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美国鹰派被迫对华温和 中国当世界第二无可阻挡
[打印本页]
作者:
laozhang77
时间:
2005-11-14 20:08
标题:
美国鹰派被迫对华温和 中国当世界第二无可阻挡
本报特约记者 张志新
11月8日下午,英国首都伦敦,中美两国结束了长达七轮的磋商拉锯战,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全面协议。这一天,距离美国总统布什访华的时间不足两周。《纽约时报》事后第二天载文说:“这份恰逢其时的协议,无疑拔掉了中美关系中一根时常隐隐作痛的刺。”
可以说,今年是中美建交以来美国部长级官员访华最频繁的一年。除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财政部长斯诺和贸易代表波特曼等美国经济班子来华访问外,一向被人称为“鹰派人物”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以及前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也都踏上中国的土地。
10月下旬,就在拉姆斯菲尔德访华期间,美国主流媒体称拉氏在北京变得“温柔许多”。事后,他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的专访时,认为“中国在本世纪或下世纪将成为美国最重要对手”的提法是错误的,他说:“没有人知道到底会不会,可能连中国人自己也不知道。”随后,他“祝愿中国人一切顺利”。美国鹰派人士一贯认为,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者”和“潜在对手”,拉氏的这一番讲话显然与他们拉开了距离。
与拉氏有类似表现的是沃尔福威茨。作为前国防部副部长、著名的鹰派人物,今年3月当他被提名为世界银行行长时,就曾引起广泛争议,他是美国新保守派的核心力量。新保守派主张在全世界推广美式的民主和自由,作为世界上少数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中国成为他们“天然的对手”。10月12日,沃尔福威茨飞抵中国兰州,不但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还表示“中国脱贫的经验与模式值得世界其他国家效仿”。
在此之前,鹰派代表人物博尔顿出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台湾媒体一向称他为“大陆的噩梦”。博尔顿向来口无遮拦,曾经对中国和联合国做出“严厉的批评”。然而,在前往联合国上任的头一天,博尔顿就拜访了中国常驻联合国大使王光亚,双方进行了“友好、热情、坦率”的交谈。博尔顿甚至表示,愿意与中国联手阻止四国集团入常的努力,让日本、台湾“大跌眼镜”。
一时间,似乎美国的“鹰派”都改变了对华“强硬”的态度。这究竟是美国在为两国元首会晤营造气氛,还是美国“鹰派”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强硬人士被迫面对现实
按照美国人的办事原则,办事第一要维护国家利益;第二要看实力能否达到。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美国朝野差不多已经形成一致的看法:美国人从中得到了不少经济利益。据摩根士丹利公司的一份报告说,过去10年,廉价的中国商品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另外,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一起购买美国国债,使美国人及其政府能够不断借款消费,进而使得世界经济得以持续增长。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政治影响力的壮大,逐渐引起美国保守派人士的“严重关注”。他们认为,中国“钻了美国反恐的空子”,乘机在亚洲“坐大”,国内要求“遏制中国”的呼声再次响起。
然而,这种强硬的声音即使在美国国内也受到了批判。美国国际政策太平洋委员会主席杰弗里·加勒特最近撰文称,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者和防御部门的鹰派,结成政治联盟将矛头对准中国,但打击中国最终将损害美国的利益;只有与中国开展经济往来才是美国的正确战略。
其次,许多保守派人士也不得不承认,美国遏制中国的经济代价将“无法估量”。两国在经贸问题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各自经济的正常运行,而且美国加诸中国的任何制裁措施,都可能反过来损害美国人自己的利益
作者:
laozhang77
时间:
2005-11-14 20:08
标题:
遏制中国得不到支持
遏制中国得不到支持
拉姆斯菲尔德在回答德国记者提问时,曾说:“有迹象表明,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强国。”这说明,包括鹰派在内的美国人都知道,中国的崛起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的。
首先,美国的温和派人士认为,中国无意与美国为敌。包括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内的一些人士都认为,美国在制定对华政策时不应忽略中国的政治现实。未来5年,中国将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因而中国会实行“谨慎的”外交政策。
布热津斯基认为中国领导人已显示出“理性和深思熟虑”,并对中国的崛起及其弱点“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况且,即使美国想要遏制中国,它的政策也不会得到其亚太盟国的支持。包括澳大利亚与韩国在内的亚太盟国,尤其厌倦美国要求他们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的游戏,而是希望成为美中合作的“受益者”。
鹰派人物被迫放下身段
长期以来,美国的新保守派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有舆论甚至评价说,他们制造的“冷空气”能量之大、范围之广,比小泉有过之而无不及。眼下,美国鹰派对中国作出种种“温柔”的举动,当然值得欢迎。但更要看到,这些观点和说法都比较务实,从根本上符合美国自身的利益,符合美国目前的处境和需要。
其实,目前鹰派人物在美国政府的影响力已经有所削弱。上任5年以来,拉姆斯菲尔德一直顶着总统和国务院要求发展美中关系的压力,但上个月,他终于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一来,这是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国务院重掌美国外交主导权、拉氏的决策地位下降的必然结果。二来,随着“新保守派”人物纷纷离开美国决策核心,其对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势必减弱。在此背景下,美国的鹰派人物被迫“放下身段”,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不过,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从长远来看,遏制中国依然是美国政府长期坚持的战略思维之一,这一点并不会因为鹰派声音变得柔和而削弱。
作者:
戒烟如你
时间:
2005-11-15 15:47
中国的崛起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的。
说的对 。。。
作者:
dann
时间:
2005-11-15 21:42
简直是太乐观了,要知道能够阻止中国崛起的因素简直是太多了,
看看中国近现代历史吧,有几次都是外部因素造成的,
只不过当前的情况跟以前不同了,
以前枪炮打过来,对进攻国本身的经济影响并不大,
但是现在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牵一处而动全身,
所以不可能采用像以前那样的手段了,比如说冷战
那样无异于杀敌1000,自损800,
但是如果威胁到自己的根本利益的时候,
确又不得不这么干,所以请不要以为美国不会对中国发动战争,
只不过现在的中国实力跟美国相比还差的远,几乎有四倍的差距,
所以目前是还是不可能的罢了,呵呵。。。
但是不可低估日本,差距只有一倍了,
而且日本的一些特性,使得很有可能发生一次可控制的局部小战争,
这也是为什么中央对此特别下文,在军事上不能处于劣势,
否则政治上会很被动,
不过,这些都是以前的传统手段了,
新的手段是要适应当前的发展的,尤其是这种经济联动性,
对此纵观美国这30年的时间,他的产业升级的整个过程,
也是德法日意这些传统强国衰败的一个过程,
更惨的是东南亚的经济危机,使得东南亚国家近10年算是白忙活了,
完全是给美国免费打了一次工,呵呵。。。
这些还都是经济上的,如果给中国也来一次的话,
对美国的影响应该来说也不小,
所以美国就要谋求损失更小的方法,
举例来说,比如在战场上使用中子弹的话,
就可以达到只伤人而不损车的效果,
同样,对于美国来说,也想达到同样的方式,
还是以前的老话,拉氏这次走的时候的那句话,
是个信号,说明他们很有可能要改变以前的方向,
转而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
这就又回到我前一阵子说的,当前最要紧的就是稳住阵脚,
因为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所以,大家都需要头脑清醒,保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呵呵。。。
作者:
laozhang77
时间:
2005-11-15 22:11
dann 讲得很好, 谨慎的态度任何时候都需要.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