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闲话大清国
[打印本页]
作者:
Longane
时间:
2005-9-14 19:50
标题:
闲话大清国
闲话大清国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从刘罗锅到纪晓岚,一系列的电视剧带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不清楚,只是在想着: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和珅的名头可能早已经比他在世的时候更家喻户晓了。那些跌宕起伏的精彩的情节,想必大多出自民间艺人的天才创作,它们反映了民间对清官的推崇和敬仰。物以稀为贵嘛,大清国的清官的确很难得,因而老百姓对他们寄以信任和期望,相信是上天派这些心怀百姓的人来惩治贪官权臣泽被苍生。电视剧的成功必然是有其道理的,至少他们成功演绎了像我这样普通中国老百姓喜闻热见的神话故事。
然而我想,大清国最终内外交困生灵涂炭的命运终究没能改变可能与当时老百姓对清官们的幻想分不开的。老百姓看不见历朝官吏们本来都是极权的代表,极权在中国的具像便是龙椅,而中国精彩的历史大体上便是围绕着一张龙椅转出来的,两千年多年来从孔子到赢政,从董仲舒到往后历代逐鹿中原建功立业的万岁们,仅管唱的曲子不尽相同,到底都是在丰富和更新着龙椅的内容,令其历久不衰。我想,在浩瀚的由兴到衰由衰到乱由乱到治再由治到兴的反复更迭中,龙椅文化正是让中国得以基本维持泱泱大国形制两千年之久的大功臣,至于龙椅文化和龙的传人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就只好留给史学家们去考证了。
整个大清朝,从天子到清官到奸臣,无不热衷于标榜自己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然而真也罢假也罢他们都是站在龙椅的角度上来说的,而大清朝的百姓是不可能识别出他们的共同利益之所在的,却硬要以清廉与否的标准来强行划分他们。只是对贪官来说无权无以为贪,不贪则要权何用?而对清官来说却是忠孝为大,誓死维护贪的要件--极权。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也可算是共同致力于稳定食物链的一对挺好的合作伙伴了。满清的老百姓当然也不可能了解一个既得极权利益的团体心目中的所谓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永远只是从属于极权的龙套,而极权的尽头永远是漫天的穷奢极欲和谎言欺诈,官为刀俎民为鱼肉,有限的社会资源被某一丧心病狂的个人或组织操纵,并随心所欲地支配和挥霍,强国富民必然要成为画在墙上的饼。所以大清朝和宋元明朝一样,在把无辜的老百姓彻底折腾了一番后出局了,让老百姓们有幸再度深刻体会一回张养浩的《潼关怀古》。
有人说我们中国人普遍缺乏“我为人人”的精神,我不懂得这样说对不对。但隐约觉得西方人比较信神,而我们却比较爱把人当作神来信奉,这可能与龙椅情结有些相辅相成吧。或许满清的百姓们相信会有救世主或清官这种“神派来的人”来帮助他们,天塌下来了便会有这些精英们去顶着,自己压根儿犯不着去瞎操心的,而老百姓只须认真经营自己怎样由温饱而小康而飞黄而腾达的自我实现之路就行了。到头来有一天天果然塌了,真正跑不掉的的就是那些未飞黄未腾达的老百姓了。也就是说大清国的老百姓把天放心地交托给别人去看管,未曾顾虑会有天塌砸到自己头上的一天。唉,您说这该怨谁呢?
那么已经两千多岁的中国龙椅情结到底有多沉重呢?看看大型电视历史记录片中国史话吧,里面的《山庄秘史》花去多少篇幅一再引经据典地想要论证英国第一个访华使团的首领马葛尔尼是否曾对乾隆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一事。我无从了解那些参与协助拍摄该片的中国当代历史学家们的学术思想。或许他们可以由马葛尔尼对清皇的跪拜推导出英伦三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就我个人看来,既有此后华夏大地上挂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牌子的不辨的事实,该片不懈考证的龙椅情结既令我喷饭又令我倍感辛酸。
如果说大清帝国的清官们是一大汪混浊泥潭中引人注目的少数几蕊不染之莲,那么他们的存在非但改变不了泥潭注定的结局,也改变不了自身花谢后湮没于污泥的命运。也许他们也曾苦心寻找整治泥潭的办法。那办法该是什么呢?是否可以想办法让死水流动起来,让鱼再游起来,让新陈代谢再活跃起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大清朝早已寿终正寝快百年了,我无意诋毁几百年前的清官们,再说刘墉和纪昀名垂千古的理由也不是区区在下抹杀得掉的。我感叹自己妄图苛求古人的愚昧可笑,也感叹那么大一个大清国,苟延到了20世纪最终却没能找到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源头活水来让自己名副其实。也该笑我自己到底应了:
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