公司当年的汽车产量是5426辆。1975年,当现代集团自主设计的第一款车型“小马驹“投产时,公司的汽车年产量是7100辆,而当年韩国全国的汽车总产量是36800辆。现代集团乃至韩国汽车工业只是在走上自主开发道路之后才开始了爆炸式的成长,所以自主开发是韩国汽车工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起点和前提。自主开发是现代集团乃至韩国汽车工业从组装外国汽车到以出口为导向的转折点:现代集团出口的轿车占1976-1980年期间韩国汽车出口总量的67%,并占1983-1986年期间韩国轿车出口总量的97%,而自主开发的“小马驹“车型占同期现代集团出口汽车的98%。1980年时,韩国在世界汽车制造的排行榜上还没有名次,但到1993年,韩国已名列世界第六位。在又一个10年后的今天,韩国已经被中国汽车企业当作“先进国家“而成为引进技术的对象国了。按照弥漫于中国汽车工业的神话,韩国汽车工业只有达到它在90年代初期的规模时才有可能开始自主产品开发。但问题是,如果韩国企业不是在早期就果断地转向自主开发,那么也就没有韩国汽车工业后来在世界上的地位了。
  
     无论是50年代的日本汽车工业还是70年代的韩国汽车工业,在单个企业的规模上和整个工业的规模上(均以年产量为衡量标准)都小于今天的中国汽车工业,但二者都已经走上全面自主开发的轨道,都已经开始以产量高速扩张为标志的起飞,都已经开始了日后横扫世界市场的势头。
作者: schulmacher    时间: 2006-7-15 01:24

综上所述,中国汽车工业的神话没有一个是站得住脚的。如果说神话的产生具有无知的根源,那么,面对20年来的相反事实而继续坚持这些神话,就只能归因于既得利益者为寻找推卸责任的借口而别有用心了。如果没有中国自主开发企业的出现,这几个神话还会继续蒙骗国人。但在自主开发企业面前,这些神话只能是笑话。哈飞在只有几万辆微型面包车的规模时就走上了自主开发的道路,而且自主开发成为使哈飞能够加快扩张速度的决定性因素。吉利和奇瑞则是通过自主开发进入汽车工业的,即在零规模时就开始了自主开发,而且它们在产销量达到2-3万辆时就开始赢利。2003年,奇瑞占了中国轿车出口总量的90%,并成为第一个出口轿车整装厂和CKD散件的中国企业--再次印证了日本丰田和韩国现代已经证明过的道理:自主开发是使后进者能够挤入国际市场的惟一途经。声称钱多了才能搞自主开发,是他们用来欺骗中国人民和政府的弥天大谎。
  
     但推卸责任者总要不断编造神话以自圆其说。在世纪之交的“全球化“浪潮中,一种与传统汽车产业政策令人惊奇地相容的新思维又出现了,就是认为中国可以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条件下,依靠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来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于是,合资模式和KD生产方式风靡中国汽车工业,日甚一日,好像这样下去就可以在某一天突然拥有了开发能力。
  
     这里我们再次强调本报告从事实上和理论上所反复说明的主题:能力是买不来的,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学习才能发展起来。体现在产品和工艺上的技术可以引进,但技术能力却无法引进,因为能力是组织内生的。因此,发展自主开发能力的关键不是财力的大小,而是进行技术学习的努力和决心。
  
     发展自主开发能力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勇气、信心和进取精神
  
     既然神话只不过是神话,那么阻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自主开发能力的根本因素究竟是什么?是缺钱吗?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极度经济困难条件下,中国企业能够开发出红旗和上海轿车,而今天这些企业的年销售额已接近1000亿元,其领导人的年薪已经几十万元了,反倒说是财力不够?
  
     是缺乏技术学习的机会吗?全世界的主要汽车企业都已进入中国,几乎什么东西都买得到,花公款出国跟国内旅游一样方便,而且世界上还有许多热切盼望中国企业订单的专业设计公司,怎么会没有学习的机会?
  
     是中国技术人员的水平还不够吗?那为什么20多名来自二汽的技术人员到了奇瑞就能够在一年之内开发出3个新车型?这不也同时说明中国的技术人员并不缺乏积极性吗?
  
     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太小吗?2003年,中国市场的汽车消费量已居全球第三位,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产量已居全球第四,但中国汽车工业的“三大“、“三小“们不还是开发不出来一个车型吗?不还是要从汽车生产规模名列世界第六位的韩国引进产品技术吗?
  
     是设备差吗?目前中国重点企业的设备几乎都是世界一流的。
  
     是没有必要吗?三大汽车集团的领导人都在公开场合说必须自主开发。
  
     是缺乏经验吗?这可的确是一大障碍。缺乏经验积累是中国汽车企业在产品开发上的主要瓶颈,但经验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越不干就越没有经验。今天,当中国汽车工业中所有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承认缺乏经验是对自主开发一大制约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中国汽车工业所创造的一个惊人的记录:当汽车工业在1986年被国家列为支柱产业之后直到今天,这个支柱产业中的支柱企业居然在18年间从未开发出来过一个能够投入批量生产的新车型。18年的时间能干什么?以1953年日本汽车工业恢复到二战中最高水平和1962年韩国第一个组装进口散件的汽车厂建成投产为起点,18年后这两个国家的汽车工业不仅再没有进口散件组装的现象,而且已经依靠自主开发的产品大踏步地进入世界市场。难道中国汽车工业在1986年所拥有的物质条件比1953年的日本工业和1962年的韩国工业还差吗?
  
     因此,缺乏经验首先是一个过程的结果,所以回答什么是自主开发的根本障碍还必须寻找造成这个结果的更深层原因。如前所述,沉溺于合资模式使中国汽车工业长期缺乏在产品开发层次上的技术学习。但为什么中国汽车工业会陷入合资模式?为什么在走上合资道路的同时会放弃自主的技术学习和自主开发的平台?
  
     必须指出,由于技术学习是组织性质的,所以这种学习不会自发地发生,必须通过战略决策者的远见和决心才能启动。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最有可能产生这样的远见和决心?对组织行为的研究认为,一个组织只有在具有较高的抱负水平时才会产生通过学习发展新能力的动机。在市场竞争中,导致企业抱负水平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企业在绩效达不到预期水平时所产生的危机。
  
     但危机能否改变企业的抱负水平,仍然需要通过决策者的反应,所以战略学家进一步提出:一个组织能否产生较高的抱负水平取决于领导者是否能够通过“战略意图“在组织中创造出求胜的精神。由于抱负代表了超出组织现有资源的一种“绷紧“,所以战略意图要主动造成在抱负和现有资源和使用资源的现有方式之间的不匹配。战略意图之所以能够推动组织的学习,是因为它能够帮助组织抓住制胜的实质,通过长期稳定的目标为各个层次和各个职能领域的行动提供始终如一的方向,并激励组织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目标而奋斗,使组织发展出来超越过去水平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看,落后并不可怕,因为落后同时能够带来以赶超先进为目标的学习机会,只要把差距当作确立战略意图的依据。正是因为日本和韩国的企业和政府领导人能够以赶超先进国家为目标来确立战略意图,所以这两个国家的工业才能实现高速度的技术进步。“打败奔驰“曾经是一家日本汽车企业的口号,而韩国政府“命令“本国企业自主开发汽车就是战略意图的例子。甚至先进者也仍然可以通过创造出危机意识来树立较高的抱负水平。中国汽车工业中的自主开发企业可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在早期阶段,自主开发企业在上述所有的方面都比不上重点企业,但却在一个方面超过了后者:进行产品开发的勇气和信心。用更准确的话说,控制住其他变量,区别二者在产品开发绩效上巨大差异的惟一变量是勇气和信心。这种勇气和信心通过领导者的战略意图提高了自主开发企业的抱负水平,导致这些企业更有效的组织学习,所以在别的地方干不出名堂的技术人员一旦进入自主开发企业就能够创造出出人意料的成就。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开发的一些主要障碍是什么:缺乏抱负、勇气、信心和进取精神。但正是由于这种缺欠是组织性质的,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当中国的工程师相信自己能够开发出产品时,中国企业的当权者却认为中国的技术人员不行;当中国的自主开发企业已经把自己开发的产品推向市场时,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却仍然认为它们无力自主开发。
  
     关键时刻往往是一个组织面临危机,或者面对未来需要决定何去何从的时刻。关键决策则是在这种关头做出的符合组织长远利益的决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国家在国际体系的竞争中,都会遇到危机。但它们的当权者却不一定能够做出关键决策。在现实中,这种非关键决策往往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回避风险和挑战,只选择短期内最保险、最容易的做法;二是以不决策代替决策,任由组织随波漂流,丧失方向。两者的结果都是使组织的长远利益遭受损失,甚至导致组织的灭亡。
作者: wsxedc    时间: 2006-7-15 09:33     标题: 不错的文章

关键是市场主导,公平竞争。主管汽车的原来是一机部/机械工业部,后来,才加上五机部/兵器部。其他地方资源因为没有参与立法,所以资源就不容易进入这个重要的行业。摩托车没有这么严,是因为投资少,本来的国营企业也不大,这才有目前中国摩托车产业的规模。当时,重庆的JIALIN和建设就是千方百计地压制民营企业,但最终都被后者超过了。因为,JIALIN和建设是兵器部的,而且摩托车当时利润太大,毛利500RMB/台,重庆地方资源就支持LIFAN,ZHONGSHEN等私企,同时自己也捞足利益。但他们现在搞汽车,还是有风险,关键还是资金和政策。他们是在和国际巨头抢市场。要多偷,会仿技术才行。
作者: 钢管    时间: 2006-7-15 11:36

光偷没有用,还是要有自己的基础研发。相信中国人的实力,要做一定能做好的。
作者: Mr.Big    时间: 2006-7-15 14:00

我想说的是,中国不以国情为基础,盲目套用美国模式,过渡发展轿车工业以及高速公路系统,必将造成全国以至全世界能源紧张,最后将将自己也赔进去,让人以能源问题来扼住我们的脖子。这就是中国政府追求短期业绩,不以持续发展为原则即将造成的严重问题,最后我们将食自己种的恶果: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能源枯竭,甚至社会动荡...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7-15 20:23

汽车工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和科技的发展,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

能源紧张的问题一直都有,但是有这样的紧迫感,才有加快能源换代革新的勇气和推动力。石油,我们还可以开采50年以上。而现在,新的能源技术也开始越来越多了。相信到50年以后,人们会成功解决的。而如果到50年以后,我们才想起发展汽车工业,就实在是晚了

中国汽车的发展,以国内市场的扩张为基础,但是最终要走出去,去做国外的大市场,这才是挑战,才是技术和实力的体现

但是,一个先决条件的是,我们国内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知识产权和环境,才能把跗面作用降低到一个低层次
作者: schulmacher    时间: 2006-7-15 23:09

想起当年吉利无牌生产,奇瑞借上汽曲线上牌,再看看无能的三大国有汽车集团,中国汽车工业就这样被耽误了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