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网民签名要求朱军下课 直诉其三大罪状(图) [打印本页]

作者: 阿修罗之泪    时间: 2006-2-17 01:31     标题: 网民签名要求朱军下课 直诉其三大罪状(图)

本报讯(记者张晓禾)自去年崔永元开炮央视某主持不尊重老艺术家开始,朱军在网上的“人气”一直很旺,许多网友都把矛盾指向他主持的《艺术人生》,认为他极尽煽情之能事,而且缺少文化内涵、语言贫乏、照本宣科。

网友诉朱军三大罪状

昨日(2月15日)记者在某著名论坛中看到,一位署名叫“名岂符”的网友写了一篇名为“朱军现象———央视独特的风景”一文,引来了上万的点击率,大家清一色地在后跟帖表示支持。

“名岂符”写道,“朱军真的是个优秀的主持人吗?我不想用‘煽情、缺少文化内涵、语言贫乏、照本宣科’来评价他,虽然我觉得这些词准确,但抽象,咱们说些具体的。”

罪状1 访谈没交流

“名岂符”举例,在《艺术人生》中,朱军采访成龙时一点交流都没有,完全是照本宣科,照着事先的准备,问出一些和采访内容毫无关联的问题,一个精彩人生几十年的传奇影星,都被他采访成这样,就难怪那些老艺术家被他采访得与街坊大爷大妈毫无二致。

罪状2 自称魅力无限

朱军自我感觉无比良好,时刻不忘展现自我。在采访王刚的节目中,王刚说:“都说上你们这个节目得哭,我说我这人眼窝深,没那么容易哭,没想到还是哭了……”结果朱军当场得意地说:“这就是朱军的魅力!”成功的采访,是引导人冷静地回顾和评述自己的过往,即使不冷静,情绪也不能失控,这样才能保证采访的深度,也才是有益的精神财富。谁长了那么大没有过生离死别?他倒好,年纪大的就问人家去世的老伴儿,年纪轻的就问人家远居或死了的父母或老师,这就是他自诩的魅力!为什么这么多人骂你煽情,就是陪你哭完发现一无所得。

罪状3 见缝插针显绅士

在采访赵雅芝的那期,赵雅芝举了些关于生活细节反映教养的例子,结果朱军接过话来说:“我就很注意细节,比如刚才你上台来,你不坐我就不坐。”赵雅芝很礼貌地说:“这就是一种教养嘛。”这段花絮是当时参加录制的芝迷整理出来发在网上的,“大家不觉得他的表现太见缝插针了吗?人的风度是要别人去夸的,你的细节教养是要别人去讲述的,如果你是有意而且怀抱得意的心态去做这些本就该做的事,并迫不及待宣之于口的话,这比没教养还恶劣!”

“名岂符”的言论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大家认为,如果《艺术人生》还希望有人看,一定要换主持人。

栏目组力挺朱军

针对众多网友的意见,记者昨日联系到央视总编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央视对于节目的管理是栏目负责制,一般不会干涉栏目组使用哪位主持人。针对记者反映的情况,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会记录下来和栏目组沟通。

随后记者联系到《艺术人生》制片人王铮,将网友的发帖的内容转告给他,对于网友的观点王峥很气愤:“我想这只是少部分人的观点吧!我们不会换主持人的。”王铮表示朱军是一位非常难得的主持人。王铮说:“无论对于国家、工作还是家庭,朱军都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他很敬业,去年下半年,朱军负责主持了近30位老艺术家的《艺术人生》节目,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反响,由于他出色的工作成绩,我们剧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很尊敬他。”

对于网友的意见,王铮认为并不是朱军一个人造成的,也是《艺术人生》这档节目自身定位。“我们并不是单纯的娱乐节目,目前我们正在对节目进行改版和调整。”

广电总局:主持人禁止煽情

去年8月26日,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在“全国文艺、娱乐类节目主持人研讨培训班”上指出,主持人禁止炫耀自己。胡占凡认为,低俗化的出现是由于一些主持人忘了衷己的定位,“把大众传媒当作炫耀自己的舞台和成名谋利的阶梯。比如,有的主持人控制不住自己的表现欲,节目总长60分钟,主持人讲话就占了40分钟。”在当时的培训班上出台了《主持人行业自律公约》其中第十四条规定,言谈举止要得体,活泼而不轻浮,亲和而不失礼仪,感情真挚而不煽情挑逗。反对忸怩作态、矫揉造作,拒绝粗俗。主持人一旦违反,立即下岗。


作者: 阿修罗之泪    时间: 2006-2-17 01:32

朱军现象——央视独特的风景

以前我以为只有我和少数人不喜欢朱军,眼睁睁看着他几年前荣登“最受欢迎主持人”宝座,当时心里对自己的眼光充满了质疑。




朱军真的是个那么优秀的主持人吗?我不想用“煽情、缺少文化内涵、语言贫乏、照本宣科”来评价他,虽然我觉得这些词准确,但抽象,咱们说些具体的。

1、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同样是采访成龙,人家陈鲁豫(《鲁豫有约》)采访完了,我几个小时里都在回味节目内容,当晚浮想联翩,觉得从成龙的半生事业进展、交往的朋友和女人、以及他的经历对他的人生观形成的影响都对我这样与他生活经历全然不同的年轻人启发无限。这和陈鲁豫的采访技巧是分不开的,起码她提的每个问题和成龙的讲述都是密切相关的,而且常让我拍案叫好,暗赞陈鲁豫的问题提得有总结、有质疑、有启发、有认同,引着成龙越说越深入,连敏感的“小龙女”事件也问到了,但丝毫不让人觉得那是在窥探隐私,那是人生经历,是挖人隐私还是客观访问完全看采访者的心态和技巧。陈鲁豫问这样的问题只让我觉得是客观采访,而朱军成天在艺术人生问嘉宾那些爹死娘嫁人这些本不算多敏感的问题,却让人觉得是在翻人家里的隐私,这就是差距!总之最后陈鲁豫方方面面都采访到了,而且特别自然。不管成龙的电影如何,对这个人,我起码有了深度的认识,也产生了敬意和兴趣。

很巧,朱军采访成龙那场我也看到了。朱军采访完了,我只觉得真糟蹋成龙这个采访对象,成龙是很会讲故事的人,接受采访的经验也非常丰富,可朱军在采访过程中和人家就是一点交流都没有,没有一句问话是与人家的回答接上的,完全是照本宣科,真亏成龙人生经历丰富,不管朱军问得多么没技巧,他都能搭上话,而且讲出一段经历。但每讲完一段经历,观众还沉浸在那个故事里,朱军就像个不识趣讨人嫌的插嘴顽童一样,照着事先准备,问出一个和刚才的采访内容毫无关联的问题,成龙总会沉吟一下,赶快调整思路,继续配合。一场采访节目完了,我和成龙没有丝毫交流,心里没有任何感想,一个精彩人生几十年的传奇影星,都被他采访成这样,就难怪那些老艺术家被他采访得与街坊大爷大妈毫无二致。

2、朱军自我感觉无比良好,时刻不忘展现自我,却不知道,一个主持访谈节目的主持人,他应该是站在采访对象身后的,他对采访对象的深刻挖掘,就是对自己的最好展现。但朱军的展现非常拙劣。举例(远不止这几个):

例1)、某嘉宾(好象是王刚)说:“都说上你们这个节目得哭,我说我这人眼窝深,没那么容易哭,没想到还是哭了……”(大意如此,其实那次朱军也没干什么,就是又提人家里边死了或是远别的亲人了,好象是提王刚的女儿。)结果朱军当场得意的说:“这就是朱军的魅力!”我吐!这他倒反应挺快的。他一定觉得自己是情感高手,想让人哭就能让人哭、想让人笑就让人笑吧?那我这就可以告诉他,采访是冷静的,如同说相声,好的相声演员观众在底下笑得前仰后合,他在台上若无其事娓娓道来,差的相声演员,观众没笑,他却笑得直不起腰来口齿不清,结果观众更不知所云了。成功的采访,是引导人冷静的回顾和评述自己的过往,即使不冷静,情绪也不能失控,这样才能保证采访的深度,也才是有益的精神财富。谁长了那么大没有过生离死别?他倒好,年纪大的就问人去世的老伴儿,年纪轻的就问人远居或死了的父母老师,关键时刻把这些人现场召唤出来或放段录象,中年人是父母和孩子那头儿不圆满他问哪头儿,这就是他自诩的魅力!为什么这么多人骂你煽情,就是陪你哭完发现一无所得,他一定又会得意的说:“这就是朱军的魅力,有本事你也让他们哭呀。”呵呵,简直以丑为美,不知好歹。美国第一采访高手芭芭拉一生采访无数,几时让人哭过?陈鲁豫、超级访问都是干这个的,几时让嘉宾情绪失控过?一开始可能老百姓没怎么见过名人掉眼泪挺稀罕的,现在,我们对这套说不!

例2)、这段是没播上电视的,但被删节是有道理的。就是采访赵雅芝的那期。赵雅芝一贯以端庄著称,在采访中自然会有让她讲述对礼仪、风度看法的段落。赵雅芝举了些关于细节反映教养的例子,并没有具体说人,结果朱军接过话来,说:“我就很注意细节,比如刚才你上台来,你不坐我就不坐。”赵雅芝很礼貌的说:“这就是一种教养嘛。”(大意如此)这段花絮是当时参加录制的芝迷毫无功利色彩的把当时录制的全部谈话记录整理出来发在网上,我才得以知道。朱军当时并不知道这段会被删,大家不觉得他的表现太见缝插针了吗?人的风度是要别人去夸的,你的细节教养是要别人去讲述的,如果你是有意而且怀抱得意的心态去做这些本就该做的事,并迫不及待宣之于口的话,这比没教养还恶劣!

例3)、发现朱军爱吹黑管了吗?因为他本来就是吹黑管的。众所周知,演员通常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朱军绝对符合这个特点。他在节目深度上,充满力不从心之感,所以只能煽眼泪表现节目深度,看,多么打动人心啊……最明显的一次,忘了是采访谁了(是刘欢么?),节目最后,不知什么原因,他掏出了他的黑管,没人让他掏,他还怕观众没看见,掏完了还嘀咕:“我把我这宝贝收起来……”结果底下负责喝彩的同志收到话把儿,大喊一声“来一个!”朱军如愿以偿,现演一曲,别说,毕竟是本行,还不错,可怎么我听了他好几回表演,好象都这一两首似的?是不是日子久了,就记得这几段了,拿来唬我们这些外行呀?这倒不错,专业技能抛荒了,主持人这块儿也没拣起来。

3、如果朱军真像我说的这样,他怎么会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一线著名节目主持人呢?如果这在凤凰卫视,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但在央视,完全可能!

首先说那些我们公认的优秀节目主持人,有内涵、有文化的节目主持人,他们在央视的下场(关于他们的私生活和八卦我不想多做纠缠,只说主持实力):

1)、杨澜:你得承认她成功吧?当年也是和倪萍并称的央视一枝花呀。为什么人家选择离开?因为央视不能满足人家的进一步发展了,留下来,你可以安度晚年,但也会逐渐被消磨了锐气。看看那些没走的就知道还是走的明智。

2)、许戈辉:你得承认她漂亮吧?有心计、有相貌、有没有文化我不知道,但一眼望过去,有够知性!可在央视泡在《东南西北中》里当了几年花瓶,眼瞅着越来越没气质,人能不走吗?

3)、何炯:一出了央视,一下成了湖南娱乐节目的一号男主持,其实早从他大学时候表演的小品,他的表演才华就很明显了,可在央视,就是个不温不火的“大拇哥”。

4)、尉迟琳嘉:他是央视《挑战主持人》发掘出的传奇,结果现在也进了凤凰卫视。

综上,央视留不住个性魅力张扬的人才,那沉淀下来的是什么呢?我总觉得,很多人,一离开央视,一下就活了。而那些一辈子不敢离开央视的人,是因为他们离开央视就火不了了。央视也偏爱这些人,反正央视就是没人看,也倒闭不了,何不捧捧听话乖巧的角呢?央视名狗的故事,很精辟。

朱军现象,让我想到菜九段所写的《沉甸甸的武则天现象》,即使一个主持人的水准,被那么多人,公开否定了,而且在春节晚会上成了笑料,因为那实在是太明显了,简直无法否认他作为一个主持人的低水平,而他仍能活跃在舞台上,还占据了中心,尤其在央视这样的单位,它是唯一的国家电视台,他再怎么不珍惜人才,还是有大量优秀人才削尖脑袋往它的口袋里钻,怎么就能轮到朱军?这体现了这样一个严酷的法则:不论电视精英们的才华受到何等程度的浪费,不管朱军主持得如何没深度,只要在央视这个单位里他不触动敏感的政治,不得罪官僚的上级,以他的影响力,绝不会导致央视这个媒体崩溃。它所必须承受的代价,只是几个老百姓对其节目水准的讽刺挖苦,和央视整体节目水准的下降和缺乏深度与活力。而这一切结果的负面只是由观众承担并感受。央视还是央视,还是中国广告费最高的媒体,还是唯一的国家电视台。引用:“既然施虐者在施虐时没有任何直接损失,又怎能奢望这些暴虐会停止下来呢?”(摘自《沉甸甸的武则天现象》)相比“越有文化越反动”的才子才女们,这些精英即使都出了央视,朱军也还是央视一号男主持,除非他像赵老师一样,蒙受硬伤,他不会下岗!不就是把猴年说成羊年么?又不是说错了要人的名字,站错了政治立场,口误而已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